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4156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拉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帮机,由本体、主送料机构、针棒机构、勾针传动机构、挡料机构、送料移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构成,其中,主送料机构设置于本体内部,具有一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送料轴,并由送料轴安装一送料轮;又送料移动机构具有一移动架以及一装设于移动架的压脚轮与第二驱动机构,而压脚轮与第二驱动机构相互链接。除此之外,控制单元将第一驱动机构的信号传输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控制两轮之间的转动速率,并可改变其差动量。如此即可让拉帮机的送料轮与压脚轮各自具有独立驱动源,有效简化机械传动零件,且用户无须任何调整工具,即可直接透过控制单元快速调整转动速率,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专利说明】拉帮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一种车缝鞋(中)底、鞋帮或皮革、塑料件的缝纫机,特别是针对一种送料轮与压脚轮各自具有独立驱动源的拉帮机。

【背景技术】
[0002]按习用拉帮机右侧具一皮带轮可带动主轴驱动针棒轴及勾针轴产生缝制动作,并驱动送料轮间歇性转动进行送料,而压脚轮设为一枢设于移动架下缘的惰轮,与送料轮顶抵邻设;当车缝工作料件时,可将移动架向外拉移,把两层工作料件夹置于送料轮与压脚轮之间,使压脚轮跟随送料轮作同步的间歇性转动,让使用者以两手握持工作料件两端,并配合其送料速度推移,藉以完成车缝作业。
[0003]虽习知拉帮机已广为使用,但仍具下列缺失:首先,将压脚轮设为一惰轮无法传递任何的动力,如此用在缝制两层料件之间摩擦力较小时,将致使送料轮与压脚轮之间转动不同步,使用者必须谨慎的将工作料件两端紧握令其交叠,才可完成车缝作业,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工作料件扭曲或车缝作业的瑕疵,其往往造成作业速度无法提高导致生产的效率低;此外,由于进行车缝作业需要紧握工作料件使其交叠并适时推送,因此必须在工作料件的端点加以标记或打缝若干定位点确保车缝路径,除了造成缝纫程序复杂外,且对于车缝成品而言,无法保证缝纫质量是否一致,故仍有改进空间。
[0004]有鉴于惰轮设计的拉帮机具有前述缺失,市面上遂有一种具有辅助送料机构的拉帮机因而问世,此种拉帮机透过在皮带轮带动的主轴上设计一组向外延伸的传动机构来连接压脚轮,使皮带轮除了可以驱动送料轮之外,亦可同时驱使压脚轮转动,辅助推送工作料件,使工作料件无论厚薄、材质差异、车缝路径、面积大小等因素,均可顺畅的进给送料,避免扭曲、皱折或叠料不平齐等瑕疵。
[0005]然而,此种具有辅助送料机构的拉帮机虽已改善了以往送料不同步的缺失,但整个传动机构必须由拉帮机内部向外延伸至压脚轮,其往往造成整个传动机构设计复杂;再者,由于送料与与压脚轮皆由皮带轮带动,因此,两轮之间的差动量就必须要透过额外的机械式工具,始能对传动机构进行调整,其往往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有鉴于传统拉帮机仍具有前述的缺失,实有必要针对拉帮机结构进行创新改良。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送料轮与压脚轮各自具有独立驱动源的拉帮机,改善传统拉帮机须在送料轮与压脚轮之间设计一复杂性较高的连动机构,始能让送料轮与压脚轮同时序转动,有效简化拉帮机的机械传动零件。
[0007]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拉帮机的两驱动源透过组接一控制单元,让用户可直接透过控制单元按键操作而无须任何机械式调整工具,即可调整压脚轮的转动速率来改变送料轮及压脚轮两者之间的差动量,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0008]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拉帮机主要包含:一本体、一主送料机构、一针棒机构、一勾针传动机构、一挡料机构、一送料移动机构、一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一控制单兀,上述主送料机构设置于上述本体内部,具有一与上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送料轴,并由上述送料轴连接一位于上述本体外部的送料轮,使上述送料轮受到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旋转;其中,上述送料移动机构具有一安装于上述本体外部的移动架以及一装设于上述移动架的压脚轮与第二驱动机构,又上述压脚轮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以一组传动机构相互连结,使上述压脚轮受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0009]此外,上述控制单元将第一驱动机构的信号传输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运转,并藉由调整上述压脚轮的转动速率,改变与送料轮之间的差动量。本发明控制单元具有两种不同实施样态,其中,当上述第一驱动机构为传统式离合器马达驱动主轴时,上述控制单元包含一操作显示面板、一压脚轮控制器以及一定位编码器;上述压脚轮控制器用以接受上述操作显示面板设定值以及输出至上述第二驱动机构,而上述定位编码器具有一旋转轴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并可传输信号至上述压脚轮控制器,如此即可让上述压脚轮控制器接受上述定位编码器信号,藉以达成两轮同时序转动的目的。
