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022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包括手套机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左墙板、右墙板及后墙板,安装在后墙板上的机械传动装置,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上的尖角墙板装置,安装在尖角墙板上的针床,以及安装有控制单元的控制柜等,所述针床上安装有三角底板装置、机头和纱线转换装置,其中,所述三角底板装置通过机头安装在针床上,三角底板装置包括前三角底板和后三角底板,前后三角底板上的各个三角分别组成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上述双系统针织手套机不仅具有双系统编织功能、而且可以编织除橡筋外五种不同颜色组合的纱线、且整机结构紧凑、可以比普通单系统手套机增加50%的产量,而且编织出来的手套虎口有明显的加强,深受市场欢迎。
【专利说明】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属于针织手套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手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近几年来说,一方面,市场上的手套机都是以普通的单编织系统机型为主,新型手套机的发展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另一方面,近年来,工人的工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而成品手套的价格由于各厂家间的激烈竞争在不断下降,这就给生产厂家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再者,随着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对手套的美观性和牢靠度方面的要求都在提高。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为克服上述问题,专门开发出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具有双系统编织功能、可比普通单系统手套机增加50%的产量,而且整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包括手套机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左墙板、右墙板及后墙板,安装在后墙板上的机械传动装置,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上的尖角墙板装置,安装在尖角墙板上的针床,以及安装有控制单元的控制柜等;所述针床上安装有三角底板装置、机头和纱线转换装置,其中,所述三角底板装置通过机头安装在针床上,三角底板装置包括前三角底板和后三角底板,所述前三角底板上安装有挡针三角、第一密度三角、第二密度三角、前主成圈三角、前主过桥三角,橡筋压针三角、拦针三角,前副成圈三角、前副过桥三角、封口三角、第一导向三角、第二导向三角、第一起针三角、第二起针三角、第一橡筋三角;所述后三角底板上安装有第三密度三角、第四密度三角、第三导向三角、第四导向三角、第三起针三角、第四起针三角、第二橡筋三角、第一后副成圈三角、第二后副成圈三角、第一后副桥三角、第二后副桥三角、压针三角、平档三角、第一中间导向三角、第二中间导向三角,其中,所述4个密度三角滑动配合安装在三角底板上,所述4个起针三角、2个橡筋三角、封口三角活动嵌入安装在三角底板上,其余三角固定安装在三角底板上;上述各个三角分别组成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
[0006]上述主编织系统进一步包括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和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副编织系统进一步包括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和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其中,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主要由挡针三角、第一密度三角、前主成圈三角、前主过桥三角、橡筋压针三角、拦针三角、封口三角、第一导向三角、第一起针三角和第一橡筋三角组成;所述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主要由第二密度三角、前副成圈三角、前副过桥三角、第二导向三角和第二起针三角组成;所述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主要由第三密度三角、第一后成圈三角、第一后过桥三角、橡筋压针三角、第一中间导向三角、第三导向三角、第三起针三角、第二橡筋三角组成;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主要由第四密度三角、第二后成圈三角、第二后副过桥三角、第二中间导向三角、第四导向三角和第四起针三角组成。三角底板上前后三角系统均有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构成,编织时成双系统编织。
