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涉及医用纱布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纱布一般为纯棉纱织成平纹原布,经脱脂、漂白而成,具有吸水强、洁白、柔软的性能。适用于创伤包扎使用,可以协助控制出血、防止感染并吸收分泌物。随着我国医疗领域对高端医用敷料、功能性敷料的认知和需求的增强,高端敷料将成为推动敷料市场发展的驱动力。海藻酸广泛存在于棕色海藻中,从化学结构看是一种高分子羧酸,由β-D-甘露糖醛酸(简称M单元)和a-L-古罗糖醛酸(简称G单元)两种组分构成,因其为水溶性 的线型高分子材料,可通过湿法纺丝成纤维。海藻酸应用于创面修复的历史较早,早在1951年,Blaine等就探讨了使用海藻酸作为手术中的可吸收止血材料的可能性,同时发现海藻酸对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海藻酸生物敷料从天然海藻中提取,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没有任何毒性,因而海藻酸纤维生物敷料对人体无毒。海藻酸能够维持创面一个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海藻酸生物敷料止血性能良好,能很好地降低伤口的疼痛。1980年以来,海藻酸盐纤维纱布海藻酸纤维一般应用湿法纺丝,广泛应用于西方医疗界,许多临床研究已证明了这种纱布的优越性能,制备过程主要为将可溶性海藻酸盐(铵盐、钠盐、钾盐)溶于水中形成粘稠溶液,脱泡过滤后通过喷丝孔挤出到含有高价金属离子(镁离子除外,一般为钙离子)的凝固浴中,形成固态海藻酸钙纤维长丝。该长丝经过拉伸、水洗、干燥、卷曲形成纤维。目前市场上海藻酸钠纤维多是以无纺形式存在,几乎没有有纺的医用海藻酸钠纱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海藻酸钠纤维强度太低,比较硬脆。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的亲水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成纤性、成膜性、粘接性、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能,在纤维、薄膜、粘合剂和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PVA纤维的分子结构是(-CH2-CHOH- ) η,分子中含有大量的-OH基团,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并形成牢固的氢键结合,也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松散的络合。通过对PVA纤维改性处理,使它获得必要的抗水性和离子交换性能,用来制造具有镇痛性能的药棉和各种纺织材料。PVA的针织材料弹性高,易于敷在突出伤口的表面。专利CN 1978718Α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海藻酸/明胶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将海藻酸钠和明胶的共混纺丝液通过与钙离子等二价金属离子交联及在酸性条件下二者聚电解质效应来制备海藻酸/明胶共混纤维,可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交联度,提高纤维的断裂强度,从而改善海藻酸/明胶共混纤维物理机械强度,其用途主要是用来制造无纺布。专利CN 1858312Α公开了一种纤维素/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是,首先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得海藻酸钠粘性溶液,然后将该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纤维素黄酸酯混合制得纺丝原液,再经过纺丝与精炼步骤制得纤维素/海藻酸盐复合纤维。该复合纤维制得的织物,手感饱满,吸水性强,同时湿态下强度高,织物尺寸稳定性好,其用途适用于内衣、儿童服装等。大连工业大学的王晓在《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名为《海藻酸钠/聚乙烯醇/羟基磷灰石复合纤维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指出了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共混复合纤维能很好的提高纤维的强度和弹性,其主要用途在于污水处理方面。目前,海藻酸钠与PVA共混之后再交联,进一步提高复合纤维的机械性能还未见报道;利用复合纤维制成针织或有纺纱布也没有类似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具有很好的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 其特征在于它由海藻酸盐与聚乙烯醇共混或交联之后,经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纤维长丝(即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再经纺纱制成纱线,该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该产品具有高吸湿成胶性、整体易去除性、高透氧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吸收性,能很好的促进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上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别配制海藻酸盐(SA)溶液与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盐溶液的溶质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盐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9 :1-1 :1,将海藻酸盐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或在混合后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2)控制纺丝原液在25- 450C (最佳为40°C)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即纤维长丝);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500-7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680-950转/分,锡林速度为220-450转/分,道夫转速15-25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800-11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8500-110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得到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所述的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含任意两种)按任意配比的混合物,优选海藻酸钠和/或海藻酸钾,进一步优选海藻酸钠。所述的海藻酸盐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500000,优选数均分子量为50000-500000的海藻酸盐,进一步优选200000-500000的海藻酸盐。
所述的海藻酸盐(SA)溶液中海藻酸盐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O. 5%_5%,优选1%_3%。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0,优选50000-250000,进一步优选70000-150000的聚乙烯醇。所述的聚乙烯醇(PVA)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1%_15%,优选质量百分数浓度为7%-12%。所述的交联剂为氧化海藻酸钠、京尼平、戊二醛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含任意两种)按任意配比的混合物,优选氧化海藻酸钠和/或京尼平,进一步优选氧化海藻酸钠。所述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海藻酸盐质量的O. I - 2%。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的干重量为190_280g/m2,最 小断裂率为75-450N/50mm。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12-45 cN/dtex。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2. 5-15cN/dteX,纤维直径为10-50 μ m,湿断裂强度为2. 0-12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8_25%。以上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和织物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0311-2006、YY 0594-2006)。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PVA)共混纤维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是因为在共混纤维中PVA链上的-OH和海藻酸钠的-COO-、- OH形成了强烈的氢键,提高纤维的强力和弹性。由海藻酸钠与PVA形成的水凝胶有很高的血液相溶性,所以借助PVA的良好性能,通过共混或交联的方法可使海藻酸纤维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或加工性能。通过专业的纺纱技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纱线,进一步加工可生产得到医用纱布或医用绷带。现有技术表明,按照传统方法制备的海藻酸纤维都存在力学性能不高的缺陷,使得海藻酸纤维的可纺性与可编织性能差。按本发明上述步骤得到了力学性能很好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即海藻酸复合纤维),从而解决了酸纤维的可纺性与可编织性能。并且通过对普通棉纱布和海藻酸复合纱布的吸湿性、扩散性、透湿性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藻酸复合纱布作为医用敷料比传统的棉纱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单位质量海藻酸复合纱布的吸液率是棉纱布的3倍以上,其阻止液体扩散的性能更明显地体现了海藻酸复合纱布作为一种高科技医用敷料的性能优势。