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331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安装在导纱杆上,包含左右两个喇叭口装置,其中左喇叭口通过其上的条形槽嵌入到右喇叭口上的固定柱上,通过固定柱在条形槽内的移动实现左右两个喇叭口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个喇叭口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为赛络纺中双粗纱之间间距的优化调节奠定基础。
【专利说明】—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纺织服装业处于 一个追求时尚、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时代。因此,对纺织原料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适合具有各种花式或者花色效果纱线生产的纺纱方法也应运而生,赛络纺便是其中最重要 的一种。赛络纺是在传统环锭纺细纱机上把两根粗纱平行喂入牵伸区,两根粗纱间保持一 定的间距,两根粗纱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后经初步加捻,而后汇聚并经过进一步加捻成 纱。在赛络纺中,两根粗纱经双喇叭口喂入,其中两根粗纱的间距是最重要的工艺参数之 一,直接影响到成纱毛羽、强力、条干等性能。因此,实现双粗纱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可 调对于赛络纺工艺的优化至关重要。
[0003]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导纱杆上, 包含左右两个喇叭口装置,其中左喇叭口通过其上的条形槽嵌入到右喇叭口上的固定柱 上,通过固定柱在条形槽内的移动实现左右两个喇叭口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以实现两 个喇叭口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为赛络纺中双粗纱之间间距的优化调节奠定基 础。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安装在导纱杆上,包含左右两个喇叭口装置,所述 两个喇叭口上均含有喂入喇叭口和安装区,所述左喇叭口安装区内含有条形槽和椭圆型 槽,所述条形槽上带有刻度标尺,所述右喇叭口安装区内含有固定柱和椭圆型槽,所述左喇 叭口通过其上的条形槽嵌入到右喇叭口上的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可沿着条形槽在一定范 围内移动。
[0007]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柱为长方体形,所述固定柱长度在3-4mm之间,所述条形 槽的长度在13-16mm之间,所述固定柱的宽度与条形槽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柱的高度与 条形槽的厚度相同。
[0008]本实用新型的间距可调双喇叭口装置,可实现两个喇叭口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 内的调整,为赛络纺中双粗纱之间间距的优化调节奠定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间距可调双喇叭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左喇叭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右喇叭口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安装在导纱杆上,包含左右两个喇叭口装置⑴和(II),其中左喇叭口装置⑴含有喂入喇叭口⑴和安装区(ii),安装区(ii)上含有条形槽(I)和椭圆型槽(2),条形槽(I)上带有刻度标尺,右喇叭口(II)含有喂入喇叭口(iii)和安装区(iv),安装区(iv)上含有固定柱(3)和椭圆型槽(4)。固定柱(3)为长方体形,固定柱(3)的长度在3-4mm之间,条形槽(I)的长度在13_16mm之间,固定柱(3)的宽度与条形槽(I)的宽度相同,固定柱(3)的高度与条形槽(I)的厚度相同。
[0013]使用时,左喇叭口⑴通过其上的条形槽(I)嵌入到右喇叭口(II)上的固定柱
(3)上,通过固定柱(3)在条形槽内(I)的移动实现左右两个喂入喇叭口(i)和(iii)之间的间距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整,同时,通过左喇叭口(I)的安装区(ii)上的椭圆型槽(2)和右喇叭口(II)的安装区(iv)上的椭圆型槽(4)之间重叠的部分(5)采用固定螺丝固定在后罗拉上部的导纱杆上,纺纱时,双粗纱经过喂入喇叭口(i)和喂入喇叭口(iii)喂入后罗拉,经牵伸加捻后纺成一定细度的细纱。
【权利要求】
1.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包含左右两个喇叭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喇叭口上均含有喂入喇叭口和安装区,所述左喇叭口安装区内含有条形槽和椭圆型槽,所述条形槽上带有刻度标尺,所述右喇叭口安装区内含有固定柱和椭圆型槽,所述左喇叭口通过其上的条形槽嵌入到右喇叭口上的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可沿着条形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双喇叭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为长方体形,所述固定柱长度在3-4mm之间,所述条形槽的长度在13_16mm之间,所述固定柱的宽度与条形槽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柱的高度与条形槽的厚度相同。
【文档编号】D01H13/04GK203429312SQ20132054869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苏旭中, 谢春萍, 刘新金, 徐伯俊, 高卫东, 张洪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