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85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的发明。“织造相关装置”,是指 具有用于织造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举出行星齿轮式织边装置、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 纬纱剪刀等。
背景技术
在织造之际,在织机上使用了附属的各种各样织造相关装置,但在织机上作为能 在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的织造相关装置,可以举例出,例如设在织机的给纱相反侧的 行星齿轮式织边装置(以下,只称为“行星织边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一般,用于驱动行星织边装置的结构,是将上述行星织边装置,与以织机的主轴等 作为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轴,利用相对于上述驱动轴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的旋转传 递部件(皮带轮、齿轮等),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此外,上述驱动轴,要想对应行星织边装置 的织幅方向的位置调整,至少要在其调整范围沿织幅方向延伸。并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 是能沿轴向调整位置地被安装在上述驱动轴上的结构。以下,参照图6说明传统的驱动行 星织边装置的驱动机构。图6所示的,是以作为传统技术的织造相关装置的行星织边装置20及其驱动机构 的实例。在图6中,左右方向相当于织幅方向,虽无图示但在图面上经纱横列存在于行星织 边装置20的左侧。因此,在图面中左侧是经纱横列侧,右侧是反经纱横列侧图示的行星织边装置20,具有作为圆盘状的支撑体的行星轮架齿轮21,行星轮架 齿轮21,能旋转地被固定在本体托座25上的轴24所支撑。在行星轮架齿轮21上,在与其 旋转中心点对称的位置,能旋转地安装了保持了边纱筒管22的一对筒管支架23。在与筒管 支架23 —体成型的支架轴23a上固定了行星齿轮26,行星齿轮26通过惰轮27与形成于轴 24上的恒星齿轮28啮合。根据以上的结构,当行星轮架齿轮21转动时,筒管支架23 (边 纱筒管22),一边绕恒星齿轮28公转一边自转,将从边纱筒管22引出来的无图示的边纱打 绞,形成绞边。行星织边装置20的行星轮架齿轮21,通过作为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驱动齿轮66 与作为上述驱动轴的光杠52连结,织机主轴的驱动力通过光杠52、驱动齿轮66向行星轮架 齿轮21传递,并驱动行星织边装置20。若更详细地说明,则是行星织边装置20及作为驱动行星织边装置20的上述驱动 轴的光杠52,被支撑在架设于左右的织机框架(以下,只称「框架」)之间的梁61上。此外, 在图6中,只表示了右侧(反给纱侧)的框架60,省略了左侧(给纱侧)的框架。在上述的梁61上,固定了用于能在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安装行星织边装置20的 滑轨62,在滑轨62两端部的上面设立了用于支撑光杠52的轴承架63a、63b。光杠52,分别在其两端部,通过轴承64a、64b能旋转地被上述轴承架63a、63b所支 撑。光杠52上的框架60侧(图面右侧)的端部,贯通轴承架63a,从轴承架63a凸出于框 架60侧。此外,框架60侧的支撑轴承架63a,为了确保行星织边装置20的移动区域,设在接近框架60的位置。 框架60内是空心的,在框架60内,设有用于旋转驱动光杠52的中间轴53。中间 轴53,通过轴承65a、65b能灵活旋转地被支撑在框架60的两侧壁上,且其经纱横列侧(行 星织边装置侧)的端部以从框架60凸出方式进行设置。 在框架60内,在中间轴53上,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了作为驱动传递部件的驱动齿 轮54,利用包含该驱动齿轮54的无图示的齿轮系从无图示的织机主轴向中间轴53传递驱动。然后,将从支撑轴承架63a凸出出来的光杠52的框架60侧的端部,与从框架60 凸出出来的中间轴53的经纱横列侧的端部用连轴节67连结,成为光杠52和中间轴53 — 体旋转的构造。在光杠52上,除了光杠52以外还不能相对转动地安装了能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 的驱动齿轮66,并与行星织边装置20的行星轮架齿轮21啮合。根据以上的结构,从无图示 的织机的主轴向行星织边装置20传递驱动力。