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171607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布工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纺织业已成为国家出口创汇、带动⑶P高速增长的重要行业。随着纺织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市场对纺织面料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销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密度、差异化产品的生产,必须在工艺流程、工艺质量的要求及生产手段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和提升,特别是生产装备的技术更新和技术改进更是企业产品提升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的生产企业,由于设备技改资金的缺乏或所需设备的投资额度较大,很难对装备的提升达到一步到位。因此,研究现有设备条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产品的生产要求成为纺织面料生产企业的重要任务。浆纱工序是织物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工序,用于短纤维纱线上浆的浆纱设备分为单浆槽浆纱机和双浆槽浆纱机两类。单桨槽浆纱机适用于经纱密度要求不高的普通产品的上浆,双桨槽浆纱机可以满足织造经纱密度大、品质要求高的织物品种的浆纱要求。单桨槽浆纱机在上浆过程中,是将总经头份要求的所有经纱同时进入桨槽,经过浆液的浸润和压辊的挤压完成上浆过程,然后湿浆纱分层进入烘干区域被烘燥,通过浆纱机速度、张力和压力的控制,使卷绕到织轴上的浆纱保持一定的回潮率和上浆率,满足织造加工的要求。双桨槽浆纱机的上浆原理和单桨槽浆纱机的原理基本相同,但上浆过程可以将总经头份要求的经纱分成两部分分别进入两个桨槽进行上浆,而且这两部分经纱可以是相同性能、粗细的纱线,也可以是不同性能、粗细的纱线。双桨槽浆纱机对经纱密度高的织物能使纱线的上浆率得到保证,浆膜的覆盖率也能保证纱线毛羽的帖服;对纱线性能不同或细度差异不大的某些特殊产品,可以将不同的纱线分别进入浆液配方不同的桨槽进行上浆, 烘干后可以同时卷绕在织轴上。因此,双桨槽浆纱机的品种适应能力更强。然而如果织造工厂只有单桨槽浆纱设备,而当需要生产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或异性异支经纱的织物,并且采取单织轴织造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如何解决使用单浆槽浆纱设备生产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以使得单浆槽浆纱设备可生产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SOl将需要合并到一个织轴上的经纱整经并分为多组经纱;
S02将整经后的多组所述经纱按工艺要求组合并分别上浆,并将上浆之后的所述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浆纱轴;S03将从各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卷绕至同一织轴上。优选地,所述步骤S02包括步骤S021将整经后的多组经纱按工艺要求进行组合并分别上浆;S022用胶带纸将每组所述浆纱的同一位置的多个浆纱片上下粘牢;S023将多组所述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所述浆纱轴。优选地,所述步骤S03包括步骤S031将多个所述浆纱轴放置于经轴架上,且从每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经纱;S032将从每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夹持于同一个握持板,将所述握持板与牵引线的一端固定;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预先固定于浆纱机的所述织轴;S033启动浆纱机,所述牵引线首先卷绕至所述织轴,进而带动所述握持板与经纱位移至所述织轴,所述经纱落轴时,取下所述握持板与所述牵引线,所述经纱继续落轴,进而将所述经纱卷绕至所述织轴。优选地,所述经轴架与所述浆纱机之间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经纱经过所述烘干装置。优选地,所述胶带纸的宽度为4-6厘米。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SOl将需要合并到一个织轴上的经纱整经并分为多组经纱;S02将整经后的多组所述经纱按工艺要求组合并分别上浆,并将上浆之后的所述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浆纱轴;S03将从各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卷绕至同一织轴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织布的面料成分不同,经纱整经之后分成的多组经纱需按布料成分要求进行组合。