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26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缝边机结构,尤其是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为制衣工业不可或缺的主要设备,早期传统的缝纫机须通过人力踩踏方 能维持机器的正常运转,随时代进步目前无论工业用或家用小型的缝紉机皆己采用 自动马达为其动力,不但制造操作上更为方便,且机器行进也更趋顺畅稳定,使车 缝品质明显大幅提升。
另外,为能符合各种制衣车缝上的需求,传统缝纫机也由原先单纯结构设计, 而衍生出各式不同特殊功能的加工机具,其相关产品在业界不断积极研发下,历来 已有许多改良,并申请获准取得专利。
譬如,己公开的中国TW M 2 9 8 5 9 8号一种缝边机传动钩线装置,其应
用于车缝靴鞋、皮件等被缝物缝边机的装置,缝边机上轴受主动轮带动驱转,并由 套装于上轴的皮带轮连动下轴,其中下轴另一端穿套于齿轮箱一侧并与其内部主动 齿轮耦合,传动钩线装置设于齿轮箱另一侧,包含有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三齿 杆,和定位在第三齿杆端侧齿盘组的钩线器,及一包覆和安装前述第一、第二、第 三齿杆与钩线器的套筒部,据此达到较佳的安装与传动效能和便于穿套伸入被缝物 件内部车缝,同时齿盘组扁平化配置组装钩线器,适用于单针或双针车缝,而能便 于被缝物翻转和深入被缝物内部。
虽然其结构功能相当好用,但组成的零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组装上也较为
麻烦,尤其是如图l所示,其钩线器终端的齿盘组,是由包含三个环齿轮依序排列 并接啮合转动,虽然可利用第二斜齿轮和相对近接的一环齿轮后侧斜齿啮合而接续 动力,使套装于齿盘组外缘的一环齿轮后侧的钩线器跟着产生旋转,但设计上采用 三个环齿轮相互啮接,除了零件多成本高的问题之外,机件本身也容易因磨损而产 生间隙造成噪音及误差。另外,其整体组成时,因为要容装三个环齿轮,故组成的 梭头体积也相对变大,如此即会车缝角度上大受干涉,操作换向较不顺畅造成加工 困难,为其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可将上述缺失加以 摒除,通过精简的传动构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让缝边机组装更为容易, 而且组成的梭头又可最小化,能有效减少车缝角度上的干涉,使换向操作顺畅加工 更为容易,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重点所在。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其主要 包括
一受主动轮带动驱转的上轴;
一可随主轴转动的下轴,位于机体内部,其与上轴间设有皮带轮组,下轴另端 设有一主动齿轮;
一多节传动机构,其一端与主动齿轮相接,另端与受其驱动的一钩线器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该多节传动机构外部设有曲臂状护筒,筒内顺形配置有第一齿杆、 第二齿杆、第三齿杆,该三支齿杆的两端均设有伞齿轮且彼此相互啮接,最前端的 伞齿轮与下轴主动齿轮啮接,最终端的伞齿轮则啮接一具有齿盘的前述钩线器,于 该具有齿盘的钩线器外部并设有一包覆头与前述护筒终端相接。
其中,该第一齿杆为一直立杆,其两端设有同向的伞齿轮,而与其下端伞齿轮 啮接的主动齿轮为一螺旋伞齿轮;该第二齿杆为一倾斜杆,长度大于第一齿杆,其 两端设有不同向的伞齿轮;该第三齿杆为一平短杆,其两端设有不同向的伞齿轮; 而其中该第一齿杆与第二齿杆其两伞齿轮啮接的角度为6 0度。
其中,该第二齿杆与第三齿杆其两伞齿轮啮接角度位于l 0 0 1 5 0度之间。
其中,该第二齿杆与第三齿杆其两伞齿轮啮接角度为1 3 5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1 .装置中采用三支齿杆相互啮接,利用最少的机件即能精确的传动,不但组 装更为容易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避免传动间隙过大减少误差。
2. 装置的终端利用平短的第三齿杆以伞齿轮与齿盘钩线器结合为一体,使梭 头体积能进一步更为縮小。
3. 因为梭头有效縮小,故可减少车缝角度上的干涉,便于被缝物翻转和深入 被缝物内部,使换向操作顺畅加工更为容易。
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兹举本实用新型较具体 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以下所述。


图l:为传统缝边机传动钩线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
可适用于单针或多针车缝,其应用于车缝靴鞋、皮件等被缝物的缝边机,主要包括
一上轴l 0,贯穿设于机体9 0上方的内外,其外部以皮带l l带动一主动轮
1 2驱转;
一下轴2 0 ,位于机体9 0内部,其与上轴1 0间设有皮带轮组2 1 ,使下轴
2 0可跟着上轴1 Q转动,于下轴2 Q另端设有一主动齿轮2 2 ;
