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针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6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针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机的织针的导针片,其中织针布置在针床的一个针槽里,并且用这导针片可以使织针的一个沉入针床里的传动脚抬起到针床之上。
背景技术
用于针织机的、尤其是针织横机的织针的这样的导针片是众所周知的。例如文献 DE687 608说明了一种选择导针片,用这导针片可以使织针的一个沉入针床里的传动脚抬起到针床之上,以便可以由针织系统的三角来夹住传动脚。传动脚通过三角座经过的路程确定了 织针实施什么功能,这就是说,它是否形成线圈,是否针钩集圈,或者保持在一个不活泼位置上。已知的选择导针片结构复杂。此外以前都不可能阻止织针的传动脚无意中沉下, 如果织针在轴向方向上强烈受载的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导针片,它既可以使织针的传动脚可靠地抬起,也可以阻止传动脚无意中沉入针床里。任务通过一种在针织机里的织针的导针片来解决,其中织针布置在针床的一个针槽里,并且用这导针片可以使织针的一个沉入针床里的传动脚抬起到针床之上,其特征在于,用这导针片可以构成一个织针的针底,用这针底可以阻止织针的传动脚沉入到针床里。按照本发明的导针片因此能够构成一个针底,在这针底上织针尤其是在其回复运动时,可以在针槽里滑动,并且在织针轴向受载时阻止针踵的沉入。导针片同时用于保证织针的传动脚可靠抬起,从而由针织系统的织针三角来检测织针并且可以满足一种所希望的功能,如形成线圈,针钩集圈,保持在无功位置上,线圈转移或者线圈接受。织针优先只具有一个唯一的传动脚。如果传动脚可以克服一个作用于它上面的弹簧力通过导针片抬起,那就有另外的优点。传动脚回复到其沉入针床里的位置上则不必通过导针片或者另一个元件来进行。而是主动地通过弹簧力来进行回复,这弹簧力优先可以由织针本身产生。对于导针片的设计方案来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在于导针片布置成可以在针槽里直线地移动。通过导针片向着织针的移动,可以借助于一个导针片段使传动脚抬起,并构成针底。只要导针片停留在其预先移动的位置上,它就构成针底,这针底阻止了织针的传动脚无意中的沉入。随着导针片的一种唯一的运动可以实现两种功能,抬起传动脚和形成针底。如果导针片通过一个定位脚可以回复运动至其不活泼的初始位置里的话,那又是有利的。这种回复运动可以在附属织针的三角行程结束处实施。织针的传动脚因此又可以沉入针床里。导针片然而也可以可摆动地布置在针槽里。如果导针片在其不活泼的初始位置上,也已经在传动脚部位里下面托住织针,那么这里就不需要直线运动了。那么摆动导针片,就既可以抬起传动脚,又形成针底,后者阻止传动脚无意中沉入。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导针片可以通过传动脚或者说一个作用在其上面的力,可以回复运动至其不活泼的初始位置里。导针片则必需主动地被驱动,只是用于抬起传动脚。然而也可以,将导针片设计成在相反于弹簧力的方向上可以摆动。那么对于导针片来说也只是在一个摆动方向上需要一个主动的驱动。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导针片回复运动至其不活泼的初始位置里可以通过弹簧力,也就是被动地进行。导针片不必布置在针床里。也可以使它布置在一个分开的导针片床里,其中它们可以设置成在这床里可以移动或者摆动。


以下根据附图对按照本发明的导针片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所示为 图Ia至Id 经过一个针床的针槽的剖视图,具有第一个导针片和第一个织针;
