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纤维条导向机构的精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57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纤维条导向机构的精梳机的制作方法
具有纤维条导向机构的精梳机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精梳头的精梳机,其中,在各单个精梳头上形成的被梳理的纤维网经设置的机构被聚束成纤维条并且输送给压辊对并且接着输出到输送台上,该纤维条在输送台上与另外的在相邻的精梳头处输出的纤维条一起相互并排放置地以纤维条卷(纤维条复合体)的方式被供给随后的牵伸机构。由现有技术(例如由DE102005001241A1)已知精梳机,其中,在各单个精梳头处形成的纤维网在牵拉台上和固定在牵拉台上的漏斗处被聚束成纤维条,纤维条被供给随后的压辊对,以便进一步压实。从压辊对出来的纤维条输出到输送台,纤维条在输出台上通过偏转头偏转90度之后与另外的纤维条一起被供给随后的牵伸机构进行继续处理。偏转头一般是可以调节的并且具有偏心轮,以便移动各单个纤维条之间的接合点。这种装置在具有最多8个精梳头和输出具有大致maex的纤维条的精梳机中使用。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在精梳头处出现中断情况下或在纤维网形成中出现中断情况下,在排除干扰之后,在可以将纤维条与出来的纤维条的末端再次手动连接起来之前,必须将重新形成的纤维条手动地引导到输送台上并且围绕偏转头引导。此外,为了每个纤维条在输送台上进行准确的定位需要自己的偏转头。尤其是在具有较大数目的相互并排工作的精梳头(例如具有24至36个精梳头) 的精梳机的情况下,其中产生具有小很多的纤维条重量的纤维条,已知的装置不再是可接受的并且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太复杂。在这种精梳机中,精梳头的单个纤维条的脱落可以短时间地被补偿,如果例如使用随后的牵伸机构的话,它设计成具有用于调节质量波动的调节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在被暂时停止的各单个精梳头恢复运转之后,新形成的纤维条被自动地和位置准确地供给到位于输送台上的其余的纤维条。但是这不可能通过至今为止已知的装置实现。尤其是当纤维条应该以较高的速度输出到随后的输送台上时,采用纤维条至今为止已知的从压辊到输送台的自由转移就达到了极限,在该极限下不再可能位置准确地输出。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改进已知的用于转移由压辊向输送台输出的纤维条的装置并且保证即使在较高的供给速度下纤维条也自动地并且位置准确地转移到输送台。这个目的被如此解决,其中建议,在对应的压辊对和输送台之间安置用于由压辊对输出的纤维条的导向元件。利用建议的导向元件保证对分别由压辊输出的纤维条在限定的轨道中的精确导向,直到输出到输送台上。由此可以实现纤维条到输送台的自动的和位置精确的供给。此外建议,导向元件的至少一部分是可调节地安装和构造的。也就是说对应的导向元件可以一方面整体调节地安装,以便调整出在输送台上的限定的输出位置。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如此地设计导向元件,使得只有导向元件的一部分是可调节的,以便相应地定位它的输出端。利用建议的可调节的导向元件,可以在全部精梳头处设置一个统一的导向元件,借此通过可调节性可以精确地调整输送台上的任何希望的输出位置。通过对输出的精确定位,也可以在相应大的数目的纤维条情况下形成具有上下叠置的两层的纤维条卷,其被供给随后的牵伸机构进行再处理。此外该装置实现了,在一个精梳头短时间失效之后,经要求权利的可调节的导向元件,将纤维条精确地和位置准确地重新供给到纤维条卷中。在一定的情况下,布置在离随后的牵伸机构的最小间距处的精梳头和离牵伸机构最远的精梳头可以配置有固定的导向元件。此外建议,导向元件可枢转地布置在一个平面中,该平面平行于输送台的表面的平面延伸。也就是说,导向元件的输出端可以在一个平面中在输送台上的输送方向的横向上旋转。有利的是,如此外建议的,导向元件至少部分地是管形的。因此纤维条可以精确地在它的转移路径上被引导到输送台。此外建议,导向元件至少部分地配有单侧敞开的导向槽。