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87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部件,具体的说是可提高牵伸稳定性和成纱质量的 纺纱机牵伸组件,属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中的纺纱机包括粗纱机和细纱机,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将棉花须条经过 逐级牵伸,再经过卷捻形成粗纱或细纱。在牵伸装置中,用于粗纱机的上、下皮圈及中上罗 拉、中下罗拉组成的牵伸组件是环锭纺粗纱机将熟条牵伸为规定的定量粗纱所需要的关键 部件;同理,用于细纱机的上、下皮圈及中上罗拉、中下罗拉组成的牵伸组件也是环锭纺细 纱机将粗纱牵伸为所纺支别细纱所需要的关键部件。无论是粗纱机还是细纱机,牵伸过程 普遍存在下述问题下皮圈内表面与中下罗拉外表面、下皮圈外表面与上皮圈外表面、上 皮圈内表面与中上罗拉外表面存在比较频繁的打滑现象,而打滑现象影响皮圈的运行稳定 性,进而影响成纱质量,尤其是对成纱质量一致性影响较大。现有牵伸组件的上、下皮圈的 内平面,有平光圈和花纹圈两种形式,中上罗拉有光面和花纹两种形式。显然平光圈内表面 与罗拉接触面打滑现象比较严重。花纹圈与罗拉接触面打滑现象相对于平光圈来说要轻, 但是由于皮圈内花纹和上销的前钳口摩擦严重,其使用寿命要比平光圈短得多,而且在使 用一段时间后,内花纹磨损非常严重,成纱质量亦有恶化趋势,使用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能提高摩擦力、减少打滑现 象,又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由上销、中上罗拉、环绕上述两者的上皮圈和中 下罗拉、下销、张力架和环绕上述三者的下皮圈组成,其特别之处是所述上皮圈和下皮圈 的内表面中部为平光面、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上述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所述中上罗拉外表面中部为光面、两侧为对称 设置的花纹面,其光面宽度及花纹设置与上皮圈内表面相匹配;所述中下罗拉外表面中部 为光面、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其光面宽度及花纹纹路与下皮圈内表面相匹配。上述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所述上皮圈、下皮圈其平光面宽度尺寸Bl为皮 圈宽度尺寸B2的1/3 1/2。上述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所述上、下皮圈内表面及中上罗拉、中下罗拉外 表面的花纹面为网纹、八字纹、横纹、斜纹或纵纹。上述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所述皮圈厚度为0. 8 1. 5毫米,花纹纹路深度 为0. 25 0. 8毫米。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纺纱机牵伸组件易打滑或易磨损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开发了 一种可用于粗纱机或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牵伸组件。所述组件的皮圈内表面和罗拉外表面
3采用平光与花纹的组合设计,即皮圈内表面或罗拉外表面中部为平光、两侧为花纹。上述 改进在须条运行区域采用平光面,有利于降低上销前钳口摩擦严重问题,而两侧采用花纹 则解决了皮圈与罗拉接触摩擦力小、易打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皮圈与罗拉之间的传动 变为类似于齿轮的啮合传动,因而传动稳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打滑现象,在同样接触面积 上,摩擦力显著加大,提高了主牵伸区的运行稳定性。加强了对须条纤维的控制力,减小了 浮游纤维变速点分布范围,有利于充分发挥皮圈控制纤维和弹性浮动钳口的优势,进一步 保证所纺纱线的均勻性,提高成纱质量。据测定,采用本实用新型比采用普通皮圈、罗拉成 纱条干CV%改善0. 6以上,粗节、细节、棉结降低30 50%;如果配合使用6939S型曲线牵 伸上销,效果更好,条干CV%改善1.6以上,粗节、细节、棉结降低30 7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细纱机牵伸形式);图2-6是上皮圈或下皮圈的内表面示意图;图7-11是中上罗拉或中下罗拉外表面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1.上销;2.上皮圈;3.中上罗拉;4.中下罗拉;5.下皮圈; 6.张力架;7.下销;8.须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伸组件由上销1、中上罗拉3、上皮圈2、中下罗拉4、 下销7、张力架6及下皮圈5组成,其中,上皮圈环绕上销和中上罗拉,下皮圈环绕中下罗拉、 下销、张力架,上、下皮圈之间为被牵伸的须条8。