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光机及拉幅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392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光机及拉幅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光机及拉幅器,轧光机包括机架、加热辊、轧辊、分别位于加热辊相对二侧的进布导布辊和出布导布辊,特别是,所述轧光机还包括用于对布料的纬向纤维施加拉力的拉幅器。拉幅器包括固定轴套、通过安装孔能够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套上的轴承、固定在轴承外周面上的针板,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的压轮,压轮位于针板上方,工作时,压轮与针板接触,安装孔为斜通孔,以使得当轴承转动时,其和其上的针板做轨迹为螺旋曲线的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轧光机处理后的布料的柔软度、光泽度和抗撕破能力与传统轧光机处理的布料相比均有显著的提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轧光机及拉幅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后整理用轧光机及其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面料 抗撕裂强度的轧光机用拉幅器及包括该拉幅器的轧光机。

【背景技术】
[0002] 布料被撕破是布料纤维的断裂,而纤维的断裂既包括大分子链的断裂(既化学键 断裂),也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解离,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如果组成纤维的分子处于 更高的能级,那么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就更容易断裂和解离。那么可以推断,要想增强布 料的抗撕破强度,就要设法降低纤维分子的能级。
[0003] 从能量的角度考虑,化学纤维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此温 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然后迅速冷却能够使纤维大分子发生重排,降低分子能级,使纤维内 部处于更低、更为稳定的状态。化学纤维作为高聚物,在受热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在 其玻璃化温度以上和熔点温度以下,纤维呈现高弹态,大分子链段开始发生可逆的移动、重 排,如果此时施加外界应力,则可以引导大分子重排的方向,降低分子的能级,提高纤维的 抗撕破能力。
[0004] 目前的技术,这个分子重排降低能级的过程一般发生在定型过程中,但是定型过 程中只有径向和炜向的拉力,没有同时施加在布料表面的压力,使分子重排后纤维表面的 平整度降低,纤维表面产生毛刺,也就导致了布料表面的平整度减低,表面粗糙,因此降低 布料的光泽度和柔软度。
[0005] 轧光整理是布料在机械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纱线被压扁,直立在布料表面的绒 毛被压倒伏,从而使布料表面更光洁、光滑,降低对光线的漫反射,增强布料的光泽度和柔 软度。但是在现有的轧光过程中,只有布料的径向存在拉力,因而也就只有径向纤维的分子 在温度作用下发生大分子重排时具有引导力,可以降低分子的能级,提高纤维抗撕破强度, 炜向纤维由于没有拉力的作用,其抗撕破强度在轧光前后没有变化,经过轧光处理后的布 料分别测试径向和炜向的抗撕破强度,明显可以看出径向的抗撕破强度高于炜向。
[0006] 如果将布料热定型的原理应用于轧光,在轧光机上配置一个拉幅器,为布料的炜 向纤维施加拉力,使布料的径向和炜向纤维在受热受压的情况下都受到分子重排的导向 力,使径向纤维和炜向纤维同时变柔软、光滑,相比于单纯的提供径向拉力的轧光工艺相 比,使柔软度和光泽度提高一倍,使炜向的抗撕破能力达到或超过径向的抗撕破能力。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轧光机, 采用该轧光机处理后的面料的炜向的抗撕破能力提高,且面料的柔软度和光泽度提高。
[0008]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轧光机,其包括机架、加热辊、乳辊、分别位于加热辊相对二侧的进布导布辊 和出布导布辊,特别是,所述轧光机还包括用于对布料的炜向纤维施加拉力的拉幅器,所述 拉幅器包括套设在加热辊的辊轴上的固定轴套、通过安装孔能够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套上 的轴承、固定在轴承外周面上的针板,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的压轮,压轮位于针板 上方,工作时,所述压轮与所述针板接触,所述安装孔为斜通孔,以使得当轴承转动时,其和 其上的针板做靠近或远离加热棍和轧棍的运动,且运动轨迹为螺旋曲线。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拉幅器有2个,分别安装在加热辊的辊轴的两端部。
[0011] 进一步地,安装孔的轴心线与轴承的一个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0012] 优选地,所述压轮为钢丝轮。
[0013]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轴套上设有液压调节杆,压轮固定设置在液压调节杆的上 端部上,可以通过液压调节杆调节压轮与针板的距离。