[0007]上述三角底板装置进一步包括2个拉升装置,分别用于控制前三角底板和后三角底板上的副编织系统,所述拉升装置包括起针三角柄、拉升控制块、拉升控制座、电磁铁拉板和拉升电磁铁,所述起针三角柄上端设置有一轴承孔,用于安装滚动轴承,拉升控制座安装在机头上面,拉升控制座上设置有一长槽,用于安装拉升控制块,拉升控制块可在拉升控制座的长槽内滑动,拉升控制块通过电磁铁拉板与拉升电磁铁相连,起针三角柄上的滚动轴承靠在拉升控制块上,起针三角柄加长伸到机头外面,通过拉升电磁铁的吸放来控制副编织系统起针三角运动,即通过拉升装置控制副编织系统是否编织。
[0008]所述纱线转换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弹头座和装于尖角墙板装置上的梭子架,所述弹头座上设置有四个弹头孔,各个弹头孔内均安装有I个弹头、弹头孔内装有弹簧,弹头可在弹头孔内伸缩运动;所述梭子架包括前梭子架和后梭子架,梭子架一方面放置用于安装沙嘴的梭子底座,另一方面可以当作导轨,由弹头座上的弹头带动梭子底座在梭子架的梭子杆上运动,也就是带动沙嘴进行编织。
[0009]所述前梭子架设置有上下两根梭子杆,上下两根梭子杆左右均设置有梭子底座、梭子底座控制座,所述梭子底座上装有纱嘴,梭子底座控制座上面装有拨杆;所述后梭子架也设置有上下两根梭子杆,其中,上梭子杆一侧(左侧)安装有橡筋梭子控制座及橡筋梭子底座,所述橡筋梭子底座上安装有橡筋纱嘴,下梭子杆与橡筋梭子控制座相对的另一侧(右侦D安装有热熔梭子控制座和热熔梭子底座,所述热熔梭子底座安装有热熔沙嘴。
[0010]所述前梭子架的左侧上梭子杆上设有第一电磁铁,下梭子杆上设有一控制块,右侧的上下梭子杆上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所述控制块安装在左下方的梭子底座控制座上,通过拉板与第一电磁铁连接,可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来控制控制块的转动,从而控制拨杆的打开和闭合,通过控制上下梭子座底控制座上面的拨杆运动来控制弹头座上面弹头的带与放,使弹头带动梭子底座进行编织或停止编织。通过控制块可以实现仅用一个电磁铁就可控制左侧两个拨杆的打开和闭合,即节省成本,又可以使纱线转换装置换纱时方便、灵活。
[0011]作为优选,所述针床的前后针板均在针槽左右设置有两条刀槽,用于安装纱线割刀,以便于适应多种纱线编织时的剪线要求。
[0012]上述双系统针织手套机的工作原理:手套机启动,电动机带动齿轮传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各个电磁铁工作;通过各个凸轮、滑块、连杆等的精确动作配合,以带动机头系统作左右往复运动,机头的往复运动带动机头系统左右运动带动舌针进行编织。按顺序分别编织手套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四指掌、大拇指、五指掌、罗口。编织时当机头自右向左运动时,前针床进行编织,由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先进行编织,再由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进行编织,当机头自左向右运动时,由后针床进行编织,由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先进行编织再由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进行编织,一次行程两次成圈编织;当副编织系统起针三角不工作时,双系统针织手套机的编织系统可以单系统编织,以适用编织热熔纱线。
[0013]本发明所述的双系统针织手套机,不仅具有双系统编织功能、而且可以编织除橡筋外五种不同颜色组合的纱线、且整机结构紧凑、可以比普通单系统手套机增加50%的产量,而且编织出来的手套虎口有明显的加强,深受市场欢迎。
[0014]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双系统针织手套机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前三角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后三角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拉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梭子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弹头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块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针板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部分机械传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双系统编织时走针轨迹图(前三角底板);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双系统编织时走针轨迹图(后三角底板); 