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93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衣物处理装置使用的提升器。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是将衣服、寝具等(以下,称为洗涤物)投入到滚筒内部并去除洗涤物上的污迹的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干燥等过程。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洗涤物投入到滚筒的方式分为顶部投入(toploading)方式和前部投入(frontloading)方式。通常,前部投入方式的洗衣机称为滚筒洗衣机。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形成外壳的主体;容纳于主体内部的洗涤桶;可旋转地安装于洗涤桶的内部并用于投入洗涤物的滚筒(drum);将洗涤剂供给到滚筒内部的洗涤剂供给装置。在向容纳于滚筒的洗涤物供给洗涤水的状态下,如果滚筒通过马达进行旋转,则洗涤物可以通过滚筒和洗涤水的摩擦来去除洗涤物上的污迹。

在洗衣机的滚筒内周面设置有提升器(lifter),该提升器在滚筒进行旋转时通过洗涤物的上升和下降帮助洗涤物的洗涤。提升器,是在向滚筒内投入洗涤剂、洗涤水以及洗涤物之后,随着滚筒的旋转,向上提起洗涤物后使其降落的同时帮助洗涤物的洗涤的装置。通过在滚筒内部设置提升器,可以得到防止洗涤物损伤,并且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而且拍打洗涤物并揉搓洗涤的效果。提升器附着在滚筒的内周面,起到在提升器的内部空间容纳水之后,向滚筒内部的洗涤物喷射水的作用。

现有的提升器通常通过另行的连结构件与滚筒结合,因这些连结构件的缺陷或故障会引起提升器性能的低下。而且,流入到提升器内的水经由滚筒和提升器之间的连结部位流走,从而还会发生洗涤水的不必要的流失。

对此,需要具有如下结构的提升器:不会因滚筒和提升器之间的结合而引起提升器性能低下的同时,容纳于提升器的水不会经由滚筒和提升器之间的结合部位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发生性能低下的同时,具有可附着在可滚筒内侧面的结构的提升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牢固地结合在滚筒内侧面的结构的提升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容纳于内部的洗涤水经由滚筒和提升器的连结部而流出的结构的提升器。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包括:第一构件,安装于滚筒的内侧;和第二构件,安装于上述第一构件并向上述滚筒的内部凸出,上述第一构件包括:挂钩部,沿着上述第一构件的边缘凸出形成,并且配置成在插入于上述滚筒的紧固孔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slide)时至少一部分覆盖上述滚筒内周面;和遮挡部,向上述第一构件的内侧凸出形成,在上述挂钩部插入于上述紧固孔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时完全覆盖上述紧固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上述遮挡部沿着与上述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于上述第一构件的一侧,并防止上述洗涤水经由上述紧固孔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的一例,上述遮挡部可以沿着上述第一构件的一侧边缘部互相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

此时,上述第一构件的另一侧向上述第一构件的内侧凸出形成,并且形成为在上述挂钩部插入于上述紧固孔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时只覆盖上述紧固孔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使洗涤水流入。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上述第一构件具有洗涤水流入部,所述洗涤水流入部与用于使洗涤水流入而形成于上述滚筒的孔一部分重叠。

此时,上述洗涤水流入部可以具备多个洗涤水流入孔,该洗涤水流入孔沿着与上述洗衣机滚筒的旋转轴并行的方向互相隔开间隔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包括,第一构件,安装于滚筒的内侧;和第二构件,安装于上述第一构件并向上述滚筒内部凸出,上述第二构件可以具备:主体,向上述滚筒的内部凸出并在内部容纳洗涤水;和多个凸出部,沿着上述主体下部的边缘设置。

而且,在上述第一构件的下部边缘可以形成有多个安装孔,该安装孔插入上述第二构件的凸出部并与上述第二构件相结合。

此时,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通过在上述第一构件的安装孔插入上述第二构件的凸出部且使上述凸出部弯曲来相结合。

而且,上述第二构件可以具有多个洗涤水排出孔,该洗涤水排出孔设置于上述主体的上部并沿着一个方向形成,并且从上述滚筒的外部排出容纳于上述主体的洗涤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在上述第一构件的一侧可形成有螺丝插入孔,使得以螺纹连结固定于上述滚筒的内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上述第一构件可以由不锈钢形成,上述第二构件可以由塑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在通过挂钩部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之后进行滑动并支撑滚筒的内周面,从而可以与滚筒相结合,并由此不会发生因与滚筒的结合而引起的性能低下。

