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裁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08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裁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裁布机。
背景技术
目前,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配合工作才能进行裁布,一名工作人员拉住布的端头,另一名工作人员需用尺子量好所需要的长度,之后再进行裁剪,因为是人工拉扯,布匹不够平整,裁剪时,布的纹路会斜歪,且布匹的经纬线不直,裁剪的效率很差,影响了布匹的整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好、使用方便、剪裁效率高 的立式裁布机。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式裁布机,包括框架,框架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转轮,其中一个转轮连接有电机,框架的一侧设有平板,平板外侧面的上边缘处设有多个纵向设置的挂钉,转轴与平板之间设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的一端绕在转轴上,第一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板内侧面的上部,第二拉线的一端绕在转轴上,第二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板内侧面的下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框架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配重块,配重块置于框架另一侧的边缘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量布匹时,平板竖直设置,布匹固定在平板上,布匹由于重力作用,自然垂落,不会影响经纬的笔直度,固定好布匹后,将平板平放,对布匹进行裁剪,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裁剪工作,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框架、2-转轴、3-转轮、4-电机、5-平板、6-挂钉、7-第一拉线、8-第二拉线、9-配重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I不出了本发明一种立式裁布机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框架I,框架I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转轴2,转轴2的两端设有转轮3,两个转轮2置于框架I的底部上,其中一个转轮3连接有电机4,框架I的一侧设有平板5,平板5外侧面的上边缘处设有多个纵向设置的挂钉6,转轴2与平板5之间设有第一拉线7和第二拉线8,第一拉线7的一端绕在转轴2上,第一拉线7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板5内侧面的上部,第二拉线8的一端绕在转轴2上,第二拉线8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板5内侧面的下部,框架I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配重块9,配重块9置于框架I另一侧的边缘处,防止拉动平板时框架翻倒。裁剪之前需要量布匹,开动电机,电机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绕第二拉线,平板被拉起并竖直设置,关闭电机,工作人员根据所需的长度将布匹固定在挂钉上,布匹由于重力作用,自然垂落,不会影响经纬的笔直度,来回量好布匹后,再次开动电 机,使得电机带动转轮反转,转轮带动转轴反转,转轴绕第一拉线,平板被拉倒并至于框架之上,布匹平铺在平板上,工作人员只需裁剪即可,裁剪出来的布大小一致,裁剪质量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裁布机,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两端设有转轮(3),其中一个所述转轮(3)连接有电机(4),所述框架(I)的一侧设有平板(5),所述平板(5)外侧面的上边缘处设有多个纵向设置的挂钉(6),所述转轴(2)与所述平板(5)之间设有第一拉线(7)和第二拉线(8),所述第一拉线(7)的一端绕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第一拉线(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平板(5)内侧面的上部,所述第二拉线(8)的一端绕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第二拉线(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平板(5)内侧面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立式裁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I)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配重块(9),所述配重块(9)置于框架(I)另一侧的边缘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裁布机,包括框架,框架的底部设有纵向贯穿的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转轮,其中一个转轮连接有电机,框架的一侧设有平板,平板外侧面的上边缘处设有多个纵向设置的挂钉,转轴与平板之间设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的一端绕在转轴上,第一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板内侧面的上部,第二拉线的一端绕在转轴上,第二拉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平板内侧面的下部。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好、使用方便、剪裁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D06H7/00GK102797142SQ2011101330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吴志均 申请人:吴志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