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6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行业的全自动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
背景技术
双机头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是在同一台针织横机中,安装两台机头,可以同步操作相同花型的针织服装,所以双机头在针织加工过程中,技术要求高,工作效率高。现有技术的双机头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罗拉杆都是呈圆形,两根罗拉杆呈平行安装距离宽,只能安装在三角固定架以外,与排针板顶端的距离较长(10 — 15cm),其缺陷是产品在横机加工中,需要预先织造(10 — 15cm)的边使罗拉杆拉紧方可进行服装加工程序,造成材料浪费大,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机头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位罗拉装置具有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罗拉支撑装置和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罗拉支撑装置上并分别与一套罗拉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均包括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罗拉皮套,罗拉主轴与罗拉副轴之间设置有卡块,罗拉皮套套装在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上,罗拉副轴将罗拉皮套张紧,罗拉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配合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顶部和第二锥形罗拉杆顶部平行,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之间空隙形成罗拉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罗拉主轴由第一罗拉主轴、第二罗拉主轴、连接轴、连接轴轴承组成,连接轴上安装有连接轴轴承,第一罗拉主轴一端、第二罗拉主轴一端分别安装在连接轴的两端,卡块与第一罗拉主轴、第二罗拉主轴配合卡接,罗拉副轴与卡块配合卡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罗拉主轴开有传动纹,罗拉皮套设有外罗拉纹和内罗拉纹,内罗拉纹与传动纹互相配合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的两个罗拉皮套的外罗拉纹互相对称。本实用新型所述高位罗拉装置还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罗拉槽调节装置,每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均包括连接块、调节螺杆、螺帽,调节螺杆顶端呈锥形,螺帽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调节螺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两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罗拉驱动装置设有传动轴、连接轴轴承、链轮、固定轴轴承、支架、定位套、连接套、固定轴、垫板、第一底座轴承、罗拉装置伺服电机、链条、传动轴轴承,连接套套在传动轴一端上,连接套与第一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罗拉副轴与卡块固定,固定轴轴承套在固定轴上,垫板卡入第二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轴卡入第二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轴轴承与第二罗拉主轴配合卡紧,定位套与传动轴固定,两个第一底座轴承套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安装在机架组件上,链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轴承套在传动轴上,支架套在传动轴轴承上并与机架组件固定,固定轴安装机架组件上,罗拉装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两套锥形罗拉杆顶部与两个排针板顶部的距离小,方便制作,节约织边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针织线的断线率,罗拉皮套与罗拉主轴上的传动纹配合不会随意滑动,罗拉皮套旋转灵活并带针织产品向下滑行比较顺畅不易跑偏,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互相对称啮合不会随意摆动,罗拉槽调节装置可以调节罗拉槽的大小,提闻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高位罗拉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高位罗拉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高位罗拉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图4的A-A剖视转向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罗拉皮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位罗拉装置的A-A剖视转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设有:机架组件、机头2、双排针板、高位罗拉装置1、双摇床装置,机架组件包括机架1、固定架4、底座5、底板32,固定架4用螺丝固定在机架I内,底板32通过螺栓(套有弹簧垫圈、垫圈)固定在固定架4内,两个底座5固定在固定架4内。