此外,由于能将行星织边装置20及驱动齿 轮66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所以能对应不同织幅的织造。根据以上说明的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光杠52,其至少延伸于行星织边装置20的上述位置调整范围,是轴向长的部件。 因此,由于支撑光杠52的两端部的各个轴承架63a、63b,在织幅方向被分离设置,所以在光 杠52上,容易发生伴随织机运动的振动。此外,在将支撑轴承架63a、63b安装在滑轨62之际,使两支撑轴承架63a、63b的 插入光杠52的通孔的轴心(轴承64a、64b的轴心)处于完全一致的状态非常困难,多数的 场合是因组装误差而两者的轴心处于偏移的状态。因两者的轴心偏移,被组装在支撑轴承 架63a、63b上的光杠52,与中间轴53,处于其连结部侧的轴心位置及轴心的延伸方向相互 不一致的状态(发生轴心偏移的状态)。假如,即使以可以与中间轴53的轴心位置一致的状态组装的话,也会因织机运动 中的梁61的振动、或伴随该振动的光杠52挠曲等,两者间也难避免发生偏移。在传统的装置中,应当吸收光杠52与中间轴53的轴心的偏移,在光杠52与中间 轴53的连结上,使用十字头接头或通过弹性体将轴连结的联轴器67。但是,随着织机的高速化,当光杠52以高速旋转时,梁61的振动、或伴随该振动的 光杠52的挠曲等增大,会激增在光杠52与中间轴53的连结部的轴心位置的变化,加大赋 予连轴节67的负荷。结果是,产生随着织机的高速化而频频发生连轴节67损坏的问题。此外,假设考虑到,在连结部处使光杠52与中间轴53的轴心处于一致的状态下, 将两者用刚体整体连结使其不能产生轴心偏移的状况(也包括将两者用单一的部件整体 成型的状况)。此时,不会产生轴心偏移,但能使上述的轴心发生偏移的作用于光杠52的 力,会在夹持连结部的支撑部(框架60侧的支撑轴承架63a及框架60的轴承65b)之间作 用使轴挠曲的力。但是,如上述所述,由于框架60侧的支撑轴承架63a必须设在接近框架60的位置 的关系,所以不得不缩短上述支撑部间的距离。因此,在上述支撑部间不会发生轴的挠曲, 并且,由于是用刚体连结的所以使轴挠曲的力也无处可逃。因此,该力直接作用于两支撑部 的轴承64a、64b,有使轴承64a、64b损坏的可能。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2-302840号公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由于驱动织造相关装置的驱动轴的振动或挠曲导致的支 撑上述驱动轴的轴支撑部件的损坏(轴承、联轴节等),从而提供一种耐久性优越的织造相 关装置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驱动织机上可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的织造相 关装置(30、70)的驱动机构(1)具有以下的构造。S卩,本发明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具有使上述织造相关装置(30、 70)的被驱动部件(31、71)的旋转轴线与轴心位置不同并沿织幅方向延伸第1驱动轴(2)、 与上述第1驱动轴(2)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并能旋转地被支撑于上述织机的框架(10)的 第2驱动轴(3)、被不能旋转地安装在上述第2驱动轴(3)上,并被配置在上述框架(10)的 织幅方向上的比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b)更靠反经纱横列侧的旋转传递部件(4)。并且,上 述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穿过形成于上述第2驱动轴(3)上的通孔 (3b),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4)更靠近反经纱横列侧,并由上述织机的框架(10)所支撑。在此,“织造相关装置”,如前所述是指例如,行星齿轮式织边装置、捕纬边经纱用 的开口装置、纬纱剪刀等。“被驱动部件”,是指例如,行星齿轮式织边装置的行星轮架、捕纬 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的摆动杆、纬纱剪刀的刀具等。“旋转传递部件”,是指例如,齿轮、皮带 轮、链轮等。此外,在本发明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中,也可以将上述第1驱动轴(2)作 为单独的部件形成。