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即使滚筒在洗涤过程中进行旋转,也可以通过形成于第一构件的遮挡部来防止容纳于提升器内部的洗涤水向外部流出,因此,能够防止洗涤水的不必要的流失,并经由洗涤水排出孔排出洗涤水,从而维持提升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衣物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附着在滚筒内周面的提升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包括滚筒和附着于滚筒的提升器在内的滚筒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4是从滚筒内部观察提升器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提升器的整体结构的分解图。

图6是表示构成提升器的第一构件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第二构件的凸出部插入于第一构件的安装孔的状态的图。

图7b是表示第二构件的凸出部插入于第一构件的安装孔并进行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7c是表示第二构件的凸出部插入于第一构件的安装孔之后使其弯曲的图。

图8是表示提升器与滚筒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9a是表示第一构件的挂钩部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的状态的图。

图9b是表示挂钩部进行滑动的状态的图。

图9c是表示挂钩部在滑动后结合于滚筒的状态的图。

图9d是表示从滚筒的外部观察提升器结合于滚筒内周面的状态时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提升器结合于滚筒的内周面的状态和放大其的图。

图11是从本体的前面部观察滚筒时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洗涤水流入到提升器的内部后,通过洗涤水排出孔向滚筒内部排出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拉伸实验用夹具。

在本说明书中,即使是互不相同的实施例,对相同/相似的构成标注相同/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其说明代替最初的说明。对于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而言,只要在文字上没有明确规定则包括复数。

图1是表示衣物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装置本体11,其形成外壳;滚筒20,其可选转地安装在本体11的内部,并且用于投入洗涤物;提升器100,其设置于滚筒20的内部;门12,其设置于本体11的前面。在本体11的下部设置有覆盖用于投入洗涤剂的洗涤剂投入口的洗涤剂投入口盖体13。而且,为了对滚筒内部的洗涤物进行干燥,衣物处理装置在其内部包括用于循环空气的管道、热交换器等。

通过在滚筒20的内周面22设置提升器100,在滚筒20进行旋转时,通过洗涤物的上升和下降帮助洗涤物的洗涤。提升器100是,在向滚筒20的内部投入洗涤剂、洗涤水以及洗涤物后,随着滚筒20的旋转,向上提起洗涤物并使其降落的同时帮助洗涤物的洗涤的装置。提升器100可以提供防止滚筒20内部的洗涤物缠绕,由此防止洗涤物损伤,并且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而且拍打洗涤物并搓揉洗涤的效果。

图2是表示设置于滚筒20内周面22的提升器100的状态的图。

提升器100沿着与滚筒的旋转轴并行的方向延伸而形成,并且沿着滚筒本体21的内周面22设置。通常,提升器100在滚筒的内周面22设置多个,但是在提升器100以滚筒的旋转轴为基准非对称设置的情况下,随着滚筒的旋转会存在产生振动和噪音的忧虑,因此提升器100优选以滚筒的旋转轴为中心且以一定角度设置多个。

图3是表示包括本发明所使用的滚筒和附着于滚筒的提升器100的滚筒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滚筒包括平衡装置、滚筒前面构件26、滚筒本体21、提升器100、滚筒后面构件27、平衡装置25a、25b以及三角支架(spider)28,如图3所示,如果依次结合这些构件,则可具有图2所示的滚筒形状。对于构成图3所示的滚筒的各个构件而言,平衡装置25a、25b是用于抑制因滚筒的旋转产生的振动的构件,十字轴28是起到向滚筒提供旋转力的作用的构件。如上所述,提升器100是起到在提起滚筒内部的洗涤物后使其降落的作用,并且起到通过落差提高洗涤性能的作用的构件。

图4和图5是表示提升器100的结构的图。

如图4所示,提升器100由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而形成,第二构件120设置在第一构件110上。提升器100可具有流线型或s字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以规定角度扭曲的非线性结构。据此,滚筒内的洗涤水随着滚筒的旋转通过提升器100更圆滑地流动。

图5表示第二构件120结合在第一构件110上的状态。

首先,参照图5的下端部和图6说明第一构件110。在图5的下端部示出第一构件110的上面,在图6示出第一构件110的下面。第一构件110具备主体111、挂钩部112、遮挡部113、安装孔117、洗涤水流入孔115a以及螺丝插入孔119。

第一构件的主体111形成第一构件110的整体结构,并且向与滚筒的旋转轴并行的方向延伸而形成,而且与滚筒的内周面22结合设置以保证与滚筒的旋转轴并行。

第一构件110具备洗涤水流入部115。洗涤水流入部115形成为贯通第一构件110的孔,使得洗涤水流入至提升器100内。洗涤水流入部115与形成于滚筒的一部分孔重叠。

洗涤水流入部115由多个洗涤水流入孔115a构成。如图5所示,各个洗涤水流入孔115a在与洗衣机滚筒的旋转轴并行的方向上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并且具有贯通第一构件110的形状。

