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缝编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非织造布的材料以化学纤维为主。化学纤维多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但其吸湿导湿性差,而且透气性也乏善可陈。针对化纤为主的非织造布的种种不足之处,近年来有很多相关专利对其提出了改进措施。比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1591846A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型整理织物的制作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后整理对于提升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这种后整理方式所获得的产品性能提升难以持久,在多次洗涤之后吸湿、透气性能明显下降。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46004A公开了一种具优良的保温和伸长特性及良好的耐洗涤性能的缝编织物,但这种织物的其他性能方面未有明显的提升。再如中国发明专利CN1332273A公开了一种羽绒纤维及其加工方法和应用,其产品具有柔软质轻、弹性好、吸湿保温性能好、结构均匀细致和外观质量好等特点,但是如果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抗菌效果其应用范围将会进一步被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快干、透气性良好并兼具永久抗菌保健功能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由底层和上层通过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该底层为以0wt%-2. 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40wt%-90wt%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_102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为以5wt%-7. 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5wt%_55wt%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102mm的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进一步,所述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进一步,所述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底层成型步骤、上层成型步骤以及组合成型步骤,该底层成型步骤是以0wt%-2. 5wt%的ES纤维和40wt%-90wt%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该上层成型步骤是以5wt%_7. 5wt%的ES纤维和5wt%_55wt%的漆纟仑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而成,该组合成型步骤则是缝编加固缝线,将上层和底层一起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而成,该底层为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为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进一步,该底层成型步骤中的ES纤维的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 ;该底层成型步骤中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102mm,该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进一步,该上层成型步骤中的ES纤维的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该上层成型步骤中的涤纶短纤维的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102mm。进一步,该底层成型步骤和上层成型步骤在对混合纤维进行梳理之前,都还包括开松和混棉的步骤。进一步,该底层的克重在100-200g/ m2,该上层的克重为50-150g/ m2。
进一步,所述缝编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缝编加固米用14-22针,针距尚为2_6mm。进一步,所述热轧工序为温度180_230°C,时间为3-8秒钟。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以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接触人体皮肤的吸湿底层,以涤纶短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排汗疏水上层,通过复合铺网、预针刺和缝编工艺,使吸湿内层和疏水表层形成吸湿排汗的通道。如此,通过本发明生产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具有吸湿排汗性能优异、透气性优良、永久抗菌保健等优点,其中,平均吸水率达到900%以上,洗涤50次后抑菌率仍可达85%以上;回潮率彡4% ;透气率彡650mm 该产品可广泛使用在鞋材、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图I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剖视图;图2A和图2B是以黑色墨水用滴管滴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A面吸湿内层,随即对A、B (B面为排汗疏水外层)面拍照的平面图;图3A和图3B是以黑色墨水用滴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B面排汗疏水外层,随即对A (A面为吸湿内层)、B面拍照的平面图。图中I—上层;2-底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一请参照图I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以2. 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70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作为底层2,以7. 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20wt%纤维细度为2D,纤维长度为51_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作为上层I,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的缝编丽心布。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的组分选择是以所有成分质量按100%计算,就是底层和上层总质量为100% ;其中,作为具备吸湿排汗功能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组分所占比重至少要在40wt%以上才能实现本发明产品所要求的吸湿排汗、透气性,但也不能大于90wt%,否则产品的手感就严重偏软。ES纤维必不可少,但也不宜超过10wt%,否则手感发硬而且严重影响透气性,对于涤纶短纤维的加入是为了降低产品的制造加工成本。本发明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缝编丽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底层成型步骤、上层成型步骤以及组合成型步骤,该底层成型步骤是以2. 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70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即形成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成型步骤是以7. 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20wt%纤维细度为 2D,纤维长度为51mm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而成,即形成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该组合成型步骤则是以上述成型出来的底层和上层,再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更具体地,该底层成型步骤,即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的喂入速度控制在l-3m/min。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④预针刺采用预针刺机对重叠完成的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纤网进行预针刺制成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具体地,该上层成型步骤,即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ES纤维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喂入速度控制在l_3m/min0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具体地,该组合成型步骤中的缝编工序采用缝编机对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和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上层进行缝编加固,缝编所用的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缝编加固采用18针,针距离为3mm。