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7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波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衣机,还涉及使用微波对衣物进行烘千的干
衣机o
背景技术
现有滚筒干衣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流动的空气,热空气蒸发衣 物上的水分并排出机外,同时通过滚筒的旋转,使得衣物的各部位能均 匀的干燥。
图1是现有干衣机的剖面视图。现有干衣机包括壳体10,其设置 成六面体形状,以便具有内部空间;滚筒30,其以旋转方式设置在壳体 10内;驱动电动机20,其被安装在壳体10内并产生驱动力,以便旋转 滚筒30;皮带40和滑轮41,用于把驱动电动机20与滚筒30连接起 来,并把驱动电动机20的旋转力传递给滚筒30;后板50,其设置成圆 形板,用于罩住滚筒30的后侧,并具有多个通孔构成的通气口 51;以及 前板60,其设置成圆形板,用于罩住滚筒30的前侧,并具有入口 61和 通气口 62。
此外,干衣才几还包括吸风管道70,其与通气口 51相连,用作将空 气从外部吸入滚筒30的通道;加热器(H),其^:安装到吸风管道70的 入口部分,用于加热所吸入的空气;排风管道80,其与前板60的通气口 62相连,用作排;故在滚筒内完成烘干过程的空气的通道;以及风扇91, 其被安装在通气口 80内,并依靠驱动电动机20产生鼓风。用于开/闭干 衣机的门(D)净皮安装到壳体10的前表面,并且用于过滤诸如绒毛等杂
物的过滤器(F)被安装在排风管道80内。参考编号R是指用于支撑滚 筒30的辊子,参考编号11是指设置在壳体10处的多个通风孔。
以下将对上述现有干衣机的工作进行说明。
首先,用户打开安装在壳体10前表面的门(D),把衣物通过入口 61放入滚筒30内,并关闭该门(D).并且,当用户接通工作开关时,便 向驱动电动才几20供电,并且驱动电动机20进行工作。由驱动电动机20 产生的驱动力通过滑轮40和皮带41被传递给滚筒30,于是滚筒30进行 旋转,同时,与驱动电动机20相连的风扇91进行工作。随着滚筒30的 旋转,放在滚筒30内的衣物以旋转方式下落。同时,依靠风扇91的吸 风力从外部被吸入的空气由加热器(H)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后板50的 通气口 51流入滚筒30内。通过后板50的通气口 51被吸入滚筒30的加 热空气对旋转方式落入滚筒3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并且该加热空气通过 前板60的通气口 62被排出。然后这种通过通气口 62被排出的含有水分 的空气通过排风管道80被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通过连续执行该过 程,放在滚筒30内的衣物被烘干,当烘干过程完成时,用户打开门 (D),并通过入口 61取出以烘干的衣物。同时,与滚筒30—起旋转的 多个拨动体32被安装到滚筒30的内圆周上,以便带动滚筒30内的衣物 旋转。
更详细地说,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沿图1的线A-A的剖面视 图;图3是滚筒的展开视图),干衣机的滚筒30设有圓柱形筒身31和 多个拨动体32,这些多个( 一般共设置3个)拨动体32按规定间隔从圆 柱形筒身31的内圆周朝旋转中心凸起。在一般干衣机中,三个拨动体32 以延长方式沿圆柱形筒身31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三个拨动体32在 圆柱形筒身31的法线方向上按120度角从圆柱形筒身31的内圆周凸
起。当圆柱形筒身31旋转时,包括三个拨动体32的干衣机将滚筒30内 的衣物移动并提升到滚筒30的上部,这时,上部悬挂有衣物的波动体32 被移到滚筒30的上部,衣物从上部自由落到滚筒30的底部,并且该衣 物在落下的同时,与通过后板50的通气口 51被吸入的加热空气进行接 触,由此;f皮烘干。
然而,在上述干衣机中,由于三个拨动体32的长度与圆柱形筒身31 的长度相同,因而难以做到使衣物均匀分散,从而衣物围绕一个地方聚 集或者零乱聚集。当衣物较多时,衣物堆积在三个拨动体32之间,紧贴 滚筒30的内壁,进而堵死通气口 51和通气口 62之间的气流通道,降低 了衣物的蒸发面积,不利于衣物的快速烘干。因此,干衣效率急剧降 低。
更重要的是,在上述千衣机中,衣物的烘干主要靠加热器(H)进 行加热来完成,衣物的烘干速度不够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烘干速度更快的干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干衣机,包括
壳体;
滚筒,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壳体内; 驱动电动机,其被安装在壳体; 驱动连接件,连接驱动电动机与滚筒; 其中,
在所述滚筒与所述壳体之间装有微波发生器。
上述干衣机利用微波对衣物进行烘千,其烘干效果好,烘干速度快。