通过这种机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封闭导向件的干扰的空气循环。为了将纤维条尤其是在转移位置处精确地定位和防止偏转,建议导向元件的敞开的导向槽至少在它的输出端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用导向件遮住。由此保证纤维条在该输出区域中的强制导向。该导向件例如可以设计成在四周包围纤维条的导向元件。为了避免在管形的导向元件内部的空气积聚,导向元件设有开口。由此可以使积聚在导向管内的空气逸出,从而纤维条的输送不受干扰地进行。尤其是为了自动地再输入纤维条和为了支持纤维条在导向管内的输送,建议管形的导向元件与用于压力空气供给喷射器(喷嘴)连接。也就是说,导向管通入一个管子(喷射器)中,通过它可以将压力空气从压力空气源在导向管的排出口的方向上吹入导向管中。有利地建议,为了固定导向元件的被调整的位置,设置固定机构。由此保证导向元件的被调整的位置固定在它的位置上。此外建议,管形的导向元件设有至少一个弯曲部。由此可以对纤维条在纤维条卷中的供给方向相应地定向。建议最好安置两个弯曲部,其中,导向元件的输出口指向输送台的表面。为了将要供给的纤维条轻柔地输出到输送台上或轻柔地引入到输送台上的纤维条卷中,此外建议, 在输送台的输送方向上看,导向元件的具有输出口的端部与输送台之间形成一个锐角。通过有针对性的轻柔的供给,避免纤维物料的损伤和在输出区域中的阻塞。 如此外建议的,输送台可以由被传动的输送带形成。此外建议,导向元件的输出端可枢转地构造。也就是说,导向元件的绝大部分被固定地固定在机器框架上并且只有导向元件的端部构造成是可转动的,以便能够调整纤维条在输送台处的输出。此外建议,精梳头的压辊对的输出位置布置在输送台的上方并且在输送台上的纤维条的输送方向的横向上看,布置在输送台的中心。通过压辊在导向元件处的输出位置的中心布置,可以限制导向元件的长度,因为对于第一和最后的精梳头而言,从对应的输出位置至输送台的距离是相同的。此外由此实现精梳机的一种紧凑的结构形式。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依据以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展示和说明。附图中所示


图1是具有按照本发明安装的导向元件的精梳机的精梳头的一个示意侧视图。
图2是按照图1的一个示意侧视图X。图3是按照图1的一个俯视图Y。图4是具有按照本发明建议的导向元件的精梳机的一个示意俯视图。图如是按照图4的一个示意的部分视图Q。图5是导向元件的一个实施例。图6是导向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图7是按照图6的一个剖视图A-A。图8是经导向元件放置在输送台上的纤维条的纤维条卷的横截面的一个示意图。图9是按照图8的纤维条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显示了精梳机的梳理位置(梳理站)的和/或精梳机的精梳头的示意侧视图, 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没有示出用于夹钳组件Z的枢转臂、用于清洁精梳锡林10的刷辊和用于抽吸通道的外壳。但是这通常是已知的并且可以从许多的先前公开物中获取。一般地,精梳机具有多个相互并排设置的梳理位置。如例如从按照图4的俯视图中可以看见的那样。 在此处例如示出十个相互并排布置的精梳头。在按照图3的实施例中示出16个相互并排布置的精梳头中的一个精梳头,如可以从放置在台T上的纤维条Fl至F16 (Fx)的示出的数目中可以看见的那样。在此情况下,每个精梳头可以配置一个单独的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与一个中央控制单元连接。但是,也可以实现一种设计方案,其中,如在常规精梳机中已知的那样,精梳头共同地经相应的传动机构由一个中央驱动装置驱动。在按照图1的实施例中,这些梳理位置中的一个在示意侧视图中示出并且进行说明。取代夹钳组件Z的所示的可枢转的安装方式,也可以设想以固定的方式安置夹钳组件(简称“夹钳”),其中,为了形成夹持点(钳合点)KS,只有上部的夹钳刀3相对于固定的夹钳板2运动。但是这对于该建议的发明来说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在本示例中以往返摆动的夹钳Z (参见双箭头)为基础,其中,用于这种摆动运动的传动由传动机构G实施,该传动机构经示意示出的传动路径8与夹钳Z的框架R的枢转轴4连接。