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02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单侧牵引机构,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牵引导轨顶端装有主电机,两个牵引导轨的相对面上装有主滑块,主电机驱动主滑块沿牵引导轨做上下往复运动,主滑块上装有两套机械手组件,每套机械手组件的副滑块上装有抬臂组件,副滑块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块组件,两个滑块组件包括装在副导轨上的滑块、位于滑块上下两端的连接板和轴承座,轴承座的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通过右旋丝杠螺母和左旋丝杠螺母分别装在对应的右旋丝杠和左旋丝杠上,右旋丝杠和左旋丝杠通过联轴节对接组成丝杠。本实用新型克服辊筒式牵引机构对立体织物的碾压,避免立体织物褶痕的产生,采用交替牵引,同样可实现织物的连续化生产。
【专利说明】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立体织机牵引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较为普遍的织机牵引机构主要采用辊筒结构,通过碾压织物,依靠辊筒与织物之间的摩擦力牵引卷取织物。由于碾压,织物会出现褶痕。对于碳纤维立体织物,由于碳纤维材料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采用辊筒式牵引则在褶痕处发生织物结构破坏,影响立体织物的特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以解决现有牵引机构可能对碳纤维立体织物产生结构破坏的问题,避免立体织物褶痕的产生,不会对立体织物产生结构上的破坏,采用交替牵引,同样可实现织物的连续化生产。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单侧牵引机构,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竖直相对布置,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夹持中心均位于立体织物的轴线上,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牵引导轨顶端安装有主电机,所述两个牵引导轨的相对面上安装有主滑块,所述主电机驱动主滑块沿牵引导轨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主滑块上安装有两套机械手组件,所述每套机械手组件的副滑块上装有抬臂组件,所述副滑块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块组件,所述两个滑块组件包括装在副导轨上的滑块、位于滑块上下两端的连接板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所述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通过右旋丝杠螺母和左旋丝杠螺母分别装在对应的右旋丝杠和左旋丝杠上,所述右旋丝杠和左旋丝杠通过联轴节对接组成丝杠。
[0005]所述机械手组件由底板、副电机、轴承座、丝杠轴承座、副导轨、锥齿轮组、输出直齿轮、输入直齿轮、副滑块、丝杠和传动轴组成,所述底板安装在主滑块外表面上,所述底板中间竖直布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锥齿轮组,所述传动轴下端带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连接输出直齿轮,所述输出直齿轮通过与输入直齿轮啮合连接副电机,所述副电机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安装有丝杠轴承座,所述两个丝杠轴承座之间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与靠近底板一端锥齿轮组连接,所述丝杠与安装在支架上的副导轨呈平行布置,所述丝杠与安装在副导轨上的副滑块相连,所述副滑块的数量为两块且端部均安装有抬臂组件,所述两块副滑块在副电机的驱动下沿副导轨做分离或合拢的水平往复运动。
[0006]所述抬臂组件由销轴连接座,转销和机械臂组成,所述销轴连接座安装在副滑块端部上,所述销轴连接座通过转销与机械臂相连,所述机械臂的端部设有夹持块。
[0007]所述两套机械手组件的支架在底板上呈对角布置,所述两套机械手组件的相邻支架呈90度夹角布置,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上相对的支架组合形成正方形。[0008]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相对抬臂组件通过机械臂端部的夹持块连接。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辊筒式牵引机构对立体织物的碾压,避免了立体织物褶痕的产生,不会对立体织物产生结构上的破坏;由于采用交替牵引,同样可实现织物的连续化生产。总之,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一般织物的牵引,也适用于碳纤维立体织物的牵引,本实用新型扩大了织机的生产产品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图4是加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副滑块的剖视图;
[0017]图6是单个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0018]图7是单个夹持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0]如图1-7所示,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单侧牵引机构,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竖直相对布置,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夹持中心均位于立体织物的轴线上,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牵引导轨2顶端安装有主电机1,所述两个牵引导轨2的相对面上安装有主滑块3,所述主电机I驱动主滑块3沿牵引导轨2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主滑块3上安装有两套机械手组件,所述每套机械手组件的副滑块12上装有抬臂组件,所述副滑块12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块组件,所述两个滑块组件包括装在副导轨8上的滑块20、位于滑块20上下两端的连接板19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所述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通过右旋丝杠螺母17a和左旋丝杠螺母17b分别装在对应的右旋丝杠13a和左旋丝杠13b上,所述右旋丝杠13a和左旋丝杠13b通过联轴节18对接组成丝杠13。
[0021]所述机械手组件由底板4、副电机5、轴承座6、丝杠轴承座7、副导轨8、锥齿轮组