双排针板具有两个排针板3,两个排针板3分别前后(相对图1的前后方向,即图2的左右方向)安装在侧面呈三角形(参见图2)的固定架4两个倾斜面10上并可以滑动,两个机头2安装在机架I上并分别与两个排针板3对应;高位罗拉装置I安装在机架组件上,高位罗拉装置I具有第一锥形罗拉杆B、第二锥形罗拉杆C、罗拉支撑装置和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第一锥形罗拉杆B、第二锥形罗拉杆C安装在罗拉支撑装置上并分别与一套罗拉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B顶部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顶部构成的高位罗拉装置I顶部也呈锥形并与双排针板顶部配合(小间距基本吻合)。双摇床装置包括两个摇床装置II,双摇床装置安装在固定架4上,双摇床装置通过两个摇杆分别与一个排针板3连接,可以同时驱动两个排针板3双向摇床。本实施例两个排针板3顶部与两套锥形罗拉杆顶部配合,最大程度上缩小两套锥形罗拉杆顶部与两个排针板3顶部的距离,方便制作,节约织边成本(基本无材料浪费)且提高效率,降低针织线的断线率,提高经济效益(参见图2、图6、图8)。[0020]本实施例高位罗拉装置I的两套锥形罗拉杆(第一锥形罗拉杆B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均设有罗拉主轴、罗拉副轴22、卡块23、罗拉皮套24,罗拉主轴与罗拉副轴22之间设置有卡块23,罗拉皮套24套装在罗拉主轴、罗拉副轴22、卡块23上,罗拉副轴22将罗拉皮套24张紧,第一锥形罗拉杆B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1上,第二锥形罗拉杆C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5上,第一支撑板31的第一卡齿311与第二支撑板35的第二卡齿351啮合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B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呈正反方向固定在两个底座5上,即第一锥形罗拉杆B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安装方向相反,第一锥形罗拉杆B顶部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顶部平行,第一锥形罗拉杆B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之间的空隙形成罗拉槽18。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罗拉槽调节装置,每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均包括连接块15、调节螺杆16、螺帽17和两个定位板20,调节螺杆16顶端呈锥形,螺帽17拧入调节螺杆16,调节螺杆16拧入连接块15,螺帽17可以将调节螺杆16固定和松开,两个定位板20分别安装在两套罗拉驱动装置对应位置上(参见图4,其中一个罗拉槽调节装置的两个定位板20位于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的左部,另一个罗拉槽调节装置的两个定位板20位于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的右部),调节螺杆16顶端卡入两个定位板20。两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罗拉槽18的左右两端,两个呈锥形的调节螺杆16顶端分别卡入罗拉槽18两端的两个定位板20之间,两个连接块15用螺栓分别固定在两个底座5上(图4)。本实施例罗拉主轴由第一罗拉主轴21、第二罗拉主轴26、连接轴30、连接轴轴承8组成,第一罗拉主轴21和第二罗拉主轴26分别开有传动纹29,连接轴30上安装有连接轴轴承8,第一罗拉主轴21 —端和第二罗拉主轴26 —端分别套入连接轴30的两端用连接轴固定销6连接固定;卡块23与第一罗拉主轴21、第二罗拉主轴26恰好吻合卡接,罗拉副轴22与卡块23恰好吻合卡接;罗拉皮套24与外罗拉纹241和内罗拉纹242为一体(图7),罗拉皮套24套在第一罗拉主轴21、第二罗拉主轴26、卡块23、罗拉副轴22上,罗拉副轴22将罗拉皮套24张紧,内罗拉纹242恰好与传动纹29互相吻合连接使其不会随意左右滑动。本实施例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I整体上包括第一锥形罗拉杆B、第二锥形罗拉杆C、一套罗拉支撑装置、两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和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第一锥形罗拉杆B、第二锥形罗拉杆C、两个罗拉槽调节装置、两套罗拉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机架组件上,罗拉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5。两套相同的罗拉驱动装置均设有传动轴7、连接轴轴承8、链轮9、固定轴轴承11、支架12、定位套14、连接套19、固定轴27、垫板28、第一底座轴承36、罗拉装置伺服电机37、链条38、传动轴轴承39 ;连接套19套在传动轴7 —端上,连接套19套入第一罗拉主轴21另一端用罗拉主轴固定销33连接固定,罗拉副轴22两端用螺栓与卡块23拧紧固定;固定轴轴承11套在固定轴27上,垫板28卡入第二罗拉主轴26另一端,固定轴27卡入第二罗拉主轴26另一端,固定轴轴承11恰好与第二罗拉主轴26吻合卡紧,定位套14套在传动轴7上用固定螺丝与传动轴7固定,两个第一底座轴承36套在传动轴7上,传动轴7套入一端的底座5固定,链轮9套在传动轴7上用平键销卡入周向固定,链轮9与平键销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传动轴轴承39套在传动轴7上,支架12套在传动轴轴承39上用固定螺丝、支架固定销13与一端的底座5固定,固定轴27套入另一端的底座5用固定螺丝固定(图3),罗拉装置伺服电机37用螺栓固定在机架I上,罗拉装置伺服电机37通过链条38与链轮9连接(图5、图6)。本实施例高位罗拉装置I套在固定架4内,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5相互配合连接,两个罗拉主轴分别通过连接轴轴承8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5上,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5均用螺栓(套有弹簧垫圈、垫圈)固定在底板32上。本实施例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I共有两个呈反方向的第一锥形罗拉杆B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固定在两个底座5上,第一锥形罗拉杆B和第二锥形罗拉杆C之间的间距形成罗拉槽18 (图4);并安装有罗拉槽调节装置和罗拉支撑装置(图4)。