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3328阅读:1195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洗衣机大多包括洗涤剂添加装置,该洗衣机添加装置包括连接注水管道的注水槽,注水槽内有可以抽拉的分配盒,分配盒设有多个间室,用于放入不同的洗涤剂,例如包括用于颗粒洗涤剂存放的主洗间室、用于液体柔软剂存放的柔软剂间室、用于衣物消毒液存放的消毒液间室。

以柔软剂间室为例,注水槽上盖中设置有与柔软剂间室连通的注水槽上盖水路,目前注水槽柔软剂间室的进水电磁阀规格为7l/min,水由注水槽上盖水路的进水口经过其中的水流通道和出水口进入柔软剂间室,柔软剂间室中的水位达到虹吸水位后经虹吸口排出,由于虹吸出水量较少,柔软剂间室的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柔软剂间室溢水。

当然,不局限于柔软剂间室,对于分配盒中采用虹吸原理排水的任何间室,都可能存在因虹吸出水量较少而导致间室溢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避免产生因虹吸出水量较少而导致间室溢水现象的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分配盒中的间室不会出现溢水现象的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其中包括水流通道以及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挡筋,挡筋位于出水口的上游、间隔于进水口、并由水流通道的顶部向下延伸;以及溢水口,溢水口与水流通道连通并开设在挡筋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挡筋与进水口的距离位于8-18mm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挡筋呈倒l形。

根据本发明,挡筋的阻挡面积占水流通道在挡筋处的横截面面积的3/4-4/5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溢水口为方形孔或圆形孔。

根据本发明,注水槽上盖中的上半盖和下半盖围合形成水流通道,挡筋连接于上半盖,进水口设置在上半盖上,并且进水口的中心线垂直于挡筋,溢水口开设在下半盖上。

根据本发明,上半盖在与进水口相邻的区域设有凹槽,挡筋设置在凹槽中。

根据本发明,挡筋为塑料件并与上半盖一体形成。

根据本发明,溢水口开设在下半盖的边角处。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注水槽以及位于注水槽中的分配盒,注水槽中的上盖水路与分配盒中的间室相对应,上盖水路采前述的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其中,出水口与间室连通,溢水口与注水槽的位于分配盒下方的空间连通。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其中包括水流通道和与水流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除此以外,还包括挡筋和溢水口,挡筋位于出水口的上游、间隔于进水口、并由水流通道的顶部向下延伸,溢水口与水流通道连通并开设在挡筋的下方。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流通道后遇到挡筋,因挡筋的阻力,大部分水向下由溢水口流出(此部分水不进入分配盒的间室,可直接由注水槽经软管流进洗衣筒内),剩余小部分水经出水口进入间室。由此,通过设置挡筋和溢水口,减少进入间室的水量,使得通过虹吸作用足以排出间室中的水,进而避免间室水满溢出。此外,挡筋和溢水口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对现有结构无需较大改动,同时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注水槽以及位于注水槽中的分配盒,注水槽中的上盖水路与分配盒中的间室相对应,上盖水路采用上述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其中,出水口与间室连通,溢水口与注水槽的位于分配盒下方的空间连通。由此,该洗衣机中的分配盒中的间室不会出现溢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注水槽和分配室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其中,注水槽包括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

图2是图1中的注水槽和分配室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注水槽和分配室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注水槽和分配室沿截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注水槽的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挡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水流通道;11:第一水流支路;12:第二水流支路;2:进水口;3:出水口;4:挡筋;41:顶边;42:第一侧边;43:底边;44:第二侧边;45:第三侧边;46:第四侧边;5:溢水口;6:上半盖;61:凹槽;62:水平部;63:倾斜部;64:进水接管;7:下半盖;71:下半盖的边角处;8:注水槽;9:分配盒;91:间室;10:下盖;a:挡筋与进水口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该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包括水流通道1、进水口2和出水口3,进水口2和出水口3均与水流通道1连通,其中,进水口2用于向水流通道1中进水,出水口3与分配盒9中的一个间室91连通,用于向该间室91中送水。除此之外,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中还加设有挡筋4和溢水口5,挡筋4位于出水口3的上游、间隔于进水口2、并由水流通道1的顶部向下延伸,溢水口5与水流通道1连通并开设在挡筋4的下方(包括正下方和斜下方)。

