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梭芯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76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改良型梭芯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旋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梭芯套。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实用性差等技术问题。本改良型梭芯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本体一端敞口,另一端具有壳底,壳底与本体连为一体式,在本体和壳底之间设有过线口,所述的壳底外侧面设有可相对壳底水平往复移动的下拉片和能驱动该下拉片水平往复移动且与下拉片铰接相连的上拉片,所述的上拉片上设有一端延伸至过线孔上方且与上拉片连为一体的过线片,在过线片上设有过线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提高了梭芯套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改良型梭芯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旋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梭芯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自己衣着越来越在意,对衣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服装行业改革不断创新制造出质量更好的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上的服装行业主要还是依靠缝纫机或绣花机完成缝纫工序,此工序要求缝纫机或绣花机上装有梭芯套。传统的梭芯套为避下线从梭芯套上脱落的现象,保持线从梭芯套上平稳通过,常在梭芯套上设置过线装置。常见的过线装置为安装在梭芯套底壳一侧的弹簧螺旋过线结构,该过线结构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降低了梭芯套生产效率。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梭芯[申请号:200620106882.0],包括上盖的侧面设有过线弹簧孔,所述的弹簧为斜孔,其中心轴线与上盖的侧面成锐角,上盖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过线弹簧孔设置于其中一凸台的外侧面上,所述的过线弹簧孔上设有弹簧。
[0004]上述方案虽然能较好提供一种不易脱落的绣花机过线弹簧结构。但是将弹簧固定在过线弹簧孔上使得过线结构复杂化,提高了制造成本,从而降低梭芯套生产效率和过线效率,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更加实用的改良型梭芯套。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型梭芯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本体一端敞口,另一端具有壳底,壳底与本体连为一体式,在本体和壳底之间设有过线孔,所述的壳底外侧面设有可相对壳底水平往复移动的下拉片和能驱动该下拉片水平往复移动且与下拉片铰接相连的上拉片,所述的上拉片上设有一端延伸至过线孔上方且与上拉片连为一体的过线片,在过线片上设有过线结构。显然,过线片与上拉片连为一体的结构可便于制造,不仅提高梭芯套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另外,过线片延伸至过线孔上方更能方便过线,且上拉片和过线片连为一体,将上拉片抬起同时过线片也将被抬起,该设计有助于在断线后进行补线或者换线,在过线片上设计过线结构能在不影响过线速度的同时防止线从梭芯套上脱落的现象,无形中提高缝纫机效率,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
[0007]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过线结构包括设置在过线片上的过线孔,在过线片上还设有与所述的过线孔贯通的卡线口。过线孔和卡线口贯通,在降低工件制作工艺难度同时保证在缝纫机工作时线从梭芯套上脱落的现象,也方便日后穿线时可直接绕过卡线口到过线孔。[0008]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过线孔的直径大于卡线口与过线孔贯通处的口径。显然,在过线过程中缝纫线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过线孔口径大于一般线直径能有效防止过线太快而引起卡线。相反卡线口用于防止线脱离梭芯套或者缝纫机工作过程中线缠绕在过线片上,所以卡线口径不能比线直径过大,将过线孔的直径设计成大于卡线口与过线孔贯通处的口径是合理设计。
[0009]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卡线口呈L形、S形和C形中的任意一种。卡线口设计成L形或者S形或者C形中都具有凹形槽口设计,此类设计方便卡线且卡线口可以是V形。
[0010]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过线片设置在上拉片的一侧且相互垂直。
[0011]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壳底外侧面与过线片之间设有让位结构。设计让位结构用于容置过线片,防止过线片和壳底外侧面抵触。
[0012]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让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壳底外侧面且位于过线片下方的凹槽。凹槽形状可以为配合容置过线片的弧形凹槽部。
[0013]在上述的改良型梭芯套中,所述的上拉片厚度大于过线片的厚度。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改良型梭芯套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提高梭芯套生产效率和进一步增强了本申请的实用性,其次,穿线和过线方便且简单,无形中提高了缝纫机的作用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本体1、壳底2、下拉片21、上拉片22、凹槽23、过线片3、过线孔31、卡线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良型梭芯套包括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本体I 一端敞口,另一端具有壳底2,壳底2与本体I连为一体式,在本体I和壳底2之间设有过线孔31,所述的壳底2外侧面设有可相对壳底2水平往复移动的下拉片21和能驱动该下拉片21水平往复移动且与下拉片21铰接相连的上拉片22,所述的上拉片22上设有一端延伸至过线孔31上方且与上拉片22连为一体的过线片3,在过线片3上设有过线结构。显然,过线片3延伸至过线孔31上方更能方便过线,且上拉片22和过线片3连为一体,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结构强度,另外,将上拉片22抬起同时过线片3也被抬起,该设计有助于在断线后进行补线或者换线。在过线片3上设计过线结构能在不影响过线速度的同时防止线从梭芯套上脱落的现象,无形中提高缝纫机效率,符合当前社会技术发展的趋势。另外,本实施例的过线片3设置在上拉片22的一侧且相互垂直,其次,所述的上拉片22厚度大于过线片3的厚度。
[0020]进一步的说,这里的过线结构包括设置在过线片3上的过线孔31,在过线片3上还设有与所述的过线孔31贯通的卡线口 32。过线孔31和卡线口 32贯通,在降低工件制作工艺难度同时防止在缝纫机工作时线从梭芯套上脱落的现象,也方便日后穿线时可直接绕过卡线口 32到过线孔31。所述的卡线口 32呈L形、S形和C形中的任意一种。卡线口 32设计成L形或者S形或者C形中都具有凹形槽口设计,此类设计方便卡线且卡线口 32可以是V形。所述的过线孔31的直径大于卡线口 32与过线孔31贯通处的口径。显然,在过线过程中缝纫线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过线孔31 口径大于一般线直径能有效防止过线太快而引起卡线。相反卡线口 32用于防止线脱离梭芯套或者缝纫机工作过程中线缠绕在过线片3上,所以卡线口 32 口径不能比一般线直径大很多,将过线孔31的直径设计成大于卡线口32与过线孔31贯通处的口径是合理设计。
[0021]为了配合容置过线片3,所述的壳底2外侧面与过线片3之间设有让位结构。设计让位结构用于容置过线片3,防止过线片3和壳底2外侧抵触。所述的让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壳底2外侧面且位于过线片3下方的凹槽23。凹槽23形状可以为配合容置过线片3的弧形凹槽部。
[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壳底2、下拉片21、上拉片22、凹槽23、过线片3、过线孔31、卡线口 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良型梭芯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本体(I) 一端敞口,另一端具有壳底(2 ),壳底(2 )与本体(I)连为一体式,在本体(I)和壳底(2 )之间设有过线口,所述的壳底(2)外侧面设有可相对壳底(2)水平往复移动的下拉片(21)和能驱动该下拉片(21)水平往复移动且与下拉片(21)铰接相连的上拉片(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拉片(22)上设有一端延伸至过线口上方且与上拉片(22)连为一体的过线片(3),在过线片(3)上设有过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结构包括设置在过线片(3)上的过线孔(31),在过线片(3)上还设有与所述的过线孔(31)贯通的卡线口(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孔(31)的直径大于卡线口(32)与过线孔(31)贯通处的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线口(32)呈L形、S形和C形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线片(3)设置在上拉片(22)的一侧且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底(2)外侧面与过线片(3)之间设有让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让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壳底(2)外侧面且位于过线片(3)下方的凹槽(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型梭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拉片(22)厚度大于过线片(3)的厚度。
【文档编号】D05B57/26GK203639681SQ201320783077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席成相 申请人:宁波海曙华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