在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过程中,随着滚筒的旋转,洗涤水从洗涤槽流入至滚筒内,经由形成于滚筒的孔而流入的洗涤水,经过与形成于滚筒的孔重叠的各个洗涤水流入孔115a流入至提升器100的内部。

螺丝插入孔119形成在第一构件110的一侧,并起到用于固定在滚筒的作用。第一构件110可以通过螺丝插入孔119以螺纹连结的形式固定于滚筒的内侧面。如图5所示,螺丝插入孔119可以形成于第一构件110的两端,在第一构件110的洗涤水流入孔115a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螺丝插入孔119具有可插入螺丝的普通形状。

图6示出与滚筒内周面22相结合的第一构件110的后面。

从第一构件110的后面可知,第一构件110具备安装孔117、挂钩部112以及遮挡部113。

安装孔117用于使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通过将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插入于安装孔117来相结合。如图7a所示,安装孔117沿着第一构件110的边缘部而形成,并具有可插入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的形状。安装孔117沿着第一构件110的边缘设置于多个位置。

挂钩部112沿着第一构件110下面的边缘凸出形成,并起到将第一构件110固定于滚筒的作用。如图6所示,挂钩部112具有挂钩形状,使得在插入后进行滑动而支撑于滚筒的一侧。

挂钩部112在插入到位于滚筒的紧固孔24之后,进行滑动并支撑于滚筒的一侧,由此固定在滚筒。如图6所示,各个挂钩部112沿着第一构件110的边缘设置多个,可以互相面对设置。挂钩部112可以具有向第一构件110的中心部弯曲的形状。挂钩部112在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24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并配置成挂钩部112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滚筒的内周面22。

遮挡部113向第一构件110的内侧凸出形成以覆盖紧固孔24。遮挡部113在挂钩部112插入于紧固孔24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时起到完全覆盖紧固孔24的作用。遮挡部113沿着与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于第一构件110的一侧,由此防止洗涤水经由滚筒的紧固孔24流出。遮挡部113可以在第一构件110延伸的方向上沿着第一构件110一侧的边缘部互相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

随着滚筒的旋转会产生离心力,由于覆盖紧固孔24的遮挡部113位于以滚筒的旋转方向为基准的相对较远的一侧,因此容纳于提升器100的洗涤水与滚筒的旋转无关地不会流出。即,从图6可以确认,遮挡部113只形成在以穿过椭圆形的第一构件110中心的长轴为基准的上侧。

在未设置有遮挡部113的第一构件110的另一侧,向第一构件110内侧凸出形成的挂钩部112在插入于紧固孔24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只覆盖滚筒的部分紧固孔24。如图6所示,当以第一构件110的长轴为基准时,在下面侧未形成有遮挡部113。由此,一部分洗涤水通过该部位流入至提升器100的内部。第一构件110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例如,第一构件110可以由注塑的塑料形成。但是,并不限于该材料。

如图5所示,第二构件120包括主体121、凸出部123、洗涤水排出孔125。

第二构件120的主体121向滚筒内部凸出形成,由此可以在内部空间容纳洗涤水。第二构件120的主体121具有非线性形状。

凸出部123沿着主体121的下部边缘形成有多个。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插入于沿着第一构件110的边缘形成的安装孔117,由此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如图5所示,凸出部123形成于第二构件120的主体121的下部,并以从第二构件120的上部朝向下部的方式设置。

为了排出从滚筒外部容纳于第二构件120的主体121中的洗涤水,洗涤水排出孔125设置于主体121的上部,并且沿着一个方向形成。具体而言,在第二构件120的主体121的上部形成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二构件的主体121上部面,在第二构件120的主体121上部面形成有多个洗涤水排出孔125。容纳于提升器100的洗涤水通过洗涤水排出孔125向滚筒排出,因此,可以起到帮助容纳于滚筒内部的洗涤物进行洗涤的作用。而且,通过提升器100向滚筒内部供水,由此可以减少洗涤过程中的水的使用量。

图7示出构成提升器100的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的过程。

图7a示出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安装孔117的状态,并且形成于第二构件120的多个凸出部123在互相对应的位置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多个安装孔117,由此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

图7b示出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安装孔117,并且第一构件110位于上部,第二构件120位于下部的状态。图7b示出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安装孔117并向上部凸出的状态。

图7c示出为了固定插入于第一构件110安装孔117的第二构件120凸出部123,使凸出部123弯曲的状态。为了将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使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安装孔117并向上部凸出的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弯曲。凸出部123向第一构件110的内侧弯曲。

即,通过将第二构件120的凸出部123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安装孔117后进行弯曲,来使第一构件110和第二构件120相结合。