[0010]另外,当上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主轴马达为电子控制驱动时,上述控制单元包含一操作显示面板、一主轴马达控制器、一压脚轮控制器以及一定位编码器,上述主轴马达控制器分别驱动上述第一驱动机构、读取上述定位编码器的信号以及传输信号至上述压脚轮控制器;又上述压脚轮控制器分别接受上述操作显示面板的设定值以及输出至上述第二驱动机构;又上述定位编码器具有一旋转轴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如此即可让上述压脚轮控制器直接读取上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控制器信号,藉以达成两轮同时序转动的目的。
[0011]本发明传动机构具有两种不同的可行实施例,其中一种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转轴,上述第一转轴第一端哨合于上述压脚轮,而上述第一转轴第二端哨合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使上述压脚轮受到上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0012]于此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轴以一正齿轮组接于上述压脚轮,而上述第一转轴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以伞齿轮组接;且上述移动架具有一垂直开孔以及一斜向开孔,上述第一转轴穿设固定在上述垂直开孔中,而上述第二驱动机构穿设固定在上述斜向开孔中。
[0013]再者,另外一种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转轴与一第二转轴,上述第一转轴第一端啮合于上述压脚轮底部,第二端则啮合于上述第二转轴第一端,而上述第二转轴第二端啮合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使上述压脚轮受到上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0014]于此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轴与压脚轮底部以正齿轮组接,而上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以伞齿轮组接呈现一垂直样态,又上述第二转轴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亦采用伞齿轮组接;且上述移动架具有两互相垂直的开孔,供上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各自穿设固定在上述移动架的开孔中。
[001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拉帮机的送料轮与压脚轮各自具有独立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并将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移动架上直接带动压脚轮,有效改善传统拉帮机必须在送料轮与压脚轮之间设计一复杂性较高的连动机构始能同时序转动,有效简化拉帮机的机械传动零件。除此之外,本发明拉帮机的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共同组接一控制单元,让用户可以控制单元的操作显示面板直接调整压脚轮的转动速率,藉以改变两者之间的差动量,使得拉帮机在操作使用上更加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拉帮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拉帮机的局部分解图;
图3是图2送料移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4A与4B是本发明拉帮机不同类型主轴马达连接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5A与5B是主送料机构配合送料移动机构进行送料产生不同差动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拉帮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送料移动机构的分解图。
[0017]【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10---本体
11---机壳 12 上盖 13针棒孔 14勾针孔 15—开孑L 16轴座
20 主送料机构 21送料轴 22送料轮 30针棒机构 40 勾针传动机构 50挡料机构 60 送料移动机构 61移动架 610移动轴 611支架 612操作空间 613 垂直开孔 614—固定座
615---斜向开孔
616穿孔 62压脚轮 621正齿轮
63---第二驱动机构
630马达
631—转轴
632—轴件 633伞齿轮 64---传动机构
640第一转轴
641---第一端
642—第二端 643伞齿轮 644正齿轮 645第二转轴
646---第一端
647第二端 648伞齿轮 649伞齿轮 70—第一驱动机构 71传动主轴 72主轴马达 73—皮带 80控制单元 81操作显示面板
810---显不屏眷
82主轴马达控制器 83—压脚轮控制器
84---定位编码器
841旋转轴 90工作料件 91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拉帮机主要为一种用以车缝鞋底两侧边缘的缝纫机,主要是由一本体10、一主送料机构20、一针棒机构30、一勾针传动机构40、一挡料机构50、一润滑机构(未图不)、一送料移动机构60以及一第一驱动机构70等结构共同构成。
[0019]由于本发明的重点部分在于上述送料移动机构60采用独立驱动源,而其他部分皆与传统拉帮机相同,为方便显示出本发明的特点,故将图2构件简化而未显示出上述针棒机构30、勾针传动机构40、挡料机构50的内部构造,但后续仍会对省略机构与本体10的组装关系进行简易说明。
[0020]于图中所显示的拉帮机中,上述本体10是由一机壳11与上盖12所构成,上述机壳11前方缝纫作业端设有一针棒孔13、一勾针孔14、一开孔15以及一轴座16。
[0021]上述主送料机构20则设置于上述本体10内部,具有一安装于上述轴座16的送料轴21,并由上述送料轴21 —端连接一位于上述本体10外部的送料轮22,另一端则设有一分别与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针棒机构30及勾针传动机构40共同连接的传动构件(图未示),使上述送料轴21、针棒及勾针可受到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同步运动,让上述送料轮22直接受到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的带动旋转。