图1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单系统编织时走针轨迹图(前三角底板); 图1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单系统编织时走针轨迹图(后三角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包括手套机机架1,安装在机架I上的左墙板2a、右墙板2b及后墙板2c,安装在后墙板2c上的机械传动装置,安装在左墙板2a、右墙板2b上的尖角墙板装置6,安装在尖角墙板上6的针床7,以及安装有控制单元的控制柜8等,所述针床7上安装有三角底板装置、机头4和纱线转换装置,其中,所述三角底板装置通过机头4安装在针床7上,三角底板装置包括前三角底板IOa和后三角底板10b,所述前三角底板IOa上安装有挡针三角11、第一密度三角12a、第二密度三角12b、前主成圈三角13、前主过桥三角14,橡筋压针三角15、拦针三角16,前副成圈三角17、前副过桥三角18、封口三角19、第一导向三角20a、第二导向三角20b、第一起针三角21a、第二起针三角21b、第一橡筋三角22a ;所述后三角底板上安装有第三密度三角12c、第四密度三角12d、第三导向三角20c、第四导向三角20d、第三起针三角21c、第四起针三角21d、第二橡筋三角22b、第一后副成圈三角23a、第二后副成圈三角23b、第一后副桥三角24a、第二后副桥三角24b、压针三角25、平档三角26、第一中间导向三角27a、第二中间导向三角27b,其中,所述4个密度三角滑动配合安装在三角底板上,所述4个起针三角、2个橡筋三角、封口三角活动19嵌入安装在三角底板上,其余三角固定安装在三角底板上;上述各个三角分别组成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
[0017]如图2所示,上述主编织系统进一步包括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和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副编织系统进一步包括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和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其中,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主要由挡针三角11、第一密度三角12a、前主成圈三角13、前主过桥三角14、橡筋压针三角15、拦针三角16、封口三角19、第一导向三角20a、第一起针三角21a和第一橡筋三角22a组成;所述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主要由第二密度三角12b、前副成圈三角17、前副过桥三角18、第二导向三角20b和第二起针三角21b组成;所述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主要由第三密度三角12c、第一后成圈三角23a、第一后过桥三角24a、橡筋压针三角25、第一中间导向三角27a、第三导向三角20c、第三起针三角21c、第二橡筋三角22b组成;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主要由第四密度三角12d、第二后成圈三角23b、第二后副过桥三角24b、第二中间导向三角27b、第四导向三角20d和第四起针三角21d组成。三角底板上前后三角系统均有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构成,编织时成双系统编织。
[0018]上述三角底板装置进一步包括2个拉升装置9,分别用于控制前三角底板IOa和后三角底板IOb上的副编织系统,本实施例以前三角底板IOa拉升装置为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3所示,所述拉升装置9包括起针三角柄91、拉升控制块92、拉升控制座93、电磁铁拉板94和拉升电磁铁,所述起针三角柄91上端设置有一轴承孔,用于安装滚动轴承95,拉升控制座93安装在机头4上面,拉升控制座93上设置有一长槽,用于安装拉升控制块92,拉升控制块92可在拉升控制座93的长槽内滑动,拉升控制块92通过电磁铁拉板94与拉升电磁铁相连,起针三角柄91上的滚动轴承95靠在拉升控制块92上,起针三角柄91加长伸到机头4外面,通过拉升电磁铁的吸放来控制副编织系统起针三角21b运动,即通过拉升装置控制副编织系统是否编织。
