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12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一般在壳体的底部都设置调平装置,在放置家用电器时,通过调节调平装置可使其达到稳定放置状态,调平后放置后,调平装置可支撑家用电器使其保持稳定。

以洗衣机为例,现有洗衣机一般都是在壳体或者整机底部安装有螺栓底脚,螺栓底脚包括螺杆、螺母垫片和橡胶垫,螺母垫片可以在螺杆上下旋动,螺杆也可以在壳体底板的螺孔中上下旋动,通过螺栓底脚的螺杆旋入底板的螺纹孔的长度来实现洗衣机的高度调整,大部分洗衣机的底脚逆时针旋转为调高,顺时针旋转为降低高度,在调整该螺栓底脚的高度后,将防止松动的螺母垫片拧紧以保持稳固。

上述洗衣机的底脚,虽然实现了洗衣机的调平,但需要用户进行手动调节,若洗衣机自重较大或者设置空间狭小,用户操作即为不便。另外,洗衣机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也对调平底脚产生作用,易导致其支撑失效,造成洗衣机放置的不平。

例如,现有8kg滚筒洗衣机一般80kg左右,较为沉重,消费者调节极为不便,即便完成调节也不能保证洗衣机调整为最佳状态,洗衣机在洗涤尤其是由0r/min加速到1400r/min左右进行甩干脱水时,洗衣机一旦不水平或者虚腿问题存在,将导致极大振动,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舒适性。

另外,洗衣机不平导致的震动可能会使底脚螺丝松动,使底脚托架垂直移动,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改变洗衣机的水平状态,导致产生更强烈的震动。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洗衣机用的时间长了,噪音会变得越来越大,对洗衣机本身也造成一定的损伤,缩短了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洗衣机的调平存在需要手工调节,费时费力且精度较差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分别安装固定底脚和液压底脚,至少两个固定底脚与至少一个液压底脚构成用于支撑洗衣机的支撑平面;

所述的液压底脚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填充液压介质: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液压底脚内部的中空腔室和/或液压底脚之间的中空腔室流通带动活动部伸缩;

所述的液压底脚与固定底脚配合进行自动调平。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四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和两个液压底脚,两个液压底脚之间通过高压油管连通中空腔室: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可在液压底脚之间的中空腔室流通带动活动部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前侧/后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洗衣机的底部后侧/前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左侧/右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洗衣机的底部右侧/左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的底部相对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洗衣机的底部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

进一步地,所述的洗衣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固定底脚和液压底脚的底板;

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对应安装固定底脚/液压底脚的安装孔,或者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均设置对应安装固定底脚/液压底脚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底脚为螺栓底脚,螺栓底脚包括螺栓柱和固定在螺栓柱一端的支撑体;所述液压底脚的固定部为护套,液压底脚的活动部为设置在护套内且可相对其轴向移动的调整脚,液压底脚还包括柔性体组件,设置在调整脚内用于容纳液压介质,所述柔性体组件的一端限位安装于护套内,另一端为作用于调整脚的可伸缩端;所述底板上设置用于安装螺栓柱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护套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上均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每个角上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和四个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四个第二安装孔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液压底脚的两个角之间设置用于容纳安装高压油管的安装凹槽;或者,所述底板上两两角之间均设置用于容纳安装高压油管的安装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压油管通过扎带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液压底脚的两个角之间设置用于固定扎带的第三安装孔;或者,所述底板上两两角之间均设置用于固定扎带的第三安装孔。

本发明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在洗衣机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脚和液压底脚,至少两个固定底脚确定两个点,液压底脚确定另外一个点。因此,本发明确保在即使地面不平时,实现洗衣机底部的固定底脚紧密承受重力,在一条线上,然后液压底脚能够自动根据承受压力大小伸长缩短,相当于一个承受力点,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

因此,本发明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通过在底部安装现有的固定底脚(例如螺栓底脚)和液压底脚两种底脚,即可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且充分利用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减少了液压底脚的使用个数,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的爆炸图一;

图2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的爆炸图二;

