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74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软管构成,更具体地说,涉及使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在洗衣机本体的多个方向上特别是用得很多的洗衣机本体的左右方向上发生切换并保持的构成。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中,有的在洗衣机下方可以变更夹住排水软管的软管限位器的安装位置,从而改变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的左右朝向,从而使排水方向发生变更。这样的构成例子可参见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8-294600 (以下称“专利文献1”)。以下通过图5对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洗衣机中的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变更方法进行说明。图5为用于表示现有洗衣机中的排水软管伸出方向的变更方法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排水软管23的一端23a与被收纳在洗衣机的外壳12里面的盛水桶底部(图中未显示)相连接,且排水软管23的这一端被夹持在安装在外壳12的背面板12a 中的下部处的软管限位器24的夹住部25中。同时,排水软管23的夹持部27的另一端则可以以可装可拆的方式安装到位于外壳12的左右侧面板12b下部的安装孔46中,并被软管固定器26夹持。图5中示出的例子为,排水软管23的另一端被安装在外壳12右侧的侧面板12b的安装孔46中。以下用图5来说明变更排水软管23的安装位置和改变排水软管23的延长方向的操作。如图5所示,首先把洗衣机的外壳12横倒,将设在外壳12底部的、与盛水桶底部 (图中未显示)连接的排水软管23的一端23a具有规定距离Lb的软管限位器24以及设置在外壳12的侧板12b上的软管固定器26z中的夹持部25,27打开,使排水软管23松开。其次,将排水软管23穿过外壳12右侧侧面板12b上的安装孔46,拉入到外壳12 的内部。接着,使排水软管23的前端穿过外壳12的左侧侧面板12b上的安装孔46,往左外侧方拉出。这时,软管固定器26也被换装到左侧侧面板12b下部的安装孔46上。然后,将距盛水桶底部(图中未显示)连接的排水软管23的一端23a的左侧规定位置La处设置的软管限位器24以及设在外壳12的左侧侧面板12b上的软管固定器26中的夹持部25,27打开,将排水软管23夹住,这样就变更了排水软管23的伸出方向。还有,也有的滚筒式洗衣机中使用了将可伸缩性排水软管弯曲并保持成L字状、 并能使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发生旋转的保持器,这样可以使操作简化。其中的一例可参见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0-28799(以下称“专利文献2”)。下面结合图6说明这一专利文献2中的排水软管安装构成及安装位置的变更方法。图6为用来说明现有洗衣机中的排水软管伸出方向的变更方法的示意图。
首先对专利文献2中的洗衣机的排水软管的安装构成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用作排水软管的可伸缩软管本体1的一端与排水阀门34连接并固定,而且软管本体1的第一可伸缩部4在弯曲夹具10中基本上被弯曲成L字形后进行收容, 其管端的连接口 7固定在洗衣机本体(图中未示出)上。以下对变更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以改变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6所示,把洗衣机横倒,在洗衣机本体的底面上将软管本体1的连接口 7朝内部方向(图中的左侧)取下。其次,将排水阀34的伸出方向相对于轴线(图6中的点划线)进行改变,具体是从图6中的B方向看时,将弯曲夹具10顺时针(右方向)旋转180度。这时,收容在弯曲夹具10中的软管本体1中的第1蛇腹部4发生与顺时针方向(右方向)的弯曲相应的伸缩变形。接着,软管本体1的环状滑动部5以软管本体1的伸出方向作为中心轴,相对于弯曲夹具10的环状滑动部14朝顺时针方向(右方向)旋转。这样一来,软管本体1的伸出方向如图6中所示的那样从右侧变更到左侧。总之,无需从排水阀门34处拆下软管本体1,只要将连接口 7朝内部拆下,并旋转弯曲夹具10,就能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软管本体1的伸出方向的变更。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成为采用软管限位器24这一专门部件来固定住排水软管23,变更方向时需要把外壳12横倒后在底部通过变更软管限位器24的位置来实现。 这时,若为重量教轻的洗衣机,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工作的障碍还算少。可是,如果是像滚筒式洗衣机这样重量很重(很大)的情况,要想简单地把洗衣机横倒、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通常是很困难的。