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及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及生产方法,将六根7.3tex精梳纱通过并纱做成一根并纱,采用成熟度不低于1.7、主体长度37mm、马克隆值3.7、接近原棉细度差在2.5分特以内的长绒棉,将六根7.3tex精梳纱通过并纱做成一根并纱,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股线,生产出7.3tex单纱和7.3tex/8股线,再经过整经、浆纱、穿经、织造工序,生产出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六根喷纬。本发明通过合理纺纱工艺、织造工艺,生产出高档多喷纬细特高密宽幅织物,整洁匀整,手感柔软舒适,织物厚实,柔软滑爽,光泽明亮,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服用性能,是加工高档家纺制品的理想面料。
【专利说明】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纱织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一喷六根7.3tex精梳纬纱和精梳7.3tex经纱织造高密宽幅织物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喷气织机细特高密宽幅织物多纬一般为双喷,且并纱根数较少,细特纱线强力小、毛羽长,对准备和织造的要求高;经纱密度大、织物紧度大,织造难度大;织造时形成织物疵点的因素和几率比较多,织机速度和效率不容易提高。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将六根7.3tex精梳纱通过并纱做成一根纬纱,以使织物厚实,柔软滑爽,光泽明亮,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服用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六根7.3tex精梳纱通过并纱做成一根并纱,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
[0005]本发明的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的生产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A)纺纱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
(a)开清棉工序
采用开清棉设备,抓棉打手速度880r/min,运转效率90%以上,梳针打手速度380r/min,成卷综合打手速度850r/min,各落杂尘棒隔距调到1mm,棉卷定量383g/m,长度36m,棉卷伸长〈1.5% ;
(b)梳棉工序
采用梳棉机,锡林速度290r/min,刺辊速度780r/min,道夫速度20r/min,盖板速度160r/min,张力 1.13 倍,锡林一盖板隔距 0.20mm、0.18mm、0.18mm、0.18mm、0.20mm,前上罩板一锡林隔距0.78mm,棉条定量16.2g/5mm ;
(c)精梳工序
采用精梳机,500钳次/ min,小卷定量80g / m,运转效率94 %,在落棉率16 %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达72kg / h,同时质量可以达到UST ER2007公报5%以内;棉经开清和梳理工序后按照精梳工艺进行梳理,精梳主要工艺参数为: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给棉长度5.23mm,锡林转速280r/min,毛刷1137r/min,落棉隔距刻度选择为9mm、,梳理隔距0.40mm,精梳条定量为15.8g/5m ;
(d)预并
精梳长绒棉并条定量17.48g/5m ;
(e)并条工序
采用并条机,后区牵伸1.67倍,罗拉隔距10 mmX18mm,二并定量12.2g/5m,并合数七根,后区牵伸1.30倍,罗拉隔距10_X 18mm,出条速度200m/min ; (f)粗纱工序
采用粗纱机,粗纱定量2.3g/10m,粗纱捻系数98,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罗拉隔距23.5_X37mm,钳口隔距5.0mm,粗纱伸长控制在1.0%以内;
(g)细纱工序
采用细纱机,长丝经过导丝轮进入前钳口,长丝的牵伸倍数1.12倍,细纱锭速12047r/min,细纱设计捻系数402,罗拉隔距ISmmX 35mm,后区牵伸倍数1.3倍,实测成纱质量:强力180.57 CN,强力CV%10.5,最低强力148 CN,重量偏重+2.5%,回潮2.1%,条干CV%14.0,千米细节9个、千米粗节30个、千米棉结82个,成纱实测捻度126.9T/cm,捻系数397 ;
(h)络筒及并纱工序
采用自动络筒机,纺成二股线,测试其强力,络筒工序电清切除主要疵点,特别是短粗节,短粗节电清参数为150%,2.0cm,络筒工序降低槽筒转速2500r/min,减小退绕张力300CN -320CN,使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捻接强力合格率大于90% ;并纱采用高速并纱机;