图3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的俯视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沿图4中a-a面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沿图4中b-b面的剖视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沿图4中c-c面的剖视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沿图4中d-d面的剖视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的调平原理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和固定底脚的安装实施方式一;

图12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和固定底脚的安装实施方式二;

图13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和固定底脚的安装实施方式三;

图14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和固定底脚的安装实施方式四;

图15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和固定底脚的安装实施方式五;

图16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液压底脚和固定底脚的安装实施方式六;

图17本发明实施例洗衣机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实施例液压底脚的正视图;

图19本发明实施例液压底脚沿图18中m-m面的剖视图;

图20本发明实施例液压底脚图19中q处的放大图;

图21本发明实施例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本发明实施例卡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本发明实施例液压底脚灌注方法的示意图;

图24本发明实施例液压底脚的调节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00-轴向限位装置101-卡簧102-限位凸起103-孔200-柔性体组件210-限位板211-限位爪212-限位板安装孔220-油压板221-油嘴222-油压板安装孔223-密封槽224-油孔225-密封筋226-油道230-压板231-压板安装孔232-密封压合台阶233-压板下环240-上保护环241-安装孔242-安装槽243-倒角结构250-油囊251-开口252-节流细径253-波纹结构300-调整脚301-中空腔室302-导向限位块303-筒体400-弹性垫片401-加强贴合筋402-阻尼筋500-护套501-导向限位槽502-限位槽503-护套固定孔504-护套平面505-环形槽506-套体507-止挡部600-地面601-地面凹坑700-高压油管800-液压底脚901-底板902-第一安装孔903-第二安装孔904-第三安装孔905-前面板906-侧面板907-加强压型1000-固定底脚1100-扎带1200-门窗1300-卡箍1301-卡接套管1302-连接部1303-过渡倒角1400-密封件1401-密封垫1402-密封螺栓1500-连接件1501-连接油嘴1502-流道1503-密封螺孔1504-倒角部1505-倒刺部1506-注油孔1507-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分别安装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至少两个固定底脚1000与至少一个液压底脚800构成用于支撑洗衣机的支撑平面;所述的液压底脚800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填充液压介质: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液压底脚内部的中空腔室和/或液压底脚之间的中空腔室流通带动活动部伸缩;所述的液压底脚800与固定底脚1000配合进行自动调平。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在洗衣机的底部安装有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至少两个固定底脚1000确定两个点,液压底脚确800定另外一个点。因此,在即使地面不平时,洗衣机底部的固定底脚1000紧密承受重力,在一条线上,然后液压底脚800能够自动根据承受压力大小伸长缩短,相当于一个承受力点,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

因此,本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洗衣机通过在底部安装现有的固定底脚1000(例如螺栓底脚)和液压底脚两种底脚800,即可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且充分利用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减少了液压底脚800的使用个数,安装方式简单方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洗衣机一般为长方体结构,一般在洗衣机的底部四个角上分别安装一个底脚,以起到支撑洗衣机的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洗衣机的底部四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1000和两个液压底脚800,两个液压底脚800之间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中空腔室: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可在液压底脚800之间的中空腔室流通带动活动部伸缩。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原理,两个固定底脚1000确定两个点,即使地面不平时,两个固定底脚1000在一条线上紧密承受重力,两个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的液压底脚800能够自动根据承受压力大小伸长缩短,实现两点处的压强相等,相当于一个承受力点,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

进一步地,洗衣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用于安装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的底板901;所述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对应安装固定底脚1000/液压底脚800的安装孔,或者所述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均设置对应安装固定底脚1000/液压底脚800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为了实现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这两种支撑底脚的安装,在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对应需要安装的固定底脚1000或者液压底脚800设置相应的安装孔,这样可简化底板901的安装结构,且能满足洗衣机的调平要求。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洗衣机的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均同时开设安装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的安装孔,即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均开设两种安装孔,使得每一个角上都能安装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的安装方式更加的灵活多变,以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下的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安装。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底脚1000为螺栓底脚,螺栓底脚包括螺栓柱和固定在螺栓柱一端的支撑体。本实施例的固定底脚1000安装在洗衣机的底板901上以后,其高度便固定了,不能进行自动调节。

