绗绣机之打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72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绗绣机之打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绗锈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绗绣机之打线机构。
背景技术 绗绣机系为一种给面料加工图案的机械设备,在绗绣机上有打线机构用于输线来配合绗绣工作。一般的绗绣机上的旋梭打线机构都是由多套独立的凸轮传动机构和挑线杆组件组成,其不足之处一是每套挑线杆组件的占用空间大,使得每两个挑线杆之间的间距较大,进而使每两根针之间的间距不能靠得太近,因而就不能将所绣的花型设计得太小,使绗绣机的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二是由于每套挑线杆组件独立,使得每套挑线杆组件的结构复杂,加工制作费时费事,故障率高,维修保养难度大。
随后出现有由打线轴带动一打线杆进行打线之打线机构,该结构简化多套挑线杆组件,合为一整体;但由于传动链设计缺陷,使打线轴之摆动不是很顺畅,导致打线不稳定,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流畅,提高打线质量的绗绣机之打线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绗绣机之打线机构,包括打线轴及与打线轴联动的打线杆,打线杆上设有数个穿线孔用于挑线,其特征在于动力源经过一四杆机构和一五杆机构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其中,四杆机构包括连接动力源的主传动轴、连接主转动轴的偏心轮、复合连杆、连杆I及一副轴,连杆I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和副轴,副轴则安装于机架上;五杆机构包括副轴、连接副轴的连杆I、复合连杆、连杆II、摇臂及打线轴,连杆II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和摇臂,摇臂另一端固定于打线轴上。
本实用新型简化打线机构,由一四杆机构和一五杆机构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两机构协调运动可有效避免出现运动死点,保证打线轴及打线杆摆动顺畅,提高打线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可减少传动件之间的磨损和异响,延长使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组合结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打线机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绗绣机之打线机构,包括打线轴10及与打线轴10联动的打线杆11,打线杆11上设有数个穿线孔用于挑线,穿线孔可选择使用。动力源经过一四杆机构和一五杆机构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其中,四杆机构包括连接动力源的主传动轴20、连接主转动轴的偏心轮21、复合连杆30、连杆I41及一副轴42,连杆I 41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30和副轴42,副轴42则安装于机架上。五杆机构包括副轴42、连接副轴的连杆I41、复合连杆30、连杆II 51、摇臂52及打线轴10,连杆II 51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30和摇臂52,摇臂52另一端固定于打线轴10上。
图1所示,打线轴10两端有同步的动力输入,即在打线轴10两端均设有四杆机构和五杆机构配合传动。图2所示,复合连杆30经过偏心轮21偏心安装于主传动轴20上,复合连杆30为三铰接孔的连杆,实现四杆机构和五杆机构转接,连杆I 41铰接复合连杆30而实现控制复合连杆30的运动轨迹,从而使复合连杆30外端上输出的运动满足打线要求。连杆II 51衔接复合连杆30和摇臂52,是将复合连杆30外端上输出的运动通过摇臂52传递给打线轴10,使打线轴10获得打线运动,即实现打线杆11不停地输线。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四杆机构和五杆机构配合巧妙,结构简单,安装空间小,从而方便拆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满足机械设计原理,四杆机构和五杆机构协调性好,运动流畅,以致输出的打线运动稳定,也减少传动件之间的磨损和异响。图4中,A为主传动轴20,D为副轴42,AB为偏心轮21,BC和CE为复合连杆30,DC为连杆I 41,EF为连杆II 51,GF为摇臂52,G为打线轴10。
本实施例中,马达输出的动力经过传动带传递给主传动轴20,即动力源输入,主传动轴20将动力同时传给四杆机构和五杆机构,两机构协调运动而构造出打线杆11之打线动作,也就由此实现绗绣机之打线工作。
权利要求1、绗绣机之打线机构,包括打线轴及与打线轴联动的打线杆,打线杆上设有数个穿线孔用于挑线,其特征在于动力源经过一四杆机构和一五杆机构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其中,四杆机构包括连接动力源的主传动轴、连接主转动轴的偏心轮、复合连杆、连杆I及一副轴,连杆I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和副轴,副轴则安装于机架上;五杆机构包括副轴、连接副轴的连杆I、复合连杆、连杆II、摇臂及打线轴,连杆II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和摇臂,摇臂另一端固定于打线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绗绣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绗绣机之打线机构。包括打线轴及与打线轴联动的打线杆,动力源经过一四杆机构和一五杆机构协调构造出打线杆之打线动作,其中,四杆机构包括连接动力源的主传动轴、连接主转动轴的偏心轮、复合连杆、连杆I及一副轴,连杆I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和副轴,副轴则安装于机架上;五杆机构包括副轴、连接副轴的连杆I、复合连杆、连杆II、摇臂及打线轴,连杆II两端分别铰接于复合连杆和摇臂,摇臂另一端固定于打线轴上。两机构协调运动可有效避免出现运动死点,保证打线轴及打线杆摆动顺畅,提高打线动作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可减少传动件之间的磨损和异响,延长使用。
文档编号D05C11/00GK201172741SQ20082004576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
发明者叶世杰 申请人:叶世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