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6249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抑菌纱线,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是以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涤纶纤维截面为十字形。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纱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纱线具有吸湿排汗和抑菌效果,其制作的面料光泽度、抗皱性较好。
【专利说明】一种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纤维,具体涉及一种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0003]棉型织物的特点:
[0004]1.吸湿性强,缩水率较大,约为4?10%。
[0005]2.耐碱不耐酸。棉布对无机酸极不稳定,即使很稀的硫酸也会使其受到破坏,但有机酸作用微弱,几乎不起破坏作用。棉布较耐碱,一般稀碱在常温下对棉布不发生作用,但强碱作用后,棉布强度会下降。常利用20%的烧碱液处理棉布,可得到“丝光”棉布。
[0006]3.耐光性、耐热性一般。在阳光与大气中棉布会缓慢地被氧化,使强力下降。长期高温作用会使棉布遭受破坏,但其可耐受125?150°C短暂高温处理。
[0007]4.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
[0008]普通的丙纶纤维强度高。短纤维强度为1.8?2.5cN/dtex,高强力纤维为7.25?
7.6cN/dtex。导湿性好。丙纶纤维质地轻,密度为0.91g/cm3,表面光滑。耐腐蚀,可耐漂白齐U、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
[0009]为增加丙纶纤维的抗菌性,可以在丙纶材料中加入抗菌母粒,在经过喷丝纺制成丙纶纤维,这种方法制成的丙纶纤维具有持久的抗菌性能,如上海德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将丙纶抗菌母粒添加到丙纶材料中,通过化学方法将丙纶纤维接枝改性,接枝后的丙纶纤维具有防虫害和抑菌的作用,其加工成的面料经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效果,现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出售。
[0010]涤纶纤维:
[0011]1、强度高。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0012]2、弹性好。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弹性模数为22?HlcN/dtex,比锦纶高2?3倍。
[0013]3、耐热性好。
[0014]4、涤纶纤维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缺少亲水结构,因此回潮率很小,吸湿性能差。
[0015]5、耐磨性好。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纤维,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
[0016]6、耐光性好。耐光性仅次于腈纶。
[0017]7、耐腐蚀。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
[0018]普通的涤纶纤维截面为实心圆形,这种纤维导湿性差,为了提高涤纶纤维的导湿性,研究人员开发了异形截面涤纶纤维,十字形截面涤纶纤维就是其中一种。十字形截面的涤纶纤维是通过改变喷丝孔的形状而制成的,即纤维纵向表面有四个凹槽,增加了纤维的比表面积的同时,使纤维和纤维之间形成通道,将多余的水分通过凹槽快速排出。十字形截面纤维的制造和应用比较成熟。但是没有同时具备吸湿排汗和抑菌功能的纱线。
[0019]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同时具备吸湿排汗和抑菌功能的新型纱线。

【发明内容】

[002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及其制备方法,以提供一种具备吸湿排汗和抑菌功能的的新型纤维。
[0021]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2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抑菌纱线,所述吸湿排汗、
[0023]抑菌纱线是由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涤纶纤维截面为十字形。
[0024]上述丙纶纤维为抗菌丙纶纤维。
[0025]上述丙纶纤维是由丙纶材料和丙纶抗菌母粒接枝而成。
[0026]上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27]棉纤维5~15份,
[0028]丙纶纤维 5~20份,
`[0029]涤纶纤维 70~80份。
[0030]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中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31]棉纤维5份,
[0032]丙纶纤维 15份,
[0033]涤纶纤维 80份。
[003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中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35]棉纤维15份,
[0036]丙纶纤维 15份,
[0037]涤纶纤维 70份。
[0038]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中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39]棉纤维10份,
[0040]丙纶纤维 10份,
[0041]涤纶纤维 70份。
[0042]上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疒18dtex。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将所述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原料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成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
[0043]上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7~18dtex。
[0044]上述清花工序中,梳针打手速度为55(T620r/min,刀片伸出高度为2.5~3.5mm ;
[0045]上述梳棉工序中棉条定量11.25^12.5g/5m,锡林速度为274r/min,刺辊速度为696r/min,道夫速度 10~12r/min ;
[0046]上述并条工序采用两道合并,每道合并根数为5飞根,所述压辊速度为1200"l400r/min ;
[0047]上述络筒工序中,络筒张力为2.5~3.5cN/tex,络筒速度为120(Tl400m/min。
[0048]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应用,所述纱线用于制备服装面料或其他纺织面料。
[0049]其中,所述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通过整经、浆纱、纺织以及染色工序,加工成家纺面料。
