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54阅读:18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缝纫机的压布脚,尤指一种用于四 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
背景技术
缝纫工业己达到技术相当纯熟的阶段,现在有更多快速 简便的缝纫机被工厂用于大量生产成衣,使现代人享有物美 价廉的织物,而早期的缝纫机以人工方式一针一线利用脚踩 配合人手操作而完成,至今大部分的缝纫工厂均以全自动操 作来辅助人工,借此增加生产效率。
通常在拼缝两块布料时,两块布料迭合的宽度必须与缝 纫机缝合的宽度相当,才能确保缝线缝纫于迭合的区域,而 布料迭合的宽度往往需透过作业员于布料送入压布脚之前 进行调整,然而,这种操作方式需仰赖作业员的缝纫经验及 熟练度,且市面上缝纫机台种类繁多,对应不同机台势必要 有不同的调整方式,因此,即便是缝纫经验丰富的作业员都 无法准确地将布料迭合的宽度调整与缝纫宽度相当。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如中国台湾第200837242号的公开 专利案所示,该专利案的先前技术中揭露了传统压布件的结 构,该压布件包括一推压本体及设置于该推压本体的二压脚 ,且该二压脚之间形成一送入布料的导引通道,并分别装设有一用于压制布料的压抵件,此外,该二压脚对应设有用以 切割布料的一固定切割刀及一可动切割刀,且设有一于该导
引通道中导引布料的下导引装置;拼缝两块布料时,首先, 将两块布料的端缘弯折并置入该压脚件的导引通道中,使布 料随着缝纫机的运作而于该导引通道中产生位移,并透过该 固定切割刀与该可动切割刀将布料弯折的区段切割成适当 长度,且利用该下导引装置导引布料而使此二布料进行迭合 ,最后,再以缝针缝合布料迭合的区域而完成缝纫作业。
而上述专利案先前技术中所揭露的压布件,由于该固定 切割刀与该可动切割刀至压布件下方布料的距离为固定且 不可调整,因此,上述压布件仅限于缝合特定厚度的布料, 若缝合非特定厚度的布料或上、下层布料为不同厚度时,将 如『图1』所示上层布料A与下层布料B所迭合的区域小于 缝针缝纫的区域,缝针两外侧的缝线41便无法对齐上层布 料A与下层布料B经裁切过后的端缘,而使两侧的缝线仅缝 纫于其一布料上,如此,不但影响布料的美观度,更无法提 供有效的缝合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缺失,借以调整 上、下切刀至布料的距离,使缝合于布料上的两外侧缝线可 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经裁切过后的边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四针六线双切布缝 纫机的压布脚结构,该压布脚主要具有二压制部并于该二压 制部之间形成一导引空间,且该二压制部分别设有一用以压抵布料的压抵件,其中,该压布脚于压制部与压抵件之间设 有一调整件,且压制部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而调整件设有一 与该第一结合部构成组合分离关系的第二结合部,令使用者 可依布料厚度所需拆装该调整件,借此调整设于该压布脚的 上、下切刀至布料的距离,进而使布料上的两外侧缝线分别 对齐上、下层布料经裁切过后的边缘。
经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已知技术所达到的有 益效果在于
一、 增加布料缝合的强度
二 、 提升整体美观度


图1,为传统缝纫机的布料缝线示意图。
图2-l,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l,为本实用新型压布脚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压布脚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布脚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布脚的上视图。
图6-l,为图5中A-A线剖面示意图。
图6-2,为图5中B-B线剖面示意图。
图6-3,为图5中C-C线剖面示意图。
图6-4,为图5中D-D线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缝线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 说明如下
如『图2-1及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四针六线 双切布缝纫机10的压布脚结构,该压布脚20设置于四针六 线缝纫机10上,且具有二压制部21并于此二压制部21之 间形成一导引空间22,而分别于二该压制部21穿设有一下 切刀26及一相对于该下切刀26而用以往复作动以切割布料 的上切刀27, 二该压制部21下方并分别套装且一端固设用 其金属材质弹力以压制布料的压抵件23,另请配合『图3-1、 图3-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特征处在于该压布脚20于 该压制部21与该压抵件23之间设有调整件24,且该压制部 21与该调整件24分别设有构成组合分离关系的第一结合部 211与第二结合部242,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图式实施例中, 该第一结合部211与该第二结合部242分别为供螺丝30穿 设定位的螺孔与穿孔,而该调整件24与该压抵件23之间形 成一缓冲空间25,并分别设有一引导部241、 231使欲缝合 的二布料于车缝前透过该调整件24或该压抵件23的引导部 241、 231接触引导而交迭出缝合区域,如是构成本实用新型 的主要架构。
