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8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缝布的交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缝纫机加以车缝两块 并缝布的重叠处的交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使得外表穿着合宜逐渐受到重视,造成人们崇尚流行与时尚; 因此,纺织工业技术成熟及材料科技的发展,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当然布料的 车缝技术亦必须随之进步。请参阅图1-1与图1-2所示,为现有交织结构局部平面与局部放大平面示意图;由 图中可清楚地看出,缝纫机所车缝的现有交织结构1,其从头到尾仅出现一条上饰线3被四 条车缝线2所压制车缝;因此存在下列的缺陷一、缝纫机在左并缝布4与右并缝布5重叠处所形成的现有交织结构1,其颜色仅 可由一条上饰线3与车缝线2来变化,因此花样较为呆板。二、现有交织结构1在左并缝布4与右并缝布5重叠处的接合强度较为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交织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交织 结构不但可在并缝布上形成颜色与花样多变的装饰效果,更可增加并缝布重叠处车缝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包括 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该并缝布重叠处的车缝线、与该车 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上方的上饰线、以及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下方的底 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线包括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且该第一缝 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该并缝布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 一行线穿孔、第二行线穿孔、第三行线穿孔与第四行线穿孔;而所述上饰线至少具有两条, 其中至少一条为第一上饰线,该第一上饰线自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后 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与第二行线穿孔 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前方延伸而受压于该第二缝线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 线穿孔与第一行线穿孔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二缝线、 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且另外至少一条为第二上饰线,该第二上饰线自第四行线穿孔 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而绕经同列的 第三行线穿孔与第二行线穿孔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前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二缝 线与第一缝线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右侧延 伸并受压于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下列实质有益的功效一、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上的上饰线颜色可较为多变,因此所呈现的花样较具层[0010]二、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重叠的车缝处,其车缝出的交织结构强度较好。
图1-1为现有交织结构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缝纫机局部 构造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图4-1 4-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俯视局部连续动作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同时参阅图2-1与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 例的局部平面与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 述交织结构10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20 (左并缝布21与右并缝布22)、四条并 排且等距间隔贯穿该并缝布20重叠处的车缝线30、与该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20 上方的上饰线40、以及与该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20下方的底线(由于底线在并 缝布下方与车缝线交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加以标号赘述。);其中,所述车缝线30包括 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且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 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该并缝布20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第二 行线穿孔52、第三行线穿孔53与第四行线穿孔54 ;而所述上饰线40至少具有两条,于优选 实施例图中,该上饰线40为仅具有两条,其中一条为第一上饰线41,该第一上饰线41自第 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 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 行线穿孔521前方延伸而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与第 一行线穿孔511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第 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且另外一条为第二上饰线42,该第二上饰线42自第四行线 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 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 511前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与第一缝线31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21 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 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其中,该第一上饰线41与该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颜色或不同 材质,而该上饰线40与该车缝线30亦可为不同颜色或不同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 用新型的并缝布20上的上饰线40的颜色可较为多变,因此所可呈现的花样较具层次感;另 外,本实用新型的并缝布20重叠的车缝处,其车缝出的交织结构10的强度亦可同时提高。再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优选实施例及其所运用 的缝纫机局部构造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同时参阅图4-1 图4-3所示,为图3的俯视局
