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21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皱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尤其涉及一种起皱面料。
背景技术
起皱面料具有光泽柔和、手感柔软、具有微弹、穿着舒适等优点。现有技术中,起皱面料是通过经纬线加强捻,采用特殊的皱组织进行织造经整理后强捻收缩来实现的,织物表面具有凹凸有致的起皱效果,这种起皱面料在织造时非常复杂,操作难道较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皱面料。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皱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的细度不同;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的细度不同,经线和纬线的织造排列比为1:1。优选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细度差别较大。更优地,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的细度差别较大。进一步地,起皱面料采用2/2斜纹组织结构。更近一步地,起皱面料正面和反面的组织结构相同,以具有双面起皱效果。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采起皱组织进行织造操作、采用复杂的特大循环花穿以及加强捻工序复杂等缺点,只需采用普通简单的2/2斜纹小循环顺穿,加弱捻,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示意图。图中标号为
11、第一经线;12、第二经线;21、第一纬线、22、第二纬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起皱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 经线包括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第一经线11与第二经线12的细度不同;纬线包括第一纬线21和第二纬线22,第一纬线21与第二纬线22的细度不同,经线和纬线的织造排列比为1:1。该起皱面料采用2/2斜纹组织结构,且面料正面和反面的组织结构相同,以具有双面起皱效果。优选地,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的细度差别较大,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的细度差别较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经线11采用细度为300D的涤纶长丝,第二经线12采用细度为 150D的涤纶长丝,两组经线都为10捻/cm,左捻,1 :1排列;相应地,第一纬线21采用细度为300D的涤纶长丝,第二纬线22采用细度为150D,两组纬线同样为10捻/cm,左捻,1 1排列。本实施例因两组经线和两组纬线细度的大幅度差异性以及分别以1:1排列规则与2/2斜纹组织点的错落分布,交叉形成较大循环的织物正反面相同的具有凹凸有致的双面起皱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为实现起皱效果而采用的经纬线加强捻和特大循环花穿装造等复杂工序,操作简单方便,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起皱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所述第一经线(11)与第二经线(12)的细度不同;所述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21)和第二纬线(22),所述第一纬线(21)与第二纬线(22)的细度不同,所述经线和纬线的织造排列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皱面料采用2/2斜纹组织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皱面料正面和反面的组织结构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皱面料,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所述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的细度不同;所述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的细度不同,所述经线和纬线的织造排列比为1: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采起皱组织进行织造操作、采用复杂的特大循环花穿以及加强捻工序复杂等缺点,只需采用普通简单的2/2斜纹小循环顺穿,加弱捻,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D03D15/04GK102312329SQ20111006439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周丽芳, 钟菊英 申请人:苏州金科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