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及全棉经向弹力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831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及全棉经向弹力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材料的织造方法及获得的纺织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全棉经向 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及这种织造方法所织造出的全棉经向弹力布。
背景技术
全棉经向弹力布是指不含任何弹性材料成份,棉含量100%的经向达到最少 200%的弹力的产品。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能够生产,在中国全部依靠进口。现在国内外为了使面料具有经向的弹力,普遍采用经向加纺氨纶丝或者尼龙或高 弹丝的办法,使用氨纶丝可以达到一般要求的弹力,尼龙与高弹丝所产生的弹力不足以在 实际使用中达到要求。但不管是使用氨纶还是其他化学材料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不易降解, 容易引起过敏,舒适性不够的问题。棉花本身没有弹性,要实现全棉的经向弹力,只有使经向的棉纱或棉线具有一定 的弹性,这种弹性的来源可以产生于棉花本身的特性,也可以通过后道加工的方法使之产 生自我卷曲。以自我卷曲的方式交织在织物组织中,就会产生弹力,但如果棉纱已经具有了 自我卷曲的能力,在织造上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因为在织布时,要求经纱是平直而不粘 连。所以,具有弹性或者说具有自我卷曲能力的经纱就必须控制在可以上机织造的条件状 态。而且已经解决了在织造时平直的问题,织造成所需要的产品后,又得解决平直而没有显 现弹力的织物恢复其应有弹力的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要生产出全棉经向弹力布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而以下这些问 题都是现有国内现有技术所不能达到的(1)经纱的自我卷曲问题。要使经纱自我卷曲,一般可以通过对单纱或者线加强捻 的方法。但中国目前按常规加捻方法,用国产的倍捻机一般可以做到1380捻/米,日本或 者欧洲一般在1860捻/米左右。经过实际验证,当单纱在这两个捻度情况下,都是具有了 自我卷曲能力。但是织成面料后,却没有弹力布应有的回复能力。织成的布经过适当的加 工,可以形成可以拉长的布,但是当把面料松开后,面料却不能回复成一定的长度。因而,这 种技术条件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不可以形成弹力、成为弹力布的。(2)如果解决了经纱自我卷曲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怎么使具有了自我卷曲能力 的纱线可以上机织造。这就需要对自我卷曲后的纱线进行定型,把具有高度回弹卷曲的纱 在拉开状态下稳定住,使卷曲的力量隐藏在纱线中间。(3)要使单纱或线能够上织布机进行织造,前提是必须整经做成一个合适的织造 轴,即把经纱勻均地缠绕在一个织布轴上。当纱线被定型住后,上了整经机,会发现经纱一 受外力就会互相粘连,最后会搅成一团而无法分开。(4)要保证成品布有弹力,而由于经纱是有自我卷曲能力的,就必定要考虑经纱在 卷曲状态和拉开状态的位置图,这就需要用特殊的织造工艺,不然很可能做出的产品要么 表面不平整,即经纱的卷曲全凸出布面,要么是无法收缩或打开,即没有经纱的卷曲空间。(5)织出坯布后还需要使经纱再次回复成卷曲状态,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固定住弹力。综上所述,完成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需要解决许多技术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 法,这种织造方法能够织造出符合要求的全棉经向弹力布。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包含以 下步骤①使经纱自我卷曲采用加强捻,使经纱达到超高强捻;②对经纱进行定型在蒸纱器中用高温蒸汽蒸经纱;③整经采用单齿单纱对经纱进行整经;④织造使用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在织造的坯布上使纱有左右旋转的空间;⑤后道处理在坯布完全收缩时,用烫平机使坯布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烫干,得到 全棉经向弹力布。所述①步中,运用两次加捻的加工方法,先将单纱或线初并至1000 1200捻/ 米,然后将纱线再次加捻,达到2000 2500捻/米的超高强捻。所述②步中,先将蒸纱器中的空气抽为真空状态,然后冲入高温蒸汽并保持高压 状态保温150分钟,再将蒸纱器抽为真空状态,再次冲入高压蒸汽并保持高压状态保温150 分钟。所述④步中,采用正捻和反捻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利用空筘的方法在织造的坯布 上使经纱有左右旋转的空间。所述空筘的大小与经纱弯曲所需的位置一致。所述坯布采用 平纹组织。所述⑤步中,烫平机的各滚筒同速运动;坯布平整进入第一个滚筒,并在滚筒与传 送带之间运动;调整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使坯布受压力度与坯布厚度相对一致。滚筒 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调整的方法是在烫平机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分别测量坯布和全棉经向 弹力布的厚度,若出口处全面经向弹力布的厚度大于进口处坯布的厚度,则说明滚筒与传 送带之间的间隙过大,需要增加压力以减少空隙;若出口处全面经向弹力布的厚度小于进 口处坯布的厚度,则说明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过小,需要调松滚筒以增大空隙。