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07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边机,尤其涉及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皮革等工件油边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工操作的,这种油边工艺,工作效率低,上油不均匀;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自动油边的设备,但是这种自动油边机一般都是采用工料通过式或是模拟人手操作的方式,除了只能对规则形状的皮革进行油边之夕卜,还必须经过多道工序进行,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形状或者弧形角部的油边就更为费时了,而且,现有的自动油边机大多是半自动的,很多工作必须通过人工介入来实现各个工序之间的配合,效率低下,在油边的过程中还不能够避免工件的错位问题,也就是说在工件进行油边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错位,导致定位不精确,进而影响了油边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很好地避免工件错位,实现精确定位的自动油边机,该油边机并且能够对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进行均匀油边,定位精确。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包括
机架;
安装于机架上的油边头组件,所述油边头组件包括油嘴头以及用于实现油嘴头的二维运动的机械轴;
用于实现油边定位的工件定位装置,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油边头组件下,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柱和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柱设置于工件定位装置的侧边,所述定位气缸用于实现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进行上下移动;以及,
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用于控制油边头组件的油边过程,并控制定位气缸与油边头组件实现工件油边的定位配合。其中,所述机架属于油边机的主体结构;所述油边头组件用于实现对工件的油边,具体包括油嘴头和机械轴,油嘴头用于实现喷油,而机械轴主要用于实现油嘴头在X轴和Y轴上的二维运动,以符合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的均匀油边;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属于可拆卸出来的装置,用于放置工件并实现对工件在油边过程中的定位,避免了在油边过程中的错位问题,所述工件定位装置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工件,也称工件放置面;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实现对工件卡住和定位的定位柱,以及用于实现工件放置面上下移动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柱即高于工件放置面的柱形构件,用于卡挡住工件避免错位;在工件油边过程中,所述定位气缸控制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实现向下移动,增加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之间的落差,很好地避免工件的错位;在工件油边完成之后,所述定位气缸控制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实现向上移动,减小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之间的落差,便于把油边完成后的工件取下。
所述控制构件用于控制油边头组件的油边过程,并控制定位气缸与油边头组件实现工件油边的定位配合,具体为在油边开始的时候,控制构件控制定位气缸给工件定位装置输送能量,进而使得工件定位装置的工件放置面向下运动,通过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的错差实现很好的定位,定位好之后,控制构件控制油边头组件实现油边;而在油边完成后,控制构件控制工件定位装置的工件放置面向上运动,通过减小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之间的错差实现对工件的取下,并等待下一工件的油边开始。这是一个工件的完整的油边过程,中间的工序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油边头组件、工件定位装置和控制构件形成一个完整、联动的油边过程,在对工件的油边过程中,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控制构件控制定位柱和定位气缸的工作,能够很好的避免在油边过程中的错位问题,定位精确,油边产品质量高,能够对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等工件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实现均匀、自动的油边过程。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柱设置于工件放置面的弧形角部。所述工件放置面的形状主要是用于配合工件的形状,所述工件放置面的弧形角部,也就是在工件放置面上存在着弧形拐弯的角部,同时也是工件的弧形拐弯部,在这个地方设置定位柱,便能够以最少数量的定位柱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定位精确程度高,工件不错位。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机架内的风泵,所述工件定位装置上的工件放置面设置有风孔,所述风孔与风泵相连接,在油边过程中,风孔通过风泵吸住需要油边的工件;油边完成后,风泵停止工作。所述工件定位装置上的工件放置面用于放置需要油边的工件,而工件放置面设置有风孔,在油边的过程中,风泵能够通过风孔形成一个风的吸力,吸住工件定位装置上的工件,进而能够在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落差的基础上,吸住需要油边的工件,更进一步实现定位精确的油边控制;在油边完成后,风泵停止工作,对于工件的吸力便会消失,此时,通过工件放置面的上移运动便能够轻易取走已油边好的工件,等待放入下一个工件便能再次完成同样的油边操作。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孔在工件定位装置的工件放置面上呈对称式设置。