如图1及图2所示,液压底脚800的固定部为护套500,液压底脚的活动部为设置在护套500内且可相对其轴向移动的调整脚300,液压底脚还包括柔性体组件,设置在调整脚内用于容纳液压介质,所述柔性体组件的一端限位安装于护套500内,另一端为作用于调整脚的可伸缩端。所述底板901上设置用于安装螺栓柱的第一安装孔902,以及用于安装护套500的第二安装孔90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所述底板901的四个角上均设置第一安装孔902和第二安装孔903。这样可以使得底板901的每一个角都能安装固定底脚1000和液压底脚800中的任何一个,组合安装方式更加灵活,可根据实际使用进行选择。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每个角上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902和四个第二安装孔903,第一安装孔902位于四个第二安装孔903的中心。这样根据两种安装孔的数量排布进行设置,更好的使用底板901上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底板901上安装有液压底脚800的两个角之间设置用于容纳安装高压油管700的安装凹槽;或者,所述底板上两两角之间均设置用于容纳安装高压油管700的安装凹槽。本实施例考虑两个液压底脚800之间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为了保证液压底脚800的稳定性,针对高压油管700的安装进行适应性的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高压油管700通过扎带1100固定安装在底板901上;所述底板901上安装有液压底脚800的两个角之间设置用于固定扎带1100的第三安装孔904;或者,所述底板901上两两角之间均设置用于固定扎带1100的第三安装孔904。本实施例采用扎带1100将高压油管700固定在底板901上,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洗衣机的底部前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800,两个液压底脚800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洗衣机的底部后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1000。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洗衣机的底部后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800,两个液压底脚800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洗衣机的底部前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1000。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洗衣机的底部左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800,两个液压底脚800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洗衣机的底部右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1000。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洗衣机的底部右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800,两个液压底脚800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洗衣机的底部左侧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1000。

如图15、图16所示,本实施例洗衣机的底部相对两个角上分别安装两个液压底脚800,洗衣机的底部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分别安装两个固定底脚1000。

本实施例洗衣机的壳体为整个洗衣机的保持框架及外观。壳体包括前面板905,与前面板905相对的后面板,位于前面板905两侧的侧面板906。前面板905上安装有门窗1200,侧面板906上具有用于加强整体强度的加强压型907。

实施例二

如图18及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洗衣机液压调平装置,包括液压底脚800,液压底脚800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填充液压介质;两个所述的液压底脚800通过高压油管700连通:在压力作用下,所述的液压介质可在液压底脚800之间的中空腔室流通带动活动部伸缩实现自动调平。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部上设置与中空腔室连通的油嘴221,两个液压底脚的油嘴221分别通过高压油管700连接至同一连接件1500实现两者的连通。

本实施例的液压调平装置具有两个液压底脚,二者分别连接高压油管700,高压油管700均连接至同一连接件,从而实现了两个液压底脚的连通,使得液压介质可在两个液压底脚中相互流通,以进行实现自动调平。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液压底脚800包括两个油嘴221,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两两连通的四个连接油嘴1501,相互连通的两个连接油嘴1501分别通过高压油管700与两个液压底脚800的油嘴221连通。本实施例的液压底脚800均设置两个油嘴221,一方面使得液压介质的流通量较大,调平更为迅速直接,另一方面也便于向液压底脚内灌注液压介质。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1500包括主腔体,主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连接油嘴1501,主腔体内部具有将主腔体两端的四个连接油嘴两两连通的两个流道1502。

本实施例所述主腔体上对应两个流道1502分别开设注油孔1506和排气孔1507,所述的注油孔1506和排气孔1507上分别安装密封件1400。

本实施例的注油孔1506用于通过其向高压油管700以及液压底脚800内注入液压介质,排气孔1507则可在灌注过程中保持开启以将高压油管700及液压底脚800内的空气排出,以保证液压介质处于真空环境中,稳定工作。