图加至2d —个对应于图1的剖视图,具有图1所示的导针片和第二个织针; 图3a至3d通过针床的针槽的剖视图,具有第二个导针片和第三个织针; 图4 一个对应于图3的剖视图,具有图3所示的导针片和第四个织针; 图如至5 b —个对应于图3的剖视图,具有第三个导针片和图3所示的织针; 图6a至6c —个对应于图3的剖视图,具有图5所示的导针片和第五个织针。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a至Id 分别表示了经过一个针床100,在针槽110部位里的剖视图,在这针槽里布置了一个织针10以及一个导针片11。织针10与其相邻的织针一起通过一个罩轨 120来保护,而导针片11与其相邻的导针片一起通过一个罩轨130来保护,防止从针槽110 里抬出来。针槽在针底115里具有一个空隙19。在图Ia中既有织针10,也有导针片11在其不活泼的初始位置上。导针片11借助于一个定位脚12向后移动,直至挡住定位脚12在罩轨隔板130上进入了其初始位置。织针10的针钩13位于梳针相同位置上。在其后面部位里织针10在针杆15上具有一个弹动部段14,在其后端布置了一个用于织针的传动脚16。弹动部段14将传动脚16向后压,因此这个传动脚置于针床100的针底的空隙19里的一个斜面17或者一个面17 ‘上。如果在导针片11的定位脚12上在箭头方向上作用一个力,如图Ib所示,那么导针片11使织针10在其传动脚16上向前移动。传动脚16在斜面17上向上滑动,并因此从针床100里抬起。它可以由在针床100上运动的、这里未示出的织针三角夹住。借助于这织针三角可以使织针例如放在图Ic所示的排出位置上。在这种织针运动期间导针片11保持在其推进的位置上,在这位置上他与一个部段Ila形成一个针底,该针底使针底里的空隙19关闭,并且完全过渡至针床100前面部位里的针底115。因此可以在织针10回复时, 如图Id所示,织针10的传动脚16在通过部段Ila构成的针底上滑过去,而并不使它无意地又沉入针床里。只有通过导针片11在其定位脚12上主动退回运动至图Ia所示的初始位置上,才可以使传动脚16通过织针10的弹动部段14又沉入针床里。根据导针片11的设计方案,这里可以并不引起传动脚16的一种无意中的沉入,例如通过织针10的一种轴向加载。
图加至2d又表示了通过在一个针槽部位里的针床100的剖视图,在这部位里钩入了图ι所示的导针片11以及第二种织针20。织针20作成两个部分。这个织针的传动脚沈布置在一个摆动元件25上,该元件铰接地与针杆21连接。针杆21在其后端具有一个弹动部段对,其自由端嵌入传动脚26里。弹动部段M用于使织针20的传动脚沈在织针20的不动的初始位置上沉入针床100里。它在这个位置上停留在针床100的斜面17或者面17 ‘上。因而它又可以通过导针片11在箭头方向18上的向前运动从针床里抬起来, 如图2b所示。在传动脚沈抬起之后,导针片11的部段Ila关闭针槽里的空隙19并形成一个针底,织针20可以在这针底上滑过去,如果这个织针在其图2c所示的排出之后为了形成线圈而被拉回的话,如图2d所示。部段Ila因此阻止了传动脚沈的一种无意中的沉入。 只是当导针片11在其定位脚12上又回复运动至图加所示的初始位置上时,传动脚沈也才可以通过弹动部段M的预张紧而运动退回至其初始位置上。图3a至3d表示了一个通过在针槽部位里的针床100 ‘的剖视图,其中在针槽里布置了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导针片30和一个整体的织针40。织针40又具有一个弹动部段44, 在其后端设置有一个传动脚46。导针片30设置成在针槽里可以围绕一个轴线31摆动。此外它具有一个挺针片32,后者从下面托住织针40传动脚46。此外它设有一个操纵片33,借助于这操纵片可以使其摆动运动。在导针片30的不动的初始位置上设有挺针片32,在针床 100’的空隙19 ‘的底部上,或者挺针片32支撑在罩轨130上。同样也是不动的织针40的传动脚46通过弹动部段44被压向下面并因此沉入在针床里。通过在箭头方向34上压在操纵片33上,使导针片30摆动,如图北所示那样,并且用其挺针片32使织针40的传动脚46抬起到针床之上,因此它可以被一个织针系统的织针三角夹住。接着使织针40推出例如用于形成线圈,这表示于图3c中。在这种推进运动期间可以保持使力在箭头方向34上作用在操纵片33上,从而挺针片32关闭住针床100 ‘里的空隙19‘,并形成一个针底115’。在织针40推进运动期间,然而并不需要通过挺针片32 来形成一个针底,这是因为织针40的传动脚46这里支撑在针床100 ‘的前面部位里的针底 115 ‘上,并且因此可以有意地被沉入针床里。因此在推进运动期间也可以,结束在驱动片 33上力的作用,从而使挺针片32可以又向下摆动,如图3d所示。在织针返回运动期间然而又使挺针片32抬起,这表示于图4中,其中图4表示了按照一种两体式织针50的这种返回运动,对于这织针来说,传动脚56布置在一个摆动元件 55上。摆动元件55铰接布置在针杆51上,并且被针杆51的弹动部段M,类似于织针20 在弹动部段讨卸压状态下时,压向下面。因而在织针50返回运动时必须通过力的作用于操纵片33而使导针片30的挺针片32抬起,如果传动脚56要保持在抬起状态的话。