工件定位装置的工件放置面上设置有风孔,所述风孔呈对称式设置,即根据工件的形状呈对称设置,优选为从工件形状的外围到内围呈对称设置,这样便能够通过相互对称的吸力,使得工件的定位更为可靠,不会产生错位,提高的油边过程中的可靠性,非常好地避免了错位问题。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孔在工件定位装置的工件放置面上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所述风孔在工件定位装置上表面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即在工件外周/外围下方设置的风孔数量多于在工件内周/内围下方设置的风孔数量,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工件边沿的错位比工件中心的错位更容易发生。而相反地,只要工件边沿的吸力足够,即使工件中心的吸力很弱也能够非常好的实现避免错位的目的,本发明所述风孔在工件放置面上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正符合这一目的,进而能够更好地防止错位,同时能够节省风泵所需要提供的吸力,在不影响精确的定位效果的前提下还节省了能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嘴头与控制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油嘴头的喷油速度。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油嘴头的喷油速度,便于根据不同的油边需求或是工件材料进而控制油嘴头的喷油速度,提高了自定义的程度,人性化设计程度高。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嘴头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油孔,在油边过程中,所述油嘴头实现速度可调的自转运动。所述油嘴头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油孔,在油边过程中,所述油嘴头实现速度可调的自转运动,即在油边的时候,油边头组件控制油嘴头实现二维运动,同时油嘴头本身也在转动,其转动的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这样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油边的均匀性,提供油边的效率,省油。本发明所述油嘴头的喷油速度与油嘴头自身自转运动的速度相互配合,还能够大大提高油边的效率,既能够防止由于喷油的速度过快而导致的油边效·果不好,也能够防止由于喷油的速度太慢而导致的油边效率低,本发明油边均匀、效率高、提供了很好的人性化设计。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在机架上实现上下运动,并与油嘴头的二维运动相配合以形成对工件的三维油边控制。工件定位装置能够沿着机架轴向方向进行上下运动,相对于油嘴头的X轴和Y轴的二维运动而言,该工件定位装置的上下运动为Z轴运动,所述油嘴头在X轴和Y轴上运动以及工件定位装置在Z轴上的运动共同形成对工件的三维油边控制,在X、Y和Z三个方向上同时保证了精确的油边控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油边头组件、工件定位装置和控制构件形成一个完整、联动的油边自动控制,在对工件的油边过程中,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控制构件控制定位柱和定位气缸的工作,能够很好的避免在油边过程中的错位问题,定位精确,油边产品质量高,能够对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等工件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实现均匀、自动的油边过程。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风孔和风泵的吸力配合,进而在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落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精确的定位,所述风孔的设置方式灵活可变,节省能量;再进一步地,还能够通过油嘴头的喷油速度和自转速度,以及工件定位装置在Z轴上的运动以实现节能、自定义和人性化程度更高的自动油边机,油边均匀可控,定位精确,油边质量和效率高,过程可控。


图I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工件定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I :
如图I和图2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包括
机架10 ;
安装于机架10上的油边头组件20,所述油边头组件20包括油嘴头201以及用于实现油嘴头201的二维运动的机械轴201 ;
用于实现油边定位的工件定位装置30,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设置于机架10上、油边头组件20下,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包括定位柱302和定位气缸303,所述定位柱302设置于工件定位装置30的侧边,所述定位气缸303用于实现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302进行上下移动;以及,
控制构件50,所述控制构件50用于控制油边头组件20的油边过程,并控制定位气缸303与油边头组件20实现工件油边的定位配合。其中,所述机架10属于油边机的主体结构;所述油边头组件20用于实现对工件的油边,具体包括油嘴头201和机械轴201,油嘴头201用于实现喷油,而机械轴201主要用于实现油嘴头201在X轴和Y轴上的二维运动,以符合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的均匀油边;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属于可拆卸出来的装置,用于放置工件并实现对工件在油边过程中的定位,避免了在油边过程中的错位问题,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工件,也称工件放置面;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包括用于实现对工件卡住和定位的定位柱302,以及用于实现工件放置面上下移动的定位气缸303 ;所述定位柱302即高于工件放置面的柱形构件,用于卡挡住工件避免错位;在工件油边过程中,所述定位气缸303控制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302实现向下移动,增加定位柱302和工件放置面之间的落差,很好地避免工件的错位;在工件油边完成之后,所述定位气缸303控制工件放直面相对于定位柱302实现向上移动,减小定位柱302和工件放置面之间的落差,便于把油边完成后的工件取下。