[0019]所述纱线转换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弹头座5和装于尖角墙板装置上的梭子架3,所述弹头座5上设置有四个弹头孔,如图4所示,各个弹头孔内均安装有I个弹头,分别为第一弹头51、第二弹头52、第三弹头53和第四弹头54,弹头孔内装有弹簧,弹头可在弹头孔内伸缩运动;所述梭子架包括前梭子架和后梭子架,梭子架一方面放置用于安装沙嘴的梭子底座,另一方面可以当作导轨,由弹头座上的弹头带动梭子底座在梭子架的梭子杆上运动,也就是带动沙嘴进行编织。
[0020]如图5所不,所述前梭子架设置有上下两根梭子杆42,上下两根梭子杆4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梭子底座31、第二梭子底座32、第三梭子底座33、第四梭子底座34、第一梭子底座控制座27、第二梭子底座控制座28、第三梭子底座控制座29、第四梭子底座控制座30,上述4个梭子底座上均装有纱嘴,4个梭子底座控制座上面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一拨杆35、第二拨杆36、第三拨杆37、第四拨杆38,第一梭子底座31、第三梭子底座33和第四梭子底座34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电磁铁39、第二电磁铁40和第三电磁铁41 ;所述前梭子架左上方的梭子底座31的下面安装有一控制块43,如图6-7所示,控制块43上设有连接梭子底座控制座28的轴位孔431和连接拉板的连接孔432,控制块43通过轴位螺丝安装在梭子底座控制座28上,通过拉板与第一电磁铁39相连,可通过第一电磁铁39的吸放来控制控制块43的转动,第一拨杆35上开有第一缺口 Al,第二拨杆36上开有第二缺口 A2,控制块43上的第一控制点BI和第二控制点B2可分别通过和拨杆上第一缺口 Al和第二缺口 A2的配合来控制拨杆的打开和闭合。当控制点位置在缺口上时,此时弹头座5上的弹头51带动梭子底座进行编织,反之则不编织。通过控制块43可以实现仅用一个电磁铁就可控制第一拨杆35和第二拨杆36的打开和闭合,即节省成本,又可以使纱线转换装置换纱时方便、灵活。
[0021]本实施例所述的手套机在换纱时工作原理如下:开始编织前,左上梭子底座31和右上梭子底座33停在左边,编织开始时,第一电磁铁39,第二电磁铁40不工作,第三电磁铁41工作。由弹头座5上第二弹头44、第三弹头45分别带右上梭子底座33和左上梭子底座31进行编织。编织过程中,当第一电磁铁39工作,第二电磁铁40不工作,第三电磁铁41不工作,由弹头座5上第四弹头46和第二弹头44分别带左下梭子底座32和右上梭子底座33进行编织,当第一电磁铁铁39不工作,第二电磁铁40工作,第三电磁铁41不工作时,由弹头座5上第三弹头45和第一弹头43分别带动左上梭子底座31和右下梭子底座34进行编织。当第一电磁铁39工作,第二电磁铁40工作,第三电磁铁41不工作,由弹头座5上第四弹头46和第一弹头43分别带左下梭子底座32和右下梭子底座34进行编织。
[0022]所述后梭子架也设置有上下两根梭子杆,其中,上梭子杆的左侧安装有橡筋梭子控制座及橡筋梭子底座,所述橡筋梭子底座上安装有橡筋纱嘴,下梭子杆的右侧安装有热熔梭子控制座和热熔梭子底座,所述热熔梭子底座安装有热熔沙嘴。
[0023]如图8所示,所述针床7的前后针板71均在针槽7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刀槽73,用于安装纱线割刀,以便于适应多种纱线编织时的剪线要求。
[0024]如图9所示,后墙板2c上装有机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传动装置和凸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小齿轮101、大齿轮102、短连杆103、长连杆104、长滑块105、第一短滑块106和第二短滑块107等,用于控制编织时机头4的运动行程,凸轮传动装置用于控制编织时机头4的相对位置,
上述双系统针织手套机的工作原理:手套机启动,电动机带动齿轮传动,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各个电磁铁工作;通过各个凸轮、滑块、连杆等的精确动作配合,以带动机头系统作左右往复运动,机头4的往复运动带动机头系统左右运动带动舌针进行编织。按顺序分别编织手套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四指掌、大拇指、五指掌、罗口。编织时当机头4自右向左运动时,前针床进行编织,由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先进行编织,再由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进行编织,当机头自左向右运动时,由后针床进行编织,由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先进行编织再由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进行编织,一次行程两次成圈编织,图10-11为双系统编织时走针轨迹图;当副编织系统起针三角不工作时,双系统针织手套机的编织系统可以单系统编织,以适用编织热熔纱线,图12-13为手套机单系统编织时走针轨迹图。