此外,也可以将对上述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的上述框架 (10)的支撑位置,设置成比上述框架(10)的织幅方向上的反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a)更靠 近反经纱横列侧。并且,也可以将上述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和上述第2驱 动轴(3)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3a),在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4)更靠近反经纱横列侧不 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以便上述第1驱动轴(2)通过上述第2驱动轴(3)被支撑在上述框架 (10)上。此外,也可以使上述第2驱动轴(3)通孔(3a)比上述第1驱动轴(2)的轴径大, 并也可以只在上述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3a)连结上述第1驱动轴(2)和上述第2驱动 轴(3)。发明效果如上所述,驱动能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的织造相关装置的驱动轴,是横跨织造相 关装置的位置调整范围延伸的长的部件。并且一般是,上述驱动轴,是在其两端,即经纱横 列侧的一端、和框架侧的另一端被支撑,还在两端部间的1个以上的位置(中间位置)也被 支撑。作为在两端部间的中间位置支撑驱动轴的部件,例如,有设在织造相关装置上的轴 承、或图6所示的轴承支撑架(63a)等。根据本发明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可以使第1驱动轴(2)的框架侧端部的支撑位置,与上述中间位置上的支撑位置分开。S卩,能够将第1驱动轴(2)的框架(10)侧端部(2a)的支撑位置,设置成从框架 (10)的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b)向反经纱横列侧离开的位置,能够使第1驱动轴(2)的框 架(10)侧端部(2a)的支撑位置,与上述中间位置上的支撑位置离开。因此,即使如上述的传统技术所述,在框架(10)侧端部(2a)与上述中间位置之间 对第1驱动轴(2)作用使其挠曲的力时,由于框架(10)侧端部(2a)与上述中间位置的两 支撑位置是分开的,所以在其间第1驱动轴(2)成为能挠曲的部件。因此,由于该力因轴的挠曲而被吸收,减小了施加于支撑第1驱动轴⑵的轴承上 的负荷,可以尽可能地防止上述轴承的损坏。此外,即使如上述的传统技术所述地,第1驱动轴(2),是用联轴器将框架侧的轴 部、经纱横列侧的轴部连结的结构时,由于上述的理由减小了施加于联轴器上的负荷,所以 能防止联轴器的损坏。而且,若上述联轴器是十字头接头等能吸收位移的联轴器,则施加于支撑第1驱 动轴(2)的轴承上的负荷变的更小,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止上述轴承的损坏的效果。此外,即使上述联轴器是刚体的联轴器(固定联轴器)时,由于在框架(10)侧端 部(2a)的支撑位置、与上述中间位置上的支撑位置之间第1驱动轴(2)受到挠曲,所以可 以防止使轴挠曲的力直接作用于支撑第1驱动轴(2)的轴承上,可以尽可能地防止上述轴 承的损坏。若用单一的部件形成第1驱动轴(2),其与连结了两个轴部件而形成第1驱动轴 (2)的结构相比,可以简化结构。利用将第1驱动轴(2)的框架(10)侧端部(2a)的支撑位置,比框架(10)的反经 纱横列侧的侧壁(10a)更靠近反经纱横列侧,可以进一步扩大第1驱动轴(2)的框架(10) 侧端部(2a)的支撑位置、与上述中间位置上的支撑位置之间的距离,能更进一步提高上述 的效果。若使形成于第2驱动轴⑶上的通孔(3a)的内径,比第1驱动轴⑵的大,并将 第1驱动轴(2)和第2驱动轴(3)只在反纱横列侧的端部连结,则可以将驱动机构的结构 做的紧凑,并且在第2驱动轴(3)上的通孔(3a)内第1驱动轴(2)能挠曲,所以可以获得 与上述相同的效果。而且,当第1驱动轴(2)挠曲时可以减小或没有作用于第2驱动轴(3) 上的弯曲力矩,可以减轻施加于支撑第2驱动轴(3)的轴承的负荷,防止轴承损坏。


图1是本发明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及表示其周边的局部剖面平 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上的第1驱动轴和第2驱动轴 的连结部分的详细剖面图。图3是作为织造相关装置的行星织边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平面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传统技术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及表示其周边的局部剖主视图。