所述控制构件50用于控制油边头组件20的油边过程,并控制定位气缸303与油边头组件20实现工件油边的定位配合,具体为在油边开始的时候,控制构件50控制定位气缸303给工件定位装置30输送能量,进而使得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向下运动,通过定位柱302和工件放置面的错差实现很好的定位,定位好之后,控制构件50控制油边头组件20实现油边;而在油边完成后,控制构件50控制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向上运动,通过减小定位柱302和工件放置面之间的错差实现对工件的取下,并等待下一工件的油边开始。这是一个工件的完整的油边过程,中间的工序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确。所述控制构件50可以包含软件控制,如PLC等,而油边过程所需要的轨迹可以预先设定好,油边开始后便按照设定的轨迹进行自动的油边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例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油边头组件20、工件定位装置30和控制构件50形成一个完整、联动的油边过程,在对工件的油边过程中,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控制构件50控制定位柱302和定位气缸303的工作,能够很好的避免在油边过程中的错位问题,定位精确,油边产品质量高,能够对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等工件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实现均匀、自动的油边过程。本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柱302设置于工件放置面的弧形角部。所述工件放置面的形状主要是用于配合工件的形状,所述工件放置面的弧形角部,也就是在工件放置面上存在着弧形拐弯的角部,同时也是工件的弧形拐弯部,在这个地方设置定位柱302,便能够以最少数量的定位柱302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定位精确程度高,工件不错位。本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0内的风泵40,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上的工件放置面设置有风孔301,所述风孔301与风泵40相连接,在油边过程中,风孔301通过风泵40吸住需要油边的工件;油边完成后,风泵40停止工作。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上的工件放置面用于放置需要油边的工件,而工件放置面设置有风孔301,在油边的过程中,风泵40能够通过风孔301形成一个风的吸力,吸住工件定位装置30上的工件,进而能够在定位柱302和工件放置面落差的基础上,吸住需要油边的工件,更进一步实现定位精确的油边控制;在油边完成后,风泵40停止工作,对于工件的吸力便会消失,此时,通过工件放置面的上移运动便能够轻易取走已油边好的工件,等待放入下一个工件便能再次完成同样的油边操作。本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而工件定位装置3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本例所述风孔301在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 面上呈对称式设置。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上设置有风孔301,所述风孔301呈对称式设置,即根据工件的形状呈对称设置,优选为从工件形状的外围到内围呈对称设置,这样便能够通过相互对称的吸力,使得工件的定位更为可靠,不会产生错位,提高的油边过程中的可靠性,非常好地避免了错位问题。本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孔301在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上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所述风孔301在工件定位装置30上表面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即在工件外周/外围下方设置的风孔301数量多于在工件内周/内围下方设置的风孔301数量,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工件边沿的错位比工件中心的错位更容易发生。而相反地,只要工件边沿的吸力足够,即使工件中心的吸力很弱也能够非常好的实现避免错位的目的,本例所述风孔301在工件放置面上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正符合这一目的,进而能够更好地防止错位,同时能够节省风泵40所需要提供的吸力,在不影响精确的定位效果的前提下还节省了能量。实施例3
在实施例I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例所述油嘴头201与控制构件50相连接,所述控制构件50控制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所述控制构件50控制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便于根据不同的油边需求或是工件材料进而控制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提高了自定义的程度,人性化设计程度高。本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油嘴头201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油孔,在油边过程中,所述油嘴头201实现速度可调的自转运动。所述油嘴头201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油孔,在油边过程中,所述油嘴头201实现速度可调的自转运动,即在油边的时候,油边头组件20控制油嘴头201实现二维运动,同时油嘴头201本身也在转动,其转动的速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这样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油边的均匀性,提供油边的效率,省油。