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可采用单浆槽浆纱设备将多组经纱分别上浆,卷绕成多个浆纱轴。由于,单浆槽浆纱设备将多组经纱分别上浆并卷绕成浆纱轴,因而经纱的上浆率较高,浆纱质量较高。而后,将多个浆纱轴卷绕至同一个织轴上,如此可形成经纱密度大的织轴。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 可使得单浆槽浆纱设备生产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可使得单浆槽浆纱设备生产出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流程图。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
SOl将需要合并到一个织轴上的经纱整经并分为多组经纱;S02将整经后的多组经纱按工艺要求组合并别上浆,并将上浆之后的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浆纱轴;S03将从各个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卷绕至同一织轴上。需要说明的是,经纱上浆之前需整经,并分为多组经纱,该多组经纱需按布的成分要求进行组合进行上浆,上浆之后分别卷绕成多个不同的浆纱轴,而后将从各个浆纱轴上牵引出的经纱卷绕至同一织轴上。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可采用单浆槽浆纱设备将多组经纱分别上浆,卷绕成多个浆纱轴。由于,单浆槽浆纱设备将多组经纱分别上浆并卷绕成浆纱轴,因而经纱的上浆率较高,浆纱质量较高。而后,将多个浆纱轴卷绕至同一个织轴上,如此可形成经纱密度大的织轴。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可使得单浆槽浆纱设备生产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需要指出的是,经纱上浆之后,卷绕至浆纱轴时,由于浆纱片的游动,容易导致浆纱片错乱、造成轴头回丝的增多,进而产生浪费及浆纱轴上的经纱张力不均勻。鉴于此,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步骤S02可包括步骤S021将整经后的多组经纱分别经过浆纱机上浆;S022用胶带纸将每组浆纱的同一位置的多个浆纱片上下粘牢;S023将上浆之后的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浆纱轴。需要说明的是,每组需要卷绕至浆纱轴的经纱均包括多个浆纱片,本工艺方法采用胶带纸将经纱同一位置的浆纱片上下粘牢,如此,可有效避免因浆纱片的游动导致浆纱片错乱、轴头回丝增多的问题,进而,避免了浪费及浆纱轴上的经纱张力不均勻的问题。此外,将多个浆纱轴放置于经轴架上之后,需从每个浆纱轴牵引出经纱并连接至浆纱机的织轴上,进而,启动浆纱机可使得多个所述浆纱轴上的经纱卷绕至所述织轴上。需要指出的是,从每个浆纱轴上牵引出的经纱连接至浆纱机的织轴上时,如果直接将经纱的端部固定至织轴上,其操作极为复杂,不适于批量生产过程。鉴于此,本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步骤S03可包括步骤S031将多个浆纱轴放置于经轴架上,且从每个浆纱轴牵引出经纱;S032将从每个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夹持于同一个握持板,将握持板与牵引线的一端固定;牵引线的另一端预先固定于浆纱机的织轴上;S033启动浆纱机,牵引线首先卷绕至织轴,进而带动握持板与经纱位移至织轴; 经纱落轴时,取下握持板与牵引线,经纱继续落轴,进而将经纱卷绕至织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经轴架可同时支撑多个浆纱轴,且多个浆纱轴在经轴架上可发生转动。上述握持板可具体为具有一定柔软度的条状板材加工而成的握持板,如此方可使得握持板卷绕至织轴上。牵引绳预先已固定于浆纱机的织轴上,其另一端与握持板连接。 由于握持板用于夹持经纱,故牵引绳与握持板连接后,即可实现牵引绳将经纱牵引至织轴的目的。当牵引线与握持板将浆纱牵引至织轴时,再将牵引线与握持板取下。显然,采用牵引绳与握持板相连接的方式实现经纱与织轴的连接,其操作较简单。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经纱上浆之后,其潮湿度较高,故需对其进行烘干方可被使用。鉴于此,经轴架与浆纱机之间可设置有烘干装置,且经纱经过烘干装置。如此设置,浆纱经过烘干装置之后方可卷绕至浆纱机的织轴上,显然,本具体实施方式
