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的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43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气织机的机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织机,尤其是与喷气织机的机架部分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喷气织机的机架部分,包括大墙板组、中墙板组、前横梁组和后横梁组,其中大墙板组包括左侧大墙板与右侧大墙板,中墙板组包括左侧中墙板与右侧中墙板,前横梁组包括前方上横梁与前方下横梁,后横梁组包括后方上横梁与后方下横梁。由于上述各墙板均采用常规设计,各横梁也均采用常规设计,因此上述机架的稳定性不高,在织机高速运转中产生噪音较大,已不能满足高速喷气织机日益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有必要对上述喷气织机的机架部分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气织机的机架部分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包括大墙板组、中墙板组、前横梁组和后横梁组,其中大墙板组包括左侧大墙板与右侧大墙板,中墙板组包括左侧中墙板与右侧中墙板,前横梁组包括前方上横梁与前方下横梁,后横梁组包括后方上横梁与后方下横梁;上述前方上横梁、前方下横梁、后方上横梁和后方下横梁均是采用异型管制成的,各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钢板座,横梁与钢板座焊接在一起,钢板座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大墙板上,上述各墙板均采用箱式结构。上述前方上横梁与后方上横梁的截面近似于倒直角梯形,上述前方下横梁与后方下横梁的截面近似于矩形。上述各中墙板与对应侧的大墙板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使喷气织机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且织机在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噪音也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同时还能使织机的送经更加平稳,经纱的张力更加均匀,有助于织造出高品质的织物。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
图1与图2,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包括大墙板组、中墙板组、前横梁组和后横梁组。上述大墙板组包括左侧大墙板I与右侧大墙板2,中墙板组包括左侧中墙板3与右侧中墙板4,前横梁组包括前方上横梁5与前方下横梁6,后横梁组包括后方上横梁7与后方下横梁8。上述各墙板,即左侧大墙板、右侧大墙板、左侧中墙板和右侧中墙板均采用箱式结构。上述前方上横梁、前方下横梁、后方上横梁和后方下横梁均是采用异型管制成的,优选地,前方上横梁与后方上横梁的截面近似于倒直角梯形,前方下横梁与后方下横梁的截面近似于矩形。上述各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钢板座,横梁与钢板座焊接在一起,钢板座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大墙板上;如,上述前方上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钢板座9、10,该横梁与钢板座9、10焊接在一起,钢板座9通过螺钉连接在左侧大墙板上,钢板座10通过螺钉连接在右侧大墙板上;上述后方上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钢板座11、12,该横梁与钢板座11、12焊接在一起,钢板座11通过螺钉连接在左侧大墙板上,钢板座12通过螺钉连接在右侧大墙板上。上述左侧中墙板与左侧大墙板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一起,右侧中墙板与右侧大墙板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一起。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有关技术内容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容易变化方式,诸如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形方式。上述的变化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包括大墙板组、中墙板组、前横梁组和后横梁组,其中大墙板组包括左侧大墙板与右侧大墙板,中墙板组包括左侧中墙板与右侧中墙板,前横梁组包括前方上横梁与前方下横梁,后横梁组包括后方上横梁与后方下横梁;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方上横梁、前方下横梁、后方上横梁和后方下横梁均是采用异型管制成的,各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钢板座,横梁与钢板座焊接在一起,钢板座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大墙板上,上述各墙板均采用箱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方上横梁与后方上横梁的截面近似于倒直角梯形,上述前方下横梁与后方下横梁的截面近似于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各中墙板与对应侧的大墙板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架,包括大墙板组、中墙板组、前横梁组和后横梁组,其中大墙板组包括左侧大墙板与右侧大墙板,中墙板组包括左侧中墙板与右侧中墙板,前横梁组包括前方上横梁与前方下横梁,后横梁组包括后方上横梁与后方下横梁;特征是各横梁均是采用异型管制成的,各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钢板座,横梁与钢板座焊接在一起,钢板座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大墙板上,各墙板均采用箱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使喷气织机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且织机在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噪音也可得到有效的抑制,同时还能使织机的送经更加平稳,经纱的张力更加均匀,有助于织造出高品质的织物。
文档编号D03D49/02GK203021736SQ2012207243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刘起强, 邵长新, 王伟, 程济波, 宋德华 申请人:青岛东昌纺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