在牵伸过程中,须条的运行范围是在皮圈 的中间部位,皮圈两侧是支撑和传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构思是充分发挥皮圈及罗拉 两侧传动部分的功能,同时尽量减少皮圈对上销钳口、下销钳口的摩擦。参看图2-6,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皮圈2和下皮圈5的内表面中部为平光面、两侧为 对称设置的花纹面。两侧花纹面可增大传动力,解决皮圈易打滑问题,中间平光面可减少摩 损,解决花纹面易磨损、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根据不同规格皮圈,上皮圈、下皮圈其平光面宽 度尺寸Bl为皮圈宽度尺寸B2的1/3 1/2为宜。图2的花纹纹路为网纹,可起到增大摩擦 力的作用;图3-5的花纹纹路为横纹、八字纹、斜纹,它们类似直齿轮、人字齿轮、斜齿轮啮 合传动,传动稳定可靠;图6所示的纵纹可以通过纹路变形达到增加接触面积及啮合目的, 且纵纹不易因皮圈边缘微小缺口而导致皮圈断裂。上述花纹面纹路深度与皮圈厚度的尺寸 比为1 3-6。上述皮圈内表面结构设计,使用效果优于现有平光面和花纹面皮圈,若与有 同样纹路结构的罗拉配用,则使用效果更佳。参看图7-11,本实用新型随上、下皮圈内表面的改进设计,进一步对中上罗拉、中 下罗拉的外表面也进行了改进。由图7-11可见,中上罗拉或中下罗拉外表面中部为光面、 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其光面宽度及花纹设置与所接触的皮圈内表面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同样适用于粗纱机和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只是 尺寸有所变化。如用于粗纱机时,上、下皮圈宽度B2为30 45毫米,中部平光面宽度Bl 为12 25毫米;用于细纱机时,上、下皮圈宽度B2为18 32毫米,中部平光面宽度Bl为 5 12毫米;皮圈厚度为0. 8 1. 5毫米,花纹纹路深度为0. 25 0. 8毫米,这样的纹路深度可以兼顾摩擦力和使用寿命间的关系。
权利要求一种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由上销(1)、中上罗拉(3)、环绕上述两者的上皮圈(2)和中下罗拉(4)、下销(7)、张力架(6)和环绕上述三者的下皮圈(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圈(2)和下皮圈(5)的内表面中部为平光面、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上罗拉(3) 外表面中部为光面、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其光面宽度及花纹设置与上皮圈内表面相 匹配;所述中下罗拉(5)外表面中部为光面、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其光面宽度及花纹 纹路与下皮圈内表面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圈、下皮 圈其平光面宽度尺寸Bl为皮圈宽度尺寸B2的1/3 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皮 圈内表面及中上罗拉、中下罗拉外表面的花纹面为网纹、八字纹、横纹、斜纹或纵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厚度为 0. 8 1. 5毫米,花纹纹路深度为0. 25 0. 8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运行稳定的纺纱机牵伸组件,用于解决牵伸部件易打滑或易磨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由上销、中上罗拉、环绕上述两者的上皮圈和中下罗拉、下销、张力架和环绕上述三者的下皮圈组成,改进后所述上皮圈和下皮圈的内表面中部为平光面、两侧为对称设置的花纹面。本实用新型设计在须条运行区域采用平光面接触,有利于降低上销前钳口摩擦严重问题,而两侧采用花纹则解决了皮圈与罗拉平光面接触摩擦力小易打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传动稳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打滑现象,在同样接触面积上,摩擦力显著加大,提高了主牵伸区的运行稳定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皮圈控制纤维和弹性浮动钳口的优势,进一步保证所纺纱线的均匀性,提高成纱质量。
文档编号D01H5/86GK201665732SQ20102014717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张晓方, 张瑞杰, 殷高伟 申请人:张晓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