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刺绣机捕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机上的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刺绣机捕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刺绣机剪线后,在起针(下第一针)时,面线单纯依靠与面料的摩擦力,使面线线头保持在面料中,当面线线头与针孔间的长度较短时,起针时,面线与底线不容易打结,造成起针绣不上面料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刺绣机捕线器。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刺绣机在起针(下第一针)时,面线与底线不容易打结,造成起针绣不上面料的问题。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电磁铁、回位弹簧,捕线簧、驱动片,捕线簧与驱动片连接,驱动片与电磁铁连接,捕线簧的顶端设有腰形簧孔,驱动片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的捕线簧下段设有叉柱,驱动片外端设有叉口,驱动片的叉口叉牢于叉柱上。本发明的优点用本发明能有效保证起针打结成功率,大大减低起针脱线的几率。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电磁铁1、回位弹簧3,捕线簧4、驱动片2,捕线簧4与驱动片2连接,驱动片2与电磁铁I连接。捕线簧4的顶端设有腰形簧孔5,驱动片2上设有回位弹簧3。腰形簧孔5在电磁铁I通电状态下对准针板6上的针板眼。所述的捕线簧4下段设有叉柱7,驱动片2外端设有叉口 8,驱动片2的叉口 8叉牢于叉柱7上。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剪线后起针(下第一针)时,电磁铁I通电吸合,捕线簧4被推至针板眼,捕线簧4前端的腰形簧孔5与针板眼重合,针带着面线穿过针板眼,面线被带到穿过捕线的腰形簧孔5,针继续上升离开针板6瞬间,电磁铁I断电,捕线簧4在回位弹簧3的弹力下后缩,此时,面线线头被捕线簧4拉压在针板6背面,从而保证了面线与底线能顺利打结。
权利要求
1.一种刺绣机捕线器,包括电磁铁、回位弹簧,其特征在于该刺绣机捕线器还包括捕线簧、驱动片,捕线簧与驱动片连接,驱动片与电磁铁连接,捕线簧的顶端设有腰形簧孔,驱动片上设有回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绣机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线簧下段设有叉柱,驱动片外端设有叉口,驱动片的叉口叉牢于叉柱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绣机捕线器,它包括电磁铁、回位弹簧,捕线簧、驱动片,捕线簧与驱动片连接,驱动片与电磁铁连接,捕线簧的顶端设有腰形簧孔,驱动片上设有回位弹簧。所述的捕线簧下段设有叉柱,驱动片外端设有叉口,驱动片的叉口叉牢于叉柱上。本发明能有效保证起针打结成功率,大大减低起针脱线的几率。
文档编号D05C11/00GK103046252SQ20121058792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占丰翰, 林厚裕 申请人:浙江凯泽路亚绣花机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