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24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编织机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



背景技术:

电脑横编织机在编织过程中出现浮纱会使织物和机器造成伤害,在电脑横编织机上安装检测器来监测浮纱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浮纱检测器存在着如下缺点:(1)探杆复位机构复杂,使用的复位弹簧容易疲劳,寿命有限,致使探杆在复位过程中,容易出现偏位、不中正;(2)感应头内仅设有红外发射头,而红外接收头采用外置式,使用不方便;(3)安装架固定在壳体的外部,使得检测器结构较复杂、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探杆复位中正不偏位、且检测准确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迫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该浮纱检测器结构简单、探杆复位中正不偏位、且检测准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包括主壳体、探杆和主控制电路板,主控制电路板内置于主壳体;所述探杆通过转动复位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主壳体的前端外侧;所述转动复位机构包括前转臂、后转臂、转轴和轴套;探杆安装于前转臂,轴套固定安装于设在主壳体前端壁上的轴套座;转轴的前端与前转臂的中央部位固定连接,后端穿过轴套、伸入主壳体内,与后转臂的下端相连接;前转臂和后转臂之间为同轴平行布置;所述前转臂的上端和/或下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复位磁铁;主壳体前端壁上位于轴套正上方和/或正下方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应数量与复位磁铁相配合的复位感应磁铁;位置相对应的复位感应磁铁与复位磁铁之间为异性磁极;所述后转臂的上端设有一触发磁铁;主控制电路板上位于轴套正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与触发磁铁相配合的触发传感器,触发磁铁位于触发传感器感应区域的中间位置。

该浮纱检测器还包括一感应头,所述感应头可前后转动地安装于主壳体的上方,包括感应头壳体、遮光片、感应头控制电路板和红外发射头;所述遮光片嵌设于感应头壳体的前壁;感应头控制电路板内置于感应头壳体,其上安装有红外发射头。

所述感应头控制电路板上还安装有红外接收头。

所述感应头壳体与主壳体之间以铰接方式相连接。

该浮纱检测器还包括一安装架,其安装脚内置于主壳体;安装架通过螺钉与主壳体相连接,安装脚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穿孔或者凹口。

所述触发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主壳体的前端壁上部设有呈扇形布置的三个指示灯,指示灯与霍尔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转轴的直径尺寸稍小于轴套的内径尺寸。

所述转轴处于前转臂和后转臂之间的长度,稍大于轴套的长度。

所述转轴后端的横截面呈环形跑道形状,后转臂的下端设有与转轴后端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穿孔。

所述探杆的上端设有长槽孔,前转臂的前端面上设有供探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探杆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复位中正不偏位,检测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浮纱检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浮纱检测器的正视安装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浮纱检测器的后视安装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电脑横编织机浮纱检测器,包括带有后端盖14的主壳体11、探杆12、主控制电路板13、感应头30和安装架40;探杆12通过转动复位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主壳体10的前端外侧,主控制电路板13内置于主壳体11;感应头30位于主壳体11的上方,安装架40的安装脚内置于主壳体11。

所述转动复位机构包括前转臂21、后转臂22、转轴23和轴套24;探杆12安装于前转臂21的前端面;轴套24固定安装于设在主壳体11前端壁上的轴套座113,轴套座113朝向主壳体11的内部延伸。具体实施例中,探杆12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于前转臂21,探杆12的上端设有长槽孔121,便于上下调整探杆12下端的位置;前转臂21的前端面上设有供探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凹槽,以保证前转臂21与探杆12同步转动的精准性。

转轴23的前端固定穿设在前转臂21中央部位的穿孔内,后端穿过轴套24、伸入主壳体11内,与后转臂22的下端相连接;前转臂21和后转臂22之间为同轴平行布置,以确保二者能够同步转动。具体实施例中,后转臂22下端与转轴23后端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轴23后端的横截面呈环形跑道形状,后转臂22的下端设有与转轴23后端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穿孔,进一步保证了后转臂22与前转臂21之间同步转动的精准性。

前转臂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嵌设有至少一个复位磁铁211,主壳体11前端壁上位于轴套24正上方和正下方的位置处均嵌设有相应数量与复位磁铁211相配合的复位感应磁铁111,主壳体11的前端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复位感应磁铁111、且朝向其内部延伸的复位感应磁铁座112;位置相对应的复位感应磁铁111与复位磁铁211之间为异性磁极。复位磁铁211和复位感应磁铁均采用永久磁铁,使用寿命长。

后转臂22的上端设有一触发磁铁221,主控制电路板13上位于轴套24正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与触发磁铁221相配合的触发感应器131,触发磁铁221位于触发传感器131感应区域的中间位置;触发传感器131与主壳体11前端壁上部的三个指示灯114相连接,三个指示灯114呈扇形布置,左侧指示灯为电源状态指示灯,中间指示灯表示正常工作状态,右侧指示灯显示信号输出,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具体实施例中,触发传感器131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安装方便以及精度高、线性度好等优点。

当探杆12检测到浮纱而发生偏转时,带动前转臂21上的复位磁铁211偏转,由于复位磁铁211与复位感应磁铁111之间为异性磁极,互相吸引,随着距离缩小,其吸引力逐渐增大,使得探杆12自动复位,且不会产生偏位;与此同时,前转臂21通过转轴23,进而带动后转臂22上的触发磁铁221偏转;触发磁铁221偏离触发感应器131检测区域中间,触发传感器131得到一个信号,使相应电路工作。当前转臂21在复位磁铁211与复位感应磁铁111之间吸引力的作用下复位,后转臂22上的触发磁铁221刚好位于触发传感器131感应区域的中间位置,触发传感器131得到一个信号,使相应电路工作。

本实施例中,转轴23的直径尺寸稍小于轴套24的内径尺寸,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对探杆12复位的速度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探杆12快速复位造成移位或碰撞等问题;转轴处于前转臂21和后转臂22之间的长度稍大于轴套24的长度,以轴套24的端面接触到前后转臂21、22而影响其转动的灵敏性。

所述感应头30用于检测纱嘴的位置,以铰接方式安装在主壳体11的上方,其横截面形状呈环形跑道形状;感应头30包括带有后端盖36的感应头壳体31、遮光片32、感应头控制电路板33、红外发射头34和红外接收头35;遮光片32嵌设于感应头壳体31的前端壁上,感应头壳体31的前端壁上设有用于安装遮光片32的通孔;感应头控制电路板33内置于感应头壳体31,与主控制电路板13电连接;红外发射头34和红外接收头35安装于感应控制电路板33。采用红外接收头和红外发射头集成于感应头控制电路板的设计,使得检测器的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安装架40整体为L形,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安装脚内置于主壳体11,主壳体11的二侧壁上均设有供安装脚伸入其内部的凹口。具体实施例中,安装脚通过螺钉与主壳体11相连接,安装脚上设有供螺钉穿过的穿孔41(见图3)或者凹口42(见图4),使其安装更加便捷和灵活。

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实现其它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