[0014] 优选地,所述的轧辊位于加热辊的正上方或靠近出布导布辊的一侧的上方,且加 热辊在其与轧辊的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0?45°,从而使得轧辊在布料 即将脱离加热辊前〇?45°的范围内对布料进行轧压。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的固定轴套水平设置,轴承自下而上向着 靠近加热辊和轧辊的方向倾斜地设置,且使针板的距离轧辊最近的位置正对着加热辊和轧 辊的接触位置。
[0016]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幅器,其包括固定轴套、通过安装孔能 够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套上的轴承、固定在轴承外周面上的针板,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 地设置的压轮,压轮位于针板上方,工作时,所述压轮与所述针板接触,安装孔为斜通孔,以 使得当轴承转动时,其和其上的针板的做轨迹为螺旋曲线的运动。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轴心线与轴承的一个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0018] 优选地,所述压轮为钢丝轮。
[0019]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轴套上设有液压调节杆,压轮固定设置在液压调节杆的上 端部上,可以通过液压调节杆调节压轮与针板的距离。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优选为滚动轴承,其包括轴承内圈、轴承滚子和轴承外 圈,针板固定设置在轴承外圈外,轴承内圈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安装孔。
[0021]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2] 本实用新型的轧光机增设有对布料施加炜向拉力的拉幅器,从而使布料在导向力 的作用下承受到轧光过程中热、湿、压力、的作用,使纤维的大分子链在导向力的作用下进 行重排,降低分子能级,使纤维分子处于更稳定状态,增加纤维的抗撕破强度,同时使纤维 更柔软,表面变得更光滑,也就同时提高了布料的柔软度、光泽度和抗撕破能力。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拉幅器具有倾斜角安装孔的轴承来实现对布料的炜向拉力,使布料 径向和炜向纤维均受到导向力的作用,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方便,容易实现大规模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拉幅器的装配示意图;
[0027] 图3为轧光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其中:1、机架;2、加热辊;3、轧辊;4、进布导布辊;5、出布导布辊;6、拉幅器;60、 固定轴套;61、轴承;61a、轴承内圈;61b、轴承滚子;61c、轴承外圈;62、针板;63、压轮;64、 液压调节杆;610、安装孔;7、螺钉;8、布料;A、针板的距离轧辊最近的位置;B、加热辊和轧 辊的接触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参见图1至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轧光机,其包括机架1、加热辊2、轧辊3、分别位 于加热辊2相对二侧的进布导布辊4和出布导布辊5以及用于对布料的炜向纤维施加拉力 的拉幅器6。拉幅器6有2个,分别安装在加热辊2的辊轴20的两端部。
[0030] 进一步地,拉幅器6包括水平套设在加热辊2的辊轴20上的固定轴套60、轴承61、 压轮63以及液压调节杆64。轴承61为滚动轴承,具体包括轴承内圈61a、轴承滚子61b和 轴承外圈61c。轴承内圈61a内部空间形成安装孔610,与传统的轴承不同的是,本例中在 轴承外圈61c还固定设有针板62。此外,本例中轴承61的安装孔610为倾斜通孔,其轴心 线与轴承61的一个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10°C (传统轴承为90°C )。轴承61通过该 安装孔610套设在固定轴套60上。此外,具体地,轴承61自下而上向着靠近加热辊2和轧 辊3的方向倾斜地设置,且使针板62的距离轧辊3最近的位置A正对着加热辊2和轧辊3 的接触位置B (即布料最先与轧辊3接触的切点)。轧辊3或位于加热辊2的正上方,或位 于靠近出布导布辊5的一侧的上方,具体地,加热辊2在其与轧辊3的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水 平线之间的夹角为0?45°,使得轧辊3在布料即将脱离加热辊2前0?45°的范围内对 布料进行轧压.。本例中,压轮63具体为钢丝轮,通过其旋转可将布料卷入其与针板62之 间,布料边缘被针板62固定住。液压调节杆64设置在固定轴套60上,压轮63则连接在液 压调节杆64的上端部上,通过液压调节杆64可以方便地调节压轮63位置的高低,使其刚 好与针板62接触。
[0031]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可先将轴承61和液压调节杆64安装在固定轴套60上,然 后将固定轴套60安装在辊轴20上,再将加热辊2安装在机架1上,并将通过螺钉7等将固 定轴套60与机架1固定,最后调节轴承61和液压调节杆64,使针板62与压轮63刚好接 触,并使针板62的与轧辊3最近的位置A与加热辊2和轧辊3的接触位置B正对。