图l是现有干衣机的纵向剖面视图2是现有干衣机滚筒沿图1中的线A-A的剖面视图3是现有干衣机滚筒的展开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干衣机的透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干衣机的滚筒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4,干衣机,包括壳体1。滚筒3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壳体1 内。驱动电动机2被安装在壳体1内。驱动电动机2与滚筒3通过驱动 连接件连接。在壳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 4和出风口 5。另外, 在滚筒3与壳体1之间装有微波发生器6。微波发生器6 —般包括微波电 源变压器、磁控管、波导、搅拌叶片、热切断器、冷却风扇、冷却风扇 电机、电容器、以及辅助元件,以产生均匀的^b皮。
微波高速振荡,使水分子激烈碰撞,快速、均匀地产生大量的热并 气化,同时合适的风量带走大量的饱和气体。衣物存放于滚筒3内,滚 筒3均匀旋转,滚筒3是几乎不吸收微波的塑料材料制成,微波发生器6 在滚筒3外部,滚筒3旋转或采用反射板的角度变换的方式让微波发射 到干燥室的各处。风机通过出风口 5将蒸发的湿热空气排除机外,外围 壳体用有防辐射的能力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制成。微波有极强的渗透 能力,热效率较高,提高了衣物的烘干速度。
参见图5,图4为本实施例干衣机中滚筒的一个平面视图。滚筒3将 以旋转方式设置在干衣机的壳体内。滚筒3包括圆柱形筒身。筒身的内 圆周表面3a上均匀分布有三个拨动体3c,拨动体3c用于带动衣物在滚 筒3内旋转。另外,在滚筒3的内圆周表面3a上朝滚筒中心均匀分布有 三组筋条3b,这三组筋条3b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拨动体3c之间,即每 两个相邻的拨动体3c之间均匀分布7个筋条3b,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 筋条3b的高度要小于拨动体3c的高度,其原因是,拨动体3b用于搅动 衣物,其高度不能过低,否则无法搅动衣物;而相邻筋条3c间形成气流 通道,如果筋条3c过高,衣物容易堵死气流通道。每两个相邻筋条3b 之间便构成一气体通道,由于该气体通道较细长,衣物一般不会堵死该 气体通道。
另外,为使加工方便,去掉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三个拨动体,而分别 以三个筋条代替,即,在滚筒的内圆周表面上均匀分布有24个筋条。虽 然没有拨动体带动衣物在滚筒内旋转,但数量较多的筋条一样可以通过 摩擦力带动衣物在滚筒内旋转。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的变形,例如,本实用新型滚筒内的 筋条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指出的数量,该数量可以控制在大于8 个即可。总之,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提示而做显而易见的变动,以及其他 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微波干衣机,包括壳体;滚筒,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壳体内;驱动电动机,其被安装在壳体内;驱动连接件,连接驱动电动机与滚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与所述壳体之间装有微波发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千衣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由塑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不锈钢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筒身内圆周表面朝滚筒中心凸起多个筋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的数量大于8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的数量为24个。
8、 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内还包括三个均匀分布于筒身内圆周面的拨动体,所述拨动 体凸出筒身圆周内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筋条凸出筒身圓周内表面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衣机,还涉及使用微波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干衣机。干衣机,包括壳体;滚筒,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壳体内;驱动电动机,其被安装在壳体;驱动连接件,连接驱动电动机与滚筒;其中,在所述滚筒与所述壳体之间装有微波发生器。上述干衣机利用微波对衣物进行烘干,其烘干效果好,烘干速度快。
文档编号D06F58/10GK201202040SQ20082004585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雁斌, 辉 张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