另外,采用专利文献1中的构成之后,由于使用了软管限位器24及软管关闭26等的其他部件,一旦将排水软管23拉进洗衣机的内部、变更伸出方向以后,有必要再次进行夹持作业。这样,变更排水软管23的伸出方向的工作变得复杂。并且,若出现排水软管23 夹持位置有偏差时,由于洗衣机的震动等作用,排水软管23上就会加上负荷,会产生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受到影响的问题。具体说来,由于排水软管23是从盛水桶等会发生震动的部件连接到设在洗衣机壳体等上的软管固定器或连接口上,从而将洗涤水排出到洗衣机的本体外,那么如果排水软管中专门用于吸收震动的松弛部分等的所定尺寸由于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变更而发生了变化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无法吸收震动、从而对排水软管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另一方面,上述的专利文献2公开的是通过旋转弯曲夹具10来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构成,由于不必进行排水软管的拉出及对推入等操作,专利文献1中的部分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是由于还是需要把洗衣机横倒,使洗衣机底面的弯曲夹具10旋转180度, 对于很重的滚筒式洗衣机,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操作困难这样的问题没被解决。还有,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示出的构成中,由于与排水软管连接的排水阀门34 设置在盛水桶的底部,与专利文献1中同样,洗衣机的震动也可能对排水软管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还有,由于专利文献1中使用了软管限位器24及软管固定器26、专利文献2中使用了弯曲夹具10等额外的部件来保持排水软管,零部件的数量增加了,从而也会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包括搭载在下部基板上的洗衣机本体;配置在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前下部的盖板;支承在所述洗衣机本体内部的盛水桶;通过转轴支承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旋转滚筒;控制排水的排水阀;设置在所述盛水桶底部与所述排水阀之间的盛水桶排出软管;由在所述下部基板上形成的左右纵壁部构成的中央槽部;从所述排水阀连接到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左侧排出口或右侧排出口中任意一个排出口上的排水软管;和设置在所述中央槽部的所述左右纵壁部上的梁状的限制梁部。其中,所述排水软管配置在所述中央槽部与所述限制梁部之间。这样,对于像滚筒式洗衣机那样重量沉的产品,不需要把洗衣机横倒后进行操作, 可以在直立状态下从洗衣机本体的前方变更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改变排水方向(譬如, 左右切换)。这样,不但能够缩短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作业时间,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本发明的话,可以实现一种能通过简单的结构和可靠的操作来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及保持排水软管的滚筒式洗衣机。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斜视图。图2为该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前面盖打开时的部分外观斜视图。图3为该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局部纵剖面图。图4为该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下部基板的部分平面图。图5为现有的洗衣机的排水软管的伸出身方向变更方法的说明图。图6为现有洗衣机中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变更方法的另一个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例。(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外表斜视图,图1中的一部分为透视图。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结构为,洗衣机本体51的前面板52 的中央处设有开关自如的门体53,洗衣机本体51设置在下部基板54上。在前面板52和下部基板54之间,设有可以朝洗衣机本体51的前方打开/关闭的前盖板55。