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447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纺纱→络纱→针织→印染→后整理工序和检验检测:该面料由面层和里层两个层面构成,里层的外表面上覆盖有面层,里层为汉麻纤维层;面层为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汉麻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通过中间连接层编织连接,涤纶纤维层编织成带凹槽的透气的网眼结构,汉麻纤维层编织为平面结构;纤维为异形纤维,具有表面积大和沟槽,表面纤维层编织成透气的网眼结构,凹槽大小0.5×3mm,均匀分布,有利于水分向外扩散;同时利用纤维沟槽结构的毛细作用有效传输或扩散汉麻纤维层中的液态水,依靠纤维与汉麻纱线间或纤维间缝隙输送至织物外表面。
【专利说明】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及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湿速干、穿着舒适的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
技术背景
[0002]当前针织产品的发展趋势是穿着舒适、原料新颖、服饰时装化、设计多样化,要求针织品具有轻薄、舒适、弹性、环保、保健等特点,因此国际上都在积极开发新型原料,采用新工艺,使产品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趋势和需求。既要针织面料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健康舒适功能、又要有多姿多彩外表时尚的特点,而传统针织品中利用棉、竹、莫代尔、真丝等材料在舒适性、吸湿排汗、外观靓丽、经久耐用等方面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
[0003]汉麻,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由它制成的服装衣饰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防紫外线、吸音等多种功能。在当前绿色制品的热潮中,由汉麻纤维制的针织内衣,具有穿着舒适、吸湿散热、改善人体微循环等保健特点,汉麻针织内衣正逐步受到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在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已掀起麻制品热。
[0004]汉麻纱线不足之处在于聚合度大,结晶度高,杨氏模量大,刚度大;汉麻的纤维较粗,截面积大,受到外力不易弯曲,当汉麻织物在穿着时,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瘙痒感。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汉麻针织产品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面料选用汉麻纤维层、涤纶纤维层,汉麻纤维涤纶层和涤纶纤维层通过中间连接层编织连接以改善层间结构。在保证汉麻各项优良性能的前提下,改善人们对面料的穿着舒服感。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包括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和汉麻棉纱,所述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和汉麻纤维层通过中间连接层编织连接。其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纺纱一络纱一针织一印染一后整理;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1、纺纱工序
按质量比汉麻30%、棉70%的比例采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加上柔顺纺技术(一种新型能使纱线光洁的纺纱技术工程)纺成40支的汉麻混纺纱线,纱线条干达到乌斯特25%的水平,毛羽减少30%、强力提高5%,符合针织纱要求;
2、络纱工序
采用全自动络筒机,将小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纱供针织大圆机使用,并且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0007]3、针织工序
(I)在双面大圆机上采用反织工艺,选用变化平针组织(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之一,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串套而成)与网眼组织(利用线圈与集圈悬弧交错配置,形成网孔,又称珠地织物),结合吸湿速干纤维纱线变化变叉穿引复合而成双面织物:分别将一定根数(48-54)和长度的汉麻纱、涤纶和莱卡包覆丝,从筒子架上引出,组成两幅纱片,使不同织造面的同种纱线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间距相等且平行地紧密绕排列在双面大圆机针盘和针筒上;吸湿速干纤维和莱卡包覆丝采用变化平针组织在针盘上织针交替编织而成;汉麻棉纱采用变化平针组织在针筒上织针编织,织物的正面显现吸湿速干涤纶纤维组织点多,织物反面为汉麻棉纱形成的平纹面;中间层采用珠地组织由汉麻纱与涤纶丝编织成多孔的网眼面。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材料、风格和性能,使织物在色泽、保形、导湿和舒适性与保健性能比竹纤维、莫代尔等多组分纤维针织物,汉麻单层针织物均有明显提高;
(2)、双面大圆机织造工艺的三角排列法:分别由成圈三角、浮线三角和集圈三角按照组织结构排列;