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前述方法织造出来的全棉经向弹力布。实现本发明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棉经向弹力布,前述的织造方法织 造而成,门幅误差为0,表面平整,弹力为220%。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织造方法能织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棉经向 弹力布,工艺流程清晰,容易操作。(2)本发明的织造方法的相关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其他纺织品上得以发展。(3)采用本发明的织造方法织造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环保无毒害,可自然降解。(4)由于经向弹力布在医疗用及体育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尤其是伤口包扎和运动 防护,对于这两方面的使用,全棉更具有独特有优势,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织造方法织造的全 棉经向弹力布能填补国内空白,减少对国外进口的依赖,降低医疗及体育业中伤口包扎和 运动防护的经济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本实施例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①使经纱自我卷曲采用加强捻,使经纱达到超高强捻。具体来说采用国产的高 速并捻机,运用两次加捻的加工方法,先将单纱或线初并至1000 1200捻/米,然后将纱 线再次加捻,达到2000 2500捻/米的超高强捻。在这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捻缩以及在 高强捻情况下经纱捻断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纱支,经过适当的调整及试验,可以达到最大捻 度且不捻断的临界点,30支纱的临界点为2500捻/米。②对经纱进行定型在蒸纱器中用高温蒸汽蒸经纱。具体来说先将蒸纱器中的 空气抽为真空状态,去除纱中本来含有的水分,以腾出空间冲入高温蒸汽,并保持高压状态 保温150分钟,再将蒸纱器抽为真空状态,去除纱中水分以使纱定型,避免含水卷曲,再次 冲入高压蒸汽并保持高压状态保温150分钟。③整经采用单齿单纱对经纱进行整经。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宽 平行卷绕在织布轴上,一般整经工艺分为分条整经与分批整经。在使用分批整经情况下,一 是走纱距离长,二是分批整经一般适于需要浆纱,即纱线表面包裹一层浆纱,方便织造的情 形。由于所有的浆料都是液体状态的,当已经被定型的纱线一碰到液体,马上就会卷曲,很 快就会互相缠绕绞断。而如果不从浆槽中走,走线距离长后,经纱会变形,当到达分绞筘时, 经纱的组合已经完全变样。因而这种方法是不行的,只能采用分条整经的方法。分条整经, 单纱承受的相对力量更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已经定型后的经纱经过一定力度拉伸后, 会将固定力瓦解,也会互相绞结。常规整经机的分条筘为每英寸13至20个齿,也就是说如 果是240根整一次,宽度假设为10cm,那么每一个筘齿中必须穿入3至4根纱。经过试验发 现,一直断纱而不能整经的原因就在于当应力瓦解后,虽然经纱还处于受张力的状态,似乎 没有互相缠绕,但实际上,当应力瓦解后,强捻纱会自我翻转,造成相临的两根纱像齿轮一 样咬合在一起,从而缠绕在一起形成断纱。而一旦断纱,张力瓦解,断了的纱线就会像弹簧 一样卷曲,从而缠绕在周围的纱上面,这样断裂的纱就会越来越多。故,在本实施例中,采用 的是单齿单纱的方法,即增加分条筘的数量或者增加分条筘上齿的数量,在每一个齿中只 穿入一根单纱,这样,强捻纱就是应力解放形成翻转,也是独立的,与周围不相干,只要经纱 已经缠绕至织轴上,就不会再有任何缠绕或断纱的问题。④织造使用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在织造的坯布上使纱有左右旋转的空间。具体来 说采用正捻和反捻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利用空筘的方法在织造的坯布上使经纱有左右旋 转的空间。空筘的大小与经纱弯曲所需的位置一致。坯布采用平纹组织。采用这样的织造 工艺是因为要形成弹力而且布面要平整,就必须使面料在收缩的情况下,卷曲点可以在面 料中得到放置的空间。在拉伸时不受阻碍,这样,回弹时也不会受到阻碍。当弹力收缩时, 经纱形成卷曲,这时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向上卷曲,布的表面就如同毛巾布一样起卷,不符 合弹力布的表面平整的要求;二是向左右,即平面方向卷曲,这样能保证表面平整,但是会 发现强捻纱的螺旋方向问题。相邻的两根纱线,如果一根向左边旋转,那么另一根就必须向 右旋转,而且必须在位置上形成一种交叉。而要保证纱线按要求的方向旋转,就必须根据螺 旋方向设定单纱捻向,这时,就会发现纱线必须分为正捻和反捻两种。因为只有在正捻和反捻的情况下螺纹才能形成交叉,空间才得以充分利用。也只有充分利用了空间,才能发挥最 大的弹力效果与收缩力度,才能使布面没有孔眼。因为平纹组织的经纱浮点长度一致,因此 采用平纹组织是最方便的一种织造方法。⑤后道处理在坯布完全收缩时,用烫平机使坯布 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烫干,得到全棉经向弹力布。具体来说烫平机的各滚筒同速运动;坯 布平整进入第一个滚筒,并在滚筒与传送带之间运动;调整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使坯 布受压力度与坯布厚度相对一致。