其中的热轧工序温度190°C,时间为5秒钟。实施例二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以80wt%纤维细度为2. 5D,纤维长度为51_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作为底层2,以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15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_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作为上层I,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的缝编丽心布。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缝编丽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底层成型步骤、上层成型步骤以及组合成型步骤,该底层成型步骤是以80wt%纤维细度为2. 5D、纤维长度为51_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即形成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成型步骤是以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15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mm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 经梳理、铺网后而成,即形成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该组合成型步骤则是以上述成型出来的底层和上层,再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具体地,该底层成型步骤,即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扁十字抗菌漆纟仑短纤维的喂入速度控制在l_3m/min。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④预针刺采用预针刺机对重叠完成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纤网进行预针刺制成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具体地,该上层成型步骤,即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ES纤维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喂入速度控制在l_3m/min0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具体地,该组合成型步骤中的缝编工序采用缝编机对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和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上层进行缝编加固,缝编所用的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缝编加固采用14针,针距离为2_。该热轧工序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90°C,时间为3秒钟。实施例三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缝编丽心布,以2. 5wt%纤维细度为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60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作为底层2,以7. 5wt%纤维细度为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30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mm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作为上层I,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的缝编丽心布。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底层成型步骤、上层成型步骤以及组合成型步骤,该底层成型步骤是以2. 5wt%纤维细度为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60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即形成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成型步骤是以7. 5wt%纤维细度为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30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_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而成,即形成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作为上层;该组合成型步骤是以上述成型出来的底层和上层,再配以加固缝
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更具体地,该底层成型步骤,即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的喂入速度控制在l-3m/min。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④预针刺采用预针刺机对重叠完成的ES纤维和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纤网进行预针刺制成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更具体地,该上层成型步骤,即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用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ES纤维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喂入速度控制在l_3m/min0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更具体地,该组合成型步骤中的缝编工序采用缝编机对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和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上层进行缝编加固,缝编所用的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缝编加固采用18针,针距离为3mm。其中的热轧工序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00°C,时间为5秒钟。实施例四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缝编丽心布,以90wt%纤维细度为2D、纤维长度为51_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作为底层,以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5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_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作为上层,再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的缝编丽心布。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本发明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底层成型步骤、上层成型步骤以及组合成型步骤,该底层成型步骤是以90wt%纤维细度为2D、纤维长度为51mm的 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即形成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成型步骤是以5wt%纤维细度为4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5wt%纤维细度为3D、纤维长度为51_的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而成,即形成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该组合成型步骤则是以上述成型出来的底层和上层,再配以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其中,所用的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所用的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具体地,该底层成型步骤,即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扁十字抗菌漆纟仑短纤维的喂入速度控制在l_3m/min。