图8示出提升器100与滚筒相结合的状态。

在滚筒设置有用于固定提升器100的多个紧固孔24,提升器100的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24之后进行滑动,并且通过将螺丝与位于提升器100的第一构件的上下部的螺丝插入孔119连结,来可以使提升器100固定在滚筒。

图9a是表示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24的状态的图。为了使提升器100固定在滚筒,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24。

图9b是表示挂钩部112进行滑动的状态的图。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在插入于滚筒的紧固孔24之后,向图中的箭头方向滑动。挂钩部112具有可以支撑滚筒的一侧的挂钩形状,挂钩部112通过滑动来支撑滚筒的一侧,由此可以更紧密地固定在滚筒。

图9c示出挂钩部112在滑动后结合于滚筒的状态。如图9c所示,挂钩部112支撑滚筒本体21。具体而言,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设置成覆盖滚筒的外周面和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图9d示出从滚筒的外部观察提升器100结合于滚筒的内周面22时的状态。如图9d所示,设置于第一构件110的各个挂钩部112支撑滚筒本体21的一部分,在左侧的紧固孔24存在第一构件110的遮挡部113。滚筒本体21与设置于第一构件110的螺丝插入孔119以螺纹连结进行固定,由此提升器100可以固定于滚筒内周面。

图10是表示提升器100结合于滚筒的内周面22的状态和放大其的图,右侧的放大图示出洗涤水可容纳于提升器100内部的结构,左侧的放大图示出容纳于提升器100内部的洗涤水没有向外部排出的结构。提升器100和滚筒通过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的支撑和螺纹连结来互相结合。第一构件110的挂钩部112支撑滚筒的内周面22和外周面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将螺丝插入于第一构件110的螺丝插入孔119来与滚筒相结合。

如果第一构件110的各个挂钩部112在插入于滚筒的各个紧固孔24之后滑动,则第一构件110的遮挡部113覆盖滚筒的紧固孔24。遮挡部113在挂钩部112插入于紧固孔24之后向一个方向进行滑动时完全覆盖紧固孔24,从而防止洗涤水流出。椭圆形的第一构件110具有长轴,在以长轴为基准的左侧,通过第一构件110的遮挡部113完全覆盖紧固孔24。

从图10的左侧放大图可知,在挂钩部112的下端设置有遮挡部113,并覆盖滚筒的紧固孔24。遮挡部113沿着第一构件110一侧的边缘部向第一构件110内侧凸出形成,并且遮挡部113完全覆盖滚筒的紧固孔24,从而防止流入至提升器100内部的洗涤水经由滚筒的紧固孔24向外部流出。

图10的右侧放大图,示出滚筒的紧固孔24在以第一构件110的长轴为基准的右侧露出一部分的形状。在以穿过第一构件110中心的长轴为基准的右侧未形成有遮挡部113,因此,紧固孔24的一部分在未形成有遮挡部113的一侧向外部露出,从而部分洗涤水经由该部位流入至提升器100的内部。

部分洗涤水沿着图10的箭头方向,通过与滚筒的孔不重叠的洗涤水流入孔115a、和因未设置有遮挡部113而一部分向外部露出的紧固孔24,来流入至提升器100的内部。

图11是沿着图10的a线剖开的剖视图,是表示在洗涤水流入至提升器100内部之后经由洗涤水排出孔125向滚筒内部排出的状态的图。

如果滚筒进行旋转,则洗涤水通过围绕滚筒的洗涤槽流入至滚筒内部。部分洗涤水也会容纳于附着在滚筒内周面22的提升器100,并且洗涤水穿过滚筒的孔并经由与滚筒的孔重叠而成的第一构件110的洗涤水流入孔115a且穿过第二构件120的洗涤水排出孔125向滚筒的内部排出。而且,部分洗涤水也经由没有遮挡部113的紧固孔24而流入至提升器100的内部。图11的箭头表示洗涤水的移动方向。

图12是从本体的前面部观察滚筒时的图,并示出提升器100在滚筒内配置的状态。提升器100沿着滚筒的内周面22设置多个。如果提升器100不以滚筒的旋转轴为基准对称设置,则随着滚筒的旋转,会存在产生噪音和振动的忧虑,并且无法均匀地提起洗涤物,因此无法均匀地洗涤整体洗涤物。因此,如图12所示,提升器100优选以滚筒的旋转轴为基准对称设置多个。在该情况下,滚筒内的洗涤物挂在提升器100,由此可以在滚筒内有效地提升到规定高度,而且可以使滚筒内的洗涤水更圆滑地流动,从而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以上进行说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用提升器100并不限定于如上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和方法,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变形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