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调整的方法是在烫平机的进 口处和出口处分别测量坯布和全棉经向弹力布的厚度,若出口处全面经向弹力布的厚度大 于进口处坯布的厚度,则说明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过大,需要增加压力以减少空隙;若 出口处全面经向弹力布的厚度小于进口处坯布的厚度,则说明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过 小,需要调松滚筒以增大空隙。采用前述后道处理工艺的原理是经前述4个步骤织造好的 坯布并不具有弹力,还要通过后道处理工艺使整个面料均勻收缩,并在一定情况下定型。由 于产品是全棉产品,就注定了成型的效果不如化纤那么明显,而且强捻纱的特性是当进水 后就会非常快地收缩。为了使弹力更充分,那么最好的状态是在完全收缩时烘干并定型,因 为只有在完全收缩的情况下烘干定型才能保证弹力,在没有完全收缩情况下如果烘干并定 型,那么就会在当时的情况下定型,那么弹力会非常松散,完全收缩可以用纬密的方法加以 计算并确定,举例说明,8支纱的粗细情况下,在一英寸中一根紧排一根是46根,但是去除 织造时经纬纱的交织后在完全收缩时应该是每英寸42根,这时烘干后的纬密就是40至42 之间,这可以认定达到了完全收缩,如果收缩只有36纬,则是没有完全收缩。现有烫平机, 滚筒表面有一层传送带,坯布在传送带和滚筒之间运动,以双筒滚筒机位例一般为了保证 待烫平面料从第一个滚筒落到第二个滚筒时布面是平整的,都采用第二个滚筒的运行速度 大于第一个滚筒,只有这样,才不会起皱。但对于全棉弹力布,若采用这种方式,面料就会 经向拉长,因此本实施例对烫平机的传动系统进行了改进,使各滚筒的滚速一致,并使坯布 平整地喂入第一个滚筒。同时对于弹力布,滚筒对坯布的压力的大小也非常重要,压力过大 会使坯布变薄拉伸,压力太小,那么传动的磨擦力就不够,可能就会打滑,故需要考虑受压 力度要与面料厚度相对一致,即根据布料的不同以及烫平机进口处和出口处面料厚度的测 量,调整好传送带与滚筒的间隙。(实施例2,全棉经向弹力布)由实施例1的方法织造出的全棉经向弹力布,门幅误差为0,表面平整,弹力为 220%,弹力损耗为1.5cm。弹力损耗指将成品拉开,某点从IOcm拉至20cm长后,手松开, 在15秒内回弹至11. 5cm。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 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①使经纱自我卷曲采用加强捻,使经纱达到超高强捻;②对经纱进行定型在蒸纱器中用高温蒸汽蒸经纱;③整经采用单齿单纱对经纱进行整经;④织造使用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在织造的坯布上使纱有左右旋转的空间;⑤后道处理在坯布完全收缩时,用烫平机使坯布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烫干,得到全棉 经向弹力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①步中,运用 两次加捻的加工方法,先将单纱或线初并至1000 1200捻/米,然后将纱线再次加捻,达 到2000 2500捻/米的超高强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②步中,先将 蒸纱器中的空气抽为真空状态,然后冲入高温蒸汽并保持高压状态保温150分钟,再将蒸 纱器抽为真空状态,再次冲入高压蒸汽并保持高压状态保温15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④步中,采 用正捻和反捻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利用空筘的方法在织造的坯布上使经纱有左右旋转的空 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筘的大小 与经纱弯曲所需的位置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采用平 纹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⑤步中,烫平 机的各滚筒同速运动;坯布平整进入第一个滚筒,并在滚筒与传送带之间运动;调整滚筒 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使坯布受压力度与坯布厚度相对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滚筒与传送带之 间的间隙调整的方法是在烫平机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分别测量坯布和全棉经向弹力布的厚 度,若出口处全面经向弹力布的厚度大于进口处坯布的厚度,则说明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 间隙过大,需要增加压力以减少空隙;若出口处全面经向弹力布的厚度小于进口处坯布的 厚度,则说明滚筒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过小,需要调松滚筒以增大空隙。
9.一种全棉经向弹力布,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织造方法织造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棉经向弹力布,其特征在于门幅误差为0,表面平整,弹 力为220% 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棉经向弹力布的织造方法及全棉经向弹力布。织造包含以下步骤①使经纱自我卷曲采用加强捻,使经纱达到超高强捻;②对经纱进行定型在蒸纱器中用高温蒸汽蒸经纱;③整经采用单齿单纱对经纱进行整经;④织造使用两种捻向的强捻纱,在织造的坯布上使纱有左右旋转的空间;⑤后道处理在坯布完全收缩时,用烫平机使坯布在没有张力的情况下烫干,得到全棉经向弹力布。本发明的织造方法能织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棉经向弹力布,工艺流程清晰,容易操作。
文档编号D03D15/08GK102140720SQ201010168109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霞, 康晨, 王建平, 陈建新, 韩士兵 申请人:常州迪力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