应用该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时,水从进水口2进入水流通道1后遇到挡筋4,因挡筋4的阻力,大部分水向下由溢水口5流出(此部分水不进入分配盒9的间室91,可直接由注水槽8经软管流进洗衣筒内),剩余小部分水经出水口3进入间室91。可理解,通过挡筋4的设置,水流通道1在挡筋4的下游分成与出水口3连通的第一水流支路11和与溢水口5连通的第二水流支路12,被挡筋4阻挡后的水流形成两股水流,一股水流沿第一水流支路11流动进而流出该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另一股水流沿第二水流支路12流动进而经出水口3进入间室91。由此,通过设置挡筋4和溢水口5,减少进入间室91的水量,使得通过虹吸作用足以排出间室91中的水,进而避免间室91水满溢出。此外,挡筋4和溢水口5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对现有结构无需较大改动,同时效果明显。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注水槽8包括上盖和下盖10,上盖和下盖10围合形成容纳空间,分配盒9可抽拉的安装在该容纳空间中。并且,分配盒9与下盖10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了储水空间。上盖包括上半盖6和下半盖7,上半盖6和下半盖7围合形成水流通道1,上半盖6的底面即为水流通道1的顶部。挡筋4连接于上半盖6并竖直延伸,进水口2设置在上半盖6上,进水口2的中心线垂直于挡筋4。在上半盖6中还设置有进水接管64,进水口2即为进水接管64的出口。

更进一步,上半盖6的与进水口2邻接的区域设有凹槽61,挡筋4设置在凹槽61中。具体地,凹槽61的槽底沿远离进水口2的方向依次包括水平部62和倾斜部63,挡筋4连接于水平部62。优选地,挡筋4全部位于凹槽61中而不突出于凹槽61。挡筋4为塑料件并与上半盖6一体形成。

更加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挡筋4与进水口2的距离位于8-18mm的范围内,优选挡筋4与进水口2的距离为8mm,并且挡筋4呈倒l形。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挡筋4的阻挡面积占水流通道1在挡筋4处的横截面面积的3/4-4/5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挡筋1所在的位置处,水流通道1的3/4-4/5的区域是挡筋4,剩下1/4-1/5的区域可供水流通过。优选地,挡筋4的阻挡面积占水流通道1在挡筋4处的横截面面积的3/4,此时,水流通道1中1/4的区域供水流通过。具体地,挡筋4包括顶边41、第一侧边42、底边43、第二侧边44、第三侧边45和第四侧边46这六个边,顶边41与水流通道1的顶部(即上半盖6的底面)连接。上述六个边依次连接,并且每个边都和与其相邻的两个边垂直,以围合成倒l形。在本实施例中,顶边41的长度与其所在的水流通道1处的宽度相等,为12mm;第一侧边42的长度与凹槽61的深度相等,为10mm;底边43的长度为6mm;第二侧边44的长度为6mm;第三侧边45的长度为6mm;第四侧边46的长度为4mm。

在本实施例中,溢水口5开设在下半盖7上。优选地,溢水口5开设在下半盖7的边角处71,同时贯穿下半盖7边角处71的两个相邻侧壁。溢水口5为方形孔或圆形孔。为了便于下半盖7的塑料成型,溢水口5优选为方形孔。

可理解,溢水口5的形状与挡筋4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通过改变溢水口5的形状与挡筋4形状、尺寸和位置可调节进入第二水流支路12的水量进而调节进入间室91的水量。

本实施例的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对应于分配盒9中采用虹吸原理排水的间室91(例如柔顺剂间室)设置,设置位置和数量根据分配盒9中采用虹吸原理排水的间室91的位置和数量而定。

实施例二

参照图7并结合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包括注水槽8以及位于注水槽8中的分配盒9,注水槽8中的上盖水路与分配盒9中的间室91相对应,上盖水路构造为上述实施例一的洗衣机注水槽上盖水路结构,其中,出水口3与间室91连通,溢水口5与注水槽8的位于分配盒9下方的空间连通。

由此,该洗衣机中的分配盒9中的间室91不会出现溢水现象。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