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④预针刺采用预针刺机对重叠完成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纤网进行预针刺制成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更具体地,该上层成型步骤,即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的工序包括①开松将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送入开松机,使其最大程度达到蓬松状态并均匀混合在一起。②梳理将开松完成的ES纤维和大化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通过喂棉系统喂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网;在此过程中室内温度控制在18-23°C,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梳理机的主锡林频率控制在600-800r/min,ES纤维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料喂入速度控制在l_3m/min0③铺网对梳理后纤网进行反复重叠到所需克重IOOg/ m2。该组合成型步骤中的缝编工序采用缝编机对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预刺无纺布底层和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上层进行缝编加固,缝编所用的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5D/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缝编加固采用18针,针距离为3_。其中热轧工序的工艺条件温度180°C,时间为3秒钟。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说明如下
一、平均吸水率、吸水时间检测依据IS018696-2006纺织品抗吸水率的测定,滚筒吸水试验;二、回潮率检测依据GB9994_200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三、透气率检测依据GB/T5453_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四、抑菌率检测依据ASTM E 2149-2001在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菌剂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本发明中所检测抑菌率是经过50次洗涤后非织造布的接触人体皮肤的扁十字 抗菌纤维为主的底层的抑菌率。 五、吸湿排汗模拟测试检测方法先以黑色墨水用滴管滴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A面吸湿内层,B面排汗疏水外层透出,测量A面滴入点直径和B面的透出点直径。再以黑色墨水用滴管滴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制备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B面排汗疏水外层,A面吸湿内层透出,测定B面滴入点直径和A面的透出点直径。由以上实施例制得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的各项指标如下表
指标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
平均吸水率一 976%942%' 1005%1056%
吸水时间一 I- 8s2. Os' 1.6sI. 3s
回潮率一 5. 1%4.2%" 5.6%6.2%
透气率(mm s-1)一 758675' 804892
抑菌率(大肠杆菌)一 93.8%91.2%' 94.4%96. 5%
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 88.6%87.3%' 89.7%91.8%
抑菌率(白色念¥菌)92.2%90.4%93. 5%95.6%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进行吸湿排汗模拟测试,请参照图2A和图2B所示,测得图2A中A面透入点直径约为0. 6cm,图2B中B面透出点直径约为2. 5cm ;另请参照图3A和图3B所示,图3B中B面透入点直径约为3. 2cm,图3A中A面透出点直径约为0. 55cm。从该模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由A面还是B面滴入墨水,始终B面滴入点的扩散面积是A面的4-5倍,证明A面具有亲水吸湿性能,B面具有疏水排汗功能。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其特征在于,由底层和上层通过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该底层为以Owt% -2. 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40wt% _90wt%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_102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的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为以5wt% -I. 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5wt% -55wt%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102mm的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的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其特征在于,所述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
4.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成型步骤、上层成型步骤以及组合成型步骤,该底层成型步骤是以Owt % -2. 5wt%的ES纤维和40wt% -90wt%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该上层成型步骤是以5wt% -I. 5wt%的ES纤维和5wt% -55wt%的漆纟仑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而成,该组合成型步骤则是缝编加固缝线,将上层和底层一起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而成,该底层为ES-扁十字抗菌涤纶混合纤维的预刺无纺布,该上层为ES-涤纶混合纤维的纤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底层成型步骤中的ES纤维的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 ;该底层成型步骤中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102mm,该ES纤维是皮层PE、芯层PP的双组份皮芯结构复合纤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层成型步骤中的ES纤维的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该上层成型步骤中的涤纶短纤维的纤维细度为2D-1 ,纤维长度为51-102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底层成型步骤和上层成型步骤在对混合纤维进行梳理之前,都还包括开松和混棉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底层的克重在100-200g/m2,该上层的克重为50-150g/m2。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编加固缝线为三叶形截面的7OT/70F吸湿排汗PET长丝缝线,缝编加固采用14-22针,针距离为2_6mm。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工序为温度180-230°C,时间为3-8秒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底层和上层通过加固缝线,经缝编机上双层复合缝编后再经热轧工序制成,该底层为以0wt%-2.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40wt%-90wt%纤维细度为2D-15D、纤维长度为51-102mm的扁十字抗菌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和预针刺而成,该上层为以5wt%-7.5wt%纤维细度为3D-5D、纤维长度为51mm的ES纤维和5wt%-55wt%纤维细度为2D-15D、纤维长度为51-102mm的涤纶短纤维的混合纤维经梳理、铺网后而成。本发明生产的吸湿排汗永久抗菌丽心布具有吸湿排汗性能优异、透气性优良、永久抗菌保健等优点。
文档编号D04H1/4382GK102953232SQ2012103249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王宝荣, 吴端, 王山英 申请人: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