下部基板54 的右侧面上设有右侧排出口 56,外部排水连接软管57与该排出口 56部分相连接。另外,在图1中的下部基板54的左侧面上,设有左侧排出口 58。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的滚筒洗衣机的前盖板打开时的内部构成进行具体描述。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前盖板打开时的局部外观斜视图。另外,图 2中示出的是排水软管60在机体内部配置在排水阀59和右侧排出口 56之间、进行右侧排水的例子。如图2中所示,打开的滚筒式洗衣机前盖板55后可以看到,在前面板52的下方处设有前面开口 61,通过前面开口 61,可以内部的排水阀59及与排水阀59等相联接的排水软管60等。并且,通过前面开口 61,就可以从洗衣机本体的前面板52侧进行改变排水软管60 的伸出方向的操作。下面通过图3来对本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排水软管周围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局部纵剖面图。如图3所示,滚筒式洗衣机的洗衣机本体51的内部设有旋转滚筒62,打开门体53 可向旋转滚筒62中投入需要洗涤的洗涤物。盛水桶63的外底部设有马达83,旋转滚筒62 借助马达83的旋转轴以可以自如旋转的方式支承在盛水桶63内。盛水桶63通过弹簧体 67及衰减减振器66等以摇动自在的方式进行防振支承。在盛水桶63的底部,设有譬如橡胶材料等的材质构成的排水筒64。所述排水筒 64与可弯曲自在、呈蛇腹状的盛水桶排水软管65的一端连接,盛水桶排水软管65的另一端与设置在下部基板54上方的排水阀59以及异物过滤器68连接。这里的排水阀59为用来开闭盛水桶63中的洗涤水的排水水路的开关,异物过滤器68用于在排水操作中除去排水中所含的异物。这样,盛水桶排出软管65的下游侧连接着排水阀59以及异物过滤器68,排水阀 59以及异物过滤器68的下游侧连接着可伸缩弯曲的排水软管60。排水软管60的下游侧设置成与下部基板54的右侧排出口 56相联接。再者,排水软管60呈蛇腹形,用(比方说)加有橡胶的聚乙烯或有聚丙烯等的桡性树脂材料制成。这样,排水软管60就可以进行弯曲。在将盛水桶63内部的洗涤水进行排水时,打开排水阀59,盛水桶63内部的洗涤水首先流经上流侧的盛水桶排水软管65,然后流过排水软管59以及异物过滤器68,再从下游侧的排水软管60穿过右侧排水出口 60而排出。此时,如果执行脱水操作,由于衣服在旋转滚筒62里分布不平衡会使盛水桶63产生强烈震动,但是这样的震动会被能进行跟随的弯曲自在的蛇腹状盛水桶排水软管65所吸收。这样,可以使排水阀59、异物过滤器68和下游侧的排水软管60不直接受到盛水桶等的震动的影响。还有,如图3所示,在中央槽部的一对纵壁部之间设有呈梁状的限制梁部76(图4 后述),用于限制排水软管60向上方移动。这样,限制梁部76将会限制排水软管60松弛时朝上方移动,从而可以防止盛水桶63等发生震动时与盛水桶排水软管65发生碰撞。此外,如图3中所示,洗衣机本体51的内部还设有用于按压软管的突起部分77a、 77b。有了这样的结构之后,在变更伸出方向时不但可以使排水软管的下游侧的尺寸保持稳定,同时也可以对排水软管60起到定位作用(图4后述)。以下结合图4对排水软管60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滚筒式洗衣机下部基板的局部平面图。如图4中所示,排水软管60首先通过一个形成第1圆弧弯曲部70的弯曲部与排水阀59及异物过滤器68的连接部69相连接,其次,排水软管60通过形成从图4中的中心线A-A向右侧大弯曲的、排水软管60上的第2圆弧弯曲部72的弯曲部与安装在右侧排出口 56的软管接头73相连接。并且,排水软管60的第1圆弧弯曲部70及第2圆弧弯曲部72 通过沿着滚筒式洗衣机平面方向的中心线A-A形成的大致呈直线的部分(包括直线部)71 互相连接。另外,排水软管60与软管接头73之间通过比方说粘接或者嵌合构成一体,构成一个组件。排水软管60中的直线部分71被配置成穿过中央槽部74的内部,所述中央槽部74 是由与下部基本板54形成一体的左右纵壁部75a,75b形成的,这一中央槽部74最好设置在洗衣机本体的中央,与设在洗衣机本体51的下部基板54上的右侧排出口 56及左侧排出口 58大体上等距离(包含等距离)。这样一来,譬如形成第2圆弧弯曲部72的弯曲部的形状不会随安装方向的变化而作变化,无论朝哪个方向安装,都能防止排水软管60可靠性的降低。再者,如果排水软管60可靠性等不受影响,也不一定非得将中央槽部74设置成与右侧排出口 56和左侧排出口 58等距离,只要设置在能维持弯曲形状的位置上即可。在图4中所示的排水软管60的上方,在构成中央槽部74的左右纵壁部75a,75b 之间,还设有与之形成一体的呈梁状的限制梁部76。这样,排水软管60可以被设置成从中央槽部74与限制梁部76之间穿过,从而可以防止排水软管60的略呈直线的部分71从中央槽部74往上(盛水桶63 —侧)脱出。在相对于设置在左右纵壁部75a,75b上的限制梁部76靠近排水软管60的上流侧 (排水阀59 —侧),设有从左右纵壁部75a,75b凸出且与之形成一体的软管按压突起77a、 77b。而且,这一对软管按突起77a、77b的尖端处形成的间隙部78被设置成比排水软管60 外径稍小的尺寸。这样,只要将具有桡性的排水软管60的外径宽度稍稍按扁一些,就可以将排水软管60从上方按入到间隙部78内,实现定位。借助于中央槽部74的底面及软管按压突起 77a、77b,就能将排水软管60固定在下部基板54的中心线A-A部分上。