采用本方法制备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具有高吸湿成胶性、整体易去除性、高透氧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吸收性,能很好的促进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等优异性能,解决了目前海藻酸盐敷料只能是无纺而不能针织或有纺的问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方法制备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具有很好的强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I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 5%的海藻酸钠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8%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3 :1,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即纤维长丝,凝固液为2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 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6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900转/分,锡林速度为400转/分,道夫转速20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9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98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6cN/dteX,湿断裂强度为
5.5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0%。所述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25cN/dteX。步骤4)所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10g/m2,最小断裂率为220N/50mm。实施例2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I)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10%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4 I,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即纤维长丝,凝固液为1 丨%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6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850转/分,锡林速度为330转/分,道夫转速18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9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100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12cN/dteX,湿断裂强度为
10.5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22%。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40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20g/m2,最小断裂率为420N/50mm。实施例3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 5%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8%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3 1,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在混合后加入氧化海藻酸钠交联剂,其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O. 5%,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 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即纤维长丝,凝固液为2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6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900转/分,锡林速度为400转/分,道夫转速20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9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98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7. 3cN/dteX,湿断裂强度为6. 5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2%。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27. I 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15g/m2,最小断裂率为280N/50mm。实施例4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I)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10%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4 :1,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在混合后加入氧化海藻酸钠交联剂,其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1%,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凝固液为l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6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850转/分,锡林速度为330转/分,道夫转速18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9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100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15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2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25%。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45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80g/m2,最小断裂率为450N/50mm。实施例5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 5%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8%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4 1,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在混合后加入质量百分数为8%的羟乙基壳聚糖水溶液(杀菌剂),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其中羟乙基壳聚糖占所述纺丝原液溶质的质量比例为10%。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即纤维长丝,凝固液为2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6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900转/分,锡林速度为400转/分,道夫转速20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9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98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6. 3cN/dteX,湿断裂强度为5. 9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9.6%。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26. 3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12g/m2,最小断裂率为215N/50mm。实施例6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I)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10%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I :1,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在混合后加入京尼平交联剂,其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O. 1%,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25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凝固液为l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5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680转/ 分,锡林速度为220转/分,道夫转速15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8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85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8. 