而本实用新型可依据布料的厚度拆装该调整件24,如 『图5及图6-1至图6-4』的实施例所示,此实施例说明欲 缝合厚度相当的上层布料A与下层布料B时,先将上、下层 布料A、 B置于该压布脚20下方,且上、下层布料A、 B于该二压制部21间的导引空间22弯折(如图6-1所示),并藉 由该压制部21与该压抵件23之间设置该调整件24,以增加 上、下切刀27、 26与位于压抵件23下布料之间的距离,车 缝作业中透过上切刀27及下切刀26裁切掉多余的布边(如 图6-2所示),并利用该压抵件23及该调整件24的引导部 231 、241引导该二布料相互交迭出缝合区域(如图6-3所示), 使两侧的缝针40可分别对齐上层布料A与下层布料B的边 缘(如图6-4所示),如此一来即可如『图7』所示,车缝后 两外侧缝线41可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A、 B经裁切过后的 边缘(即车缝区域的两侧),不但可提升衣物的美观度,并 可确保两侧的缝线41穿过交迭设置的上、下层布料A、 B而 增加此二布料缝合的强度。
除了前一实施例之外,另可如『图8』所示可用于缝合 厚度不同的两块布料,其操作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亦将 上层布料A与较厚的下层布料C置于该压布脚20下方并于 该导引空间22弯折,且透过上、下切刀27、 26切割多余的 布边后进行车缝,不同的地方在于,此实施例中可针对厚度 较后的下层布料C将其一调整件24拆卸,借此调整上、下 切刀27、 26至布料的距离,以避免布料厚度不同时造成迭 合出的缝合区域小于缝针40的缝纫区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于压布脚20的压制部21与 压抵件23之间设置一可拆卸于该压制部21的调整件24,令 使用者可依据布料厚度所需拆装该调整件24以增加或减少 上、下切刀27、 26至布料的距离,使布料缝合后两外侧缝 线41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经裁切过后的边缘。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 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 畴。
权利要求1.一种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该压布脚(20)具有二压制部(21),并于二该压制部(21)之间形成一导引空间(22),且该压制部(21)下方分别设有一压抵件(23),其特征在于该压布脚(20)于压制部(21)与压抵件(23)之间设有一调整件(24),且压制部(21)与调整件(24)分别设有构成组合分离关系的第一结合部(211)与第二结合部(242)。
2.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 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调整件(24)设有一引导部(241)。
3. 根据权利要求第1或2项所述的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 布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压抵件(23)设有一引导 部(231)。
4. 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 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第一结合部(211)与该第二 结合部(242)分别为供螺丝(30)螺设定位的螺孔与穿孔。
5. 根据权利要求第l项所述的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 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调整件(24)与该压抵件(23) 之间具有一缓冲空间(25)。
专利摘要一种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借以改善传统压布脚无法调整上、下切刀至布料的距离导致缝合二布料时,两外侧缝线无法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经裁切过后的边缘,造成缝合强度不足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压布脚用于四针六线双切布的缝纫机,主要具有二压制部并于该二压制部之间形成一导引空间,且该二压制部分别设有一压抵件,其中,该压布脚于压制部与压抵件之间设有一调整件,且压制部与调整件分别设有构成组合分离关系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令使用者可依据布料的厚度拆装该调整件来增加或减少上、下切刀至布料的距离,使布料缝合后两外侧缝线可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经裁切过后的边缘,借此增加布料缝合的强度和整体美观度。
文档编号D05B29/00GK201276647SQ20082013594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廖金旺, 林春祥 申请人: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