其结果为,就可以正确地设定从间隙部78到排水软管60的下游侧的第2圆弧弯曲部72及以后的长度尺寸。另外,在排水软管60的第2圆弧弯曲部72的下游侧的前端处具有连接成一体的软管接头73,软管接头73安装在下部基板54的右侧面80上的右侧排出口 56的内表面一侧。并且,软管接头73通过设置在外侧的吐出筒81还与外部排水连接软管57连接。这时, 软管接头73利用洗衣机本体51的右外方拧入的小螺丝79固定在下部基板54的右侧面80 的右侧排出口 56附近。因此,通过从外边侧拧松小螺丝79,就能很容易地从洗衣机本体51的里面拆下软管接头73。下面利用图4对变更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改变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操作进行说明。另外,图4中所说明的是将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从设定为右侧的状态变更到左侧。首先,如图2中所说明的那样,在洗衣机本体51的直立状态下将前盖板55朝前方 (图4的下方)打开。接着,从洗衣机本体51的右外侧拧松小螺丝79,拆下软管接头73。其次,自洗衣机本体51的前方将排水软管60及软管接头73拉入到洗衣机本体51 的内部。其次,从打开的前盖板55的开口部,利用排水软管60的桡性将第2圆弧弯曲部72向左方弯曲超过180度,形成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的第3圆弧弯曲部82,并将软管接头73 从内侧安装到下基板54的左侧面84上的左侧排出口 58上。然后,再从洗衣机本体51的左外方用小螺丝79把软管接头73固定在左侧排出口 58附近。这样,不需要把洗衣机本体 51横倒,在直立状态下就能容易地转换排水软管60伸出方向。以下对具有上述构成的滚筒洗衣机中的各构成要素的作用与效果进行说明。首先,在搭载在下部基板上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洗衣机本体中,通过打开设在洗衣机本体的前下部的开闭自由的前盖板55,不需要把洗衣机横倒,就能从前面对洗衣机的内部配管的安装位置进行变更作业。另外,用来变更洗涤水等的排水方向的排水软管能够通过盛水桶排水软管65与会发生震动的盛水桶相分离,因此在滚筒洗衣机运转时不会直接受到盛水桶震动的影响。其效果为,即使譬如排水软管60的安装操作中稍有些误差,盛水桶的震动也不会传递到排水软管60上,因此很少会对排水软管60的可靠性的产生大的影响。还有,排水软管60在沿着下部基板54的中心线A-A形成一体的中央槽部74及从左右突出的软管按压突起77a、77b的作用下被定位、保持住,因此排水软管60下游侧的第 2圆弧弯曲部72以后的长度能够被正确地设定。此外,通过在中央槽面74的上表面上设置的呈梁状的限制梁部76,可以防止排水软管60从中央槽部74往上(盛水桶方向)脱出。这样,排水软管60朝左右的伸出方向的变更操作能够更加稳定地进行。还有,位于排水软管60的最下游侧的软管接头73是从洗衣机本体51的内部一侧装载到下部基板54的右侧排出口或左侧排出口上,再从外部利用小螺丝79连接固定到下部基板54上。这样,在变更排水软管60的左右伸出方向时,只需拧下和拧上螺丝79即可, 排水软管60上的软管接头73的装拆操作变得非常简单。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话,可以更加地决定和保持排水软管的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因变更排水软管60的伸出方向的操作偏差防止排水软管与其他部件(盛水桶排水软管等)发生接触。这样,即使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发生了变更,也能够长时间确保排水软管的可靠性,同时也能提高排水构造的稳定性。还有,采用本实施例之后,即使像滚筒式洗衣机那样机体重量很重,也不需要把洗衣机横倒,在直立放置的状态下就能从洗衣机本体前方变更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改变排水方向(譬如,左右方向)。这样,不但可以缩短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变更操作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利用一对软管按压突起来确定排水软管的位置的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譬如,也可以在下部基板上形成带有半圆状凹部的一个软管按压突起,再将排水软管按入到凹部中,也能使其定位。本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以左右纵壁部构成的中央槽部的例子,但本发明也不限于这个实施例。譬如,也可以相对于下部基板设置朝向上方的壁部,在壁部的左右设立一对的梁状的限制梁部。总之,左右和上下等的说法只是容易理解说明的方式表现,只要是能实现与中央槽部、限制梁部及软管按压部具有同等功能的构成,位置关系不需特别限制。另外,本实施例中充分考虑了操作性,以在洗衣机前面设置的前盖板的例子作了说明,但是很显然,盖板设置在洗衣机的背面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设置的话,不但可以提高洗衣机的外表的美观性,同时还能防止由用户的无意的打开。