[0025]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机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左墙板、右墙板及后墙板,安装在后墙板上的机械传动装置,安装在左墙板、右墙板上的尖角墙板装置,安装在尖角墙板上的针床,以及安装有控制单元的控制柜;所述针床上安装有三角底板装置、机头和纱线转换装置,其中,所述三角底板装置通过机头安装在针床上,三角底板装置包括前三角底板和后三角底板,所述前三角底板上安装有挡针三角、第一密度三角、第二密度三角、前主成圈三角、前主过桥三角,橡筋压针三角、拦针三角,前副成圈三角、前副过桥三角、封口三角、第一导向三角、第二导向三角、第一起针三角、第二起针三角、第一橡筋三角;所述后三角底板上安装有第三密度三角、第四密度三角、第三导向三角、第四导向三角、第三起针三角、第四起针三角、第二橡筋三角、第一后副成圈三角、第二后副成圈三角、第一后副桥三角、第二后副桥三角、压针三角、平档三角、第一中间导向三角、第二中间导向三角,其中,所述4个密度三角滑动配合安装在三角底板上,所述4个起针三角、2个橡筋三角、封口三角活动嵌入安装在三角底板上,其余三角固定安装在三角底板上;上述各个三角分别组成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编织系统进一步包括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和后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副编织系统进一步包括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和后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其中,前三角底板主编织系统主要由挡针三角、第一密度三角、前主成圈三角、前主过桥三角、橡筋压针三角、拦针三角、封口三角、第一导向三角、第一起针三角和第一橡筋三角组成;所述前三角底板副编织系统主要由第二密度三角、如副成圈二角、如副过桥二角、第二导向二角和第二起针二角组成;所述后二角底板主编织系统主要由第三密度三角、第一后成圈三角、第一后过桥三角、橡筋压针三角、第一中间导向二角、第二导向二角、第二起针二角、第二橡筋二角组成;后二角底板副编织系统主要由第四密度三角、第二后成圈三角、第二后副过桥三角、第二中间导向三角、第四导向三角和第四起针三角组成,三角底板上前后三角系统均有主编织系统和副编织系统构成,编织时成双系统编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底板装置进一步包括2个拉升装置,分别用于控制前三角底板和后三角底板上的副编织系统,所述拉升装置包括起针三角柄、拉升控制块、拉升控制座、电磁铁拉板和拉升电磁铁,所述起针三角柄上端设置有一轴承孔,用于安装滚动轴承,拉升控制座安装在机头上面,拉升控制座上设置有一长槽,用于安装拉升控制块,拉升控制块可在拉升控制座的长槽内滑动,拉升控制块通过电磁铁拉板与拉升电磁铁相连,起针三角柄上的滚动轴承靠在拉升控制块上,起针三角柄加长伸到机头外面,通过拉升电磁铁的吸放来控制副编织系统起针三角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转换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头上的弹头座和装于尖角墙板装置上的梭子架,所述弹头座上设置有四个弹头孔,各个弹头孔内均安装有I个弹头、弹头孔内装有弹簧,弹头可在弹头孔内伸缩运动;所述梭子架包括前梭子架和后梭子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梭子架设置有上下两根梭子杆,上下两根梭子杆左右均设置有梭子底座、梭子底座控制座,所述梭子底座上装有纱嘴,梭子底座控制座上面装有拨杆;所述后梭子架也设置有上下两根梭子杆,其中,上梭子杆一侧安装有橡筋梭子控制座及橡筋梭子底座,所述橡筋梭子底座上安装有橡筋纱嘴,下梭子杆与橡筋梭子控制座相对的另一侧安装有热熔梭子控制座和热熔梭子底座,所述热熔梭子底座安装有热熔沙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梭子架的左侧上梭子杆上设有第一电磁铁,下梭子杆上设有一控制块,右侧的上下梭子杆上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所述控制块安装在左下方的梭子底座控制座上,通过拉板与第一电磁铁连接,可通过电磁铁的吸放来控制控制块的转动,从而控制拨杆的打开和闭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针织手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的前后针板均在针槽左右设置有两条 刀槽,用于安装纱线割刀。
【文档编号】D04B7/34GK104018289SQ201410238002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陈百祥, 冯建明 申请人:浙江百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