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

文档序号:171797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
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织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业的多臂织机是目前生产小花纹图案织物的主要设备,这是由于多臂织机是用综框来提线的,而现有的多臂织机的综框数量通常为16顺,最多也只能限制在M顺以内,变化有限,从而严重限制了花型的扩展,使花型受限于很小的范围。因此用多臂织机生产大提花面料是困扰纺织界多年的难题,使大提花织物成为服装与家纺面料的高端产品。后来业内出现了一种可生产大提花织物的大提花织机,其采用钢针代替多臂机的综框来提线,可以无限地增加到1千针以上,也就是说每根针都能独立控制一根纱线的升降,相对多臂织机而言,其变化量极大,为生产大提花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但是由于大提花织机设备价格高昂,车速慢,生产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很高,因此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提花面料的发展。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解决了多臂织机生产大提花面料的难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是以原来小花纹为蓝本,在原来纱线的经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N个数字前进一位数, 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N为经向所要放大的倍数;同时在原来纱线的纬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M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M为纬向所要放大的倍数;生产所得的仿大提花图案面积即为原来小花纹图案面积的NXM倍,其中N是除1以外的并小于构成一个原小花纹的经纱数的任意奇数,M是除1以外的并小于构成一个原小花纹的纬纱数的任意奇数。经向和纬向等比例放大时,取值为N = M;经向和纬向非等比例放大时,取值为
N乒M。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采取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设备价格低,车速高(现有的多臂织机通常车速可达650转/分以上),比现有的大提花织机的速度要高出4倍多, 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放大时,有顺序渐进循环的过程, 使生产出的大提花,边缘轮廓模糊,图案具有朦胧过度的效果,还可通过N与M的取值情况实现等比例放大,不等比例放大等各种放大效果。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方法一小花纹的基础组织图。
图2是实施例一将图1的基础组织图纬向扩大一比例后的纹板图。图3是实施例一将图1的基础组织图经纬向扩大一比例后的组织效果图。图4是实施例二将图1的基础组织图纬向扩大另一比例后的纹板图。图5是实施例二将图1的基础组织图经纬向扩大另一比例后的组织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是以原来小花纹为蓝本,在原来纱线的经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N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N为经向所要放大的倍数;同时在原来纱线的纬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M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M为纬向所要放大的倍数;生产所得的仿大提花图案面积即为原来小花纹图案面积的NXM倍,其中N和M是除1以外的小于原小花纹循环数的任意奇数。经向和纬向等比例放大时,取值为N = M ;经向和纬向非等比例放大时,取值为 N^M0为便于所提供的图能显示出组织图的细节,以下举几个小花型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方法不限于小花型,事实上对于稍大花型或更大花型的放大效果更好)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目的是将如图1所示的原来花型是顺穿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的小花纹(共12个数字说明该小花纹由12根经纱和12根纬纱组成)等比例放大5倍边长,25倍面积,即N = M = 5。如图3所示,具体做法是将经纱5根为一组,每组穿棕的规律是1. 2. 3. 4. 5, 2. 3. 4. 5. 6,3. 4. 5. 6. 7,4. 5. 6. 7. 8,5. 6. 7. 8. 9,6. 7. 8. 9. 10,7. 8. 9. 10. 11,8. 9. 10. 11. 12, 9. 10. 11. 12. 1,10. 11. 12. 1. 2,11. 12. 1. 2. 3,12. 1. 2. 3. 4,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其中 1 表示
第一框棕丝2表示第二框棕丝,以此类推,12表示第十二框棕丝。数字的个数表示经纱的数量,此处共用了 60根经纱,因此是将小花纹的经向放大了 5倍。扩大后的组织效上面穿经(棕)数字是在基础组织图穿棕法的1 12顺穿基础上用“取五进一”法延伸扩大的。如图2所示,同理,纬纱也是5根为一组,每组纬纱的纹板排列顺序是1. 2. 3. 4. 5, 2. 3. 4. 5. 6,3. 4. 5. 6. 7,4. 5. 6. 7. 8,5. 6. 7. 8. 9,6. 7. 8. 9. 10,7. 8. 9. 10. 11,8. 9. 10. 11. 12, 9. 10. 11. 12. 1,10. 11. 12. 1. 2,11. 12. 1. 2. 3,12. 1. 2. 3. 4,完成一个循环;1 表示基础纹板
的第一根纬纱,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二根纬纱,以此类推,1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十二根纬纱;数字的个数表示经纱和纬纱每个循环的数量,此处共用60根纬纱,形成先后顺序1 60。即扩大后的纹板图左边数字是按基础图“取五进一”延长的。数字的个数表示纬纱的数量,此处共用了 60根纬纱,因此是将小花纹的纬向放大了 5倍。如此,该实施例实现了将原来花型的面积放大了 25倍。如果要想再扩大经纬向5倍,可以在现有的经纬扩大后排列数字上再进行扩大再进行取五进一可以在现有扩大后的边长再扩大5倍,形成更大的花型,是原小花型的边长 25倍,面积的625倍大花纹。实施例二
4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目的是将原来花型是顺穿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的小花纹经向放大5 倍,纬向顺序放大3倍,面积放大15倍,即N = 5,M = 3。具体做法是将经纱5根为一组,每组穿棕的规律是1. 2. 3. 4.5, 2. 3. 4. 5.6,