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包含下部基板上搭载的洗衣机本体;配置在洗衣机本体的前方下部的盖板;洗衣机本体内部支撑的盛水桶;盛水桶内轴支撑的旋转滚筒;控制排水的排水阀;盛水桶底部与排水阀间设置的盛水桶排出软管;在下部基板处形成的左右纵壁部构成的中央槽部,从排水阀到与洗衣机本体的左侧排出口或右侧排出口中任意一个排出口连接的排水软管;中央槽部的左右的纵壁部设置的房梁限制梁部结构。排水软管配置在中央槽部与限制梁部之间的结构。这样,即使像滚筒式洗衣机一样地机体重量很重,也不用把洗衣机横倒,在直立放置的状态下,从洗衣机本体前方就能变更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改变排水方向(譬如,左右切换)。这样,不但可以缩短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的变更操作的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本发明中通过在排水软管中位于规制梁部的上流侧的、左右的纵壁部设有按压排水软管的突起来将排水软管保持住,这样能够更加确实地确定排水软管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其效果是,可以防止变更排水软管的排水的伸出方向时的操作偏差,从而能够稳定地变更排水软管的伸出方向。还有,本发明含有至少一对用于按压软管的突起结构,在这一对软管按压突起之间,设有比排水软管的外径小的间隙,这样能更加可靠地决定排水软管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还有,本发明中的盛水桶排水软管呈可伸缩弯曲的蛇腹形状,这样,传递到排水软管上的盛水桶振荡能被吸收掉。还有,本发明的排水软管至少在中央槽部的下游一侧具有能弯曲的弯曲部,这样就能容易地改变排水软管的安装位置。还有,本发明中的中央槽部被设置在与洗衣机本体上左侧排出口和右侧排出口等距离的洗衣机机体的中央。这样,即使不调整排水软管在中央槽部之后的下游一侧的长度, 也能容易地变更伸出方向。
9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载在下部基板上的洗衣机本体;配置在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前下部的盖板; 支承在所述洗衣机本体内部的盛水桶; 通过转轴支承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旋转滚筒; 控制排水的排水阀;设置在所述盛水桶底部与所述排水阀之间的盛水桶排出软管; 由在所述下部基板上形成的左右纵壁部构成的中央槽部;从所述排水阀连接到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左侧排出口或右侧排出口中任意一个排出口上的排水软管;和设置在所述中央槽部的所述左右纵壁部上的梁状的限制梁部, 其中,所述排水软管配置在所述中央槽部与所述限制梁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软管相对于所述规制梁部的上流侧,所述左右的纵壁部上设有用于使排水软管保持固定的软管按压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要求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为所述软管按压凸起至少为一对构成, 在所述的一对软管按压突起之间,设有比所述排水软管的外径稍小的间隙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为所述盛水桶的排水软管呈蛇腹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为所述排水软管至少在所述中央槽部的下游侧具有可以弯曲的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其特征为所述中央槽部设置在与所述洗衣机本体的所述左侧排出口和所述右侧排出口等距离的所述洗衣机本体中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包括搭载在下部基板上的洗衣机本体;配置在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前下部的盖板;支承在所述洗衣机本体内部的盛水桶;通过转轴支承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旋转滚筒;控制排水的排水阀;设置在所述盛水桶底部与所述排水阀之间的盛水桶排出软管;由在所述下部基板上形成的左右纵壁部构成的中央槽部;从所述排水阀连接到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左侧排出口或右侧排出口中任意一个排出口上的排水软管;和设置在所述中央槽部的所述左右纵壁部上的梁状的限制梁部。其中,所述排水软管配置在所述中央槽部与所述限制梁部之间。
文档编号D06F39/08GK102454090SQ20111031838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寺井谦治, 松冈真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