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88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抗静电面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防静电,而且使用牢度好,同时透气性好的抗静电面料,属于纺织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 106079603 A、名称“一种抗静电面料”,它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防辐射层,防辐射层内埋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防辐射条,所述防辐射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面料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由镀银纤维纺织而成,所述抗菌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火层,防火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静电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TPU涂层、导电纤维层、和锦纶纺织层,所述TPU涂层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述通孔的下端和导电纤维层连通,所述通孔的上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锦纶纺织层的经线和纬线表面涂覆有抗紫外线涂层;防水层下表面设置有衬里层,所述衬里层,由100D/36F的平针线圈和32ST/R的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和150D/96F的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双色衬里层上附着有一层保暖药剂,所述衬里层上印有花纹。所述防辐射条包括中心的弹性纤维、绕设于弹性纤维表面的防辐射金属丝组以及包覆于外层的保护层,弹性纤维上缠绕有多组防辐射金属丝组,所述防辐射金属丝组包括5~10根防辐射金属丝,多组防辐射金属丝组之间的绕距为同一组防辐射金属丝组的相邻两根防辐射金属丝距离的10~20倍。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面料层本体,所述防水面料层本体的中间设置有一层防水膜,所述防水面料层本体的外层设置有横向间隔布置的导流凸条,所述防水膜与导流凸条之间的防水面料层本体内设置有横向间隔布置的疏水导流孔。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种抗静电面料中抗静电涂层其厚度较厚,使得面料手感较为僵硬,同时该面料的透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防静电,而且使用牢度好,同时透气性好的抗静电面料。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纬纱由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构成且第一纬纱为10S的涤纱、第二纬纱为6.5N的涤麻纱、第三纬纱为21S的双股大化纤涤纱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是所述经纱为140D网络丝,纬纱由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构成且第一纬纱为10S的涤纱、第二纬纱为6.5N的涤麻纱、第三纬纱为21S的双股大化纤涤纱;所述经纱的经密为63-65根/cm,纬纱的纬密为47-49根/cm,面料通过材质及经纬密的合理选配,使得面料本身具有较好的牢度;二是涤麻纱的设置使得面料中具有较多、较大的交织空隙,这些交织空隙能够增强面料本体与抗静电涂层结合牢度。2、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抗静电涂层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抗静电涂层且抗静电涂层的材料为纳米级导电颗粒,纳米级导电颗粒不仅能够避免人与面料摩擦接触后产生静电,而且纳米级导电颗粒能够确保涂层能够均匀的涂覆在面料上;另外抗静电涂层的涂层厚度为30-40g/㎡,该厚度的涂层对面料表面的手感影响较小。3、所述面料本体的背面设有扎毛上浆层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的背面设有扎毛上浆层能够进一步提高面料的使用牢度,经检测面料在设置扎毛涂层后的撕裂强度为64.9Ibs, 拉伸强度为267.7 Ibs。4、所述扎毛上浆层呈阵列设有第一针刺孔且针刺孔贯通扎毛上浆层上下两端面;抗静电涂层上呈阵列设有第二针刺孔且第二针刺孔贯通抗静电涂层上下两端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扎毛上浆层上的第一针刺孔和抗静电涂层上的第二针刺孔能够提高面料整体的透气性,从而使面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滋生细菌、不易产生异味。

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为140D网络丝,纬纱由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第二纬纱和第三纬纱构成且第一纬纱为10S的涤纱、第二纬纱为6.5N的涤麻纱、第三纬纱为21S的双股大化纤涤纱;所述经纱的经密为63-65根/cm,纬纱的纬密为47-49根/cm;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抗静电涂层且抗静电涂层的涂层厚度为30-40g/㎡。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抗静电面料不仅具有防静电功能,而且手感相对柔软,同时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抗静电面料中经线和纬线交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抗静电面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抗静电面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抗静电面料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4。一种抗静电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由经纱2和纬纱3交织而成,所述经纱2为140D网络丝,纬纱3由交替分布的第一纬纱31、第二纬纱32和第三纬纱33构成且第一纬纱31为10S的涤纱、第二纬纱32为6.5N的涤麻纱、第三纬纱33为21S的双股大化纤涤纱;所述经纱2的经密为63-65根/cm,纬纱3的纬密为47-49根/cm;所述面料本体1的正面设有抗静电涂层4且抗静电涂层4的涂层厚度为30-40g/㎡。所述面料本体1的背面设有扎毛上浆层5。所述扎毛上浆层5上呈阵列设有第一针刺孔7且针刺孔7贯通扎毛上浆层5上下两端面。所述抗静电涂层4上呈阵列设有第二针刺孔6且第二针刺孔6贯通抗静电涂层4上下两端面。所述经纱2的经密为64根/cm,纬纱3的纬密为48根/cm。所述抗静电涂层4的材料为纳米级导电颗粒。抗静电面料特别适用于沙发布或枕套用布使用。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