一多节传动机构3 0,其一端与主动齿轮2 2相接,另端驱动一钩线器4 0;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特征在于该多节传动机构3 0外部设有曲臂状护筒5 0, 筒内顺形配置有第一齿杆3 1、第二齿杆3 2 、第三齿杆3 3 ,该第一、第二、第 三齿杆3 1、 3 2、 33的两端设有伞齿轮34、 35、 36、 37、 38、 39 彼此相互啮接,最前端的伞齿轮3 4与下轴主动齿轮2 2啮接受其驱动,最终端的 伞齿轮3 9则啮接的具有一齿盘4 1的前述钩线器4 0 ,于该具有齿盘41的钩线 器4 0外部并设有一包覆头6 1与前述护筒5 0终端相接;
实施时,该曲臂状护筒5 0,可包括一呈直立状的基座5 1, 一斜接在基座5 l侧上方的斜管5 2;于斜管5 2的终端则与前述包覆头6 l相接,该包覆头6 1 为设有中空容间的短块状,以包覆住具有齿盘4 1的钩线器4 0及其啮接的伞齿轮
3 9而构成一梭头6 0 。
该第一齿杆3 l为一直立杆,其两端设有同向的伞齿轮3 4、 3 5,而与其下 端伞齿轮3 4啮接的主动齿轮2 2为一螺旋伞齿轮;该第二齿杆3 2为一倾斜杆, 长度大于第一齿杆3 1 ,其两端设有不同向的伞齿轮3 6、 3 7;该第三齿杆3 3 为一平短杆,其两端设有不同向的伞齿轮3 8、 3 9;而其中该第一齿杆3 l与第 二齿杆3 2其两伞齿轮3 5 、 3 6啮接的角度为6 0度。
又该第二齿杆3 2与第三齿杆3 3其两伞齿轮3 7 、 3 8啮接角度系在100 1 5 0度之间,其中尤以啮接角度为l 3 5度为最佳。
据此,可用最少元件作精确的传动,组装更为容易降低生产成本,动作时可以 皮带1 1经主动轮1 2带动上轴1 0旋动,在上轴1 0的终端设有传动轮1 3以带 动曲柄l 4而驱动针杆1 5上下,同时,上轴l 0的另端则藉皮带轮组2 1,使下 轴2 Q跟着上轴l 0转动,让后接的主动齿轮2 2跟着旋动,再经啮接下伞齿轮3 4而带动直立的第一齿杆3 l旋动,以上端的伞齿轮3 5及其啮接的伞齿轮3 6, 而带动倾斜的第二齿杆3 2跟着旋动,使下端的伞齿轮3 7经啮接的伞齿轮3以带动平短的第三齿杆3 3跟着旋动,最后以其另端的传动伞齿轮39,而带动啮 接具有一齿盘4 l的前述钩线器4 0,使钩线器4 0进行钩线。
惟上列详细说明仅系针对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当不能以 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类技艺的人仕,根据上述说明,及依 以下申请专利范围所载的结构特征及在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变换或修改,其本 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的范畴者,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 围。
权利要求1. 一种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受主动轮带动驱转的上轴;一可随主轴转动的下轴,位于机体内部,其与上轴间设有皮带轮组,下轴另端设有一主动齿轮;一多节传动机构,其一端与主动齿轮相接,另端与受其驱动的一钩线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多节传动机构外部设有曲臂状护筒,筒内顺形配置有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三齿杆,该三支齿杆的两端均设有伞齿轮且彼此相互啮接,最前端的伞齿轮与下轴主动齿轮啮接,最终端的伞齿轮则啮接一具有齿盘的前述钩线器,于该具有齿盘的钩线器外部并设有一包覆头与前述护筒终端相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杆 为一直立杆,其两端设有同向的伞齿轮,而与其下端伞齿轮啮接的主动齿轮为一螺 旋伞齿轮;该第二齿杆为一倾斜杆,长度大于第一齿杆,其两端设有不同向的伞齿 轮;该第三齿杆为一平短杆,其两端设有不同向的伞齿轮;而其中该第一齿杆与第 二齿杆其两伞齿轮啮接的角度为6 0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齿杆 与第三齿杆其两伞齿轮啮接角度位于1 0 0 1 5 0度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齿杆 与第三齿杆其两伞齿轮啮接角度为1 3 5度。
专利摘要一种缝边机传动钩线改良结构,其上轴及下轴设有皮带轮组,下轴另端设有一主动齿轮;一多节传动机构,其一端与主动齿轮相接,另端以驱动一钩线器;该多节传动机构外部设有曲臂状护筒,筒内顺形配置有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三齿杆,该三支齿杆的两端设有伞齿轮彼此相互啮接,最前端的伞齿轮与下轴主动齿轮啮接受其驱动,最终端的伞齿轮则啮接一具有齿盘的钩线器,于该具有齿盘的钩线器外部并设有一包覆头与前述护筒终端相接;据此,可用最少元件作精确的传动,组装更为容易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组成的梭头体积又可大幅缩小,能有效减少车缝角度上的干涉,使换向操作顺畅加工更为容易。
文档编号D05B69/02GK201254648SQ20082013624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林广进 申请人:粘水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