符号说明1-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2-光杠,2a-端部,2b-端部,3_第2驱动 轴,3a-端部,3b-通孔,3c-轴部,3d-固定部,4-驱动齿轮,10-框架,10a-侧壁,10b-侧壁, 10c-通孔,10d-齿轮箱,10e-台部,11-梁,12-滑轨,13-支撑架,14-轴承,15-衬套,16a_对 开紧固部件,16b-对开紧固部件,17a-轴承,17b-轴承,18a-油封,18b_油封,19a_齿轮, 19b-齿轮,19c-齿轮,20-行星织边装置,21-行星轮架齿轮,22-边纱筒管,23-筒管支架, 23a-支架轴,24-轴,25-本体托座,26-行星齿轮,27-中间齿轮,28-恒星齿轮,30-行星织 边装置,31-行星轮架,32-边纱筒管,33-筒管支架,33a-支架轴,34-皮带,35-本体托座, 36-行星轮架轴,37-轴承,38-滑动轴承,40-轴承保持架,40a_恒星齿轮,41a_原动皮带 轮,41b-从动皮带轮,41c-螺栓,42-行星齿轮,43-中间齿轮,44-轴承,52-光杠,53-中间 轴,54-驱动齿轮,60-框架,61-梁,62-滑轨,63a-支撑架,63b_支撑架,64a_轴承,64b_轴 承,65a-轴承,65b-轴承,66-驱动齿轮,67-联轴器,70-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1-摆 动杆,71a-摆动杆支架,71b-摆动杆支架,72-摆动杠杆,73-连杠,74-轴承,75-本体托座, 76a-杠杆轴,76b-杠杆轴,77-偏心轴套,78-滑动轴承,79-对开紧固部件,80-捕纬边经 纱,81a-摆动杆,81b-摆动杆,81c-摆动杆,81d-摆动杆,82a_捕纬边经纱导纱器,82b-捕 纬边经纱导纱器,82c-捕纬边经纱导纱器,82d-捕纬边经纱导纱器,83-销子,90-经纱横 列,91-纬纱,92-纬纱剪刀,93-织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的一个实施例,在本 发明中所谓的“织造相关装置”以行星织边装置30为例。此外,图1,是从上方看见左右的 框架当中,右侧的框架10的周边的图,图面的左右方向相当于织幅方向。并且,虽然无图示 但在图面上的行星织边装置30的左侧存在经纱横列,图纸左侧是经纱横列侧,图纸右侧是 反经纱横列侧。行星织边装置30 (大部分是用虚线表示的。),其被设置在沿框架10的内 侧(经纱横列侧)在织机上能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以下,说明图示的实施例。图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作为主要部件,其具有驱动行星织边装置 30的光杠2、被无图示的织机主轴驱动的第2驱动轴3,光杠2,被穿过形成于第2驱动轴3 上的通孔3b,在其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与第2驱动轴3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通过齿 轮系(驱动齿轮4、齿轮19a、齿轮19b、齿轮19c)从无图示的织机主轴对第2驱动轴3传 递驱动。另一方面,光杠2,与行星织边装置30的行星轮架31 (支撑轮架)被用皮带34连 结,织机主轴的旋转能通过第2驱动轴3、光杠2向行星织边装置30传递。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光杠2、驱动齿轮4、行星轮架31,其分别相当于本发明中的 “第1驱动轴”、“旋转传递部件”、“被驱动部件”。以下更详细地说明图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在架设于左右框架之间 的梁11上,固定了滑轨12。在滑轨12上能沿织机的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安装了行星织边 装置30的本体托座35。并且,在图1中,只表示了右侧(反给纱侧)的框架10,省略了左 侧(给纱侧)的框架。框架10,是空心的构造,具有反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a、及经纱横列 侧的侧壁10b。侧壁10a,具有收纳了上述齿轮系的一部分的齿轮箱10d的功能。光杠2,被形成为一体成型的单独的轴部件,并沿织幅方向延伸。如上述图6所示的传统技术的光杠52是在靠框架60内侧与中间轴53连结的,与其相比本实施例的光杠2, 具有穿过框架10的长度,并在框架10的外侧(反经纱横列侧)与第2驱动轴3连结。此外,光杠2,使在行星织边装置30上的行星轮架31的旋转轴线与轴心位置不同 并沿织幅方向延伸。