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针织机当需要较多路数的纱线时,单个的纱架就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多个纱架配合以安装较多的纱筒,目前纱架都是以直线形式排列,当空间较为有限时,该类纱架的布置就存在困难,使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于针织机纱架根据车间具体空间位置进行布置的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至少两个用以固定纱筒的纱架,所述的纱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用以安装纱筒杆的至少两根立柱,以及垂直连接在立柱上、下端的后横杆;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之间通过连接件或插接件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横杆的两端均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B ;所述的连接件呈U形,连接件两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件两端穿过相邻两个纱架后横杆上的通孔B后通过固定螺母螺接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横杆的两端均设有通过螺栓件穿过的通孔A,通孔A位于后横杆上通孔B的外端位置;所述的插接件为外周面与后横杆的内周面配合的杆件,插接件与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插 接后通过所述螺栓件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后横杆为方形管件,所述的通孔A和通孔B相互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后横杆上设置通孔A和通孔B,分别用以供连接件或插接件连接,这样能够根据车间的具体空间情况将纱架以直列形式或圆弧形式进行排列并进行固定,适用性强,整体上节约了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连接件未与后横杆连接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4是插接件与后横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后横杆;11、通孔A ; 12、通孔B ;2、立柱;3、连接件;31、固定螺母;4、插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0015]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至少两个用以固定纱筒的纱架,所述的纱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用以安装纱筒杆的至少两根立柱2,以及垂直连接在立柱2上、下端的后横杆I ;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I之间通过连接件3或插接件4连接。所述后横杆I的两端均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B12 ;所述的连接件3呈U形,连接件3两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件3两端穿过相邻两个纱架后横杆I上的通孔B12后通过固定螺母31螺接固定。所述后横杆I的两端均设有通过螺栓件穿过的通孔All,通孔Al I位于后横杆I上通孔B12的外端位置;所述的插接件4为外周面与后横杆I的内周面配合的杆件,插接件4与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I插接后通过所述螺栓件连接固定。所述的后横杆I为方形管件,所述的通孔All和通孔B12相互垂直。如图2、图3所示,使用连接件3可将两个以圆弧排布的相邻纱架连接起来,使其相对位置固定;如图4所示,使用插接件4可将两个以直列排布的纱架连接起来;当然当纱架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放置纱架位置的空间混合选用插接件4和连接件3来配合连接多个纱架。`
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至少两个用以固定纱筒的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用以安装纱筒杆的至少两根立柱,以及垂直连接在立柱上、下端的后横杆;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之间通过连接件或插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杆的两端均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B ;所述的连接件呈U形,连接件两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件两端穿过相邻两个纱架后横杆上的通孔B后通过固定螺母螺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杆的两端均设有通过螺栓件穿过的通孔A,通孔A位于后横杆上通孔B的外端位置;所述的插接件为外周面与后横杆的内周面配合的杆件,插接件与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插接后通过所述螺栓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横杆为方形管件,所述的通孔A和·通孔B相互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机组合纱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至少两个用以固定纱筒的纱架,所述的纱架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用以安装纱筒杆的至少两根立柱,以及垂直连接在立柱上、下端的后横杆;相邻两个纱架的后横杆之间通过连接件或插接件连接。通过在后横杆上设置通孔A和通孔B,分别用以供连接件或插接件连接,这样能够根据车间的具体空间情况将纱架以直列形式或圆弧形式进行排列并进行固定,适用性强,整体上节约了空间。
文档编号D04B15/42GK203096347SQ2013201238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8日
发明者高山 申请人: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