本例所述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与油嘴头201自身自转运动的速度相互配合,还能够大大提高油边的效率,既能够防止由于喷油的速度过快而导致的油边效果不好,也能够防止由于喷油的速度太慢而导致的油边效率低,本例油边均匀、效率高、提供了很好的人性化设计。实施例4 在实施例I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例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在机架10上实现上下运动,并与油嘴头201的二维运动相配合以形成对工件的三维油边控制。工件定位装置30能够沿着机架10轴向方向进行上下运动,相对于油嘴头201的X轴和Y轴的二维运动而言,该工件定位装置30的上下运动为Z轴运动,所述油嘴头201在X轴和Y轴上运动以及工件定位装置30在Z轴上的运动共同形成对工件的三维油边控制,在X、Y和Z三个方向上同时保证了精确的油边控制。本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油边头组件20、工件定位装置30和控制构件50形成一个完整、联动的油边自动控制,在对工件的油边过程中,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控制构件50控制定位柱302和定位气缸303的 工作,能够很好的避免在油边过程中的错位问题,定位精确,油边产品质量高,能够对不规则形状、弧形角部等工件进行精确的定位并实现均匀、自动的油边过程。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风孔301和风泵40的吸力配合,进而在定位柱302和工件放置面落差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精确的定位,所述风孔301的设置方式灵活可变,节省能量;再进一步地,还能够通过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和自转速度,以及工件定位装置30在Z轴上的运动以实现节能、自定义和人性化程度更高的自动油边机,油边均匀可控,定位精确,油边质量和效率高,过程可控。本例也适用于实施例3所述的自动油边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 安装于机架上的油边头组件(20),所述油边头组件(20)包括油嘴头(201)以及用于实现油嘴头(201)的二维运动的机械轴(202); 用于实现油边定位的工件定位装置(30),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设置于机架(10)上、油边头组件(20 )下,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 )包括定位柱(302 )和定位气缸(303 ),所述定位柱(302)设置于工件定位装置(30)的侧边,所述定位气缸(303)用于实现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302)进行上下移动;以及, 控制构件(50),所述控制构件(50)用于控制油边头组件(20)的油边过程,并控制定位气缸(303)与油边头组件(20)实现工件油边的定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02)设置于工件放置面的弧形角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0)内的风泵(40),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上的工件放置面设置有风孔(301),所述风孔(301)与风泵(40)相连接,在油边过程中,风孔(301)通过风泵(40)吸住需要油边的工件;油边完成后,风泵(40 )停止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301)在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上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301)在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上呈对称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301)在工件定位装置(30)的工件放置面上的设置方式为外密内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头(201)与控制构件(50)相连接,所述控制构件(50)控制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头(201)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油孔,在油边过程中,所述油嘴头(201)实现速度可调的自转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装置(30)在机架(10)上实现上下运动,并与油嘴头(201)的二维运动相配合以形成对工件的三维油边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头(201)与控制构件(50)相连接,所述控制构件(50)控制油嘴头(201)的喷油速度;所述油嘴头(201)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油孔,在油边过程中,所述油嘴头(201)实现速度可调的自转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油边头组件,所述油边头组件包括油嘴头以及用于实现油嘴头的二维运动的机械轴;工件定位装置,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油边头组件下,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柱和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柱设置于工件定位装置的侧边,所述定位气缸用于实现工件放置面相对于定位柱进行上下移动;以及,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用于控制油边头组件的油边过程,并控制定位气缸与油边头组件实现工件油边的定位配合。本发明能够对工件实现自动的油边过程,无需人工的介入,自动化程度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定位柱和工件放置面的落差很好地避免了工件的错位问题,定位精确,油边产品质量高。
文档编号C14C15/00GK102716839SQ20121020047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余前晋, 李伟, 杨红, 柳朝晖, 谢志强 申请人:深圳市合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