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防水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品被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剧场、舞厅、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商场、公司、机关等许多场合,对于美化、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工作的舒适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经防水处理的纺织面料在吸水吸汗后,水、汗渗透到面料背面而影响织物外观及舒适性,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以及雨天、暑天、高温、野外等特殊气候、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在需要衣服具有防水功能时,就要利用防水剂处理纺织物。防水剂可以赋予纺织品表面疏水的性能。而纺织防水剂可在织物后整理中可赋予织物优良的柔软手感 , 并有良好的防纤维破损和防水性能。但目前市场上的防水剂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制作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不易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防水剂的制备工艺,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纺织防水剂的制备工艺,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升温;
步骤二:升温至一定温度后,依次加入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提高搅拌速度,形成乳液;
步骤三:保持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加入热水,乳液稠度变稀,保温,高速搅拌30min,降温得到防水剂乳液;
步骤四:向防水剂乳液中加入丙烯酸酯和烷基磺酸,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纺织防水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二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为90-9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三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为80-9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丙烯酸酯、烷基磺酸的消耗量(质量份数)依次为:30-40份、20-30份、10-15份、1-5份、1-10份、1-5份、5-10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丙烯酸酯、烷基磺酸的消耗量(质量份数)依次为:35份、25份、13份、3份、5份、3份、7份。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成本低,由此合成的有机硅乳液不分层,不漂油,防水剂性能稳定,防水效果好。
2、本发明所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丙烯酸酯、烷基磺酸的消耗量(质量份数)依次为:30-40份、20-30份、10-15份、1-5份、1-10份、1-5份、5-10份。对纺织品的防水效果最好,且合成的乳液稳定性良好,乳液的异味较淡,是最佳的合成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纺织防水剂的制备工艺,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质量份数分别为30份、20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升温;
步骤二:升温至90℃后,依次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10份、1份、1份的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提高搅拌速度,形成乳液;
步骤三:保持在80℃下,开始加入热水,乳液稠度变稀,保温,高速搅拌30min,降温得到防水剂乳液;
步骤四:向防水剂乳液中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1份、5份丙烯酸酯和烷基磺酸,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纺织防水剂。
实施例二
一种纺织防水剂的制备工艺,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质量份数分别为35份、25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升温;
步骤二:升温至93℃后,依次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13份、3份、5份的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提高搅拌速度,形成乳液;
步骤三:保持在85℃下,开始加入热水,乳液稠度变稀,保温,高速搅拌30min,降温得到防水剂乳液;
步骤四:向防水剂乳液中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3份、7份丙烯酸酯和烷基磺酸,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纺织防水剂。
实施例三
一种纺织防水剂的制备工艺,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质量份数分别为40份、30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石蜡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升温;
步骤二:升温至95℃后,依次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15份、5份、10份的鲸蜡基聚乙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烷基磺酸钠,提高搅拌速度,形成乳液;
步骤三:保持在90℃下,开始加入热水,乳液稠度变稀,保温,高速搅拌30min,降温得到防水剂乳液;
步骤四:向防水剂乳液中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5份、10份丙烯酸酯和烷基磺酸,进行搅拌,即可获得纺织防水剂。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