[0022]上述针棒机构30与勾针传动机构40露出于上述本体10外部,并透过上述针棒孔13及勾针孔14穿入上述本体10内部与传动构件相互连接;上述挡料机构50则装设于上述本体10外部并位于上述送料轮22旁;又上述润滑机构配合装设于上述本体10的上盖12内(图未示)。
[0023]请参阅图3所不,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送料移动机构60设有一移动架61,并于上述移动架61上设有一压脚轮62与一为独立驱动源的第二驱动机构63,又上述压脚轮62与第二驱动机构63之间设有一组传动机构64,使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得以带动上述压脚轮62旋转。其中,上述移动架61是由一以上述开孔15穿入本体10内部的移动轴610以及一位于上述本体10外部的支架611所构成,上述支架611大致呈现一π字型,藉以形成一方便用户进行缝纫作业的操作空间612,且上述支架611 —端组接于上述移动轴610,另一端组接上述压脚轮62并具有一垂直开孔613,而上述支架611中央部分另设有一个一体成型的固定座614以及一供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穿入的斜向开孔615,上述固定座614配合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相互组接。
[0024]如图所示,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设有一具转轴631的马达630,上述马达630固定于上述固定座614上,并由上述转轴631组接一穿入上述斜向开孔615的轴件632,上述轴件632设有一伞齿轮633 ;而上述传动机构64设为一具第一端641及第二端642的第一转轴640,其中,上述第一端641以正齿轮644啮合于上述压脚轮62,而上述第二端642组接于上述垂直开孔613中,并设有一伞齿轮643与上述伞齿轮633啮合,使上述压脚轮62受到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独立带动旋转。
[0025]再请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具有一穿入上述本体10的传动主轴71以及一主轴马达72,且上述传动主轴71与主轴马达72之间以一皮带73相互连接带动,如此即可使上述送料轮22独立受到上述主轴马达72带动,而上述压脚轮62独立受到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的马达630带动,各自独立驱动。
[0026]除此之外,本发明拉帮机可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单元80,上述控制单元80将第一驱动机构70的信号传输到第二驱动机构63,用于控制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跟随第一驱动机构70的同时序运转,让使用者可无须任何机械式调整工具,即可直接透过上述控制单元80调整上述压脚轮62相对送料轮22的转动速率,藉以改变两者之间的差动量,大幅提升拉帮机缝制不同鞋帮的便利性。
[0027]请参阅图4A所示,当主轴马达72为电子控制驱动的伺服马达实施例时,上述控制单元80包含一操作显示面板81、一主轴马达控制器82、一压脚轮控制器83以及一定位编码器84四部分;其中,上述操作显示面板81具有上述压脚轮62的转速调整按键(图未示)以及显示屏幕810,而上述主轴马达控制器82分别驱动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的主轴马达72、读取上述定位编码器84的信号以及传输信号至压脚轮控制器83 ;又上述压脚轮控制器83分别接受上述操作显示面板81的设定值以及输出至第二驱动机构63 ;又上述定位编码器84具有一旋转轴841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的传动主轴71。
[0028]请参阅图4B所示,当主轴马达72为传统式离合器马达的实施例时,上述控制单元80包含一操作显示面板81、一压脚轮控制器83以及一定位编码器84三部分;其中,上述操作显示面板81具有上述压脚轮62的转速调整按键(图未示)以及显示屏幕810,而上述压脚轮控制器83分别接受上述定位编码器84的信号、接受操作显示面板81的设定值以及输出至第二驱动机构63 ;又上述定位编码器84具有一旋转轴841连接上述第一驱动机构70的传动主轴71。
[0029]请参阅图5A所示,本发明拉帮机于使用时,可透过上述控制单元80来调整上述压脚轮62的转速,如图所示,当上述压脚轮62线速度大于上述送料轮22,将使两工作料件90于车缝后所形成的加工件91,将朝向上述送料轮22位置弯曲。反之,请参阅图5B所示,当上述送料轮22线速度大于上述压脚轮62,则两工作料件90于车缝后所形成的加工件91,将朝向上述压脚轮62位置弯曲,而上述加工件91弯曲度会随着两轮的差动量改变。
[0030]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拉帮机同样是由一本体10、一主送料机构20、一针棒机构30、一勾针传动机构40、一挡料机构50、一润滑机构(图未不)、一送料移动机构60以及一第一驱动机构70等结构共同构成。其中,上述本体10、主送料机构20、针棒机构30、勾针传动机构40、挡料机构50、润滑机构以及第一驱动机构70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完全相同,故在此不加以赘述,仅针对上述送料移动机构60的不同设计加以说明如下。
[0031]于图不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送料移动机构60同样设有一移动架61,而上述移动架61上设有一压脚轮62与一独立驱动源的第二驱动机构63,且上述压脚轮62与第二驱动机构63之间同样设有一组传动机构64。