并且,即使行星织边装置30沿织幅方向移动光杠2本身也不沿织幅方 向移动。即,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织造相关装置的轴心,与驱动轴的轴心一致,且本发明 不包含织造相关装置与驱动轴整体地沿织幅方向移动型的驱动机构。光杠2的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b,其通过衬套15能旋转地被设立于滑轨12上的支 撑架13的轴承14支撑,在光杠2的端部2b,安装了固定用的对开紧固部件16a。另一方 面,光杠2的反经纱横列侧,穿过框架10的侧壁10b、侧壁10a,在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 不能相对旋转地与第2驱动轴3连结。并且,光杠2,在两端部2a、2b之间的位置(中间位置),通过滑动轴承38被支撑 在行星织边装置30的本体托座35上。因此,光杠2,其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b被支撑架13 所支撑,并且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通过第2驱动轴3被框架10所支撑,还利用行星织边 装置30的本体托座35支撑其中间部,其在轴上的3点被支撑。此外,光杠2的中间部上的 支撑位置,与行星织边装置30的位置调整一起沿织幅方向变化。在图1中,表示行星织边 装置30最靠近框架10侧的状态,光杠2的中间部上的支撑位置也位于接近框架10的侧壁 10b的位置。并且,形成于光杠2贯通的侧壁10b上的通孔10c,比光杠2的轴径大,光杠2没有 被侧壁10b支撑。而且,没设图6所示的传统技术中存在的框架10侧的支撑架。第2驱动轴3 (相当于图6所示的传统技术的中间轴53。),是短的空心轴部件,并 被框架10的反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a所支撑。若更详细说明,则是框架10的反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a,具有收纳了齿轮系(驱 动齿轮4、齿轮19c)等的齿轮箱10d、安装齿轮箱10d的台部10e,第2驱动轴3,通过轴承 17a、17b能灵活旋转地被支撑在齿轮箱10d的织幅方向上的两侧壁上。在第2驱动轴3上,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了作为本发明中的“旋转传递部件”的驱 动齿轮4。驱动齿轮4,被配置在行星织边装置30的调整范围的外侧,S卩,织幅方向上的经纱 横列侧的侧壁10b的反纱横列侧,以便不妨碍行星织边装置30的织幅方向上的位置调整。驱动齿轮4,通过多个齿轮(齿轮19a、齿轮19b、齿轮19c)等构成的齿轮系与无图 示的织机的主轴连结。因此,驱动齿轮4(第2驱动轴3),相对于主轴以1/2的转速被旋转 驱动。此外,“旋转传递部件”,不局限于上述的驱动齿轮4,也可以是皮带轮或链轮等。例 如,如上所述,也不局限于是利用齿轮系从织机的主轴向第2驱动轴3传递驱动的结构,也 可以利用皮带等从织机的主轴向第2驱动轴3传递驱动的结构。并且,驱动源不局限于织 机的主轴,也可以是专用的马达等。如图2所示,光杠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和第2驱动轴3的反经纱横列侧的 端部3a,是在驱动齿轮4的靠反经纱横列侧被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即,光杠2,在驱动齿 轮4的靠反经纱横列侧通过第2驱动轴3被框架10 (的侧壁10a)支撑。若更详细地说明,则是第2驱动轴,具有驱动齿轮4、由轴承17a,17b,油封18a、 18b组装成的轴部3c、形成于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3a上的固定部3d。在轴部3c上,形成了比光杠2的轴径大的通孔3b,在该通孔3b中穿过光杠2。光杠2,延伸到驱动齿轮4的靠反 经纱横列侧。固定部3d,被形成薄壁状,固定部3d的内径,与光杠2的轴径大致相同。在固定部 3d中,嵌入了光杠2的端部2a,利用对开紧固部件16a夹紧固定部3d的外圆周面,以便将 光杠2、和第2驱动轴3,不能相对旋转地固定在固定部3d,光杠2和第2驱动轴3整体地旋转。第2驱动轴3,如上所述,被框架10的侧壁10a (齿轮箱10d)支撑。因此,光杠2 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在驱动齿轮4的反经纱横列侧的固定部3d的位置,处于通过第 2驱动轴3被框架10支撑的状态。此外,由于第2驱动轴3的通孔3b比光杠2的轴径大,光杠2是以与第2驱动轴 3的轴部3c的通孔3b有间隙的状态被插入的,所以其在第2驱动轴3的轴部3c没有被支撑。