本实施例的密封件1400在灌注完成后保持连接件1500密封,以保证液压介质顺利的在两个液压底脚800之间流通。

密封件1400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密封件1400包括密封螺栓1402和密封垫1401,所述的注油孔1506和排气孔1507均为与密封螺栓1402相配合的密封螺孔1503,所述的密封垫1401安装在密封螺栓1402与密封螺孔1503之间。本实施例采用密封螺栓1402与密封螺孔1503相配合的方式,且在两者之间安装密封垫1401,以保证密封安装,简单方便,稳定性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保证高压油管700与液压底脚800、连接件1500之间的密封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压油管700与液压底脚800的油嘴221之间,以及高压油管700与连接件1500的连接油嘴1501之间分别通过卡接件密封连接。

如图22所示,具体地,所述的卡接件为卡箍1300,卡箍1300包括两个套设在高压油管700上的卡接套管1301和连接两个卡接套管1301的连接部130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卡接套管1301的两端开口处均设置过渡倒角1303,以便于高压油管700插入卡接套管1301内。

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500的连接油嘴1501分别包括位于端部的便于高压油管700插入的倒角部1504和位于倒角部1504后防止高压油管700脱出的倒刺部1505。同样,液压底脚800的油嘴221也具有和连接油嘴1501相同结构的倒角部和倒刺部。

进一步地,卡箍1300的卡接套管1301的内径大于油嘴221以及连接油嘴1501的最大直径,小于高压油管700外径。进而卡箍1300连带着高压油管700压入油嘴221以及连接油嘴1501上后,高压油管700形成变形密封处,填充了油嘴221以及连接油嘴1501的倒刺结构,使得油管在很大压力下不会脱落。

高压油管700更好压入油嘴221以及连接油嘴1501的更好方法是高压油管700进行了热处理,更容易变形,因而卡箍1300连带着高压油管700压入油嘴221以及连接油嘴1501上更容易。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液压底脚800的固定部为护套500,液压底脚800的活动部为设置在护套500内且可相对其轴向移动的调整脚300;

所述液压底脚800还包括柔性体组件,设置在调整脚300内用于容纳液压介质,所述柔性体组件的一端限位安装于护套500内,另一端为作用于调整脚的可伸缩端,可伸缩端在液压介质的作用下伸缩带动调整脚300轴向移动实现自动调平;所述的柔性体组件包括油压板220和油囊250,油囊250的开口密封连接在油压板220上;所述的油嘴221设置在油压板220并与油囊250连通。

如图23及图2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洗衣机液压调平装置的灌注方法,包括:

打开注油孔和排气孔;

将注油装置连接至注油孔,开始向其中注入液压油;

液压油由注油孔对应的两个连接油嘴分别经高压油管进入两个液压底脚内;

液压油注满两个液压底脚后进入到另一高压油管组,灌注过程中,高压油管以及液压底脚内的空气在液压油的压力下经排气孔排出;

灌注完成后,关闭注油孔和排气孔。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液压调平装置的灌注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灌注过程中可将液压底脚和高压油管中的空气排出,使得液压介质处于一个真空环境中,液压底脚工作更为稳定。

可以优选的是,特定注油装置连接至连接件的注油孔,抽真空设备连接排气孔,将高压油管、液压底脚内油囊抽真空后,再进行灌注,灌注更方便可控,灌注量更精准。

实施例三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压底脚,包括:

护套500;调整脚300,设置在护套500内且可相对其轴向移动;以及柔性体组件200,设置在调整脚300内用于容纳液压介质;所述柔性体组件200的一端限位安装于护套500内,另一端为作用于调整脚300的可伸缩端;所述柔性体组件200的可伸缩端在液压介质的作用下伸缩带动调整脚300轴向移动实现自动调平。

本实施例液压底脚设置在洗衣机的底板四个角上或者沿底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四个,所述液压底脚中至少两个相互连通:当洗衣机所处的地面不平时,导致各个液压底脚受力不同,相互连通的液压底脚内的液压介质由受力大的流向受力小的,随着液压介质的流通,柔性体组件200进行伸缩,进一步带动调整脚300轴向移动实现自动调平。