[005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51]1、本发明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是以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十字形截面)混纺而成,具有吸湿排汗的作用。
[0052]2、本发明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由于含有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的成分,涤纶纤维具有十字形截面,即涤纶纤维纵向表面有凹槽,便于使纱线内多余的水分可以快速排出,丙纶纤维具有抑菌作用,提高了纱线的抑菌性能,同时棉纤维提供纱线良好的手感和吸湿性。
[0053]3、本发明制备的产品经检测,属于无毒级、无刺激性,抑菌效果显著、长效。
[0054]4、本发明应用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56]以下实施例中,丙纶纤维均为自制,`是将普通丙纶材料和来自深圳市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丙纶抗菌母粒接枝,经熔融纺丝制成,细度是15dtex。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抗菌丙纶纤维。
[0057]涤纶纤维来自亿群化纤工业(汕头)有限公司的十字形涤纶纤维,细度是12dtex。
[0058]实施例1吸湿排汗、抑菌纱线I
[0059]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60]棉纤维 5份,
[0061]丙纶纤维 15份,
[0062]涤纶纤维 80份。
[0063]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7tex。
[0064]实施例2吸湿排汗、抑菌纱线2
[0065]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66]棉纤维 15份,
[0067]丙纶纤维 15份,
[0068]涤纶纤维 70份。
[0069]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14tex。
[0070]实施例3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3
[0071]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0072]棉纤维10份,
[0073]丙纶纤维 10份,
[0074]涤纶纤维 80份。[0075]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19tex。
[0076]实施例1-3具体工艺参数同实施例4。
[0077]实施例4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制备方法
[0078]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将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原料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成混纺纱。
[0079]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7~19dtex。
[0080]清花工序中,梳针打手速度为55(T620r/min,刀片伸出高度为2.5~3.5mm ;
[0081]梳棉工序中棉条定量11.25~12.5g/5m,锡林速度为274r/min,刺辊速度为696r/min,道夫速度10~12r/min ;
[0082]并条工序采用两道合并,每道合并根数为5飞根,压辊速度为120(Tl400r/min ;[0083]络筒工序中,络筒张力为2.5~3.5cN/tex,络筒速度为120(Tl400m/min。
[0084]该吸湿排汗及抑菌纱线通过整经、浆纱、纺织以及染色工序,加工成家纺面料或服装面料。
[0085]本发明所得的家纺面料:成品尺寸变化率:经向≤2.5%,纬向≤2.5%,
[0086]漂白产品白度:≥ 90;
[0087]纺织成品色牢度:耐洗(变色、沾色)^ 3-4级,
[0088]耐汗溃(变色、沾色)≥3-4级,
[0089]耐干摩擦≥3-4级,耐湿摩擦≥3级;
[0090]纺织成品甲醒含量≤55mg/kg。
[0091]该纱线加工成的面料可以用来制备家纺四件套、六件套,与普通棉纱加工的面料相比,该纱线加工的面料保持了棉纤维吸湿性好、亲肤柔软的特性,具有抑菌作用的丙纶纤维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涤纶纤维由于其十字形截面使得面料可以将多余的水分通过纤维纵向表面的凹槽快速导出,此外,用该纱线加工的面料光泽度、抗皱性均优于普通棉纱加工成的面料。
[0092]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是以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涤纶纤维截面为十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纶纤维为抗菌丙纶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纶纤维是由丙纶材料和丙纶抗菌母粒接枝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棉纤维 5~15份, 丙纶纤维 5~20份, 涤纶纤维 70-8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棉纤维 5份, 丙纶纤维 15份, 涤纶纤维 8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棉纤维 15份, 丙纶纤维 15份, 涤纶纤维 7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中各组分重量份数为: 棉纤维 10份, 丙纶纤维 10份, 涤纶纤维 70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棉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按照重量比例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成吸湿排汗、抑菌纱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细度为7~19tex。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吸湿排汗、抑菌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花工序中,梳针打手速度为55(T620r/min,刀片伸出高度为2.5~3.5mm ; 所述梳棉工序中棉条定量11.25~12.5g/5m,锡林速度为274r/min,刺辊速度为696r/min,道夫速度10~12r/min ; 所述并条工序采用两道合并,每道合并根数为5飞根,所述压辊速度为120(Τ1400 /min ; 所述络筒工序中,络筒张力为2.5^3.5cN/tex,络筒速度为120(Tl400m/min。
【文档编号】D02G3/04GK103866445SQ20121054153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陈喜庭, 徐良平, 钟绵国, 沈美丽, 马秋嵘 申请人: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