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零缠纱留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精纺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精纺机锭子上的零缠纱留头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对精纺机的自动化提出更迫切的要求。原来传统“留头”、“割纱”的装置如图5所示,其包括锭盘,在锭盘的顶部安装有带刀片的割纱器,当纺纱满管落纱时,纱线要在锭盘的滚花面上缠绕三圈以上才能靠摩擦力握持住纱线;当满纱管拔出时,靠割纱器上的刀片割断纱线,每落纱一次锭盘的滚花面上就要缠纱三圈以上。随落纱次数的增加,锭盘的滚花面上纱线越缠越多,带来两个副作用:一是这些缠纱在高速纺纱时,一部分纤维会飞出来,影响周围正在纺纱的纱线质量,甚至断头;二是因要及时地清理锭盘滚花面上的缠纱,所以必须停机清理,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零缠纱留头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零缠纱留头器,包括锭盘,在锭盘的顶部固定有夹纱器座,夹纱器座的下部沿径向开设有若干个孔道,每个孔道内都安置有重力球,重力球可在孔道内沿水平方向滚动(即:重力球在孔道内只能左右滚动,不能上下滚动);夹纱器座的中部为缩径设置、以形成有一圈第一肩甲;夹纱器座的顶部安装有夹纱盘,夹纱盘下表面的周缘处开设有两圈凹齿(周缘处是指夹纱盘下表面的最外边缘,从夹纱盘的周缘开始,由周缘向中心的方向开设两圈凹齿);夹纱器座上位于夹纱盘下方的座体外部还套设有夹纱器套,夹纱器套的上端口水平向内垂直延设有一圈第二肩甲,第二肩甲中心形成的通孔套插在夹纱器座上,第二肩甲上表面的周缘处(即:第二肩甲上表面的最外边缘处)开设有两圈用于与夹纱盘下表面的两圈凹齿相啮合的凸齿,夹纱器套的内壁的下部开设有一圈上坡道;夹纱器套内还安装有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部顶置在第二肩甲的下表面、底部顶置在夹纱器座中部的第一肩甲上,压缩弹簧的弹力使得夹纱器套上端口第二肩甲上表面的两圈凸齿与夹纱盘下表面的两圈凹齿相闭紧啮合,从而形成一个类似钳口的结构,同时使得夹纱器套内壁下部上坡道的底边与夹纱器座下部孔道的底边相平。工作时,夹纱器套由其内部的重力球、压缩弹簧以及锭盘的转速的作用而产生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夹纱盘和夹纱器套形成的钳口的开、合动作,具体为:当锭速〈4000转/分时,在压缩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由夹纱盘和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形成的钳口闭合夹纱;当锭速>6000转/分时,由于重力球具有很大的离心力,因此重力球就会沿着孔道向外滚动,随着重力球受到的离心力逐步增大至大于压缩弹簧弹力时,重力球就会沿着夹纱器套内壁下部的上坡道滚动,则夹纱器套会克服压缩弹簧的弹力而向下运动,最终由夹纱盘和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形成的钳口开启,并由旋转的纱管将留头的纱带走。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由夹纱盘和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形成的钳口必须要牢牢地夹持住纱线(不论是细支纱或粗支纱),只有纱线被钳口牢牢地夹持住,不产生打滑现象,本实用新型留头器才能正常有效的工作,达到很高的留头率。然后当拔管时,由夹纱盘和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共同作用把纱割断。纱线只要进入钳口 70°至350°,钳口一闭合,纱线产生四个皱折并被两组凹凸齿牢牢地夹持住,此时纱线不论是粗支纱或是细支纱,都将产生很强的握持力,足以抗住在拔管拉断纱线时的拉力,在钳口内的留纱不产生打滑。