本实施例的液压底脚之间相互连通,使得液压底脚内部的液压介质能够在液压底脚之间进行连通,当其中一个液压底脚受力压缩时,液压介质流通至与其连通的另一个液压底脚,另一个液压底脚内液压介质增多,压力增大使其伸出,以确保足够的支撑力。

本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液压底脚将柔性体组件200限位安装于护套500内,避免柔性体组件200损坏,这样可保证柔性体组件200工作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液压底脚组装效率高、简单方便,且受力部件(如护套500)可采用钣金制作,或锌合金铸造,或采用高性能工程塑料如pps、pi、peek等注塑,可靠性高。

本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液压底脚提供一种优化的结构,组装简单,便于安装,且尽可能的避免柔性体组件200遭受损伤,以确保液压底脚的整体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护套500包括内部具有中空通道的套体506,所述调整脚300可轴向滑动的设置在套体506的中空通道内,且一端伸出套体506的中空通道,用于与地面接触,且能根据地面高地在液压介质作用下轴向滑动实现自动调平。

本实施例所述套体506的一端开口向中空通道的外侧翻边延伸形成护套平面504,护套平面504与洗衣机的底板贴合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套体506通过护套平面504固定安装在洗衣机的底板上,而柔性体组件200设置在护套500,这样,护套500与底板发生相互作用,而柔性体组件200不承受洗衣机的作用力,只在液压介质的作用下伸缩,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套体506为圆筒结构,具有一定长度与调整脚300配合,至少包裹着调整脚300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的套体506上部具有冲压一体形成翻边结构,形成护套平面504。护套平面504上具有护套固定孔503,进而可以将护套500乃至整个液压底脚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紧紧牢固在洗衣机的底板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护套500可以选用塑料一体注塑、铝合金压铸等,优选的是钣金冲压制作。

本实施例所述的柔性体组件200包括油压板220、压板230和油囊250,油囊250的开口通过压板230密封连接在油压板220的下壁。

本实施例的油压板220的一侧设置油嘴221,油压板220的下壁设置用于油囊250内的液压介质流入的油孔224,油压板220内设置连通油嘴221与油孔224油道226。

本实施例所述油压板220限位安装于套体506的护套平面504一端,油囊250设置在护套500内并与其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的油压板220一体注塑或者压铸成型的部件,上面具有至少两个油嘴221,用于液压底脚之间的相互连通,使得液压介质在液压底脚之间传递。

本实施例的油压板220中间位置具有油孔224,内部具有油道226,确保油囊250内部的液压介质可以通过所述油孔224经油道226流至油嘴221,进而可以实现多个液压底脚的液压介质根据压力的大小的自由流动,实现自动调平。

本实施例的油囊250内盛装液压介质,油压板220用于油囊250的液压介质的密封且使油囊250内的液压介质由油压板220的油嘴221流出/流入,压板230用于保证油囊250的开口与油压板220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发生液压介质的泄露。

本实施例的柔性体组件200的油囊250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可伸缩结构,优选的是柔性材料具有弹性,能够实现形变恢复。而油压板220为一体注塑或者压铸成型的部件,因此,只需要将油压板220限位安装于套体506内,即可实现柔性体组件200的限位安装。

本实施例为了实现柔性体组件200的限位安装,主要需要限定柔性体组件200的周向转动运动和轴向的上下窜动。为了限定柔性体组件200的周向转动运动,具体地:

本实施例的柔性体组件200还包括限位板210,限位板210包括多个凸出设置的限位爪211,所述的套体506设置与其配合限位的限位槽502;所述的限位板210、油压板220和压板230固定连接,以限定柔性体组件200设置在调整脚300内的周向转动。