(i)上述各工序生产环境相对湿度为58%-65%;
(B)织造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
(a)整经工序
采用整经机,整经车速控制在600r/min,采用低张力引纱,张力盘采用5g,边纱为10g,张力器分前、中、后三区,按刻度调整,将单纱张力控制在10 CN,上下层张力差异控制在1.5CN,前后排之间最大张力差异为2.0 CN,并控制内外层卷绕密度,落轴前穿分层绞纱,每轴一根,确保整经每百根万米断头在1.5根以内,经轴好轴率达93% ;
(b)浆纱工序
采用浆纱机,浆纱车速35m/min,浆槽温度98°C,浆槽黏度12S,浆纱回潮8%,含固率12%,上浆率13.5%,经纱退绕张力350N,浆槽张力150N,烘房张力200N,分绞张力1200N,卷绕张力1500N,压纱张力1700N ;
(C)穿经工序
采用自动穿筘机,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边组织为4/1+1/4变化重平组织;
(d)织造工序
采用喷气织机,织机转速460r/min ;上机张力2000 X 2N;下综高及开口量为161mm、82mm,边撑垫片4mm ;后梁高度120mm ;停经架高度60mm ;开口时间280° ;主喷定时86°?160° ;FDP定时80。?202° ;纬纱到达236°?240° ;01?08辅喷定时分别为:86°?156°、96° ?166°、110° ?180 °、130° ?200 °、150° ?220 °、160° ?230 °、170°?250°、190°?300° ;采用高后梁工艺,形成上层张力低于下层张力的不等张力梭口,使纬纱与张力小的上层经纱紧密交织,可有效地打紧纬纱,减少织口反拨;布面松动量必须控制在3mm以内,后梁高度确定为120mm,停经架高度确定为60mm,增加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使织口趋于稳定;采用早开口工艺,开口时间定为280°,同时增加开口量,适度前移停经片,亦有利于开清梭口,开口平稳,引纬时织机有70°的静止角,可以有效减少引纬差错。
[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合理纺纱工艺、织造工艺,生产出高档一喷六纬细特高密宽幅织物,整洁匀整、手感柔软舒适。设计织物的技术规格如下: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六重纬经面缎,边组织为4/1+1/4变化重平;经密为905.5根/10m,纬密为346 X 6根/1cm ;布幅313.7cm,筘幅324.3cm,匹长206m ;总经根数28408根,边纱根数48X2根;219齿/10cm,地组织每筘穿人数为四入,边组织每筘穿人数为四入;经向紧度80.69%,纬向紧度185.31%,总紧度116.47%。其织物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织物厚实,柔软滑爽,光泽明亮,良好的手感和服用性能,是加工高档家纺制品的理想面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上机组织图。
[0008]图2为本发明的穿综图。
[0009]图3本发明的纹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发明用ZAX-340型日本津田驹喷气织机,采用成熟度不低于1.7、主体长度37_、马克隆值3.7、接近原棉细度差在2.5分特以内的长绒棉,经纱采用精梳纯棉7.3tex纱,纬纱采用精梳纯棉7.3tex纱,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六根喷纬。经开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股线,生产出7.3tex单纱和7.3tex/6股线,再经过整经、浆纱、织造工序,生产出多喷纬细特高密宽幅织物。
[0011]本发明的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0012]一、纺纱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
[0013](I)开清棉工序
该工序采用国产开清棉设备,抓棉打手速度880r/min,运转效率90%以上,梳针打手速度380r/min,成卷综合打手速度850r/min,各落杂尘棒隔距调到1mm,棉卷定量383g/m,长度36m,棉卷伸长〈1.5%ο
[0014](2)梳棉工序
该工序采用经纬纺织A186F梳棉机,锡林速度290r/min,刺辊速度780r/min,道夫速度 20r/min,盖板速度 160r/min,张力 1.13 倍,锡林一盖板隔距 0.20mm、0.18mm、0.18mm、
0.18mm、0.20mm,前上罩板一锡林隔距0.78mm,棉条定量16.2g/5mm。
[0015](3)精梳工序
该工序采用山西鸿基SXF1272型精梳机,500钳次/ min,小卷定量80g / m,运转效率94%。在落棉率16%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达72kg / h,同时质量可以达到UST ER2007公报5%以内水平;棉经开清和梳理工序后按照精梳工艺进行梳理,精梳主要工艺参数为: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给棉长度5.23mm,锡林转速280r/min,毛刷1137r/min,落棉隔距刻度选择为9mm,梳理隔距0.40 mm,精梳条定量为15.8g/5m。
