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6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熨烫机,尤其涉及ー种蒸汽发生量大,能耗低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服装的品质及外型,尤其是在出席重要场合时,挺扩的服装外型是个人形象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服装加工制作或洗涤后需对服装的褶皱部位进行熨烫,早期的熨烫装置一般是通过电加热,加热后的熨烫装置对褶皱部位进行熨烫定型,如电熨斗,但由于此类熨烫装置需直接接触褶皱部位,装置温升不足时无法去除褶皱,温升过高时易出现烧损衣物的现象,因此带有蒸汽功能的挂烫机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但现有的挂烫机只能对吊挂的服装进行熨烫,对于服装的领ロ、袖口、接缝等部位无法实现好的熨烫效果,同时熨烫效率低,蒸汽发生量小,能耗高,尤其无法在服装加工行 业普及应用。中国专利公开了ー种大压カ气动熨烫机(CN201942929U),它包括固定部分和可转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电气压阀电气箱、固定加热板、下气体加热管、气体加热工作台,所述可转动部分包括上固定板、上液压缸、气体阀、液压板、液压支持架、定型加热板,上固定板可由设置在电气气压阀箱内的液压装置驱动绕固定加热板转动。此装置是通过液压方式施加压力,虽然可部分増加蒸汽发生量,但却存在结构复杂,能耗高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蒸汽发生量大,能耗低,熨烫效果好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熨烫机蒸汽发生量小,能耗高,熨烫效果差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包括上烫衣板,在上烫衣板上设有若干个蒸汽通孔,在所述上烫衣板上对应于蒸汽通孔的ー侧封抵有加热板,加热板与外接电源相连,在加热板与上烫衣板间共同围合形成若干条互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ー侧与蒸汽通孔相连通,另ー侧通过加热板上的进水孔与水箱相连通。通过在上烫衣板的ー侧表面上设置加热板,且上烫衣板与加热板之间围合形成若干条互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末端通过上烫衣板上的蒸汽通孔与外界相通,蒸汽通道的起始端通过加热板上的进水孔与水箱相连,使用时水箱不断向进水孔供水,水自进水孔进入蒸汽通道,由于蒸汽通道由加热板和上烫衣板共同围合形成,因此水在顺沿蒸汽通道流动时不断被加热板加热汽化,由于蒸汽通道间是互通的,汽化后的水蒸汽即不断从上烫衣板侧的蒸汽通孔排出,整条蒸汽通道均可对水流进行加热汽化,因此蒸汽发生量大,熨烫效果好,汽化过程能源浪费少,结构简单,能耗低。凹槽可以设置在上烫衣板上,作为优选,所述蒸汽通道由设置在加热板表面的若干条互通的凹槽及平行封抵在凹槽上的上烫衣板围合而成。凹槽设置在加热板上可减少上烫衣板的厚度,同时凹槽可以通过铸造成型在加热板上,加工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蒸汽通道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汽道,主汽道的两侧分别向外发射状连接有附汽道,主汽道的端部和附汽道的两侧分别向外发射状连接有十字交叉状的终端汽道,蒸汽通孔对应设于终端汽道的端部,进水孔设于主汽道的中部。主汽道向外扩散形成附汽道,附汽道再外扩散形成终端汽道,由于终端汽道呈十字交叉状,且在终端汽道的端部设置蒸汽通孔,从而使水流自主汽道向終端汽道扩散,水流经的蒸汽通道长,加热时间长,受热面积大,因此汽化效果好,増加了蒸汽量,終端汽道为十字交叉状时可使蒸汽通孔均布在上烫衣板表面,防止局部蒸汽量集中或过少而影响熨烫效果。作为更优选,所述主汽道、附汽道和终端汽道的通径一致。对应于各个蒸汽通道通径保持一致,可确保流经的水流汽化效果一致,蒸汽通孔的排汽量一致,提高熨烫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板包括平板状的热导体,在热导体ー侧表面的边沿设有加热棒,加热棒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蒸汽通道设在热导体另ー侧表面。通过在热导体的边沿设置 加热棒,即可通过加热棒对热导体进行电加热。作为更优选,所述加热棒为一端带有开ロ的环形结构,且加热棒包罩在热导体的边沿上。由一根加热棒弯折后形成开ロ环结构,结构简单;加热棒包罩在热导体内,增加热导体的热传导面积,提高热效率,节约能耗。作为优选,在所述上烫衣板的ー侧设有两块加热板,两块加热板间通过“エ”字形压板相连接并呈中心对称分布。通过“エ”字形压板连接两块加热板,固定方式简单;两块加热板呈中心对称分布时,即两块加热板结构一致,左右加热板通用,节约加工及管理成本。作为优选,在与蒸汽通道相対的加热板表面设有线缆固定凸台,固定凸台设在加热板表面的中部并与加热板一体式连接。线缆固定凸台方便熨烫机上的线缆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蒸汽通孔在上烫衣板的中部两侧均匀分布。