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设有夹纱盘、夹纱器套、夹纱器座等结构,夹纱盘与夹纱器套上分别开设有凹、凸齿,夹纱器套可通过锭盘的不同转速而在夹纱器座上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由夹纱盘和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形成的钳口开启与闭合,该钳口可夹持纱线和放走被留头的纱线,从而达到零缠纱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纱盘与夹纱器套闭合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纱盘与夹纱器套开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纱盘与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结构示意图。图5为传统的留头割纱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_锭盘、2-夹纱器座、3-孔道、4-重力球、5-第一肩甲、6-夹纱盘、7-凹齿、8-夹纱器套、9-第二肩甲、10-凸齿、11-上坡道、12-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制图4所示,一种零缠纱留头器,包括锭盘1,在锭盘I的顶部固定有夹纱器座2,夹纱器座2的下部沿径向开设有若干个孔道3,每个孔道3内都安置有重力球4 ;夹纱器座2的中部为缩径设置、以形成有一圈第一肩甲5 ;夹纱器座2的顶部安装有夹纱盘6,夹纱盘6下表面的周缘处开设有两圈凹齿7 ;夹纱器座2上位于夹纱盘6下方的座体外部还套设有夹纱器套8,夹纱器套8的上端口水平向内垂直延设有一圈第二肩甲9,第二肩甲9上表面的周缘处开设有两圈用于与夹纱盘6下表面的两圈凹齿7相哨合的凸齿10,夹纱器套8的内壁的下部开设有一圈上坡道11 ;夹纱器套8内还安装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顶部由第二肩甲9顶住、底部由夹纱器座2中部的第一肩甲5止推,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使得夹纱器套8上端口第二肩甲9上表面的两圈凸齿10与夹纱盘6下表面的两圈凹齿7相啮合,同时使得夹纱器套8内壁下部上坡道11的底边与夹纱器座2下部孔道3的底边相平。
权利要求1.一种零缠纱留头器,包括锭盘(1),其特征在于:在锭盘(I)的顶部固定有夹纱器座(2),夹纱器座(2)的下部沿径向开设有若干个孔道(3),每个孔道(3)内都安置有重力球(4);夹纱器座(2)的中部为缩径设置、以形成一圈第一肩甲(5);夹纱器座(2)的顶部安装有夹纱盘(6),夹纱盘(6)下表面的周缘处开设有两圈凹齿(7);夹纱器座(2)上位于夹纱盘(6 )下方的座体外部还套设有夹纱器套(8 ),夹纱器套(8 )的上端口水平向内垂直延设有一圈第二肩甲(9),第二肩甲(9)上表面的周缘处开设有两圈用于与夹纱盘(6)下表面的两圈凹齿(7)相啮合的凸齿(10),夹纱器套(8)的内壁的下部开设有一圈上坡道(11);夹纱器套(8)内还安装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顶部由第二肩甲(9)顶住、底部由夹纱器座(2)中部的第一肩甲(5)止推,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使得夹纱器套(8)上端口第二肩甲(9)上表面的两圈凸齿(10 )与夹纱盘(6 )下表面的两圈凹齿(7 )相啮合,同时使得夹纱器套(8 )内壁下部上坡道(11)的底边与夹纱器座(2)下部孔道(3)的底边相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零缠纱留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留头纱越缠越多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锭盘,在锭盘的顶部固定有夹纱器座,夹纱器座下部开设有径向的孔道,孔道内装置有重力球;夹纱器座上套设有夹纱器套,夹纱器座顶部安装有夹纱盘,夹纱盘底面和夹纱器套顶面分别设有可以相互啮合的凹、凸齿,夹纱器套内安装有压缩弹簧;夹纱器套的内壁下部设有与夹纱器座上孔道相对齐的上坡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夹纱器套可通过重力球、压缩弹簧和锭盘的不同转速而在夹纱器座上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由夹纱盘和夹纱器套上的凹、凸齿形成的钳口开启与闭合,该钳口可夹持纱线和放走被留头的纱线,从而达到零缠纱的目的。
文档编号D01H9/02GK203049148SQ20132004210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7日
发明者耿玉琴, 朱德昭, 赵世武, 刘钢, 杨卫萍, 范晋斌, 程文军 申请人:山西鸿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