在下钳板2的上方布置被可转动地支承的供给罗拉5,它与一个没有示出的间歇性的传动装置连接并且用于将棉卷W(或纤维条子)步进地供到夹钳的夹持点KS。在所示的示例中,夹钳Z位于一个后面的位置上并且是闭合的。从夹持点KS突出来的棉卷末端(称为纤维毛撮FB)被精梳段11 的针布梳理出来,该精梳段延伸在精梳锡林10的周面的一部分区域上。精梳锡林10经轴 13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MS中并且经示意示出的传动路径14由传动机构G传动。对传动机构G的驱动由示意示出的主马达M实施,它经线路44与控制单元ST连接。在精梳段11的相对的一侧上,在精梳锡林10上安置有分离段12,它与可移动地支承的分离罗拉15共同作用(参见双箭头)而实施被梳理出来的纤维毛撮FB的分离,如接下来还要说明的那样。为了连续地清洁精梳段11,在精梳锡林10下面,经轴73将刷辊(毛刷罗拉)72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MS中的示意示出的支承点82处。刷辊的毛在精梳段11通过期间突入到精梳段的针布里面。对刷辊72的驱动由一个单独的马达Ml经传动连接75实施。马达Ml经线路77与控制单元ST连接。轴73的功率或扭矩例如可以经相应的传感器 (没有示出)监测。在毛被磨损情况下,用于驱动刷辊72的待施加的驱动功率或待施加的扭矩减小。这通过已经说明的和没有示出的传感器监测,传感器将它们的信号经线路76传输CN 102549205 A到控制单元ST。控制单元经线路79控制调节装置80,经该调节装置使刷辊72的轴73的支承点沿着径向相对于精梳锡林10的轴13移动(双箭头),直到传感器再次报告轴73的扭矩的位于一个预定的公差范围中的值。轴73的支承点(支承位置)为此在没有示出的实施例中可移动地安置在机架MS中。由此自动地维持和控制刷辊72的清洁作用。筛鼓17与精梳锡林10相邻地布置,筛鼓经轴18通过轴承19和20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MS中,如例如可以由图2和图3看到的。通过传动轮A3驱动筛鼓17 (图3),传动轮抗转动地固定在轴18上并且经示意示出的传动路径AE与传动机构G传动连接。在筛鼓17和精梳锡林10之间布置可围绕枢转轴23枢转的折流器22,它的任务是,依据位置的情况,相应地引导梳理出来的组分和分离的纤维束。由此应该尤其是避免梳理出来的物质(落棉,棉结,尘土)到达筛鼓17的区域中。这种折流器的功能的详细说明例如可以从公开的W02008/011733A1中获得。从该公开物中也可以获得筛鼓的一种相应的实施例,其中,在筛鼓内部还设置另一个可转动地支承的、具有开口的锡林,以便在分离和连接过程期间控制空气流。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一个简单的筛鼓17,在它的内腔中布置有固定的盖元件观,该盖元件将筛鼓的区域隔开,在该区域中,在筛鼓17上形成的纤维网V被从筛鼓取出。筛鼓17的内腔经线路沈与负压源25连接,通过该负压源在筛鼓内部产生负压。加压罗拉30可转动地与筛鼓17轴向平行地进行支承,该加压罗拉例如经自重支承在筛鼓的周面上。在此情况下,加压罗拉可以在筛鼓的周面的方向上支承在机架MS中的相应的导向机构中。也可以设想一种解决方案,其中,加压罗拉的支承被安置在枢转臂中, 枢转臂的枢转轴与筛鼓17的轴轴向平行地延伸并且支承在机架MS中。加压罗拉30与筛鼓17 —起形成用于在筛鼓和加压罗拉之间引导通过的纤维网V的夹持点31。夹持点31此时在筛鼓17的外周面U上引导的纤维网V的宽度B上延伸。加压罗拉例如可以在其外周面上设置橡胶覆层并且经被传动的筛鼓17和纤维网 V通过摩擦力被置于旋转运动中。在输送方向F上看,在接着夹持点31之后安置导向元件33,经该导向元件将纤维网V(简称为“纤维网”)从侧边聚集起来并且输出到纤维网漏斗39(简称为“漏斗”)。在此时,扁平形的纤维网V被聚束成纤维条F1,该纤维条在接着漏斗39之后被引导通过压辊对K的夹持缝隙KK,以便进一步压实。该压辊对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压辊对K”,其具有压辊Kl禾口 K2。导向元件33具有下部的导向面37,它在筛鼓17的周面U的部分区域上延伸并且与鼓17的周面的形状相匹配。在筛鼓17的周面U和导向面37之间只有一个小的间距,它保证导向元件33不在筛鼓的周面U上刮擦。导向元件37经没有示出的固定元件固定地与机架MS连接并且由此被保持在一个相对于筛鼓17的周面U固定的位置上。为了在聚集期间从侧面引导纤维网V直到到达漏斗39,导向元件33配设了侧面导向件34和35,它们与下部的导向面37连接并且相对于筛鼓17的轴18,从该导向面向外延伸。漏斗39和导向件33可以由一体件制造,其中,漏斗39配有向下延伸的侧面导向件41,42。这些侧面导向件承担对在漏斗39中被聚束的纤维条直到下一个压辊对K的夹持点KK的侧面导向。
