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包括若干跳杆,若干跳杆弹簧,各跳杆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应跳杆的下端部、所述圆织机的主转盘下端部的一跳杆钢筋相连。本实用新型中的跳杆弹簧提供的F2方向的拉力,所述跳杆与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处形成一杠杆支点,在跳杆弹簧提供的拉力作用下,跳杆对经线产生F1方向的张力,使经线获得足够的张力以克服经线缠绕的问题,该跳杆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等特点。
【专利说明】—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圆织机在工作的时候,经线张力必须均匀,若不均匀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经线摇摆不定,经线缠绕在一起,影响圆织机的正常工作;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201010576523.2公开了一种圆织机用跳杆隔条,利用隔条来对跳杆进行限位,虽然通过对跳杆进行定位起到保持经线张力的作用,但是该技术方案还是无法对经线提供足够的张力,该方案也存在经线缠绕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圆织机用跳杆组件,该跳杆组件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解决了提供经线足够张力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包括若干跳杆,若干跳杆弹簧,各跳杆弹簧的两端适于分别与相应跳杆的下端部、所述圆织机的主转盘下端部的一跳杆钢筋相连。
[0006]进一步,为了更好的实现经线隔离,位于所述主转盘上端部的两根跳杆钢筋之间设有适于对跳杆进行隔离的隔条。
[0007]进一步,对各跳杆进行隔离,各跳杆与所述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处分别设有隔片。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跳杆弹簧提供的F2方向的拉力,所述跳杆与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处形成一杠杆支点,在跳杆弹簧提供的拉力作用下,跳杆对经线产生Fl方向的张力,使经线获得足够的张力以克服经线缠绕的问题,该跳杆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织机用跳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织机用单一跳杆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I跳杆、2跳杆弹簧、3-1主转盘下端部的跳杆钢筋、3-2跳杆与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3-3主转盘上端部的两根跳杆钢筋、4隔条、5隔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4]见图1、图2,一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包括若干跳杆1,若干跳杆弹簧2,各跳杆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相应跳杆I的下端部、所述圆织机的主转盘下端部的一跳杆钢筋3-1相连。为了清楚显示跳杆弹簧2在跳杆组件具体的位置关系,图1中,所述跳杆弹簧2—端自由下垂,未与所述下端部的跳杆钢筋3-1相连。具体连接关系可以参见图2,图2中Fl为经线的张力方向,F2为弹簧拉力方向,从图2中可以看出根据跳杆弹簧2提供的F2方向的拉力,所述跳杆I与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3-2处形成一杠杆支点,故在跳杆弹簧2提供的拉力作用下,跳杆I对经线产生Fl方向的张力,使经线获得足够的张力以克服经线缠绕的问题。
[0015]见图1,为了更好的实现经线隔离,位于所述主转盘上端部的两根跳杆钢筋3-3之间设有适于对跳杆进行隔离的隔条4。
[0016]见图2,进一步,对各跳杆I进行隔离,各跳杆I与所述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3-2处分别设有隔片5。
[001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织机用跳杆组件,包括若干跳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跳杆弹簧,各跳杆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应跳杆的下端部、所述圆织机的主转盘下端部的一跳杆钢筋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用跳杆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转盘上端部的两根跳杆钢筋之间设有适于对跳杆进行隔离的隔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用跳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各跳杆与所述主转盘相连的跳杆钢筋处分别设有隔片。
【文档编号】D03D37/00GK203462236SQ20132059198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承巍 申请人:常州市伟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