[0016](4)预并
精梳长绒棉并条定量17.48g/5m。
[0017](5)并条工序
该工序采用天门纺织机械厂FA303并条机,后区牵伸1.67倍,罗拉隔距10 mmX 18mm,二并定量12.2g/5m,并合数七根,后区牵伸1.30倍,罗拉隔距1mmX 18mm,出条速度200m/min。
[0018](6)粗纱工序
该工序采用经纬纺织A186F粗纱机,粗纱定量2.3g/10m,粗纱捻系数98,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罗拉隔距23.5 mmX37mm,钳口隔距5.0mm,粗纱伸长控制在1.0%以内。
[0019](7)细纱工序
该工序采用马佐里(东台)DTM129型细纱机,长丝经过导丝轮进入前钳口,长丝的牵伸倍数1.12倍,细纱锭速12047r/min,细纱设计捻系数402,罗拉隔距18 mmX 35mm,后区牵伸倍数1.3倍。实测成纱质量:强力180.57 CN,强力CV%10.5,最低强力148 CN,重量偏重+2.5%,回潮2.1%,条干CV%14.0,千米细节9个、千米粗节30个、千米棉结82个,成纱实测捻度126.9t/cm,捻系数397。
[0020](8)络筒及并纱工序
该工序采用德国赐来福公司AC338型自动络筒机,用不同的捻度纺成二股线,测试其强力,络筒工序电清切除主要疵点,特别是短粗节,短粗节电清参数为150%,2.0cm0络筒工序降低槽筒转速,减小退绕张力300 CN -320CN,减少纱线损伤和毛羽产生。使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以减少纱疵,改善接头质量,捻接强力合格率大于90%。
[0021]并纱采用瑞士进口 DP5-D型高速并纱机。
[0022](9)上述各工序生产环境相对湿度为58%_65%。
[0023]二、织造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
[0024]( I)整经工序
该工序使用沈阳纺机CGGAl 14B整经机,整经车速控制在600r/min,并采用低张力引纱,张力盘采用5g,边纱为10g。张力器分前、中、后三区,按刻度调整,将单纱张力控制在10 CN,上下层张力差异控制在1.5 CN,前后排之间最大张力差异为2.0 CN,并严格控制内外层卷绕密度。落轴前穿分层绞纱,每轴一根,以减少后工序的并绞头和断头,最终确保整经每百根万米断头在1.5根以内,经轴好轴率达93%。
[0025](2)浆纱工序
该工序使用日本津田驹HS30型浆纱机,采用“高温中速、低张力小伸长、中压上浆、双浸双压、重渗透求被覆”的工艺原则,浆纱车速35m/min,浆槽温度98°C,浆槽黏度12S,浆纱回潮8%,含固率12%,上浆率13.5%,经纱退绕张力350N,浆槽张力150N,烘房张力200N,分绞张力1200N,卷绕张力1500N,压纱张力1700N。
[0026](3)穿经工序
该工序使用瑞士史陶比尔DELTA 11自动穿筘机,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边组织为4/1+1/4变化重平组织。
[0027](4)织造工序
该工序使用日本津田驹ZXE-360型喷气织机,织布工序采用“中张力、高后梁、早开口、晚喷纬、长辅喷”的工艺配置。织机转速460r/rain ;上机张力2000 X2N ;下综高及开口量为161mm、82mm,边撑垫片4mm ;后梁高度120mm ;停经架高度60mm ;开口时间280° ;主喷定时86。?160° ;FDP定时80。?202° ;纬纱到达236°?240° ;01?08辅喷定时分别为:86。?156。、96。?166。、110° ?180。,130° ?200。,150° ?220。,160° ?230° ,170° ?250° ,190° ?300°。
[0028]细特高密六重纬贡缎织物采用喷气织机束纱引纬织造技术,每次梭口同时投入由六根纬纱组成的一束纱线,其织造上机组织图、穿综图和纹板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0029]本发明的织造工序中应注意:(I)在保证梭口清晰、打紧纬纱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上机张力,以降低经纱断头。(2)穿综由顺穿法改为飞穿法,以减少纱线间的摩擦,减少毛羽,提高开口清晰度。(3)采用高后梁工艺,形成上层张力低于下层张力的不等张力梭口,使纬纱与张力小的上层经纱紧密交织,可有效地打紧纬纱,减少织口反拨。布面松动量必须控制在3mm以内,后梁高度确定为120mm,停经架高度确定为60mm,增加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使织口趋于稳定。(4)采用早开口工艺,开口时间定为280°,同时增加开口量,适度前移停经片,亦有利于开清梭口,开口平稳,引纬时织机有70°的静止角,可以有效减少引纬差错。(5)由于该品种密度大,应适当加大边撑的撑幅力,减小打纬角,但要注意打纬点的综框高度要适宜,并保证足够的打纬力。(6)采用长辅喷工艺,适当降低喷纬气压和延长辅喷喷射时间,保证纬纱飞行稳定,减少纬向停台。