如在图3中所示的那样,压辊对K的压辊Kl抗转动地和同轴地固定在筛鼓17上并且位于一个区域的外部,在该区域中纤维网V以宽度B在供给期间运行到夹持点31。第二压辊K2经轴承Ll可转动地支承在例如枢转臂49中,该枢转臂可围绕一个未示出的枢转轴枢转地安装在机架MS上。在此情况下,枢转臂49并且由此压辊K2在压辊Kl的方向上通过未示出的弹簧元件加载,该弹簧元件也支撑在机架MS上。由此对位于压辊Kl,K2的夹持点KK处的纤维物施加压力并且将该纤维物进一步压实,以提高附着力。经传动轮A2实施对压辊K2的传动,传动轮经皮带ZR (例如带齿皮带)与传动轮 Al处于传动连接中。皮带观通过没有示出的张紧装置张紧,以便平衡在压辊Kl,K2的轴之间的运动。也可以考虑使用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轮A2抗转动地固定在轴四上,压辊K2固定地连接在该轴上。如示意示出的那样,轴四支承在位于枢转臂49中的支撑点Ll中。传动轮Al固定在筛鼓17的轴18上,该轴同时也是压辊Kl的传动轴,因为压辊同轴地并且固定地与筛鼓17连接。筛鼓17的轴18经轴承19,20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MS中。此外在轴18上抗转动地固定另一个传动轮A3,它经示意示出的传动元件AE与传动机构G传动连接。如从按照图4的俯视图以及图5和图6的实施例中可以看见的,在接着压辊对K 之后设置有可枢转地支承的导向元件FE,将该导向元件接收由对应的压辊对K输出的纤维条(例如Fl)并且将其输出和定位到随后的输送台T上。纤维条Fl在输出位置AG处被输出给对应的导向元件FE。输送台T在此情况下可以由固定的滑动面组成或者由被传动的输送带组成,如例如在图1中示意示出的。输出到输送台T上的纤维条Fl至h相互并排放置地以纤维条卷被供给随后的牵伸机构,在该牵伸机构中纤维条卷被牵伸并且接着集束成单一的纤维条。在接着牵伸机构之后形成的纤维条接下来经随后的圈条装置(条子储存机构)的漏斗轮被存放到桶中。如可以从图5的实施例中获知的,导向元件FE由管子52构成,它配有两个弯曲部 (拐弯处)B1,B2。管子55在与压辊K相对置的末端上具有漏斗形的末端部分(简称为“漏斗53”),它应该使纤维条Fl容易导入到导向元件FE中。在漏斗53下面,管子55被支承在轴承60中并且由此在水平平面E中可围绕枢转轴Sl平行于输送台T的表面枢转地支承。 通过这种枢转运动,可以确定或调整在随后的输送台T上的放置位置AS。轴承60固定在机架MS中并且配有固定螺钉57,通过该固定螺钉可以将导向元件 FE的管子52固定在调整的位置上。在管子52的终止于导向台T的区域中的末端上设置有排出口 51。排出口 51在此情况下可以在与输送台T的表面0成一锐角α下延伸。为了支持在管子52中输送纤维条Fl并且尤其为了将新导入的纤维条Fl自动地拉入管子52,在轴承60下面通入管子66,该管子与压力空气源68连接,该压力空气源经控制单元ST径向控制。通过经管子66 (也称为“喷射器”)向管子52中吹入压力空气流,在管子52中,在漏斗53和轴承60的区域中形成负压,由此要新供给的纤维条Fl被自动地拉入管子52中并且被输送到排出口 51。如果需要,可以在整个运行期间维持用于协助在管子52内部输送纤维条的压力空气的供给。当尤其是使用长的导向元件冊,这是必要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经管子66附加地施加这种压力空气仅仅被用于自动的穿入和引导新的纤维条。一旦成功地完成了对纤维条的再引导,就通过控制单元再次中断压力空气的供为了能够将在正常运行中在纤维条中带有的空气排出,可以在管子52的周面上设置开口 70,如虚线所示。在图6中示出导向元件FE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一管子形的部件55经轴承62 可在一个水平平面中围绕枢转轴S2枢转地支承在机架MS中,该部件在它的末端处也具有漏斗53。