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格子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43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涤纶格子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涤纶格子布,尤其涉及一种制作服装用的涤纶格子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服饰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款式新颖、色彩 多样,而是在穿着使用的同时,还要求有与众不同、变化莫测的奇特感,如制 作中上等的羽绒服和休闲运动装的面料,即要求有隐影条格花纹。但现有技术 中,制作具有隐影的格子布通常使用锦纶,坯布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隐影的涤纶 格子布,其结构简单,织造成本较低。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涤纶格子布, 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由间隔交替的多根第一经纱与多根 第二经纱组成,所述的纬纱由间隔交替的多根第一纬纱与多根第二纬纱组成, 且所述的经纱和讳纱为1/2斜纹组织结构。
所述的第一经纱为40D/48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二经纱为30D/12F涤纶长丝。
所述的经纱由间隔交替的13根涤纶长丝与5根涤纶长丝组成。 所述的第一纬纱为40D/48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二纬纱为30D/12F涤纶长丝。
所述的纬纱由间隔交替的11根涤纶长丝与4根涤纶长丝组成。 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度为60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讳向密度为58根/厘米。
所述的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为涤纶消光长丝。 所述的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为漆纶半消光长丝。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由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丝线间隔交替的组织方 式,使得面料在染色中出现吸色差异而达到隐影格形花纹。
2、 由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采用1/2斜纹组织结构,正面的纬组织点少于经
组织点而产生纬向染色横条,经纬纱各用两种不同粗细、不同根数的纱线,因而产生隐影格形。
3、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涤纶长丝,用简便的组织方式即实现了隐影条格花纹, 大大降低了坯布的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经纱;2、纬纱;3、第一经纱;4、第二经纱;5、第一炜纱;6、第二讳纱。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涤纶格子布,它由经纱1和纬纱2相互交织而成,所
述的经纱1由间隔交替的多根第一经纱3与多根第二经纱4组成,所述的纬纱2 由间隔交替的多根第一纬纱5与多根第二纬纱6组成,且所述的经纱1和纬纱2 为1/2斜纹组织结构。
斜纹组织的组织点是连续的、成斜向纹路的。 一个完全组织中有三根经纬 线,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1/2斜纹,可读成一上二下斜纹或三枚斜纹,即经 线和纬线采用一上两下的组织结构。其中,分子代表一根经线或纬线在一个完 全组织内经组织点的数目,分母则表示一根经线或纬线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纬组 织点的数目。分子与分母之和表示一个完全组织的经纬线个数,简称枚数。斜 纹组织的经纬交织比平纹少,故不及平纹织物坚牢,但斜纹织物的手感柔软且 光滑。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经纱3为40D/48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二经纱4为 30D/12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一纬纱5为40D/48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二纬纱6 为30D/12F涤纶长丝。即所述的经纱1由间隔交替的13根40D/48F涤纶长丝与 5根30D/12F涤纶长丝组成,所述的纬纱2由间隔交替的11根40D/48F涤纶长 丝与4根30D/12F涤纶长丝组成。
40D/48F中的D(denier,丹尼数)是指 一 根成纱的粗细单位,它以成纱在 9000米长度可称出来的重量克数来表示,也称旦数。D越大,表示纱线越粗.例 如,75D比50D要粗。F(filament,根数),50D/72F是指一根成纱由72根细纱 组成。在生产中,同等D而不同的F数情况下,F数越高,织造难度越大,反之 则越易;同样在F数相同D数越低,织造越难,反之则越易。如F数除D数小于1的纱种,称之为超细纤维,F数与D数的差值越大,在生产和后续织造中, 难度都会大大增加,但织造处理后的面料,手感柔软。
由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丝线间隔交替的组织方 式,使得面料在染色中出现吸色差异而达到隐影格形花纹。且所述的经纱1和 纬纱2采用1/2斜纹组织结构,正面的纬组织点少于经组织点而产生纬向染色 横条,经纬纱各用两种不同粗细、不同根数的纱线,因而产生隐影格形。
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度为60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讳向密度为58根/厘米。
所述的第一经纱3和第一纬纱5为涤纶消光长丝。 所述的第二经纱4和第二纬纱6为涤纶半消光长丝。
纬纱2的光泽度为半消光,因为化学纤维是由切片(chip)制造出来,本 身具有亮光(bright),为达到自然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消光剂(Ti02 二氧化钛),控制在0.3%以内呈半消光。
本实用新型中经线和纬线都为涤纶长丝,用简便的组织方式即实现了隐影 条格花纹,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坯布的成本,可作为制作中上等的羽 绒服和休闲运动装面料,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 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涤纶格子布,它由经纱(1)和纬纱(2)相互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1)由间隔交替的多根第一经纱(3)与多根第二经纱(4)组成,所述的纬纱(2)由间隔交替的多根第一纬纱(5)与多根第二纬纱(6)组成,且所述的经纱(1)和纬纱(2)为1/2斜纹组织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经纱(3) 为40D/48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二经纱(4)为30D/12F涤纶长丝。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1)由 间隔交替的13根条纶长丝与5根涤纶长丝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讳纱(5) 为40D/48F涤纶长丝,所述的第二炜纱(6)为30D/12F涤纶长丝。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纬纱(2)由 间隔交替的11根涤纶长丝与4根涤纶长丝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 度为60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纬向密度为58根/厘米。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经纱(3) 和第一纬纱(5)为涤纶消光长丝。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格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经纱(4) 和第二纬纱(6)为涤纶半消光长丝。
专利摘要一种涤纶格子布,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和纬纱均采用了两种不同型号的丝线间隔交替的组织方式,且所述的经纱和纬纱采用1/2斜纹组织结构。由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采用1/2斜纹组织结构,正面的纬组织点少于经组织点而产生纬向染色横条,经纬纱各用两种不同粗细、不同根数的纱线,使得面料在染色中出现吸色差异而达到隐影格形花纹,因而产生隐影格形。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涤纶长丝,用简便的组织方式即实现了隐影条格花纹,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坯布的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D03D15/00GK201224798SQ20082011323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志向 申请人:向兴实业纺织整理(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