S卩,光杠2,其框架10侧的端部2a,只在框架10的反经纱横列侧且驱动齿轮4的 反经纱横列侧通过第2驱动轴3被支撑。因此,如图1所示,随着织幅调整,即使行星织边装置30被配置在靠近框架10的 位置,也能使光杠2的框架10侧的端部2a上的支撑位置(固定部3d)、与中间部支撑位置 (滑动轴承38)离开框架10的宽度以上的距离。由于将框架10侧的端部2a上的支撑位置(固定部3d)、与中间部支撑位置(滑动 轴承38)离开,所以当在端部2a上的支撑位置(固定部3d)、与中间部的支撑位置(滑动轴 承38)之间作用了使光杠2挠曲的力时,在两支撑位置之间光杠2得以挠曲。因此,由于使光杠2挠曲的力被光杠2的挠曲吸收,所以施加于支撑光杠2的轴承 17a、17b的负荷变小了,能尽可能地防止轴承17a、17b的损坏。并且,与第2驱动轴的轴部3c、固定部3d的连接部分,最好具有在光杠2挠曲的时 候不发生应力集中的形状。图3所示是,放大了的作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织造相关装置的行星织边装置30。 以下,参照图3概略地说明行星织边装置30。行星织边装置30,如上所述,是利用本体托座 35能沿织机的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被支撑在织机的梁11 (滑轨12)上。在本体托座35上固定了轴承保持架40,轴承保持架40,通过轴承37能旋转地支 撑着行星轮架轴36。在行星轮架轴36的一端,不能相对行星轮架轴36旋转地安装了本发 明中所谓「被驱动部件」的圆盘状的行星轮架31,在行星轮架轴36的另一端,不能相对行 星轮架轴36旋转地安装了从动皮带轮41b。S卩,行星轮架31、行星轮架轴36、动皮带轮41b 成为一体并旋转运动。从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在光杠2上的原动皮带轮41a通过皮带34,对从动皮带轮 41b传递织机的主轴的驱动。并且,如上所述,光杠2,由被安装在本体托座35上滑动轴承 38所支撑,在行星织边装置30的位置调整时,支撑位置沿光杠2的轴向变化。此外,原动皮 带轮41a,被用对开紧固部件固定于光杠2上,若松开螺栓41c则能容易地在于光杠2上沿 轴向调整位置。在行星轮架31上,在对行星轮架31的旋转中心点对称的位置能旋转地安装了保 持了边纱筒管32的一对筒管支架33。筒管支架33,具有与筒管支架33 —体的支架轴33a,行星轮架31,通过轴承44能旋转地支撑支架轴33a,以此能旋转地支撑筒管支架33。在支架轴33a的前端,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了行星齿轮42。行星齿轮42,通过中间 齿轮43与形成于轴承保持架40的外圆周面的恒星齿轮40a啮合。根据以上的结构,当行 星轮架31 (行星轮架轴36)旋转时,一对筒管支架33 (边纱筒管32),一边绕恒星齿轮40a 的周围公转一边自转,将从边纱筒管32引出的边纱加捻,形成绞边。此外,在图3中,一对 的行星齿轮42、中间齿轮43中,只分别图示了一方。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 中,以在本发明中的“织造相关装置”作为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的实例。捕纬边经 纱用的开口装置70,是为了防止被投纬的纬纱91松弛而对把持纬纱91的端部的多根捕纬 边经纱80给予开口运动的装置。此外,图4是,左右框架之中,从上方看右侧框架10的周边的图,图纸的左右方向 相当于织幅方向。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以外的驱动机构及框架相关部件,与图1所 示的实施例几乎相同,所以添加了与图1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光杠2,其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b也被支撑架13支撑,并且反经纱 横列侧的端部2a通过第2驱动轴3被框架10所支撑,并且其中间部由捕纬边经纱用的开 口装置70的本体托座75支撑,所以其在轴上的3点被支撑。此外,其是即使随着织幅调整 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被配置在接近框架10的位置,光杠2的端部2a上的支撑位置 (固定部3d),与中间部的支撑位置(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的滑动轴承78)也能离 开的结构。根据如此的结构,当在端部2a上的支撑位置(固定部3d),与中间部的支撑位置 (滑动轴承78)之间作用了使光杠2挠曲的力时,光杠2在两支撑位置之间可以挠曲,使光 杠2挠曲的力因光杠2的挠曲而被吸收。因此,施加于支撑光杠2的轴承17a、17b上的负 荷小,能尽可能地防止轴承17a、17b的损坏。