为了固定被调整的位置,如图5的示例那样,也设置有螺钉57。在接着弯曲部Bl 之后,在管子55的末端处,固定着向上敞开的槽59,该槽设有弯曲部Β2。在槽59的末端处, 该末端指向随后的输送台T的方向,设有环64,该环配有排出口 56,该排出口指向输送台的方向。该排出口 56也可以相对于输送台T的表面0成一锐角β地定向。如尤其是可以从图 7的剖视图A-A中看见的,通过四周被封闭的环64保证纤维条在输出口 56的区域中不会向上偏移并且由此被输出到输送台T上的一个精确的位置AS处。但是也可以设想一种设计方案,其中环64不是四周完全封闭的,并且例如被实施成带有切缝的环。但是在此情况下, 在导向槽的开口的区域中通过带有切缝的环的覆盖程度必须选择得如此大,即防止纤维条偏转出去。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利的是在导向元件FS的弯曲部Β2的区域中安装附加的导向元件(未示出),如果该导向元件在该区域中设有单侧敞开的导向槽59的话。由此也会保证在该弯曲部区域中对纤维条的强制引导。在槽59的区域中,被携带的空气具有向上流出的可能性,由此空气不再能够对导向元件FE内的纤维条的输送施加干扰影响。尤其是在长的四周封闭的管子情况下,纤维物料必须在该管子中输送,会由于夹带的空气的作用发生纤维材料在该管子中堵塞起来。通过举例示出的实施例(许多另外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实现了可以调整各单个纤维条Fl至&在输送台上的精确的放置位置AS。如也可以由图4的俯视图中看见的, 压辊对K的输出位置可以都位于同一条线L上,由此相对于压辊的布置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设计各个精梳头。通过调整各单个导向元件确定在输送台T上的放置位置AS。也可以设想为管子52,55配设标记,通过该标记,结合在轴承60,62上或在机架MS上的另外的标记,可以调整相应的位置。图如示出了按照图4的部分视图Q的一个实施例变型方案,其中,各压辊对K(参见图4中的虚线视图K’)的输出位置AG位于线LM上,该线与输送台T的中心线重合。输送台具有宽度BT并且线LM将该宽度大致对半平分,如示意示出的那样。由此各压辊对K的输出位置AG与输送台T上的第一纤维条Fl的输出位置AS之间的间距以及与输送台T上的最后的纤维条FlO (Fx)的输出位置AS之间的间距可以保持相同。由此导向元件FE的需要的长度可以保持较短并且实现紧凑的结构设计。在图如中拉入只示出其中的两个导向元件FE,FE’,它们分别围绕一个轴Sl可枢转地布置。由于导向元件的可调整性,因此可以调整出纤维条Fl至h在输送台T上的放置CN
的变型方案,如这例如在图8和图9(相应于按照图1的视图)中示意示出的那样。图8示出一种至今为止普遍的变型方案,其中,各个纤维条Fl至!^在一个平面上直接地相互并排地放置在输送台上和以一个纤维条卷的方式输送给随后的牵伸机构。图9示出另一种变型,其中,纤维条Fl至h在两个平面El和E2中放置在输送台上。在此情况下,第二平面E2的纤维条以错位量a(纤维条的直径)在输送方向FT的横向上错开地布置或放置。通过使用按照本发明要求权利的导向元件,可以在输送台上实现许多这种方式的放置结构。因此,也可以(与图4的示例不同)如此地选择直接相邻的精梳头的放置位置,使得由于这些精梳头输出的纤维条不是直接相邻地放置在输送台上。作为示例,例如可以将精梳头Kl的纤维条与精梳头K5和K12的纤维条直接地相互并排地相邻地放置在输送台T上。也就是说,利用该装置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各个精梳头的纤维物料的更好的相互混合。依据相互并排设置的精梳头的几何结构和数目的情况,可以在全部精梳头处使用在几何结构上统一的导向元件。也可以实现一种设计方案,其中,例如经一个固定的导向元件输出最靠近牵伸机构D布置的精梳头Kl的纤维条并且为其余的精梳头装配可调节的导向元件。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实现另外的实施例变型。以下详细说明所示装置的功能
