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43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生产工艺中的预氧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对原丝接头行预氧化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聚丙烯晴基(PAN)原丝生产碳纤维的工艺中,原丝的预氧化是很关键的一个工艺过程,预氧化的目的是使PAN原丝的线型大分子链经预氧化处理后变为耐热梯形结构, 不熔不燃,然后才能进入碳化炉进行高温碳化处理,从而得到高性能的碳纤维。但是预氧化过程中,因为预氧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所以经常会发生因蓄积在原丝纤维中的热量来不及被带走而起火的事故。众所周知,原丝质量不过关造成的乱丝毛丝是起火的重要原因,经我们生产总结研究发现,原丝接头部位由于原丝相互重叠交织,预氧化过程中热量更不容易被带走,并且此处厚度也相应比正常部位厚一些,处理过程中由于与设备的摩擦,很容易产生毛丝乱丝,造成原丝接头部位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起火。这带来的后果是,增加了原丝预氧化生产工序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原丝接头部位容易起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从而解决正常生产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该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上下炉体可分开,操作方便,利于生产化应用,适用于1K-320K不同规格原丝接头的预
氧化处理。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设有上炉体、下炉体,上炉体内部设有集风器,下炉体设有送风器,送风器下部气体进口直接和风机出口连接,内部上循环风管位于上炉体内部,内部下循环风管位于下炉体内部,所述内部上、下循环风管在炉内构成一个回路,内部下循环风管上设置废气排出系统、加热装置、新鲜空气补充风管和上述风机。上、下炉体内设有保温层。上、下炉体之间设置炉体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为耐高温弹性Z型密封结构,所述密封部件为耐高温软硅橡胶或氟橡胶。上炉体设有起吊装置,方便原丝接头部位随时放入炉体进行预氧化处理;上下炉体之间是由耐300°C高温硅橡胶或氟橡胶材质构成的弹性Z型结构炉体密封部件,该结构为可以有效的防止装置工作时炉内热气体的外泄;内部上下循环风管内侧设有密封部件,防止循环风通过上下炉体接缝向炉体内部泄露;上、下炉体两端头各设有炉口密封部件,炉口密封部件为耐300°C高温的软硅橡胶或氟橡胶材质,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不伤害原丝。设有丝束张力施加装置,该装置夹紧丝束的同时,作用于丝束一定张力,并可调节张力大小。送风器设置在下炉体,集风器设置在上炉体,通过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内部循环风管将送风器和集风器连接成为循环回路,双吸入循环风机安放在内部循环管的最下部,加热器安放在内部循环风管里,循环风管上设置有新鲜空气补充管,可以随时补充新鲜空气,循环风管上还设有废气排出系统接口,可定量排出废气,8-10支热电偶均布在集风器侧炉体内腔截面上,温控装置根据热电偶所测温度对加热器进行温度控制,控制系统则控制循环风机风量、新鲜空气补充管和废气排出系统接口阀门的开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本装置预氧化处理后的原丝接头,在进入正常生产的预氧化炉中时,已经具备了不熔不燃的性能,从而降低了原丝在预氧化炉中起火燃烧的可能性,增强了原丝预氧化生产工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K向视图;图3为实用新型中上下炉体间Z型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张力施加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上下循环风道间的密封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一种对原丝接头行预氧化处理的装置,设有上炉体8,下炉体3,上炉体设有保温层9,下炉体也设有同样的保温层,上炉体下部设有Z型弹性密封7,下炉体设有与之对应的Z型弹性密封5,上炉体内部设有集风器13,集风器顶端气体出口做成了可使气体平稳流动的对称喇叭口 12,下炉体设有送风器18,送风器18下部气体进口直接和风机19出口连接,内部上循环风管10位于上炉体内部,内部下循环风管M位于下炉体内部,内部上、下循环风管10和M在炉内构成一个回路,内部上、下循环风管10和M之间的密封除借助了上述Z字形密封,还借助了由圆弧形密封条25和内部上循环风管10的向内折边构成的插接胀紧密封结构,具体结构见图5,内部下循环风管M上面由上而下依次设有废气排出系统接口阀16、加热器17、新鲜空气补充风管1、双吸入循环风机19,两束原丝通过接丝器接完接头后,用吊具通过吊耳11将上炉体8吊起,将原丝丝束14接头部位放入炉腔,放下上炉体8,待Z型弹性密封7和5吻合以及圆弧形密封条25和内部上循环风管10的向内折边插入胀紧后,用螺栓6将上炉体8和下炉体3把紧,同时上下炉体炉口的炉口密封部件15在螺栓把紧力作用下,将丝束紧紧的压合在一起,减少了炉内热气体以及风道内热气体的外泄, 张力施加装置中的液压缸21将丝束14顶紧固定,弹簧23对丝束14施加一定张力,弹簧张紧力可调节,新鲜空气补充管1上的进气阀适当开启,开启双吸入循环风机19,开启加热器 17,经过加热器17加热的热气体通过送风器18进入炉腔,垂直的吹向丝束接头部位,使丝束接头部位充分预氧化,变为不熔不燃的氧化纤维,然后热空气再由由集风器13收集到内部循环风管,操作过程中风机19风量、转速、阀门开度都是由控制系统27根据丝束接头的氧化处理状态进行调节,温控装置沈根据测温用热电偶观测得的温度,随时调整控制加热器17的加热温度,使原丝接头达到不熔不燃状态后,加热器18停止加热,待炉体冷却后, 双吸入循环风机19停止运转,吊起上炉体8,取出丝束即完成装置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设有上炉体、下炉体,其特征在于上炉体内部设有集风器,下炉体设有送风器,送风器下部气体进口直接和风机出口连接,内部上循环风管位于上炉体内部,内部下循环风管位于下炉体内部,所述内部上、下循环风管在炉内构成一个回路,内部下循环风管上设置废气排出系统、加热装置、新鲜空气补充风管和上述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炉体上设有起吊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炉体内设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炉体之间设置炉体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为耐高温弹性Z型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圆弧形密封条和内部上循环风管的向内折边构成的插接胀紧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件为耐高温软硅橡胶或氟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丝束张力施加装置,该装置夹紧丝束的同时,作用于丝束一定张力,并可调节张力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集风器顶端气体出口做成可使气体平稳流动的对称喇叭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温控装置调整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双吸入循环风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下炉体两端头各设有炉口密封部件,炉口密封部件为耐300°C高温的软硅橡胶或氟橡胶材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控制系统控制循环风机风量、新鲜空气补充管和废气排出系统接口阀门的开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生产工艺中的预氧化装置,解决未经处理的原丝进入正常的氧化工序后容易起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PAN原丝接头进行预氧化的装置,其设有上炉体、下炉体、双吸入循环风机、加热器、送风器、集风器、内部上循环风管、内部下循环风管、新鲜空气补充风管、废气排出系统、温控装置、控制系统、炉体密封部件、内部循环风管密封部件、炉口密封部件、丝束张力施加装置,上炉体设有起吊装置,方便原丝接头部位随时放入炉体进行预氧化处理。经过本装置预氧化处理后的原丝接头,在进入正常生产的预氧化炉中时,已经具备了不熔不燃的性能,从而降低了原丝在预氧化炉中起火燃烧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D01F9/22GK201990786SQ20112000767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
发明者代春雷, 司继松 申请人: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