5cN/dteX,湿断裂强度为7. 3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2. 1%。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26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11g/m2,最小断裂率为235N/50mm。实施例7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配制质量百分数为O. 5%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1%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9 I,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在混合后加入氧化海藻酸钠交联剂,其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2%,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凝固液为l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7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950转/分,锡林速度为450转/分,道夫转速25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11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110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3. 5cN/dteX,湿断裂强度为2. 6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0. 1%。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19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03g/m2,最小断裂率为135N/50mm。实施例8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O配制质量百分数为O. 5%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1%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9 I,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0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凝固液为l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7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950转/分,锡林速度为450转/分,道夫转速25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11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110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2. 5cN/dteX,湿断裂强度为2. O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8%。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12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190g/m2,最小断裂率为75N/50mm。实施例9
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I)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海藻酸钠(SA)溶液与质量百分数为10%的聚乙烯醇(PVA)溶液,按照海藻酸钠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即海藻酸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例为4 :1,将海藻酸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在混合后加入戊二醛交联剂,其质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1%,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0。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2)控制纺丝原液在45 ° C下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凝固液为lwt%的氯化钙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粗纱、细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
其中,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其中可以采用两道开棉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在整个纺纱工序中应坚持以下工艺原则,即清花时采用“低速度、强分梳、大定量”,而梳棉时采用“低速度、重定量、小张力”的原则,并条、粗纱、细纱时则采用“小隔距、大捻度、低张力、低速度”的原则;其中,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6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850转/分,锡林速度为330转/分,道夫转速18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9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10000转/分;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机织)或有纺纱布(绷带)。所述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的干断裂强度为14. 5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1. 6 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23.9%。所述步骤3)得到的纱线(即海藻酸盐复合纱线)单纱强度为42.8cN/dteX。所述步骤4)得到的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织物)干重量为249g/m2,最小断裂率为415N/50mm。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原料,以及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其特征在于它由海藻酸盐与聚乙烯醇共混或交联之后,经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纤维长丝,再经纺纱制成纱线,该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或有纺纱布。
2.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别配制海藻酸盐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按照海藻酸盐溶液的溶质与聚乙烯醇溶液的溶质的质量比例为9 :1-1 :1,将海藻酸盐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或在混合后加入交联齐U,搅拌均匀,真空脱泡24h,得到纺丝原液,备用; 2)控制纺丝原液在25- 45°C进行纺丝,将步骤I)得到的纺丝原液经过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海藻酸盐复合纤维; 3)将步骤2)得到的海藻酸盐复合纤维经过备料,清花、梳棉、并条、纺纱以及后加工生产纱线; 4)将步骤3)所得到的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或有纺纱布,得到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按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盐溶液中海藻酸盐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O. 5%-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5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0。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百分数浓度为1%_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氧化海藻酸钠、京尼平、戊二醛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按任意配比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的加入量为海藻酸盐质量的O. I - 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花工序包括抓棉、开棉、给棉成卷工序,先通过混开棉机对纤维开棉,再通过梳针式开棉机在对纤维开棉的同时也对其进行梳理;开清棉工序中打手速度500-700转/分;梳棉工序中刺辊速度控制在680-950转/分,锡林速度为220-450转/分,道夫转速15-25转/分;并条工序中前罗拉的转速为800-1100转/分;细纱工序中锭子转速为8500-11000转/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涉及医用纱布的制备方法。一种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其特征在于它由海藻酸盐与聚乙烯醇共混或交联之后,经湿法或干湿法纺丝得到纤维长丝,再经纺纱制成纱线,该纱线经针织机或织布机制成针织或有纺纱布。该海藻酸盐针织或有纺纱布具有很好的强度。
文档编号D04B21/00GK102877204SQ2012103573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张平, 刘夏, 李世普, 黄福龙 申请人:武汉百美特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