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27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属于编织机牵引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编织机的运用范围极其广泛,也日益发展与成熟,然而在新型的碳纤维织物领域的推进与突破中,针对于普通织物的设计的编织机在实际的生产中很难适应碳纤维织物的加工。碳纤维织物在生产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碳纤维织物的牵引机构也不得不进行适当的改进。碳纤维织物在普通编织机牵引中易产生起毛与大幅度变形,使得生产中产生许多次品,浪费碳纤维织物材料,成本相应的提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碳纤维织物在普通编织机牵引中易产生起毛与大幅度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避免碳纤维管状织物大变形与起毛的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与支架连接,支架与通过转轴与蜗杆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机构上设有碳纤维管状织物,碳纤维管状织物内设有橡胶内套,橡胶内套的上端设于蜗杆机构上,橡胶内套的下端与底座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橡胶内套的上端设于蜗杆机构上半圈。本实用新型在碳纤维管状织物的内部增加了一个橡胶内套维持碳纤维管状织物的外形,碳纤维管状织物与橡胶内套之间采用一定的润滑措施,可以保证碳纤维管状织物不产生大变形,防止碳纤维管状织物的起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I为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弓I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为蜗杆机构,2为碳纤维管状织物,3为橡胶内套,4为转轴,5为支架,6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I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如图I所示,为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底座6与支架5连接,支架5与通过转轴4与蜗杆机构I连接,蜗杆机构I上缠绕有碳纤维管状织物2,碳纤维管状织物2内壁与橡胶内套3连接,橡胶内套3的上端缠绕在蜗杆机构I上半圈,橡胶内套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纺织机的底座6上。本实用新型采用蜗杆式牵引,通过蜗杆机构I的旋转运动,对缠绕的碳纤维管状织物2进行牵引,橡胶内套3进行充气,并与碳纤维管状织物2内壁接触,通过已充好气的橡胶内套3对碳纤维管状织物2外形支撑,橡胶内套3可以保证碳纤维管状织物2的不变形,橡胶内套3与碳纤维管状织物2内壁接触采用润滑颗粒进行适当的润滑,使得橡胶内套3与碳纤维管状织物2内壁之间可以相对滑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牵引力,能高效的将织机中的碳纤维管状织物2牵引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碳纤维管状织物2的起毛与弯折。 蜗杆机构I可以提供较大的牵引力,而橡胶内套2可以防止碳纤维管状织物的变形。碳纤维管状织物2通过橡胶内套3保持外形,再盘绕在蜗杆机构I上,蜗杆机构I安装在纺织机的支架上,由电机驱动控制蜗杆机构I转动,对碳纤维管状织物2进行牵引。
权利要求1.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包括底座(6),底座(6)与支架(5)连接,支架(5)与通过转轴(4)与蜗杆机构(I)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机构(I)上设有碳纤维管状织物(2),碳纤维管状织物(2)内设有橡胶内套(3),橡胶内套(3)的上端设于蜗杆机构⑴上,橡胶内套⑶的下端与底座(6)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内套(3)的上端设于蜗杆机构(I)上半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织机碳纤维管状织物牵引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与支架连接,支架与通过转轴与蜗杆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机构上设有碳纤维管状织物,碳纤维管状织物内设有橡胶内套,橡胶内套的上端设于蜗杆机构上,橡胶内套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避免碳纤维管状织物大变形与起毛等特点。
文档编号D04C3/00GK202766766SQ2012203702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臣才, 陈凡军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