以下,说明图示的实施例。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具有支撑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的本体托座 75、使捕纬边经纱80上下分开并开口的摆动杆71、将光杠2的旋转向摆动杆71传递的摆动 杠杆72为主的部件。摆动杆71,相当于本发明的“被驱动部件”。本体托座75,通过滑轨12被安装在架设于左右框架之间的梁11上,捕纬边经纱用 的开口装置70,在梁11上,能沿织机的织幅方向调整位置。此外,用虚现表示本体托座75 的大部分。本体托座75,也有时兼作行星织边装置30的本体托座35。在本体托座75上,能摆动地安装了摆动杆71。并且,本体托座75,通过滑动轴承 78支撑着光杠2的中间部。如图5所示,摆动杆71,具有上下一对的摆动杆支架71a、71b,被安装在摆动杆 支架71a上的摆动杆81a、81c,被安装在摆动杆支架71b上的摆动杆81b、81d。摆动杆支架 71a、71b,分别利用杠杆轴76a、76b,能摆动地被安装在本体托座75上。此外,利用连杠73 连结了摆动杆支架71a和摆动杆支架71b。在摆动杆81a、81b、81c、81d的前端,分别设有引 导捕纬边经纱80的孔状的捕纬边经纱导纱器82a、82b、82c、82d,并穿过从无图示的给纱体 引出来的捕纬边经纱80。摆动杠杆72的一端,通过轴承74、偏心轴套77与光杠2连结。偏心轴套77,如图 4所示,被对开紧固部件79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在光杠2上。此外,利用将对开紧固部件79的螺栓松开,偏心轴套77能容易地沿轴向在光杠2上调整位置。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摆动杠杆72的另一端,利用销子83与摆动杆支架71b连 结。因此,摆动杆支架71b、摆动杠杆72、偏心轴套77构成杠杆曲柄机构。即,一旦光杠2 旋转,则作为曲柄的偏心轴套77旋转,作为杠杆的摆动杆支架71b以杠杆轴76b为中心进 行往复摆动运动。如上所述,由于摆动杆支架71b和摆动杆支架71a被连杠73连结,所以 摆动杆71整体进行开闭运动。此外,在图5中,用实线表示摆动杆71关闭时的状态,用虚 线表示摆动杆71打开时的状态。捕纬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利用摆动杆71的开闭运动,使捕纬边经纱开口、闭 口,并且使捕纬边经纱导纱器82a、82c和捕纬边经纱导纱器82b、82d的上下位置关系反转 并使捕纬边经纱80交叉,用捕纬边经纱80夹住纬纱91以把持纬纱91。若参照图4说明,则是被投纬在经纱横列90及捕纬边经纱80的形成的开口上的 纬纱91,利用摆动杆71的开闭运动在捕纬边经纱80上把持其端部。纬纱91的端部,以被 捕纬边经纱80把持的状态被纬纱剪刀92切断,并从织物93分离。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本发明的“织造相关装置”举出了行星织边装置30及捕纬 边经纱用的开口装置70,并表示了本发明适用于驱动它们的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但“织造相 关装置”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纬纱剪刀的驱动机构等。此外,权利要求中的“旋转传递部件”(驱动齿轮4)的织幅方向的位置,不局限于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设在框架10的反经纱横列侧的侧壁IOa附近,例如,若是在框架10的 经纱横列侧的侧壁IOb的反经纱横列侧的话,也可以比上述实施例的设置更靠近经纱横列 侧地配置。第1驱动轴,不局限于如上述实施例的光杠2的用单一的轴部件形成的部件,也可 以是将两个轴部件在织造相关装置的位置调整范围外连结而构成的部件。此外,在该场合 下,也可以将两个轴部件的连结,用如传统技术所记载的允许轴心变位的联轴器(十字头 联轴器、通过弹性体连结轴的联轴器等)连结。并且,也可以与图6所示的传统技术一样, 在滑轨上的框架侧端部具备支撑架(63a),利用该支撑架支撑第1驱动轴的中间部。此时, 可以使支撑第1驱动轴的中间位置的支撑架,与第1驱动轴的框架侧端部的支撑位置离开, 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但是,此时或者在设了上述联轴器时,在框架10的内侧必须在织 造相关装置的位置调整范围外确保支撑架或联轴器的设置区域,因此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较 好。第2驱动轴,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短轴,也可以与传统技术一样,是横跨框架的 侧壁之间延伸的轴。在以上的说明中,织机的左右框架当中,说明了设于右框架10上的织机的织造相 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但也可以在无图示的左侧的框架上同样地设置织机的织造相关装 置用的驱动机构1。此时,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是将图1、图4所示的结构 的左右反转的结构。