3.4. 5. 6. 7, 4. 5. 6. 7. 8, 5. 6. 7. 8. 9, 6. 7. 8. 9. 10,7. 8. 9. 10. 11,8. 9. 10. 11. 12, 9. 10. 11. 12. 1,10. 11. 12. 1. 2,11. 12. 1. 2. 3,12. 1. 2. 3. 4,完成一个循环;其中 1 表示第一框棕丝,2表示第二框棕丝,以此类推,12表示第十二框棕丝。数字的个数表示经纱的数量, 此处共用了 60根经纱,因此是将小花纹的经向放大了 5倍。扩大后的组织效果图上面穿经 (棕)数字是在基础组织图穿棕法的1 12顺穿基础上用“取五进一”法延伸扩大的。同理,纬纱是3根为一组,每组纬纱的纹板排列顺序是1. 2. 3,2. 3. 4,3. 4. 5,
4.5. 6,5. 6. 7,6. 7. 8,7. 8. 9,8. 9. 10,9. 10. 11,10. 11. 12,11. 12. 1,12. 1. 2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1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一根纬纱,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二根纬纱,以此类推,1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十二根纬纱;数字的个数表示纬纱每个循环的数量,此处共用36根纬纱,形成先后顺序1 36。数字的个数表示纬纱的数量,此处共用了 36根纬纱,因此是将小花纹的纬向放大了 3倍。即扩大后的纹板图左边数字是按基础图“取三进一”延长的。如此,该实施例实现了将原来花型的面积放大了 15倍。由于经向和纬向放大的倍数不同,属于非等比例放大,其生产的大提花图案与原来花型相比具有压扁的效果。其少数花纹在放大后发现浮长太长即连续排列的组织点太多时把连续太多组织点的中心组织点去掉,即可解决浮长太长问题,经纬同理,经浮长太多时去掉中心组织点, 纬浮长太多时加中心组织点。上述实施例中,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放大时,经向和纬向均有顺序渐进循环的过程,经向是“取N进一”延长,纬向是“取M进一”延长,从而使生产出的大提花边缘轮廓模糊,图案具有朦胧过度的效果,这是本发明方法较显著的特点。而且花纹扩大倍数越大,其边缘轮廓越模糊,尤其是设计浪花图案或天空彩云时,特别逼真。另外,本发明采取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设备价格低,车速高(现有的多臂织机通常车速可达650转/分以上),比现有的大提花织机的速度要高出4倍多,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原来小花纹为蓝本, 在原来纱线的经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N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N为经向所要放大的倍数;同时在原来纱线的纬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M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M为纬向所要放大的倍数; 生产所得的仿大提花图案面积即为原来小花纹图案面积的NXM倍,其中N是除1以外的并小于构成一个原小花纹的经纱数的任意奇数,M是除1以外的并小于构成一个原小花纹的纬纱数的任意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向和纬向等比例放大时,取值为N = M ;经向和纬向非等比例放大时,取值为N兴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要将原来花型的经纱顺穿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的小花纹等比例放大5倍边长,25倍面积,具体是将经纱和纬纱分别5根为一组,经纱每组穿棕的规律是1. 2. 3. 4. 5,2.3. 4. 5. 6,3. 4. 5. 6. 7......10. 11. 12. 1. 2,11. 12. 1. 2. 3,12. 1. 2. 3. 4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每组纬纱的纹板排列顺序是 1. 2. 3. 4. 5,2. 3. 4. 5. 6,3. 4. 5. 6. 7......10. 11. 12. 1. 2,11. 12. 1. 2. 3,12. 1. 2. 3. 4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其中对于经纱来说1表示第一框棕丝,2表示第二框棕丝,以此类推,12表示第十二框棕丝;而对于纬纱来说,1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一根纬纱,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二根纬纱,以此类推,1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十二根纬纱;数字的个数表示经纱和纬纱每个循环的数量,此处共用60根纬纱,形成先后顺序1 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来花型的经纬纱顺序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的小花纹经向放大5倍,纬向放大3 倍,面积放大15倍,具体是将经纱5根为一组,每组穿棕的规律是1. 2. 3. 4.5, 2. 3. 4. 5.6,3.4. 5. 6. 7......10. 11. 12. 1. 2,11. 12. 1. 2. 3,12. 1. 2. 3. 4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1 表示第一框棕丝,2表示第二框棕丝,以此类推,12表示第十二框棕丝,数字的个数表示经纱每个循环的数量;纬纱为3根为一组,每组纬纱的纹板排列顺序是:1.2.3,2. 3. 4,3. 4.5,4. 5.6,5. 6.7, 6. 7. 8,7. 8. 9,8. 9. 10,9. 10. 1,10. 11. 12,11. 12. 1,12. 1. 2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1 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一根纬纱,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二根纬纱,以此类推,12表示基础纹板的第十二根纬纱;数字的个数表示纬纱每个循环的数量,此处共用36根纬纱,形成先后顺序1 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现花纹在放大后浮长太长即连续排列的组织点太多时采用下述方法调整把连续排列的组织点的中心组织点去掉即可,其经纬向同理,经浮长太多时去掉中心组织点,纬浮长太多时加中心组织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多臂织机生产仿大提花图案的方法,其是以原来小花纹为蓝本,在原来纱线的经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N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N为经向所要放大的倍数;同时在原来纱线的纬向排列顺序进行渐进法组合,即每取M个数字前进一位数,顺序渐进,直至循环结束,其中M为纬向所要放大的倍数;生产所得的仿大提花图案面积即为原来小花纹图案面积的N×M倍。本发明方法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解决了在多臂织机上生产大提花面料的难题,而且还可生产出不同效果的大提花。
文档编号D03C19/00GK102321937SQ20111025658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谢广兴 申请人:福州华冠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