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夹钳Z闭合并且位于一个后面的位置上。从夹钳Z的夹持点KS 突出的纤维毛撮FB通过精梳锡林10的处于啮合中的精梳段11梳理出来。折流器22位于靠近随后的筛鼓17的周面U的地方,从而梳理出来的组分(精梳毛屑)被向下排出到一个没有示出的吸出通道中。在精梳过程之后,夹钳Z运动到一个前面的位置上并且现在处于与分离罗拉15较小的距离之处,分离罗拉在此期间在精梳锡林10的轴13的方向上运动并且与分离段12 —起形成夹持点。分离段12通过精梳锡林10的旋转运动在夹钳Z向前运动期间被移动到分离罗拉 15下面的区域中。梳理出来的纤维毛撮FB的端部,其现在从打开的夹钳Z中突出来,被在分离段12 和支承在其上的分离罗拉15之间的夹持点抓持住,由此在此时被抓持的纤维被从纤维毛撮FB的端部拉出或“被分离”。在该分离过程中形成的纤维束在施加在筛鼓17上的负压的作用下被放置到已经支撑在筛鼓17的周面U上的纤维网V的端部上并且进行叠合(连接过程)。但是在将该分离的纤维束移送给筛鼓17之前,折流器22被围绕枢转轴23在精梳锡林10的方向上移动,以便支持该移送。这个过程的详细说明例如可以由W02008/011733A1 中获取。移送的区域,以及在筛鼓17上方的区域,可以设置相应的外壳(没有示出),以便可以精确地控制空气流,该空气流对于该移送和连接过程是必需的。筛鼓17被以恒定的速度传动并且将在其周面U上的纤维网V移动到在加压罗拉 30和筛鼓17之间的夹持点31。在离开夹持点31之后,纤维网V进入到导向元件33的下面的导向面37并且接触侧面导向件34,在该侧面导向件上,通过直的部段36的斜的布置, 将纤维网转移到漏斗39。在相对一侧上布置的另外的侧面导向件35借助于其直的部段38 协助相对的纤维网缘边移动到漏斗39。被朝着漏斗39转移的纤维网由此被聚集在一起并且被压实并且经漏斗转移到下
9一个传动的压辊对K(Kl,以)的夹持点ΚΚ。这种转移通过存在的侧面导向件41,42进行支持,它们固定在漏斗39上。由此阻止纤维物料在其进入夹持点KK之前从侧面偏移出来,纤维物料在该夹持点处被进一步压实。由压辊Κ1,Κ2向下在输送方向FX上输出的纤维条Fl被输出到可枢转地布置的导向元件FE的漏斗53中并且经管子52到达在固定的或被传动的输送台T上的一定的放置位置AS。在该输送台T上,将该纤维条Fl在输送方向FT上与另外的、在相邻的梳理位置上制造和输出的纤维条子F2至h转移到下一个牵伸机构单元D。在接着该牵伸机构单元之后可以设置一个条子储存机构(未示出),用于将在牵伸机构单元D上形成的纤维条储存到桶中。台T也可以由被驱动的输送机,例如由输送带组成。也可以相互并排设置比在实施例中所示的大得多的数量的精梳头。数目为高达48个相互并排设置的梳理位置也是可能的。尤其是为了使纤维条Fl在离开压辊对K的夹持点KK之后首次自动地穿入导向元件FE中,如图5中所示,设置有压力空气接头66。一旦纤维条Fl离开夹持点KK,就经控制机构ST使压力空气源68运转,它经管子66将压力空气在排出口 51的方向上吹入管子52 中。通过在管子52中在漏斗53中和在管子66的进入口上方形成的负压,纤维条Fl的末端被拉入导向元件FE的管子52中并且在排出口 51的方向上输送。在纤维条Fl的末端被置于输送台的放置位置AS上之后,压力空气的供给被再次中断。如果必要,也可以在运转期间以较小的压力维持压力空气的供给,以便支持在管子52内部对纤维条Fl的引导。以相应的方式供给相邻的精梳头的纤维条。在这种形式下首次输出到输送台上的纤维条Fl至&被手动地或借助于被驱动的输送台T聚积成纤维条卷(参见图3和图4)并且供给到随后的牵伸机构单元D的喂入罗拉对或另外的可能的输送辅助装置。检查输送台T上的纤维须条的结构并且必要时修正先前调整的导向元件FE的放置位置AS。维持在相应的导向元件FE处松开螺钉57并且通过围绕轴Sl枢转相应的导向元件修正在输送台T上的输出位置AS。在选择的导向元件FE的管子52的开口 51被枢转到修正的位置上之后,通过拧紧螺钉57将该位置固定。在实施了精梳头处的各个修正之后,可以起动机器的运转。当然,按照图6的导向元件FE的实施例也可以相应于按照图5的示例那样配置压力空气供给68,66,以便能够实施自动的穿入。尤其是为了快速地再供给在精梳头故障期间纤维条卷中的脱落的纤维条,有利的是使用在压力空气源68作用下的自动供给。在此情况下不必中断精梳机的运转。缺失的纤维条可以通过使用在牵伸机构单元D上的调节机构径向补偿,直到新的纤维条被再导入。通过使用按照本发明建议的导向元件,使得单独地设计和影响和必要时修改供给到随后的牵伸机构D的纤维条卷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