4部连续动作平面示意图。首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10是必须 运用缝纫机车缝部60加以完成的,而该缝纫机车缝部60包括一可上下车缝的织针组70, 该织针组70至少有四支穿有车缝线30的织针(该织针并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且为现有 技术,故不标号。);一穿有上饰线40的张力组件90;以及一控制该上饰线40与该车缝线 30的交织位置的编织组80,而该编织组80由一导线块81与一钩线块82构成。再请看至 图4-1 图4-3所示,当该织针组70由最下方往上开始位移时,该并缝布20则缓缓向前位 移,同时该钩线块82是自最左方开始往右轴转位移,而该导线块81则是自最右方开始往左 轴转位移如图4-1所示;由于该上饰线40的第一上饰线41与该第二上饰线42分别穿设于 该导线块81上,因此该导线块81往左轴转位移则会带动该第一上饰线41与该第二上饰线 42同步位移,而使正在向右轴转位移的该钩线块82可顺势钩住自该导线块81延伸至该并 缝布20的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该并缝布20仍持续缓缓向前位移,使该织针组 70自该并缝布20上的第一行线穿孔511、第二行线穿孔521、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四行 线穿孔541中移开如图4-2所示;此时该导线块81仍持续往左轴转位移,直至该导线块81 顶制该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处可位于该织针组70前方,而该钩线块82亦持续 往右轴转位移,直至靠近该织针组70右侧如图4-3所示,该织针组70则带着该车缝线30 穿入该左并缝布21与右并缝布22后与底线交织(由于车缝线与底线交织为现有技术,故 底线于图中未示。),而形成另一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2、第二行线穿孔522、第三行线穿孔 532与第四行线穿孔542,该导线块81才又开始再向右轴转位移,以及该钩线块82才同步 开始向左轴转位移而回到释放该第一上饰线41与第二上饰线42如图4-1所示的状态;如 此,该缝纫机车缝部60反复不断地动作,即可形成交织结构10 —边重叠的左并缝布21与 右并缝布22被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的车缝线30贯穿重叠处,以及该第一上饰线41是自第 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 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 行线穿孔521前方延伸而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与第 一行线穿孔511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二缝线32、 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且该第二上饰线42是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 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该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 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前方延伸且受压 于该第二缝线32与第一缝线31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左侧,而向下一列的 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该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 34下方的。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 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10)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20)、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所述并缝布(20)的重叠处的车缝线(30)、与所述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所述并缝布(20)上方的上饰线(40)、以及与所述车缝线(30)交织并位于所述并缝布(20)下方的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缝线(30)包括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且所述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所述并缝布(20)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第二行线穿孔(52)、第三行线穿孔(53)与第四行线穿孔(54);而所述上饰线(40)至少具有两条,其中至少一条为第一上饰线(41),所述第一上饰线(41)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所述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前方延伸而受压于所述第二缝线(32)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二行线穿孔(521)与第一行线穿孔(511)之间,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所述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且另外至少一条为第二上饰线(42),所述第二上饰线(42)自第四行线穿孔(541)右侧向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后方延伸且受压于所述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而绕经同列的第三行线穿孔(531)与第二行线穿孔(521)之间,并向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前方延伸且受压于所述第二缝线(32)与第一缝线(31)下方,再绕经同列的第一行线穿孔(511)左侧,而向下一列的第四行线穿孔(542)右侧延伸并受压于所述第一缝线(31)、第二缝线(32)、第三缝线(33)与第四缝线(34)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仅包括 所述第一上饰线(41)和所述第二上饰线(42)两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饰线 (41)与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饰线(41)与 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饰线 (41)与第二上饰线(42)为不同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 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 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车缝 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线(40)与 车缝线(30)为不同材质或不同颜色。
专利摘要一种重叠并缝的交织结构,所述交织结构包括一边重叠的至少两块并缝布、四条并排且等距间隔贯穿该并缝布重叠处的车缝线、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上方的上饰线、以及与该车缝线交织并位于该并缝布下方的底线;其中,所述车缝线包括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与第四缝线,且该第一缝线、第二缝线、第三缝线以及第四缝线分别与该并缝布车缝形成连续且相互平行排列的第一行线穿孔、第二行线穿孔、第三行线穿孔与第四行线穿孔;而所述上饰线至少具有二条,其中至少一条为第一上饰线,且另外至少一条为第二上饰线;如此不但可在并缝布上形成颜色与花样多变的装饰效果,更可增加并缝布重叠处的车缝强度。
文档编号D05B1/08GK201678818SQ2010201908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廖金旺, 林春祥 申请人: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