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汽车内饰件织物用强化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集束剂和添加剂,其重量份比为:平滑剂66-74,乳化剂10-14,抗静电剂4-8,集束剂6-10,添加剂3-5;
所述平滑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氨基硅油与羟基硅油的混合油50-70,聚二甲基硅氧烷20-30,2-荼酚10-20;
所述平滑剂采用如下步骤:取粘度为210-225万CPS的羟基硅油和粘度72-78CPS的氨基硅油,放入高速分散机进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羟基硅油的加入量为氨基硅油的加入量的10-25%;取聚二甲基硅氧烷、2-荼酚和混合油置于乳化剂中进行不少于15分钟,形成初级平滑剂,在该初级平滑剂中加入添加量为初级平滑剂重量的2%的纳米氧化聚乙烯蜡乳液,用酸调节pH值至4-5,获得平滑剂;
所述乳化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0-6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20-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10-30;
所述乳化剂采用如下步骤:采用粘度5-20CPS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依次放入反应釜中,加热熔化,升温至120-150℃,在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反应并冷却至室温;
抗静电剂的主要成分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通过以下方法制成:新戊醇与甘油进行醚化,所得物在于乙二醇低聚物进行醚化并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进行磷酸化反应,加水进行水解后通过碱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应中先通入氮气后再将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后的产物中,温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后以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2-4小时;
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比为:至少含有直链淀粉含量大于等于50%的醚化高直链淀粉50-70、植物油20-30、聚乙二醇月桂酸双酯10-20;
所述添加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数为:脂肪醇20-30份、丙烯酸20-30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2-4份、偏磷酸钠3-4份、滑石粉20-30份;
所述添加剂采用如下步骤:将脂肪醇20-30份、丙烯酸20-30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2-4份、滑石粉20-30份,在50-60℃下搅拌均匀,加入偏磷酸钠3-4份,超声20分钟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织物用强化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集束剂和添加剂,其重量份比为:平滑剂71,乳化剂14,抗静电剂4,集束剂6,添加剂5;
所述平滑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氨基硅油与羟基硅油的混合油50,聚二甲基硅氧烷30,2-荼酚20;
所述平滑剂采用如下步骤:取粘度为210万CPS的羟基硅油和粘度78CPS的氨基硅油,放入高速分散机进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羟基硅油的加入量为氨基硅油的加入量的25%;取聚二甲基硅氧烷、2-荼酚和混合油置于乳化剂中进行不少于15分钟,形成初级平滑剂,在该初级平滑剂中加入添加量为初级平滑剂重量的2%的纳米氧化聚乙烯蜡乳液,用酸调节pH值至4-5,获得平滑剂;
所述乳化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3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20;
所述乳化剂采用如下步骤:采用粘度15CPS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依次放入反应釜中,加热熔化,升温至120-150℃,在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反应并冷却至室温;
抗静电剂的主要成分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通过以下方法制成:新戊醇与甘油进行醚化,所得物在于乙二醇低聚物进行醚化并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进行磷酸化反应,加水进行水解后通过碱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应中先通入氮气后再将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后的产物中,温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后以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2-4小时;
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比为:至少含有直链淀粉含量大于等于50%的醚化高直链淀粉50、植物油30、聚乙二醇月桂酸双酯20;
所述添加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数为:脂肪醇20份、丙烯酸30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2份、偏磷酸钠3份、滑石粉20份;
所述添加剂采用如下步骤:将脂肪醇20份、丙烯酸30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2份、滑石粉20份,在50-60℃下搅拌均匀,加入偏磷酸钠3份,超声20分钟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织物用强化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集束剂和添加剂,其重量份比为:平滑剂67,乳化剂10,抗静电剂8,集束剂10,添加剂5;
所述平滑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氨基硅油与羟基硅油的混合油70,聚二甲基硅氧烷20,2-荼酚10;
所述平滑剂采用如下步骤:取粘度为225万CPS的羟基硅油和粘度78CPS的氨基硅油,放入高速分散机进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羟基硅油的加入量为氨基硅油的加入量的10-25%;取聚二甲基硅氧烷、2-荼酚和混合油置于乳化剂中进行不少于15分钟,形成初级平滑剂,在该初级平滑剂中加入添加量为初级平滑剂重量的2%的纳米氧化聚乙烯蜡乳液,用酸调节pH值至4-5,获得平滑剂;
所述乳化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50、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30;
所述乳化剂采用如下步骤:采用粘度5-20CPS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依次放入反应釜中,加热熔化,升温至120-150℃,在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反应并冷却至室温;
抗静电剂的主要成分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通过以下方法制成:新戊醇与甘油进行醚化,所得物在于乙二醇低聚物进行醚化并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进行磷酸化反应,加水进行水解后通过碱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应中先通入氮气后再将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后的产物中,温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后以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2-4小时;
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比为:至少含有直链淀粉含量大于等于50%的醚化高直链淀粉60、植物油20、聚乙二醇月桂酸双酯20;
所述添加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数为:脂肪醇28份、丙烯酸28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3份、偏磷酸钠3份、滑石粉20份;
所述添加剂采用如下步骤:将脂肪醇28份、丙烯酸28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3份、滑石粉20份,在50-60℃下搅拌均匀,加入偏磷酸钠3份,超声20分钟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织物用强化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集束剂和添加剂,其重量份比为:平滑剂71,乳化剂10,抗静电剂4,集束剂10,添加剂5;
所述平滑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氨基硅油与羟基硅油的混合油58,聚二甲基硅氧烷22,2-荼酚20;
所述平滑剂采用如下步骤:取粘度为210-225万CPS的羟基硅油和粘度72-78CPS的氨基硅油,放入高速分散机进行分散,形成混合油,其中羟基硅油的加入量为氨基硅油的加入量的10-25%;取聚二甲基硅氧烷、2-荼酚和混合油置于乳化剂中进行不少于15分钟,形成初级平滑剂,在该初级平滑剂中加入添加量为初级平滑剂重量的2%的纳米氧化聚乙烯蜡乳液,用酸调节pH值至4-5,获得平滑剂;
所述乳化剂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58、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3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10;
所述乳化剂采用如下步骤:采用粘度5-20CPS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二甲基氨乙基丙烯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依次放入反应釜中,加热熔化,升温至120-150℃,在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反应并冷却至室温;
抗静电剂的主要成分为新戊醇甘油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通过以下方法制成:新戊醇与甘油进行醚化,所得物在于乙二醇低聚物进行醚化并在多聚磷酸的存在下进行磷酸化反应,加水进行水解后通过碱中和;
其中的磷酸化反应中先通入氮气后再将多聚磷酸投入醚化后的产物中,温度控制在40℃以下,投料完成后以250-350转/分搅拌速度下搅拌,完毕后升温至80℃,保温2-4小时;
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钾、氨水或二乙醇胺;
所述集束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比为:至少含有直链淀粉含量大于等于50%的醚化高直链淀粉56、植物油24、聚乙二醇月桂酸双酯20;
所述添加剂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份数为:脂肪醇26份、丙烯酸26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4份、偏磷酸钠4份、滑石粉26份;
所述添加剂采用如下步骤:将脂肪醇26份、丙烯酸26份、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4份、滑石粉26份,在50-60℃下搅拌均匀,加入偏磷酸钠4份,超声20分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