1.精梳机(KM),具有多个相互并排布置的精梳头(Kl-Kx),其中,在各单个精梳头处形成的被精梳的纤维网(V)经设置的机构(33,39)聚束成纤维条(Fl)并且供给到压辊对(K) 并且接着输出到输送台(T)上,在该输出台上纤维网与另外的在相邻的精梳头处输出的纤维条(F2至Fx)相互并排放置地以纤维条卷(FV)方式被供给到随后的牵伸机构(D),其特征在于,在各压辊对(K)和输送台(T)之间安装有用于由压辊对(K)输出的纤维条(Fl)的导向元件(FE)。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FE)的至少一部分是可调节地安装或设计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可调节的导向元件(FE)可枢转地布置在一个平面(E)中,该平面平行于输送台(T)的表面(0)的平面延伸。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FE)至少部分地是管形的。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FE)至少部分地配有单侧敞开的导向槽(59)。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FE)的导向槽(59)的敞开侧至少在它的输出端(51,56)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地用一个导向件(64)遮盖。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FE)具有开口(70)。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管形的导向元件(FE)与一个用于压力空气供给的喷射器(66)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为了固定导向元件 (FE)的被调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机构(57)。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管形的导向元件(FE)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B1,B2)。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弯曲部(Bi,B2)并且导向元件(FE)的输出口(51,56)指向输送台(T)的表面(0)。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台(T)的输送方向(FT)上看,导向元件(FE)的具有输出口(51,56)的末端与输送台形成一个锐角 (α , β)。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输送台(T)由被传动的输送带形成。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导向元件(FE)的输出端设计成是可转动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KM),其特征在于,精梳头(Kl-Kx)的压辊对(K)的输出位置(AG)布置在输送台(T)上方并且在输送台上的纤维条(Fl-Fx)的输送方向(FT)的横向上看,布置在输送台⑴的中心(线LM)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KM),具有多个相互并排布置的精梳头(K1-Kx),其中,在各单个精梳头处形成的被精梳的纤维网(V)经设置的机构(33,39)聚束成纤维条(F1)并且供给到压辊对(K)并且接着输出到输送台(T)上,在该输出台上纤维网与另外的在相邻的精梳头处输出的纤维条(F2至Fx)相互并排放置地以纤维条卷(FV)方式被供给到随后的牵伸机构(D)。为了简化至今为止的解决方案和为了自动地向输送台上供给条子,建议在各压辊对(K)和输送台(T)之间安装用于由压辊对(K)输出的纤维条(F1)的导向元件(FE)。
文档编号D01G19/14GK102549205SQ2010800452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8日
发明者佐默尔 D., 施图茨 U.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