(7)边纱采用4/4+1/4变化重平组织,增加边纱交织次数,有效解决边纱松造成的边纱开口不清问题,杜绝边部跳花、跳纱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六根7.3tex精梳纱通过并纱做成一根并纱,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喷六根纬纱细特高密宽幅织物的生产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A)纺纱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 (a)开清棉工序 采用开清棉设备,抓棉打手速度880r/min,运转效率90%以上,梳针打手速度380r/min,成卷综合打手速度850r/min,各落杂尘棒隔距调到1mm,棉卷定量383g/m,长度36m,棉卷伸长〈1.5% ; (b)梳棉工序 采用梳棉机,锡林速度290r/min,刺辊速度780r/min,道夫速度20r/min,盖板速度160r/min,张力 1.13 倍,锡林一盖板隔距 0.20mm、0.18mm、0.18mm、0.18mm、0.20mm,前上罩板一锡林隔距0.78mm,棉条定量16.2g/5mm ; (c)精梳工序 采用精梳机,500钳次/ min,小卷定量80g / m,运转效率94 %,在落棉率16 %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达72kg / h,同时质量可以达到UST ER2007公报5%以内;棉经开清和梳理工序后按照精梳工艺进行梳理,精梳主要工艺参数为: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给棉长度.5.23mm,锡林转速280r/min,毛刷1137r/min,落棉隔距刻度选择为9mm,梳理隔距0.40 mm,精梳条定量为15.8g/5m ; (d)预并 精梳长绒棉并条定量17.48g/5m ; (e)并条工序 采用并条机,后区牵伸1.67倍,罗拉隔距10 mmX18mm,二并定量12.2g/5m,并合数七根,后区牵伸1.30倍,罗拉隔距10_X 18mm,出条速度200m/min ; (f)粗纱工序 采用粗纱机,粗纱定量2.3g/10m,粗纱捻系数98,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罗拉隔距.23.5_X37mm,钳口隔距5.0mm,粗纱伸长控制在1.0%以内; (g)细纱工序 采用细纱机,长丝经过导丝轮进入前钳口,长丝的牵伸倍数1.12倍,细纱锭速12047r/min,细纱设计捻系数402,罗拉隔距18mmX 35mm,后区牵伸倍数1.3倍,实测成纱质量:强力.180.57CN,强力CWol0.5,最低强力148 CN,重量偏重+2.5%,回潮2.1%,条干CV%14.0,千米细节9个、千米粗节30个、千米棉结82个,成纱实测捻度126.9t/cm,捻系数397 ; (h)络筒及并纱工序 采用自动络筒机,纺成二股线,测试其强力,络筒工序电清切除主要疵点,特别是短粗节,短粗节电清参数为150%,2.0cm,络筒工序降低槽筒转速2500r/min,减小退绕张力.300-320 CN,使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捻接强力合格率大于90% ;并纱采用高速并纱机; (i)上述各工序生产环境相对湿度为58%-65%; (B)织造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 (a)整经工序 采用整经机,整经车速控制在600r/min,采用低张力引纱,张力盘采用5g,边纱为10g,张力器分前、中、后三区,按刻度调整,将单纱张力控制在10 CN,上下层张力差异控制在1.5CN,前后排之间最大张力差异为2.0 CN,并控制内外层卷绕密度,落轴前穿分层绞纱,每轴一根,确保整经每百根万米断头在1.5根以内,经轴好轴率达93% ; (b)浆纱工序 采用浆纱机,浆纱车速35m/min,浆槽温度98°C,浆槽黏度12S,浆纱回潮8%,含固率.12%,上浆率13.5%,经纱退绕张力350N,浆槽张力150N,烘房张力200N,分绞张力1200N,卷绕张力1500N,压纱张力1700N ; (C)穿经工序 采用自动穿筘机,织物组织为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组织,边组织为4/1+1/4变化重平组织; (d)织造工序 采用喷气织机,织机转速460r/min ;上机张力2000 X2N ;下综高及开口量为161mm、.82mm,边撑垫片4mm ;后梁高度120mm ;停经架高度60mm ;开口时间280° ;主喷定时86°?.160° ;FDP定时80。?202° ;纬纱到达236°?240° ;01?08辅喷定时分别为:86°?.156°、96° ?166°、110° ?180 °、130° ?200 °、150° ?220 °、160° ?230 °、.170°?250°、190°?300° ;采用高后梁工艺,形成上层张力低于下层张力的不等张力梭口,使纬纱与张力小的上层经纱紧密交织,可打紧纬纱,减少织口反拨;布面松动量必须控制在3mm以内,后梁高度确定为120mm,停经架高度确定为60mm,增加上下层经纱张力差异,使织口趋于稳定;采用早开口工艺,开口时间定为280°,同时增加开口量,适度前移停经片,有利于开清梭口,开口平稳,引纬时织机有70 °的静止角,减少引纬差错。
【文档编号】D03D13/00GK104233564SQ20131023877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7日
【发明者】唐建东, 张明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