(3 )、穿纱方法:第1、3、5、7路喂入吸湿速干涤纶和莱卡包覆丝,第2、4、6、8路喂入汉麻棉纱;
(4)、张力控制:根据面料要求,通过调整针盘三角的排列高度加大弹力纱张力,通过调整针筒上三角的排列高度减小汉麻纱张力,汉麻纱断头减少,织物表面光滑,里面平实,两层结合紧密。
[0008]4、印染工序:
吸湿速干纤维和汉麻两种不同的纤维分别通过不同印染工艺上色;
Cl)染料配制:汉麻活性染料按织物重量百分比的2% (Carbon RGB为4% ) 0.w.f.、元明粉50g/L、纯碱13g/L、浴比1:10,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染涤纶用分散染料和助剂按织物重量百分比为:分散翠蓝BGN 0.70%,分散艳黄8GFF 0.05%醋酸Ig / L,匀染剂HG-980 1.5g / L,扩散剂NNO Ig / L,平平加O 0.9g / L,用分散翠蓝BGN拼染的艳绿色泽鲜艳、醒目、活泼。
[0009](2)染色工艺:在浴比为1:10的条件下,染色液以1°C /min的速度升温至125-130°C后,保温60min染涤纶,然后降温至80°C后放汤,在常温下水洗;先将染色液以10C /min的速度升温至60-65°C后,保温60min染汉麻;然后放汤、水洗;汉麻染色重复2_3次,色牢度达到3-4级。
[0010]5、后整理工序:对染色后的面料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水温为40°C,时间为20分钟;然后进行脱水、烘干,烘干温度为100°C。
[0011]经柔软剂整理的覆盖式汉麻多组分双层弹力针织面料具有很好的吸湿并向外排出的能力,表现为汗液能轻易快速地从面料贴近皮肤的一面传递到外层空间,从而保持皮肤干爽。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I)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它由面层和里层两个层面构成,里层的外表面上覆盖有面层,里层为汉麻纤维层;面层为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所述汉麻纤维层和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通过中间连接层编织连接,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编织成带凹槽的透气的网眼结构,汉麻纤维层编织为平面结构。吸湿速干纤维为异形纤维,具有表面积大和沟槽,表面吸湿速干纤维层编织成透气的网眼结构,凹槽大小0.5X3mm,均匀分布,有利于水分向外扩散;同时利用吸湿速干纤维沟槽结构的毛细作用有效传输或扩散汉麻纤维层中的液态水,依靠吸湿速干纤维与汉麻纱线间或纤维间缝隙形成的毛细作用输送至织物外表面,而后蒸发成水蒸汽扩散至外,达到快干效果;中间连接层为汉麻纤维和吸湿速干涤纶交织组成连接层,通过控制汉麻纱线粗细和集圈、成圈,使吸湿速干涤纶不露出里层汉麻纤维层的外表面。根据织物用途的需要,可将吸湿速干涤纶纤维纱和汉麻纤维纱的比例和形态进行调整,也可编织成不同的织物组织来实现不同的织物风格。
[0013](2)汉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抗紫外、吸湿排汗等优良特性,多功能异机能面汉麻弹性针织面料选用汉麻30%、棉70%的混纺纱,削弱混纺纱线的刚性,采用多种组织,加上柔软的后整理,吸湿速干覆盖式汉麻多功能双层弹力针织面料改善了刺痒感问题,色彩鲜艳,色牢度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里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中间连接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机工艺排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染色工艺流程图;
图6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0015]在图中1.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2.中间层3.汉麻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的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包括一种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I和一种汉麻棉纱3,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I和汉麻纤维层3通过中间连接层2编织连接。
[0017]1、纺纱工序
按质量比30%汉麻、70%棉的比例,采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加上柔顺纺技术纺成40支的汉麻混纺纱线,纱线条干达到乌斯特25%的水平,毛羽减少30%、强力提高5%,达到了针织纱要求。
[0018]2、络纱工序:
采用自动络筒机,将小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纱供针织大圆机使用,并且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0019]3、针织工序:
在本发明图1、图2、图3和图4所不的针织工序实施例中:
(I)在双面大圆机上采用反织工艺,选用变化平针组织与珠地组织,结合吸湿速干纤维纱线变化变叉穿引复合而成异机能面织物:分别将一定根数(48-54)和长度的汉麻纱、吸湿速干涤纶和莱卡包覆丝,从筒子架上引出,组成两幅纱片,使不同织造面的同种纱线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间距相等且平行地紧密绕排列在双面大圆机针盘和针筒上;吸湿速干纤维和莱卡包覆丝采用变化平针组织在针盘上织针交替编织;汉麻棉纱采用变化平针组织在针筒上织针编织,织物的正面显现吸湿速干涤纶纤维组织点多,织物反面为汉麻棉纱形成的平纹面;中间层采用珠地组织由汉麻纱与涤纶丝编织成多孔的网眼面。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性能,使织物保形、导湿和舒适性与保健性能比普通竹纤维、莫代尔等多组化纤纤维针织物均有明显提高;