9、输出直齿轮10、输入直齿轮11、副滑块12、丝杠13和传动轴17组成,所述底板4安装在主滑块3外表面上,所述底板4中间竖直布置有轴承座6,所述轴承座6内部安装有传动轴17,所述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连接锥齿轮组9,所述传动轴17下端带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连接输出直齿轮10,所述输出直齿轮10通过与输入直齿轮11啮合连接副电机5,所述副电机5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底板4上,所述底板4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安装有丝杠轴承座7,所述两个丝杠轴承座7之间安装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与靠近底板4 一端的锥齿轮组9连接,所述丝杠13与安装在支架上的副导轨8呈平行布置,所述丝杠13与安装在副导轨8上的副滑块12相连,所述副滑块12的数量为两块且端部均安装有抬臂组件,所述两块副滑块12在副电机5的驱动下沿着副导轨8做分离或合拢的水平往复运动。
[0022]所述抬臂组件由销轴连接座14,转销15和机械臂16组成,所述销轴连接座14安装在副滑块12端部上,所述销轴连接座14通过转销15与机械臂16相连,所述机械臂16的端部设有夹持块。
[0023]所述两套机械手组件的支架在底板4上呈对角布置,所述两套机械手组件的相邻支架呈90度夹角布置,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上相对的支架组合形成正方形。
[0024]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相对抬臂组件通过机械臂16端部的夹持块连接。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单侧牵引机构单独控制做交替牵引,左侧牵弓I机构夹持并牵引织物,在接近顶部时右侧牵引机构夹持并牵引织物,左侧牵引机构到达顶部时松开机械手,左侧牵引机构开始向下回程,右侧牵引机构接近顶部时,左侧牵引机构夹持并牵引织物,依次循环完成连续牵引。
[0027]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组件中副电机通过直齿轮啮合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两端的锥齿轮组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块相互靠近或背离,从而使安装在滑块上的机械臂加紧或放松管状织物。在该组牵引机构下降过程中,当机械臂接触到上升组件时,由于机械臂铰接在连接座上,其自由度大于零,机械臂会被上升牵引机构顶起。
[0028]本实用新型克服辊筒式牵引机构对立体织物的碾压,避免立体织物褶痕的产生,不会对立体织物产生结构上的破坏;由于采用交替牵引,同样实现织物的连续化生产;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一般织物的牵引,也适用于碳纤维立体织物的牵引,扩大织机的产品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单侧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竖直相对布置,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夹持中心均位于立体织物的轴线上,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牵引导轨(2)顶端安装有主电机(1),所述两个牵引导轨(2)的相对面上安装有主滑块(3),所述主电机(I)驱动主滑块(3)沿牵引导轨(2)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主滑块(3)上安装有两套机械手组件,所述每套机械手组件的副滑块(12)上装有抬臂组件,所述副滑块(12)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块组件,所述两个滑块组件包括装在副导轨(8)上的滑块(20)、位于滑块(20)上下两端的连接板(19)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所述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通过右旋丝杠螺母(17a)和左旋丝杠螺母(17b)分别装在对应的右旋丝杠(13a)和左旋丝杠(13b)上,所述右旋丝杠(13a)和左旋丝杠(13b )通过联轴节(18 )对接组成丝杠(1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机械手组件由底板(4 )、副电机(5 )、轴承座(6 )、丝杠轴承座(7 )、副导轨(8 )、锥齿轮组(9 )、输出直齿轮(10),输入直齿轮(11)、副滑块(12)、丝杠(13)和传动轴(17)组成,所述底板(4)安装在主滑块(3 )外表面上,所述底板(4 )中间竖直布置有轴承座(6 ),所述轴承座(6 )内部安装有传动轴(17),所述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连接锥齿轮组(9),所述传动轴(17)下端带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连接输出直齿轮(10),所述输出直齿轮(10)通过与输入直齿轮(11)啮合连接副电机(5),所述副电机(5)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底板(4)上,所述底板(4)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均安装有丝杠轴承座(7 ),所述两个丝杠轴承座(7 )之间安装有丝杠(13),所述丝杠(13)与靠近底板(4) 一端的锥齿轮组(9)连接,所述丝杠(13)与安装在支架上的副导轨(8 )呈平行布置,所述丝杠(13 )与安装在副导轨(8 )上的副滑块(12 )相连,所述副滑块(12)的数量为两块且端部均安装有抬臂组件,所述两块副滑块(12)在副电机(5)的驱动下沿着副导轨(8)做分离或合拢的水平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抬臂组件由销轴连接座(14),转销(15)和机械臂(16)组成,所述销轴连接座(14)安装在副滑块(12)端部上,所述销轴连接座(14)通过转销(15)与机械臂(16)相连,所述机械臂(16)的端部设有夹持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两套机械手组件的支架在底板(4)上呈对角布置,所述两套机械手组件的相邻支架呈90度夹角布置,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上相对的支架组合形成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管状立体织机的牵引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单侧牵引机构的相对抬臂组件通过机械臂(16)端部的夹持块连接。
【文档编号】D03D49/20GK203613358SQ20132069042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毛立民, 裴会成, 孙志宏 申请人: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