高位罗拉装置I安装固定在固定架4内,其设计特点为:1、两套锥形罗拉杆均由罗拉主轴、罗拉副轴22、卡块23和罗拉皮套24组成,卡块23的两端与罗拉主轴和罗拉副轴22相匹配并紧贴,罗拉皮套24将其紧密的固定在其内,两套锥形罗拉杆顶部(头部)的截面均呈锥形,且两套锥形罗拉杆组合以后的顶部也呈锥形,两套锥形罗拉杆的顶部平行,与固定架4上的两块排针板3顶部间距和小角度匹配吻合,达到高位安装,使得两套锥形罗拉杆顶部与两个排针板3顶部距离比较近,方便制作,节约织边成本(基本无材料浪费)且提高效率,降低针织线的断线率,提高经济效益(参见图8);罗拉皮套24内的内罗拉纹242恰好卡入罗拉主轴上的传动纹29,互相吻合连接使其不会随意左右滑动,罗拉主轴转动带动罗拉皮套24和罗拉副轴22转动,在罗拉副轴22的作用下,增强罗拉皮套24旋转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2、两个(第一锥形罗拉杆B、第二锥形罗拉杆C的)罗拉皮套24上的外罗拉纹241恰好互相对称,两个罗拉皮套24相对应的旋转拉动针织产品向下滑行比较顺畅不易跑偏。3、支撑装置安装在两套锥形罗拉杆的中间,第一支撑板31与第二支撑板35互相对称,在第一卡齿311与第二卡齿351的作用下互相合吻合卡紧,不会随意摆动;其作用是,固定两套锥形罗拉杆相对称的旋转所产生的晃动,保证罗拉槽18间隙的一致。4、罗拉槽调节装置安装在底座5上,两根呈锥形调节螺杆16顶端一左一右互相对称恰好卡入两个定位板20之间,罗拉槽调节装置可以调节罗拉槽18的大小,方便实用,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全自动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应用数控技术,程控横机的全程机械运动,高位罗拉装置I的技术应用,达到横机在操作中织物的高位同步拉动,无材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或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形和组合,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位罗拉装置具有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罗拉支撑装置和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罗拉支撑装置上并分别与一套罗拉驱动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罗拉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且相互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均包括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罗拉皮套,罗拉主轴与罗拉副轴之间设置有卡块,罗拉皮套套装在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上,罗拉副轴将罗拉皮套张紧,第一锥形罗拉杆顶部和第二锥形罗拉杆顶部平行,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之间空隙形成罗拉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罗拉主轴开有传动纹,罗拉皮套设有外罗拉纹和内罗拉纹,内罗拉纹与传动纹互相配合连接,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的两个罗拉皮套的外罗拉纹互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位罗拉装置还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罗拉槽调节装置,每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均包括连接块、调节螺杆、螺帽,调节螺杆顶端呈锥形,螺帽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调节螺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两个罗拉槽调节装置分别设在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位罗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罗拉驱动装置设有传动轴、连接轴轴承、链轮、固定轴轴承、支架、定位套、连接套、固定轴、垫板、第一底座轴承、罗拉装置伺服电机、链条、传动轴轴承,连接套套在传动轴一端上,连接套与第一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罗拉副轴与卡块固定,固定轴轴承套在固定轴上,垫板卡入第二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轴卡入第二罗拉主轴另一端,固定轴轴承与第二罗拉主轴配合卡紧,定位套与传动轴固定,两个第一底座轴承套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安装在机架组件上,链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轴承套在传动轴上,支架套在传动轴轴承上,罗拉装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机头电脑针织横机的高位罗拉装置,所述高位罗拉装置具有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罗拉支撑装置和两套罗拉驱动装置,第一锥形罗拉杆、第二锥形罗拉杆安装在罗拉支撑装置上并分别与一套罗拉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均包括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罗拉皮套,罗拉主轴与罗拉副轴之间设置有卡块,罗拉皮套套装在罗拉主轴、罗拉副轴、卡块上,罗拉副轴将罗拉皮套张紧,第一锥形罗拉杆和第二锥形罗拉杆之间空隙形成罗拉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锥形罗拉杆顶部与排针板顶部距离小,方便制作,工作稳定可靠,节约成本,效率高效益好。
文档编号D04B15/90GK202954211SQ2012205944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郑文政 申请人: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