图5 5b表示了导针片60的另外一种设计方案,导针片又围绕一个轴线61可旋转地布置在一个针床100 ‘的针槽里。它这里与图3所示的织针40共同作用。与导针片 30不同,它除了一个挺针片62和一个操纵片63之外具有一个弹簧元件64,这元件强迫挺针片62进入图fe所示的向下摆动的位置上。因此织针40的传动脚46沉入在针床里。若要抬起传动脚46,那么在箭头方向66上将一个力加在操纵片33上,如图恥所示。图6a表示了导针片60与一个两体式织针70的共同作用,这个织针与织针10,20, 40和50不同,没有弹动设置的传动脚76。传动脚76设置在一个摆动元件75上,并且主动地通过一个力77保持沉入在针床里。导针片60用向下摆动的挺针片32位于通过弹簧元件64引起的初始位置上。为了抬起传动脚76使箭头方向66上的力结束作用,并且为此给导针片60的操纵片33加一个力在箭头方向66上。因此使挺针片62,并因此也使传动脚 76抬起,如图6b所示。此外在这个位置上挺针片62关闭住空隙19 ‘并形成一个针底,该针底阻止传动脚76无意中沉入针床里。 在织针70推进运动期间,这针表示于图6c中,导针片60的位置不重要。导针片 60因此又可以通过弹簧64的作用而摆动回到其初始位置60上。在针床的前面部位里,由通过针床形成的针底115 ‘来支撑传动脚76。
权利要求
1.用于一种针织机的织针(10,20,40,50,70)的导针片,其中织针(10,20,40,50,70) 布置在针床(100,100 ‘ )的针槽(110)里,并且用这导针片(11,30,60)可以使织针(10,20, 40,50,70)的一个沉入针床(100,100 ‘ )里的传动脚(16,26,46,56,76)抬起到针床(100, 100 ‘)之上,其特征在于,用这导针片(11,30,60)可以构成一个织针(10,20,40,50,70)的针底(115,115 ‘),用这针底可以阻止织针(10,20,40,50,70)的传动脚(16,26,46,56,76) 沉入到针床(100,100 ‘)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传动脚(16,沈,46,56,76)可以克服一个作用在其上的弹簧力而抬起。
3.按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布置成可以直线地在针槽(110) 里移动。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通过导针片(11)向着织针(10,20)的移动而可以借助于一个导针片段(Ila)使传动脚(16,26)抬起,并构成针底(115)。
5.按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通过定位脚(12)可以运动返回至其不动的初始位置。
6.按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可摆动地布置在针槽(110) 里,并且可以通过导针片(30,60)的摆动运动抬起传动脚(46,56,76),并且可以形成针底 (115 ‘)。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通过织针(70)的传动脚(76)可以运动返回至其不动的初始位置。
8.按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可以在与弹簧力相反的方向上摆动。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通过弹簧力可以返回摆动至其不动的初始位置。
10.按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导针片,其特征在于,它设置在一个分开的导针片床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导针片,是一种织针(10)的导针片(11),其中用这导针片(11)可以使织针(10)的一个沉入针床里的传动脚(16)抬起到针床之上,并且可以构成一个织针(10)的针底(115),用这针底可以阻止织针(10)的传动脚(16)沉入到针床里。
文档编号D04B15/00GK102234868SQ2011101020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迪博尔德 A., 迈尔 S. 申请人:H. 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