锭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8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锭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倍捻锭子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锭盘。
背景技术
现有倍捻锭子的锭盘,材质是钢,车加工后,表面发黑处理或不处理,其不足之处是1、重量比较重,高速旋转时耗能比较大。2、容易生锈,铁锈掉入锭子锭胆内,损坏锭子;产生铁锈后,锭子平衡受到影响,使锭子震动加大。以上不足之处制约了锭子朝节能、质量提升方面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锭盘,其基体由铝合金制成,表面设有氧化层,氧化层分为阻挡层、多孔层。具体为以铝合金为基体的表面设有与其结为一体的阻挡层,改阻挡层的外表面设有多孔层。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锭盘,包括基体, 所述基体上设有氧化层,氧化层设在基体的表面;氧化层分为阻挡层与多孔层,多孔层位于阻挡层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重量比原先的钢锭盘轻,从而在同等转速下耗能减少,表面设有氧化层,从而不会生锈,并增加了耐磨性且铝合金的制造工艺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锭盘,通过在基体1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从而使其在基体1表面方向生成多孔层3的同时,也向基体1内部方向生成较致密、硬度高的阻挡层2,阻挡层2与多孔层3共同组成氧化层,多孔层3位于阻挡层2的外面。所述的阻挡层2与基体1结为一体,阻挡层2的厚度为lOum-lOOum,多孔层3形成在阻挡层2的外表面。锭盘的基体1有一内层4,因为内层4要与图2中所示的锭杆5配合,且要配合紧密,为保证配合精度,基体 1的内层4处不设氧化层。如图2所示,锭杆5紧配于锭盘基体1的内孔中,传动带6紧靠锭盘的外沿移动, 使锭盘带动锭杆5作高速转动。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同或等同的技术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锭盘,包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氧化层,氧化层设在基体的表面;氧化层分为阻挡层与多孔层,多孔层位于阻挡层的外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锭盘,它包括基体,基体上设有氧化层,氧化层设在基体的表面;氧化层分为阻挡层与多孔层,多孔层位于阻挡层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重量比原先的钢锭盘轻,从而在同等转速下耗能减少,表面设有氧化层,从而不会生锈,并增加了耐磨性且铝合金的制造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D01H7/08GK201952549SQ20112005904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丁亚明, 曹燕 申请人:江丽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