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清除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738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杂物清除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杂物清除机,包括机箱,机箱的顶部设置有原棉喂入管道和吸风输入管道,原棉喂入管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吸附金属碎物的桥式磁铁,原棉喂入管道的上部还开设有用于清除金属碎物的取杂窗口,吸风输入管道与安装在机箱顶部的输棉风机相连通,原棉喂入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尘棒,相邻两尘棒之间设置有漏尘间隙,漏尘间隙的大小可调,原棉除杂管道位于机箱的内部,且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与原棉除杂管道相通的吸尘系统。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清除原棉中的金属碎物、棉籽、砂土、织物块、带、绳、薄膜块等杂质,落杂率和除杂率较高。
【专利说明】杂物清除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纺企业用开棉机,尤其涉及一种杂物清除机。
【背景技术】
[0002]将原棉或各种短纤维加工成纱需要经过一系列纺纱过程,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艺,其主要任务是开松、除杂、混合以及均匀成卷。在加工前,原棉需经过采摘和传输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会使原棉存在和混入50%?60%的杂质,尤其是金属碎物、棉籽、籽棉、不孕籽、砂土、织物块、带、绳、薄膜块等大杂,金属碎物的存在会导致纺纱过程中出现轧坏机件或引发火灾的现象发生,其它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纺织的正常生产和纱线的质量,因此,除杂成为开清棉工序中最为主要的任务。
[0003]以前主要靠人工分捡棉花中的杂物,人工除杂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了竞争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开松除杂机械,其基本功能是开松、梳理和除杂,在开松落杂区域,开松的棉束在高速离心力、气流附面层和除尘刀或尘棒的分离作用下,促使杂质从原棉中分离,这类开松除杂装置大多存在除杂点较少,落杂率和除杂效率低,且在棉流存在金属杂物的情况下无法对金属碎物进行及时有效地清除等缺陷。
[000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杂物清除机。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杂物清除机,包括机箱,机箱的顶部设置有吸风输入管道和原棉喂入管道,吸风输入管道与安装在机箱顶部的输棉风机相连通,原棉喂入管道的上部位于机箱的外侧且其上设置有用于吸附金属碎物的桥式磁铁和用于清除金属碎物的取杂窗口,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位于机箱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根尘棒,相邻两尘棒之间设置有漏尘间隙,漏尘间隙的大小可调,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吸尘系统,吸尘系统位于原棉喂入管道的下方。
[0008]所述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包括密封式的顶板、两块分别与顶板两侧固连的玻璃视窗以及安装在玻璃视窗底部的尘棒安装架。
[0009]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两块安装角度可调节的补风板,其分别位于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的两侧且位于吸尘系统的上方,各补风板一侧的机箱上均开设有补风口。
[0010]所述吸尘系统包括滤尘箱、与滤尘箱相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滤尘漏斗、与滤尘漏斗相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滤尘通道及与滤尘通道相连通的吸尘风机,滤尘箱的顶部设置有滤尘间隙。
[0011]所述尘棒安装架和玻璃视窗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与尘棒数量相等的长条孔,尘棒上开设有定位孔,尘棒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尘棒安装架上,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长条孔的孔宽。[0012]所述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呈弧形。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实用新型中原棉喂入管道中桥式磁铁的设置,可将含有金属杂物的棉流中的金属物吸住,利于保护后道设备,避免了轧坏几件或弓I发火灾。
[0015]2、本实用新型中尘棒间的间隙可根据落杂多少灵活调节,操作简便,提高了除杂效率和落杂率。
[00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风排尘、吸风排杂,不需人工清理,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7]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运行可靠,制作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0]其中,
[0021]1、原棉喂入管道101、取杂窗口 102、顶板103、玻璃视窗104、尘棒安装2、吸风输入管道3、输棉风机4、吸尘系统401、滤尘箱402、滤尘漏斗403、滤尘通道5、补风板
6、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杂物清除机,包括机箱6,机箱6的顶部设置有原棉喂入管道I和吸风输入管道2,吸风输入管道2与安装在机箱I顶部的输棉风机3相连通,原棉喂入管道I的上部位于机箱6的外侧且其上设置有用于吸附金属碎物的桥式磁铁,原棉喂入管道I的上部还开设有用于清除金属碎物的取杂窗口 101,取杂窗口 101有两个,原棉喂入管道I的下部位于机箱6的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根尘棒,相邻两尘棒之间存在漏尘间隙,漏尘间隙的大小可调,原棉喂入管道I的底部呈弧形,其包括密封式的顶板102、两块分别与顶板102两侧固连的玻璃视窗103以及安装在玻璃视窗103底部的尘棒安装架104,尘棒安装架104和玻璃视窗103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与尘棒数量相等的长条孔,尘棒上开设有定位孔,尘棒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尘棒安装架104上,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长条孔的孔宽,从而实现了根据落杂量的多少调节相邻两尘棒间的间隙的目的。
[0024]所述机箱6的内部设置有吸尘系统4,该吸尘系统4位于原棉喂入管道I的下方,其包括滤尘箱401、与滤尘箱401相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滤尘漏斗402、与滤尘漏斗402相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滤尘通道403及与滤尘通道403相连通的吸尘风机,滤尘箱401的顶部设置有滤尘间隙;所述机箱6内还设置有两块安装角度可调节的补风板5,补风板5的安装角度可根据落杂效率的高低进行调节,两块补风板5分别位于原棉喂入管道I底部的两侧且位于吸尘系统4的上方,各补风板5 —侧的机箱6上均开设有补风口,补风板5和补风口的设置用于对落杂的快慢进行调节;补风板5的安装角度可调是通过安装在补风板5顶端的转轴和安装在补风板5中部的可伸缩式支架实现的,转轴通过转轴安装架安装在机箱6的内壁上,可伸缩式支架可沿机箱内壁伸缩。
[0025]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26]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原棉喂入管道1、吸风输入管道2、输棉风机3、顶板102、尘棒安装架104、滤尘漏斗402、机箱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002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杂物清除机,包括机箱,机箱的顶部设置有吸风输入管道和原棉喂入管道,吸风输入管道与安装在机箱顶部的输棉风机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原棉喂入管道的上部位于机箱的外侧且其上设置有用于吸附金属碎物的桥式磁铁和用于清除金属碎物的取杂窗口,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位于机箱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根尘棒,相邻两尘棒之间设置有漏尘间隙,漏尘间隙的大小可调,机箱的内部还设置有吸尘系统,吸尘系统位于原棉喂入管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包括密封式的顶板、两块分别与顶板两侧固连的玻璃视窗以及安装在玻璃视窗底部的尘棒安装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两块安装角度可调节的补风板,其分别位于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的两侧且位于吸尘系统的上方,各补风板一侧的机箱上均开设有补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系统包括滤尘箱、与滤尘箱相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滤尘漏斗、与滤尘漏斗相通且位于其下方的滤尘通道及与滤尘通道相连通的吸尘风机,滤尘箱的顶部设置有滤尘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杂物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棒安装架和玻璃视窗的相对位置处均开设有与尘棒数量相等的长条孔,尘棒上开设有定位孔,尘棒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尘棒安装架上,锁紧螺母的外径大于长条孔的孔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棉喂入管道的下部呈弧形。
【文档编号】D01G9/00GK203782292SQ201420117119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纪合聚, 郭瑞勇, 杨效慧 申请人: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