(2)、双面大圆机织造工艺的三角排列法:分别由成圈三角、浮线三角和集圈三角按照组织结构排列;
(3 )、穿纱方法:第1、3、5、7路喂入吸湿速干涤纶和莱卡包覆丝,第2、4、6、8路喂入汉麻棉纱;
(4)、张力控制:根据面料要求,通过调整针盘三角的排列高度加大弹力纱张力,通过调整针筒上三角的排列高度减小汉麻纱张力,汉麻纱断头减少,织物表面光滑,里面平实,两层结合紧密。
[0020]在本发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
5、印染工序:
在本发明图5所示的印染工序中:吸湿速干纤维和汉麻两种不同的纤维分别通过不同印染工艺上色;
(1)基础配方:汉麻活性染料按织物重量百分比的2%(Carbon RGB为4% ) 0.w.f.、元明粉50g/L、纯碱13g/L、浴比1:10,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染涤纶用分散染料和助剂按织物重量百分比分散翠蓝BGN 0.70%分散艳黄8GFF 0.05%醋酸Ig / L匀染剂HG-980 1.5g / L扩散剂NNO Ig / L平平加O 0.9g / L用分散翠蓝BGN拼染的艳绿色泽鲜艳、醒目、活泼;
(2)染色:在浴比为1:10的条件下,染色液以1°C /min的速度升温至125_130°C后,保温60min染涤纶,然后降温至80°C后放汤,在常温下水洗;再将染色液以1°C /min的速度升温至60-65°C后,保温60min染汉麻;然后放汤、水洗。汉麻染色重复2_3次,色牢度达到3-4 级。
[0021]6、后整理工序: 对染色后的面料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水温为40°C,时间为20分钟;然后进行脱水、烘干,烘干温度为100°C。
[0022]经柔软剂整理的多功能异机能面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具有很好的吸湿并向外排湿的能力,汗液能轻易快速地从面料贴近皮肤的一面传递到外层空间,保持皮肤干爽舒适。
[0023]根据织物用途的需要,可将两种经纱的比例和成分进行调整,也可设计不同的织物组织来实现不同的织物风格。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异机能汉麻弹性针织面料制造方法,包括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和汉麻棉纱,所述吸湿速干涤纶纤维层和汉麻纤维层通过中间连接层编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纺纱工序: 按质量比汉麻30%、棉70%的比例采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加上柔顺纺技术纺成40支的汉麻混纺纱线,纱线条干达到乌斯特25%的水平,毛羽减少30%、强力提高5%,符合针织纱要求; (二)、络纱工序: 采用全自动络筒机,将小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纱供针织大圆机使用,并且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三)、针织工序: (1)在双面大圆机上采用反织工艺,选用变化平针组织,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串套而成与网眼组织,结合吸湿速干纤维纱线变化变叉穿引复合而成双面织物:分别将48-54根数和长度的汉麻纱、涤纶和莱卡包覆丝,从筒子架上引出,组成两幅纱片,使不同织造面的同种纱线具有均匀的的张力,相互间距相等且平行地紧密绕排列在双面大圆机针盘和针筒上;吸湿速干纤维和莱卡包覆丝采用变化平针组织在针盘上织针交替编织而成;汉麻棉纱采用变化平针组织在针筒上织针编织,织物的正面显现吸湿速干涤纶纤维组织点多,织物反面为汉麻棉纱形成的平纹面;中间层采用珠地组织由汉麻纱与涤纶丝编织成多孔的网眼面; (2)、双面大圆机织造工艺的三角排列法:分别由成圈三角、浮线三角和集圈三角按照组织结构排列; (3 )、穿纱方法:第1、3、5、7路喂入吸湿速干涤纶和莱卡包覆丝,第2、4、6、8路喂入汉麻棉纱; (4)、张力控制:根据面料要求,通过调整针盘三角的排列高度加大弹力纱张力,通过调整针筒上三角的排列高度减小汉麻纱张力,汉麻纱断头减少,织物表面光滑,里面平实,两层结合紧密; (四)、印染工序: (1)基础配方:汉麻活性染料按织物重量百分比的2%(Carbon RGB为4% ) 0.w.f.、元明粉50g/L、纯碱13g/L、浴比1:10,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染涤纶用分散染料和助剂按织物重量百分比为:分散翠蓝BGN 0.70%,分散艳黄8GFF 0.05%醋酸lg / L,勻染剂 HG-980 1.5g / L,扩散剂 NNO lg / L,平平加 0 0.9g / L ; (2)染色工艺:吸湿速干纤维和汉麻两种不同的纤维分别通过不同印染工艺上色,在浴比为1:10的条件下,染色液以1°C /min的速度升温至125_130°C后,保温60min染涤纶,然后降温至80°C后放汤,在常温下水洗;先将染色液以1°C /min的速度升温至60_65°C后,保温60min染汉麻;然后放汤、水洗;汉麻染色重复2-3次,色牢度达到3_4级; (五)、后整理工序:对染色后的面料用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水温为40°C,时间为20分钟;然后进行脱水、烘干,烘干温度为10°c。
【文档编号】D06P1/38GK104278422SQ20131029238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克炎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