蒸汽通孔在上烫衣板的中部两侧均匀分布时,确保上烫衣板两侧的蒸汽量一致,保证了熨烫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具有下述优点使用时水箱不断向加热板中部的进水孔供水,水流进入蒸汽通道后从主汽道不断向終端汽道扩散,由于蒸汽通道是由加热板和上烫衣板共同围合形成,因此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被加热板加热汽化,汽化后的水蒸汽即不断从终端汽道端部对应的蒸汽通孔排出,结构简单,整条蒸汽通道对水流进行加热汽化,蒸汽发生量大,热损失小,熨烫效果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烫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包括长条形的上烫衣板1,在上烫衣板I的中部开有若干个蒸汽通孔5,且蒸汽通孔5在上烫衣板I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与蒸汽通孔5对应的上烫衣板I上表面封抵两块加热板,两块加热板呈中心对称分布并通过“エ”字形压板7将二者的内侧端压固在上烫衣板I上,加热板包括长条形平板状的热导体21,热导体21为铸铝件,在热导体21的上表面的中部一体式形成两个线缆固定凸台8,上表面的边沿包罩ー根加热棒22,加热棒22呈开ロ环形,其开ロ端朝向内侧端的另一块热导体21且两端分别与外接电源电连接,在热导体21与上烫衣板I间共同围合形成若干条互通的蒸汽通道3,蒸汽通道3由设置在热导体21下表面的若干条互通的凹槽及通过螺钉平行封抵在凹槽上的上烫衣板I围合而成,其中的蒸汽通道3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汽道31,主汽道31的两侧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形成附汽道32,在主汽道31的外端部及附汽道32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十字交叉状的终端汽道33,上烫衣板I上的蒸汽通孔5对应设于终端汽道33的端部,在主汽道31中部对应的热导体21上开有进水孔4,进水孔4通过水管与水箱6相连通,其中主汽道31的通径大于附汽道32的通径,附汽道32的通径大于终端汽道33的通径,且三个汽道的通径分别保持均匀一致。使用时,接通外接电源,加热棒22开始对热导体21进行电加热,来自水箱6的水流自进水孔4进入蒸汽通道3,水流由主汽道31进入附汽道32、终端汽道33,由于蒸汽通道 3形成在热导体21上,因此流动过程中水流不断被热导体21加热汽化,汽化后的蒸汽即顺沿终端汽道33末端的蒸汽通孔5喷出。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包括上烫衣板(I),在上烫衣板(I)上设有若干个蒸汽通孔(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烫衣板(I)上对应于蒸汽通孔(5)的一侧封抵有加热板,加热板与外接电源相连,在加热板与上烫衣板(I)间共同围合形成若干条互通的蒸汽通道(3),蒸汽通道(3)的一侧与蒸汽通孔(5)相连通,另一侧通过加热板上的进水孔(4)与水箱(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3)由设置在加热板表面的若干条互通的凹槽及平行封抵在凹槽上的上烫衣板(I)围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3)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汽道(31),主汽道(31)的两侧分别向外发射状连接有附汽道(32),主汽道(31)的端部和附汽道(32)的两侧分别向外发射状连接有十字交叉状的终端汽道(33),蒸汽通孔(5 )对应设于终端汽道(33 )的端部,进水孔(4 )设于主汽道(3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汽道(31)、附汽道(32)和终端汽道(33)的通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包括平板状的热导体(21),在热导体(21) —侧表面的边沿设有加热棒(22),加热棒(2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蒸汽通道(3)设在热导体(21)另一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22)为一端带有开口的环形结构,且加热棒(22)包罩在热导体(21)的边沿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烫衣板(I)的一侧设有两块加热板,两块加热板间通过“工”字形压板(7)相连接并呈中心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蒸汽通道(3)相对的加热板表面设有线缆固定凸台(8),固定凸台(8)设在加热板表面的中部并与加热板一体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孔(5)在上烫衣板(I)的中部两侧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熨烫机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蒸汽发生量大,能耗低,熨烫效果好的熨烫机的蒸汽发生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熨烫机蒸汽发生量小,能耗高,熨烫效果差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上烫衣板,在上烫衣板上设有若干个蒸汽通孔,在所述上烫衣板上对应于蒸汽通孔的一侧封抵有加热板,加热板与外接电源相连,在加热板与上烫衣板间共同围合形成若干条互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通道的一侧与蒸汽通孔相连通,另一侧通过加热板上的进水孔与水箱相连通。
文档编号D06F71/36GK202466244SQ2012200211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张小军 申请人:杭州松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