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26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织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织机的径丝往复开交的方式一般采用综丝杆式,需由两个传动分别提供给内外两组综丝杆,达到相互错开的开交,则需设置两组摇动杆对综丝杆进行传动,结构复杂,不利于维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只需一组综丝杆有动力的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具有径丝开交装置,所述的径丝开交装置中央具有凸轮,所述的凸轮外圈上具有一圈螺旋凸缘,径丝开交装置还具有多根摇动杆,每根摇动杆相对圆织机的径向设置,并且摇动杆上具有摇动支点,摇动杆靠近凸轮的一端具有两个滚轮,并且所述的两个滚轮均与螺旋凸缘滚动连接;还具有多个与每根摇动杆相对应的综丝杆组,所述的综丝杆组由一根外综丝杆和一根内综丝杆组成,所述的外综丝杆和内综丝杆相对设置,并且外综丝杆与内综丝杆的相对面上均具有齿条,齿条之间具有与齿条滚动连接的齿轮,所述的摇动杆与内综丝杆或外综丝杆转动连接.为了减小滚动阻力,作为优选,所述的滚轮对称分布在摇动杆中心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凸轮的凸缘只需一条,摇动杆只需一根,即可带动一组综丝杆的往复运动,节约了一半制造成本,并且增强了齿轮的结构,操作方便,节省上下空间,利于维护,易损件相对减少。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凸轮,11、凸缘,2、摇动杆,21、摇动支点,22、滚轮,3、内综丝杆,31、齿条,4、 外综丝杆,5、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具有径丝开交装置,径丝开交装置中央具有凸轮1,凸轮1外圈上具有一圈螺旋凸缘11,径丝开交装置还具有多根摇动杆2,每根摇动杆2相对圆织机的径向设置,并且摇动杆2上具有摇动支点21,摇动杆2靠近凸轮1的一端具有两个滚轮22, 并且两个滚轮22均与螺旋凸缘11滚动连接,滚轮22对称分布在摇动杆2中心线的两侧;还具有多个与每根摇动杆2相对应的综丝杆组,综丝杆组由一根外综丝杆4和一根内综丝杆3组成,外综丝杆4和内综丝杆3相对设置,并且外综丝杆4与内综丝杆3的相对面上均具有齿条31,齿条31之间具有与齿条31滚动连接的齿轮5,摇动杆2与内综丝杆3或外综丝杆4转动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径丝开交装置,所述的径丝开交装置中央具有凸轮(1),所述的凸轮(1)外圈上具有一圈螺旋凸缘(11),径丝开交装置还具有多根摇动杆(2),每根摇动杆(2)相对圆织机的径向设置,并且摇动杆(2)上具有摇动支点(21),摇动杆(2)靠近凸轮(1)的一端具有两个滚轮(22),并且所述的两个滚轮(22)均与螺旋凸缘(11)滚动连接;还具有多个与每根摇动杆(2)相对应的综丝杆组,所述的综丝杆组由一根外综丝杆(4 )和一根内综丝杆(3 )组成,所述的外综丝杆(4 )和内综丝杆(3 )相对设置,并且外综丝杆(4)与内综丝杆(3)的相对面上均具有齿条(31),齿条(31)之间具有与齿条(31)滚动连接的齿轮(5),所述的摇动杆(2)与内综丝杆(3)或外综丝杆(4)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22)对称分布在摇动杆(2)中心线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具有径丝开交装置,径丝开交装置中央具有凸轮,凸轮外圈上具有一圈螺旋凸缘,径丝开交装置还具有多根摇动杆,每根摇动杆相对圆织机的径向设置,并且摇动杆上具有摇动支点,摇动杆靠近凸轮的一端具有两个滚轮,并且两个滚轮均与螺旋凸缘滚动连接;还具有多个综丝杆组,综丝杆组由一根外综丝杆和一根内综丝杆组成,外综丝杆与内综丝杆的相对面上均具有齿条,齿条之间具有齿轮,摇动杆与内综丝杆或外综丝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齿轮往复综丝杆式圆织机,凸轮的凸缘只需一条,摇动杆只需一根,节约了一半制造成本,并且增强了齿轮的结构,操作方便,节省上下空间,利于维护,易损件相对减少。
文档编号D03D37/00GK202323235SQ2011204281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曾华良 申请人:曾华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