[0032] 使用时,布料8经过进布导布辊4后,走向绕过加热辊2,使布料8包裹住加热辊 2的半幅辊面,如图3所示。向前移动的布料8随着压轮63的转动,被卷入压轮63与针板 62之间,布料8边缘被针板62固定住。随着布料8的向前移动,给予针板62向前的拉力, 因而也就带动轴承61转动,而轴承61的安装孔610为倾斜角,所以轴承61的转动会形成 一个螺旋曲线,因而针板62的运动会从布料8与轧辊3接触的切点处形成一个逐渐远离轧 辊3的螺旋线,同时也就对布料8形成一个向外的拉力,随着布料8继续向前移动,轴承61 继续被带动旋转,当轴承61转过180°时,针板62距离轧辊3最远,对布料8产生的炜向 拉力最大。通过调节轧辊3和出布导布辊5的位置,使轧辊3在布料即将脱离加热辊2前 0°?45°的范围内对布料进行轧压。由于布料8只与轧辊3的半幅辊满接触,随着加热辊 2的旋转,带动轴承61继续旋转,布料8与加热辊2脱离接触,同时也与针板62脱离接触, 针板62不再对布料8存在拉力,布料8随着出布导布辊5出轧光机。随后轴承61被后续 进入的布料8带动继续旋转,但是原来与布料的接触点转为向靠近加热辊2 -侧呈螺旋形 靠近,当原来与布料的接触点再转过180°后,又形成为距离加热辊2最近的接触点,这时 后续布料进入轧光机,与针板62接触,继续循环上述步骤。
[0033] 具体应用实例
[0034] 以下实例所用布料样品均为20D,380T的尼丝纺,但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适用 于所有化纤布料。实施例中所应用到的检测标准及方法如下:
[0035] (1)撕破强力测定按照国标执行:GB/T3917. 2-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 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0036] (2)光泽度测定按照行业标准执行:FZ/T 01097-2006织物光泽测试方法
[0037] (3)柔软度测试方法:将样品制成5cmX 20cm试样条,将布料压平,然后将试样平 放于水平桌面边缘处以均匀速度沿试样长度方向向桌面外推出,每推出〇. 5cm停顿30s,以 试样前端向下弯曲至与桌面垂直时,试样弯曲部分长度表示涂层织物柔性,长度越短表示 样品柔软性越好。
[0038] 实例 1
[0039] 将拉幅器(其轴承的安装孔的轴心线与其一个端面的夹角为100°C )安装在加热 辊的辊轴上,再调节轧辊的压力为lOMPa,轧辊加热温度为170°C,然后开机进行轧光,布料 出轧光机后得到样品1,样品1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0040] 表1 :样品1性能测试结果
[0041]

【权利要求】
1. 一种乳光机,其包括机架、加热棍、乳棍、分别位于所述加热棍相对二侧的进布导布 辊和出布导布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光机还包括用于对布料的炜向纤维施加拉力的拉幅 器,所述拉幅器包括套设在所述加热辊的辊轴上的固定轴套、通过安装孔能够转动地套设 在所述固定轴套上的轴承、固定在所述轴承外周面上的针板,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 置的压轮,所述压轮位于所述针板上方,工作时,所述压轮与所述针板接触,所述安装孔为 斜通孔,以使得当所述轴承转动时,其和其上的针板做靠近或远离所述加热辊和轧辊的运 动,且运动轨迹为螺旋曲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幅器有2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的 加热辊的辊轴的两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的轴心线与轴承的一个 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为钢丝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轴套上设有液压调节杆,所 述的压轮设置在所述液压调节杆的上端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轧辊位于所述的加热辊的正上 方或靠近所述出布导布辊的一侧的上方,且所述加热辊在其与轧辊的接触点处的切线与水 平线之间的夹角为0?45°,从而使得所述轧辊在布料即将脱离加热辊前0?45°的范围 内对布料进行轧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轴套水平设置,所述的轴承 自下而上向着靠近加热辊和轧辊的方向倾斜地设置,且使所述针板的距离所述轧辊最近的 位置正对着所述加热辊和所述轧辊的接触位置。
8. -种拉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幅器包括固定轴套、通过安装孔能够转动地套设 在所述固定轴套上的轴承、固定在所述轴承外周面上的针板,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 置的压轮,所述压轮位于所述针板上方且与所述针板接触,所述安装孔为斜通孔,以使得当 所述轴承转动时,其和其上的针板做轨迹为螺旋曲线的运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的轴心线与所述轴承的 一个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文档编号】D06C15/02GK204151565SQ201420589956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陈艳珍, 易辉, 张仁海 申请人:苏州棠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