本实施例的柔性体组件200通过限位板210的限位爪211与套体506的限位槽502相配合,使得柔性体组件200无法进行周向转动。

本实施例的限位板210的限位爪211包括多个,根据油压板220的具体结构及安装进行设置。

具体地,所述套体506的开设用于油压板220的油嘴221伸出的开口,因此,可当设置限位爪211时需考虑该开口的位置,避开该开口,以保证限位安装。

本实施例的限位板210具有限位板安装孔212,油压板220具有油压板安装孔222,压板230具有压板安装孔231,可以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将压板230、油压板220,限位板210紧紧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护套500安装在洗衣机的底板上,油压板220紧固在限位板210,限限位板210上下都被限位,下部为护套500的限位槽502的最低端,且限位爪211和限位槽502至少使得限位板210在圆周方向上都有受力支撑点,即限位爪211和限位槽502沿圆周方向尽可能的均匀分布。

优选地,限位板210采用钣金冲压制作,简单成本低。

本实施例液压底脚为了限定柔性体组件200的周向转动运动,具体地:

本实施例液压底脚还包括轴向限位装置100,轴向限位装置100设置于护套500内,轴向限位装置100的一侧限位于洗衣机的底板,另一侧作用于柔性体组件200用于限定其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通过轴向限位装置对柔性体组件200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进而保证柔性体组件200的稳定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轴向限位装置为具有一豁口的环形卡簧101,所述的护套500内壁设置环形槽505,所述的卡簧101卡设于环形槽505内且位于所述柔性体组件200的限位板210之上。采用卡簧101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且成本低。护套500内壁设置环形槽505可有效的将卡簧101进行限位,确保卡簧101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护套500内圆周上具有环形槽505,可以是冲压,优选的是机加工一个环形槽505。在护套500安装了限位板210后,上部卡簧101安装。卡簧101安装后,限位板210上下不再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卡簧101的上表面设置凸出设置的限位凸起102,凸起102可在卡簧100发生轴向窜动时进一步起到轴向限位作用。所述卡簧101具有限位凸起102,便于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卡簧100上设置用于工具操作的孔103。所述卡簧101具有孔103,便于工具安装。

本实施例所述的油囊250包括可伸缩的波纹结构253、节流细径252和开口251,节流细径252与波纹结构253连通,开口251位于节流细径252的端部。

柔性体组件200还包括上保护环240,上保护环240中心具有用于节流细径252通过的安装孔241,上保护环240具有安装槽242,安装槽242的一端开口贯通安装孔241,另一端开口开设在上保护环240的侧壁上。

节流细径252通过安装槽242进入到安装孔241内。

上保护环240的下部表面具有与油囊250匹配的贴合面,防止高压下,油囊250向上部挤压破损。

上保护环240的中间具有安装孔241,且具有安装槽242结构,安装槽242的外部具有倒角结构243,使得油囊250的节流细径252位置更容易安装在上保护环的安装孔241中。

安装孔241能够保证节流细径252处强度,避免破损,防止此处变形,确保油囊250的节流细径252一直打开,从而保证液压底脚的工作有效性。

上保护环与油囊接触部分与油囊形状一致。

上保护环与调整脚的空腔结构形成一个较为密封的空间,内部放置的油囊由这两个部件保护,有效防止油囊膨胀破裂或者损伤。

油囊250具有开口251、节流细径252和波纹结构253,内部容纳液体介质,优选地,所述的液压介质为液压油。

油囊250的材料为耐油的弹性体材料,如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硅胶等。

由于油囊250处于上下压缩伸展的工作状态,为提高其可靠性和寿命,油囊250主体设置成波纹结构253。

油囊250与调整脚300、上保护环240的空间都是贴合的,只有在波纹结构253位置有一定的空隙。

本实施例的液压底脚对柔性体组件200进行限位安装,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自动调平过程中液压底脚转动导致的不稳定性。因此,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液压底脚还对调整脚的运动进行了限定,使其只进行上下运动而不发生转动,以保证调平过程的稳定,具体地:

本实施例的护套500的内壁上设置导向限位槽501,所述调整脚300的外壁设置导向限位块302,所述的导向限位块302限位于导向限位槽501并沿其轴向滑动。

护套500具有导向限位槽501使得调整脚300只能在护套500内部上下运动,不可以圆周旋转,避免了调整脚300在护套500内转动。所述限位导向槽501最底部具有止挡部507,与调整脚300圆周凸起的限位块302配合,防止调整脚300由护套500中脱落。

