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该上架体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上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等间隔布置。并且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上分别交错间隔布置有一组用于安置粗纱的吊锭。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之间还分别装设有导纱杆组件,该导纱杆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上架体上的吊杆,以及设置在吊杆之间的导纱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于安置粗纱的托锭改成吊锭,将现有的双层两列布置改成单层四列布置,降低了意外牵伸,减少了成纱细节,提高了纺纱质量,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纱机配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
【背景技术】
[0002] 细纱机是在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 牵伸时,希望理论与实际牵伸倍数相等,但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因为有意外牵伸的存在。 影响细纱机牵伸的元件主要有罗拉、皮辊、皮圈、隔距块、摇架、吊锭、导纱杆、横动喇叭口 等,因导纱杆对粗纱退绕有阻尼作用,当粗纱与它的摩擦力超过一定范围,粗纱退绕时会产 生意外牵伸,影响纺纱质量。现有细纱机的导条架多选用托锭,并且以双层两列的方式布 置,受该种结构影响,其意外牵伸较多,影响纺纱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纱机的新型导条架,解决了现有导条架 导致的意外牵伸较多,纺纱质量不高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包括上 架体和下架体,该上架体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 杆。上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等间隔布置。并且在第一支撑 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上分别交错间隔布置有一组用于安置粗纱的吊 锭。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之间还分别装设有导纱杆 组件,该导纱杆组件包括一对安装在上架体上的吊杆,以及设置在吊杆之间的导纱杆。上述 结构通过将用于安置粗纱的托锭改成吊锭,将现有的双层两列布置改成单层四列布置,降 低了意外牵伸,减少了成纱细节,提高了纺纱质量,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0005] 粗纱绕过导纱杆时,由于受到导纱杆的摩擦阻力影响使粗纱张力增大,即粗纱张 力与导纱杆安装位置的高低有关,为了保证粗纱退绕张力均衡,故而应尽量将导纱杆安装 在粗纱的下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导纱杆设置在距粗纱下端的1/3处,甚至与 粗纱下端平齐,更有利于粗纱退绕。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吊锭在第一支撑杆上等间距间隔布置,同样的, 吊锭在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上以等间隔布置。导纱杆组件分别设置在第 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中间位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原有细纱机导条架的形状、结构,将托锭改成吊 锭,将现有的双层两列布置改成单层四列布置,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意外牵伸,减 少成纱细节,提高纺纱质量,并且结构简单、实用,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进一步的,将 导纱杆设置在为了距粗纱下端的1/3处或与粗纱下端平齐,更有利于粗纱退绕。
[0008]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出吊锭的位置关系。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增加了粗纱。
[0012] 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中示意出导纱杆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1,
[0014] 请一并参阅图1至4, 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包括上架体1和下架体2。上架体1 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上述第一 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等间隔布置。
[0015] 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上交错布置有一组用于安置粗纱3的吊锭4,该 吊锭4在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上等间距间隔布置。同理,在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 支撑杆14上也交错布置有一组用于安置粗纱3的吊锭4,该吊锭4在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 支撑杆14上等间距间隔布置。
[0016] 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 14的中间位置还分别装设有一导纱杆组件5,具体的,导纱杆组件5包括一对安装在上架体 1上的吊杆51,以及设置在吊杆51之间的导纱杆52。导纱杆52设置在距粗纱3下端的1/3 处。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条架可有效降低细纱过程中的意外牵伸,减少成纱细节,且结 构简单、方便实用。
[0017] 实施例2,
[0018] 导纱杆52设置在与粗纱3下端平齐处,其余同实施例1。
[0019]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 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如增加用于安装吊锭的支撑杆的数量,或者将导纱 杆设置在距粗纱3下端的1/3处至粗纱下端之间等等,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细纱机的导条架,包括上架体(1)和下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 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 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上分别交错 且间隔布置有一组用于安置粗纱(3)的吊锭(4);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 间、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之间还分别装设有导纱杆组件(5);该导纱杆组件 (5)包括一对安装在上架体上的吊杆(51),以及设置在吊杆(51)之间的导纱杆(5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的导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杆(52)设置在距粗纱 (3)下端的1/3处或与粗纱(3)下端平齐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的导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锭(4)分别在第一支撑 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上等间距间隔布置。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细纱机的导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杆组件(5) 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13)和第四支撑杆(14)的中 间位置。
【文档编号】D01H13/04GK203904562SQ20142029456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韩兆扣, 熊建良 申请人:黄山市天马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