可加工出潮湿度适合的经纱。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胶带纸的宽度可为4-6厘米,当然,也可为其它宽度,其具体宽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下面内容将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对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例如,生产坯布织物规格为60SX60S、200根/时X 120根/时、63时幅宽的纯棉坯布,工艺要求每个织布经轴的总经纱头份为1沈40根,整经头份为790根,整经轴数为16 个。由于总经纱头份较大,如果1沈40根原纱同时经过单浆槽浆纱机上浆,其达不到工艺要求的上浆率和浆膜覆盖率,进而,需采用本法明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才能满足织布经轴的质量要求。其具体步骤可如下所述。首先将16个60s的原经纱整经分为两组,每组8个60s的经纱。将该两组经纱分两缸(两次)经过单浆槽浆纱机上浆,卷绕成经纱头份为6320根浆纱轴。需要说明的是, 每个浆纱片落轴时,用宽度为5厘米的胶带纸在浆纱片的同一位置上下粘牢,作为封条。按此方法,浆纱片上每相距30厘米均用胶带纸固定好。将上述两个浆纱轴,平行地置于浆纱机后方同一高度的经轴架上。分别从每个浆纱轴平行地牵引出用胶带纸固定好的浆纱片,将两个浆纱轴的两片浆纱片叠放整齐,然后用具有一定柔软度的握持板夹持住浆纱片,同时用牵引绳将握持板按工艺要求的方法绑好。牵引绳预先从浆纱机的烘干区域通过,并固定到浆纱机机头的织轴卷绕位置。然后,缓慢开动浆纱机,拖动牵引绳通过浆纱机的烘干区域的控制装置,利用浆纱机的张力作用,带动被夹持住的浆纱轴上的纱片,将被稳定夹持住的浆纱片重新卷绕到新的织轴上,得到总经纱根数为1沈40根的织布经轴。此时得到的织布经轴能满足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织物规格不同,有时需要将两种不同的经纱合并至同一个织轴上。比如丝棉交织布内含有不同比例的纯棉和绢丝,且纯棉和绢丝的性能区别较大, 两种经纱需采用不同的浆纱工艺上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可分别对纯棉经纱和绢丝经纱进行上浆后,合并至同一个织轴上,其具体过程与上述大体相同, 故本文不再赘述。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Ol将需要合并到一个织轴上的经纱整经并分为多组经纱;S02将整经后的多组所述经纱按工艺要求组合分别上浆,并将上浆之后的所述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浆纱轴;S03将从各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卷绕至同一织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包括步骤S021将整经后的多组经纱按工艺要求进行组合并分别上浆; S022用胶带纸将每组所述浆纱的同一位置的多个浆纱片上下粘牢; S023将上浆之后的所述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所述浆纱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包括步骤S031将多个所述浆纱轴放置于经轴架上,且从每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经纱; S032将从每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夹持于同一个握持板,将所述握持板与牵引线的一端固定;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预先固定于浆纱机的所述织轴;S033启动浆纱机,所述牵引线首先卷绕至所述织轴,进而带动所述握持板与经纱位移至所述织轴,所述经纱落轴时,取下所述握持板与所述牵引线,所述经纱继续落轴,进而将所述经纱卷绕至所述织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轴架与所述浆纱机之间设置有烘干装置,所述经纱经过所述烘干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纸的宽度为 4-6厘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包括步骤S01将需要合并到一个织轴上的经纱整经并分为多组经纱;S02将整经后的多组所述经纱按工艺要求组合并分别上浆,并将上浆之后的所述经纱相对应地卷绕成多个浆纱轴;S03将从各个所述浆纱轴牵引出的经纱卷绕至同一织轴上。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合并织布经轴的工艺方法,可使得单浆槽浆纱设备生产经密大、品质高的织物品种。
文档编号D02H5/02GK102199824SQ20111013181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周湘祁, 易春芳, 李红锋, 耿灏, 黄建斌, 龙岚珺 申请人:湖南华升株洲雪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