本实施例的护套500的底壁外侧设置弹性垫片400,所述护套500的底壁上设置加强贴合槽,弹性垫片400的上表面设置与加强贴合槽相配合的加强贴合筋401,弹性垫片400的下表面设置部分凹陷形成阻尼筋402。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垫片400为橡胶垫片。调整脚300与橡胶垫片为增加连接强度,调整脚300底部设置有加强贴合槽,橡胶垫片上具有加强贴合筋401,优选的橡胶一体注塑在所述调整脚300上。所述橡胶垫片与地面接触的地方优选的设置了一些凹陷的图案,形成了阻尼筋401,增加了底脚与底面摩擦阻尼,防止洗衣机由于振动导致的移位。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液压底脚的装配方法:

以护套500为基准

1)将带有橡胶垫片的调整脚300由护套500上端开口放入。

注意,调整脚300的导向限位块302与护套500的导向限位槽501一定要配合。

2)将油囊250的节流细径252处安装进上保护环240,将油囊250的开口插入油压板220的凸起部放置在密封槽223处,将压板230压住油囊250的开口,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穿过限位板安装孔212、油压板安装孔222和压板安装孔231,进而将油囊250、上保护环240、压板230、油压板220和限位板210组成柔性体组件200。将柔性体组件200放入调整脚300的中空腔室301内。

3)柔性体组件200的限位板210安装在护套500内,限位板210的下部由限位槽502限制,圆周由限位爪211和限位槽502限位。

4)在护套500的环形槽505放置卡簧101,柔性体组件200上下、圆周方向都相对护套500不再运动,固定在一起。

组装完成,组装效率高,简单方便,且受力部件都为钣金制作,具有高可靠性。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的具有自动调平功能的液压底脚的洗衣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安装多个所述的液压底脚,液压底脚内部填充的液压介质可在液压底脚之间流通实现调平。

本实施例的洗衣机出厂设置优选的是四个液压底脚的高度一致,洗衣机随机放置在一个不平整的底面上,四个液压底脚会根据底面的不平状况承受不同的压力,而后调整脚的压入护套的长度不同,进而实现洗衣机的自动调平。

需要对上述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的是:

1、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底脚两两联通,也可以是三个乃至更多,数量n≥2,优选两个,成本最低,且能够实现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连通装置15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四个底脚,可以推理到的是使用一个具有三、五、六,n个端口的连通装置15,其所述端口分别连接三、五、六,n个底脚。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所述功能情况下用最适合的4个,以实现成本的控制到最小。

2、本发明实施例以滚筒洗衣机为例,阐述了本发明实现滚筒洗衣机自动调平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很容易联想到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到波轮洗衣机。

3、本发明实施例以洗衣机为例,阐述了本发明实现洗衣机自动调平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很容易联想到的是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冰箱、冰柜、洗碗机等家用电器上。

如图13所示,具体讲解调平原理,当洗衣机安装后,由于地面600不平,导致不同的液压底脚800的水平高度不同,位于地面凹坑601处的液压底脚800位置低。由此可以知道的是,位置高处液压底脚800首先承受洗衣机的重量,并且承受的重力大,位置低液压底脚800由于虚腿或者承受的重力小。

位置高处液压底脚800的调整脚300在大的压力下将上移,整个底脚的高度变小使充满液压油的油囊250的中空腔室的容积压缩减小,迫使液压油进入节流孔或者阀孔通过高压油管700进入位置低处底脚内,使位置低处底脚的油囊250的液压油越来越多,使得油囊250膨胀推动调整脚300伸长。

当位置高处底脚和位置低处底脚的液压相同,液压油不再由高压油管700流动,调整脚与洗衣机底板的相对位置不再变化,完成液压底脚的自动调整。

在洗衣机洗涤或者甩干的过程中,由于液压油还可以缓慢流动自调平,洗衣机的振动噪音大大降低。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压油管700连接在液压底脚800的油嘴22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