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8004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锦纶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锦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整理剂为非离子型聚醚酰胺共聚物,其水溶液呈黄色至深黄色液体。整理剂具有聚醚链段,使整理后的锦纶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快干性;整理剂分子结构中包含已二酸与已二胺形成的酰胺链段,利用结构相似相亲原理,在高温焙烘条件下整理剂分子结构中的酰胺链段可与锦纶纤维分子链形成共晶,镶嵌在织物表面,使整理后的锦纶织物具有较耐久的吸湿快干性;整理剂分子中反应性官能团,在焙烘整理过程中会发生交联成膜作用,在共晶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整理后织物吸湿快干的耐久性和干、湿摩擦牢度。同时,整理剂分子结构中的有机硅链段和聚醚链段中的甲基有助于改善织物的手感。
【专利说明】一种锦纶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纺织品整理剂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锦纶用吸湿排汗整理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聚酰胺纤维面料质地柔软、耐磨、染色性好、比重轻、弹性好,一直在服装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用来制作内衣、运动外套、各种袜类等。随着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休闲服与运动服相互渗透和融为一体的趋势也日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睬,这类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活动时,一旦消费者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不适感,于是对面料的纤维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新要求。吸湿排汗面料在Nike、Adidas、Reebok等品牌中的数量逐渐增加。
[0003]众所周知,使锦纶织物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可以大致分为四种方法:和亲水性组分共聚或共混纺丝、由接枝聚合赋予锦纶织物亲水性、由后整理加工赋予锦纶织物亲水性、改变纤维的表面物理结构赋予其亲水性。美国Texaco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种较为经济的加工工艺,将聚乙二醇用极少量的环氧丙烷处理,生成一个具有第二羟端基的聚醚,然后将该羟端基转换成胺基,即生成聚氧化乙烯二胺(PEOD),在己内酰胺聚合前,将PEOD加入其中,聚合后即得到具有吸湿性的嵌段共聚物,但由于该工艺条件下中间体稳定性较低而难以推广应用。杜邦 公司先采用辐射引发聚合,将亲水性成份(如顺丁烯二酸)接枝到尼龙66长丝上,尼龙66长丝浸入25%的顺丁烯二酸水溶液中一小时,同时用2兆电子伏特的电子照射,得到具有吸湿快干性能的锦纶。这种纤维的缺点是能量消耗大,湿态时手感欠佳,而且染色性能不能满足衣着要求,因此未能得到推广。
[0004]在本发明作出之前,美国专利“Hydrophilic finishing process forhydrophobic fibers” (US4073993A)报导了一种织物整理的方法,将脂肪族或芳香族多元酸和聚乙二醇的单或二酯类涂敷到尼龙(或聚酯)纤维上,得到的产品具有吸湿性、抗静电性和抗污性,但是整理的织物手感和耐久性差。将聚酰胺纤维制成特定的异形截面丝,使纤维表面形成凹窝,可增加吸水效果,如旭化成的L形截面聚酰胺具有一定的吸湿快干效果。目前,国内市场上用作锦纶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品种寥寥无几。有人尝试用整理涤纶的亲水性聚酯整理锦纶织物,其效果不理想。文献“新型聚酰胺纤维亲水整理剂PPAG合成及其应用研究”(2012年《印染助剂》杂志第29卷第6期)报道了采用聚乙二醇、丁二酸酐、己二酸、己二胺合成一种锦纶织物亲水整理剂的技术方案,经该整理剂处理后的锦纶织物有一定的吸湿和快干效果,但是整理后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和手感不够理想。
[0005]因此,针对锦纶织物开发一种耐久的吸湿排汗整理剂,是目前锦纶吸湿排汗整理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锦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剂,使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耐久的吸湿快干性和良好的干、湿摩擦牢度。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吸湿排汗整理剂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权利要求】
1.一种锦纶用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聚醚二元醇的物质的量为1份,将1份聚醚二元醇和2份丁二酸酐加入到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搅拌条件下,逐渐升温至120~140°C,保温反应3~5h,得到中间体I,其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锦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丙二醇,结构通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锦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800、1000、1500、2000中的一种。
4.一种按权利要求1制备方法得到的用于锦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剂。
5.一种如权 利要求4所述的整理剂在对锦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整理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D06M101/34GK103980483SQ201410221588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周向东, 杨涛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