[0032]其中,上述移动架61是由一以上述开孔15穿入本体10内部的移动轴610位于上述本体10外部的支架611,上述支架611大致呈现一π字型,藉以形成一方便用户进行缝纫作业的操作空间612,且上述支架611 —端组接于上述移动轴610,另一端组接上述压脚轮62并具有两互相垂直的穿孔616,又上述支架611中央部分另装设有一组装式的固定座614,上述固定座614同样配合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相互组接。
[0033]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设有一具转轴631的马达630,且上述马达630固定于上述固定座614上,并由上述转轴631组接一伞齿轮633 ;而上述传动机构64包含一第一转轴640与一第二转轴645,上述第一转轴640与第二转轴645各自穿设固定在上述移动架61的穿孔616中,且上述第一转轴640第一端641哨合于上述压脚轮62底部,第二端642则哨合于上述第二转轴645第一端646,而上述第二转轴645第二端647啮合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使上述压脚轮62受到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带动旋转。如图所示,上述第一转轴640与压脚轮62底部以正齿轮644、621组接,而上述第一转轴640与第二转轴645之间以伞齿轮643、648组接,又上述第二转轴645与上述第二驱动机构63之间亦采用伞齿轮649、633组接。
[0034]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发明精神范畴,熟悉本行业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拉帮机,包含:一本体、一主送料机构、一针棒机构、一勾针传动机构、一挡料机构、一送料移动机构以及一第一驱动机构,所述主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送料轴,并由所述送料轴安装一位于所述本体外部的送料轮,使所述送料轮受到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旋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移动机构具有一安装于所述本体外部的移动架以及一装设于所述移动架的压脚轮与第二驱动机构,又所述压脚轮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以一组传动机构相互连结,使所述压脚轮受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帮机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第一驱动机构的信号传输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跟随第一驱动机构的同时序运转,并藉由调整所述压脚轮相对送料轮的转动速率,改变两者之间的差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含一操作显示面板、一压脚轮控制器以及一定位编码器;所述压脚轮控制器分别接受所述定位编码器的信号、接受所述操作显示面板的设定值以及输出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又所述定位编码器具有一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含一操作显示面板、一主轴马达控制器、一压脚轮控制器以及一定位编码器;所述主轴马达控制器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读取所述定位编码器的信号以及传输信号至所述压脚轮控制器;又所述压脚轮控制器分别接受所述操作显示面板的设定值以及输出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又所述定位编码器具有一旋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一端啮合于所述压脚轮,而所述第一转轴第二端啮合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压脚轮受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以一正齿轮组接于所述压脚轮,而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以伞齿轮组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具有一垂直开孔以及一斜向开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固定在所述垂直开孔中,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穿设固定在所述斜向开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含一第一转轴与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一端啮合于所述压脚轮底部,第二端则啮合于所述第二转轴第一端,而所述第二转轴第二端啮合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使所述压脚轮受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与压脚轮底部以正齿轮相互组接,而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以伞齿轮组接,又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之间亦采用伞齿轮组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具有两互相垂直的穿孔,供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各自穿设固定在所述移动架的穿孔中。
【文档编号】D05B29/04GK104233635SQ201310239276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8日
【发明者】陈满雄 申请人: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