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65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兼具弹性和光学遮蔽性能,特别适用于制作夏季薄型浅色紧身服装用弹性面料及白色制服面料,如浅色泳装、海军白色制服等。属于纺织用功能性长丝和短纤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服装面料的光学遮蔽性直接影响着装是否庄重得体。如夏季服装面料光学遮蔽性差时易暴露内衣和躯体,泳衣落水后更易暴露身体,很不雅观。对服装而言,一般希望采用具有良好光学遮蔽效果,对于夏季浅色薄型面料、及白色制服面料,视觉遮蔽性更为重要。 对于需要有紧身效果的浅色服装、以及需要有良好运动舒适性和抗皱保型效果的服装,则需要兼具弹性和光学遮蔽性效果。服装的视觉遮蔽效果与服装面料的颜色、厚度、覆盖系数有关,S卩如果选用深色、 大厚度和高覆盖率的面料其遮光性就好。但季节、气候条件和职业要求对服装的这些参数有基本固定的选择,不容易为提高视觉遮蔽性而有大的变化。例如海军夏季制服、海关制服按国际惯例采用白色面料,不会为了兼顾视觉遮蔽性而改为其他颜色;为提高遮蔽性能而将面料加厚加密也不利于穿着舒适性。因此,要有效提高服装的视觉遮蔽效果,提高纤维的光学遮蔽性能是唯一有效途径。提高纤维的光学遮蔽性能的途径有(1)寻求适合添加于成纤高聚物中、且适合进行纺丝加工的高折射率材料。但目前折射率最高的白色材料为TiO2,折射率更高的材料多带有颜色,不适合在白色纤维中使用;(2)高折射率材料制备超细粉体时存在加工难度、 成本问题及团聚问题;(3)增加高折射率遮光剂在成纤高聚物中的添加比例,但过多的遮光剂的加入会导致纺丝困难;(4)在纤维内部、及纤维之间增加界面,增加光线产生反射的可能性。对纤维赋予弹性的途径有(1)聚氨酯等弹性材料;(2)并列复合结构的双组分纤维因收缩率差异造成的螺旋结构产生弹性。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研发兼具视觉遮蔽效果和弹性的纤维,采用两种成纤高聚物使之呈并列复合结构,并在两种成纤高聚物中均添加高折射率超细粉体。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因两种成纤高聚物的收缩率差异形成螺旋结构,另一方面除了在高折射率粉体与成纤高聚物之间出现截面实现折射和散射外,并列复合结构的两种高聚物之间的材质差异导致反射面增加,可使光线的路径损耗增加,达到了进一步提高视觉遮蔽效果的作用。由此可以生产出一种视觉遮蔽性和弹性均良好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两种纤维构成,两种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两种纤维分别由不同的成纤高聚物构成。[0009]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复合结构的截面为双半圆型、 铃型 (或狗骨型)、花生型或跑道型等,如图1-1至图1-4所示,其中图1-1为双半圆型,图1-2 为 铃型或狗骨型,图1-3为花生型,图1-4为跑道型。图中的A和B为并列复合结构的两种纤维。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纤高聚物为PET(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 (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A (聚酰胺)或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高聚物为经过二氧化钛改性的 PET、PTT、PA 或 PBT。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高聚物为经过二氧化钛改性的 PET和PTT。两种纤维分别具有不同的收缩率。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粒度在200nm以下,折射率为2. 6 2. 9。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可以是不同规格(不同单丝细度和单丝根数的复丝)、不同结构(FDY、DTY)的长丝和不同规格 (不同细度、不同长度)的短纤维。所述并列复合结构的两种纤维之间的质量比例为3 7 7 3。所述并列复合结构的两种纤维中,成纤高聚物中掺杂二氧化钛改性时,添加TiO2粉体的重量百分比均为 3 10%;两种纤维中添加TiO2的重量百分比之间的差异在30%以内,以TiO2含量低的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基准计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并在纤维中添加高折射率TiO2超细粉体。其中并列复合结构,为双半圆型、 铃型、花生型、跑道型等截面,如图1所示。由于两种纤维分别具有不同的收缩率,收缩性能的差异使纤维沿长度方向形成螺旋结构,从而形成弹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纤维为并列复合结构,在具有不同收缩率的两种纤维中TiO2超细粉体起到对入射光线的反复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制成的纺织品具有更好的视觉遮蔽效果。本实用新型纤维兼具弹性和视觉遮蔽性。