权利要求
一种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其包含一种用于驱动在织机上可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的织造相关装置(30、70)的第1驱动轴(2),该第1驱动轴(2)使上述织造相关装置(30、70)上的被驱动部件(31、71)的旋转轴线与轴心位置不同并沿织幅方向延伸;与上述第1驱动轴(2)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并且可旋转地被上述织机框架(10)支撑的第2驱动轴(3);不能相对旋转地被安装在上述第2驱动轴(3)上的旋转传递部件(4),该旋转传递部件(4)是被配置在比上述框架(10)的织幅方向上的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b)更向反经纱横列侧,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穿过形成于上述第2驱动轴(3)上的通孔(3b),在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4)更靠近反经纱横列侧被上述织机的框架(10)所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驱动轴(2),由单一的部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的支撑位置,是比上述框架(10)的织幅方向的反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a)还靠近反经纱横列侧。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何一项所述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其特 征在于上述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在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4)更靠近 反经纱横列侧不能相对旋转地与上述第2驱动轴(3)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3a)连结, 上述第1驱动轴(2),通过上述第2驱动轴(3)被支撑在上述框架(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何一项所述的织机的织造相关装置用的驱动机构(1),其特 征在于上述第2驱动轴(3)通孔(3a)的内径,比上述第1驱动轴(2)的轴径大,上述第1驱 动轴(2)和上述第2驱动轴(3)只在上述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3a)被连结。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织机上可沿织幅方向调整位置地设置的织造相关装置30、70的驱动机构1,其结构包含使上述织造相关装置30、70上的被驱动部件31、71的旋转轴线与轴心位置不同并沿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驱动轴2、与第1驱动轴2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并且能旋转地被织机的框架10支撑的第2驱动轴3、不能相对旋转地安装于第2驱动轴3上并被配置在比框架10的织幅方向上的经纱横列侧的侧壁10b更靠近反经纱横列侧的旋转传递部件4,将第1驱动轴2的反经纱横列侧的端部2a穿过形成于第2驱动轴3的通孔3b,且端部2a在比旋转传递部件4更靠近反经纱横列侧被框架10支撑。其目的在于防止因驱动织造相关装置的驱动轴的挠曲而引起支撑驱动轴的轴支撑部件(轴承、联轴器等)损坏。
文档编号D03D51/02GK101858009SQ201010160020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日
发明者名木启一, 森田佑治, 田村公一 申请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