图1-1至图1-4为本实用新型纤维并列复合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由 A、B两种纤维构成,A组分为PTT,B组分为PET,A组分B组分=40 60 (质量比)。A、 B两种纤维中均添加高折射率消光剂TiO2粉体,采用的TiO2粉体为金红石型,粒度小于 200nm,折射率为2. 6 2. 9。A、B两种纤维中TiO2粉体用量均为8% (重量)。成纤规格:130dtex/72f,FDY加工工艺路线A组分与B组分分别干燥到含水量低于30ppm——TiO2粉体制成防透母粒后通过注射机定量混合——螺杆挤压——纺丝牵伸——定型——卷绕——成品丝卷装。所得并列复合纤维在复合纺丝机上纺得Ρ0Υ,并经加弹加工(其中DTY的成丝规格为345dteX/144f)。再经织造染整加工得到质量为190g/m “的白色防透光面料。对比测试在照度4001x以上的D65光源下,该白色防透光织物平放在放大的GB/ T 250评定变色用灰卡中的一级色差标准色卡上,对照GB/T250-1995标准,观察透过织物所显现的灰卡色差达到4 5级色差,通过它遮盖的物体,基本不能看出有颜色差异,说明具有良好的遮盖性能。与之对比,全部采用TiO2为遮光剂的相同规格防透光面料,在相同评价方式下,只能达到3 4级色差,即其遮蔽性较差。由本实施例所得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截面照片,可看到每根纤维的断面为接近跑道型并且有分界线,可以看出截面左右两侧是不同的物质。实施例2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由 A、B两种纤维构成,A组分为PTT,B组分为PET,A组分B组分=30 70 (质量比)。A、 B两种纤维中均添加高折射率消光剂TiO2粉体,采用的TiO2粉体为金红石型,粒度小于 200nm,折射率为2. 6 2. 9。A组分中TiO2粉体用量为10% (重量),B组分中TiO2粉体用量为8% (重量)。成纤规格:130dtex/72f,FDY 加工工艺路线A组分与B组分分别干燥到含水量低于30ppm——TiO2粉体制成防透母粒后通过注射机定量混合——螺杆挤压——纺丝牵伸——定型——卷绕——成品丝卷装。所得并列复合纤维在复合纺丝机上纺得Ρ0Υ,并经加弹加工(其中DTY的成丝规格为345dteX/144f)。再经织造染整加工得到质量为190g/m “的白色防透光面料。所得并列复合结构弹性纤维的截面为 铃型。对比测试在照度4001x以上的D65光源下,该白色防透光织物平放在放大的GB/ T 250评定变色用灰卡中的一级色差标准色卡上,对照GB/T250-1995标准,观察透过织物所显现的灰卡色差达到4 5级色差,通过它遮盖的物体,基本不能看出有颜色差异,说明具有良好的遮盖性能。与之对比,全部采用TiO2为遮光剂的相同规格防透光面料,在相同评价方式下,只能达到3 4级色差,即其遮蔽性较差。实施例3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由 A、B两种纤维构成,A组分为PBT,B组分为PET,A组分B组分=50 50(质量比)。A、B两种纤维中均添加高折射率消光剂TiO2粉体,采用的TiO2粉体为金红石型,粒度小于200nm, 折射率为2. 6 2. 9。A、B两种纤维中TiO2粉体用量均为5% (重量),B组分中TiO2的添加量与A组分中TiO2添加量相同。成纤规格:130dtex/72f,FDY加工工艺路线A组分与B组分分别干燥到含水量低于30ppm——TiO2粉体制成防透母粒后通过注射机定量混合——螺杆挤压——纺丝牵伸——定型——卷绕——成品丝卷装。[0038]所得复合纤维在复合纺丝机上纺得Ρ0Υ,并经加弹加工(其中DTY的成丝规格为 345dteX/144f)。再经织造染整加工得到质量为190g/m “的白色防透光面料。所得并列复合结构弹性纤维的截面为双半圆型。对比测试在照度4001x以上的D65光源下,该白色防透光织物平放在放大的GB/ T 250评定变色用灰卡中的一级色差标准色卡上,对照GB/T250-1995标准,观察透过织物所显现的灰卡色差达到4 5级色差,通过它遮盖的物体,基本不能看出有颜色差异,说明具有良好的遮盖性能。与之对比,全部采用TiO2为遮光剂的相同规格防透光面料,在相同评价方式下,只能达到3 4级色差,即其遮蔽性较差。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可以是不同规格(不同单丝细度和单丝根数的复丝)、不同结构(FDY、DTY)的长丝和不同规格(不同细度、不同长度) 的短纤维。
权利要求1.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两种纤维构成,两种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两种纤维分别由不同的成纤高聚物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列复合结构的截面为双半圆型、 铃型、狗骨型或跑道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高聚物为 PET、PTT、PA 或 PB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高聚物为经过二氧化钛改性的PET、PTT、PA或PBT。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纤高聚物为经过二氧化钛改性的PET和PTT。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粒度在200nm以下,折射率为2. 6 2. 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为长丝或短纤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光学遮蔽性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由两种纤维构成,两种纤维具有并列复合结构,两种纤维分别由不同的成纤高聚物构成。并列复合结构的截面为双半圆型、哑铃型、狗骨型、花生型或跑道型等,成纤高聚物为添加二氧化钛的PET、PTT、PA或PBT。由于两种纤维具有不同的收缩率,收缩性能的差异使纤维沿长度方向形成螺旋结构,从而形成弹性。TiO2超细粉体起到对入射光线的反复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制成的纺织品在具有良好的视觉遮蔽效果。本实用新型纤维兼具弹性和视觉遮蔽性。
文档编号D01D5/253GK201981301SQ20102067141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施楣梧, 甘根娣, 肖红, 裘越华, 陈建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海宁新高纤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